鴛鴦轉香壺相傳是古代一種「稀世珍寶」,發明於漢代。宋、明都曾因此壺發生宮中奇案,對於此壺,說法不一,駱天一直認為所謂的鴛鴦轉香壺其實就是九曲鴛鴦壺,只是名稱在一代代傳下來的時候,略有出入罷了。
程安江拿出來的這個壺,一種由壺體、壺嘴、壺把和壺蓋組成的鴛鴦壺,外觀上還有漂亮的花紋,與現在常用的酒壺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其特徵在於該壺體內由隔板分隔成兩個空腔,也就是常說的「隔斷」,在古代,一邊裝酒,一邊裝毒藥,所以常用來毒害他人,在倒酒的時候,只需要觸動開關,毒藥便能流出,而且觸動機關極為隱蔽,常人在共飲時不易覺察變化。關鍵工藝是,該壺內藏暗箱,壺嘴其實也分兩段,執壺之人以機關控制氣壓,可隨心倒出不同酒液,這樣的話,就算兩人同飲一壺酒,卻也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暗害對方。
所謂九曲鴛鴦壺,與其說它是「稀世珍寶」,不如說是「殺人利器」更貼切,由它製造出來的宮廷冤案,不計其數。
駱天拿在手上一番把玩,又研究起裡面的機關,這一番功夫,讓程安江有些疑惑:「駱先生,是在研究壺呢,還是在研究裡面的機關?」
「機關?」駱天笑著將壺拿在手上:「老實說,這並稱不上是古玩,但收藏價值是肯定的。」
這話讓程安江的臉變了顏色:「什麼意思?」
「楚國鄭袖為方便服藥而命人精心製作而成,酒壺中間有一隔斷,將壺一分為二,一邊裝酒,一邊裝藥,這就是最早的九曲鴛鴦壺,可是九曲鴛鴦壺早就已經失傳,現在的壺只是由雲南一位民間師傅研究複製而來,完美再現了當年的九曲鴛鴦壺,假如有人說這是某某朝代的九曲鴛鴦壺,那他就是在撒謊。」駱天很鄭重地說道:「這只能說是一件完美的複製品。」
程安江面上掩飾不住失望之情,駱天寬慰道:「雖然是複製品,可卻是完美,收藏價值絲毫不會低於這裡的其它古玩。」
「嗯。」程安江心裡總算好受一些:「那駱先生替我看看其它東西吧。」
駱天卻有自己的安排:「我想先看看程小姐誘惑我來這裡的幾樣東西,除去這九曲鴛鴦壺,七孔大玉刀、金玉鏤雕春水佩、鎏金鹿紋馬蹬壺、白玉雙龍佩、摩睺羅,我想先過過眼。」駱天早就將這幾件寶貝的名字牢牢地記在腦子裡,此時就像是放了閘,脫口而出。
「好說。」經過這九曲鴛鴦壺,程安江心裡也有些底了,二話不說擇出七孔大玉刀來:「請過目。」
這把刀外觀呈墨綠色,局部有黃色沁。體扁平,呈肩窄刃寬的寬長梯形,兩側有對稱的凸齒,近肩處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線的七個圓穿。玉刀兩面紋飾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線陰紋組成網狀和幾何圖案,
「這黃色沁應該是血沁,只是顏色略淡,看上去為黃色。」駱天很肯定地說道:「這刀是古物無疑,刀上有血沁,說明這刀原本就與血有關,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刑具,看它的長度有六十多厘米,在刀具之中,是比較大器的,看上面的紋飾,比較符合夏朝的特點。」
程安江聽得完全入神,尤其那黃色,之前並沒有人告之是血沁,如今駱天這一番新的言論讓他興奮不已。
「我們都知道,夏朝是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從夏朝開始,刑法是相當多的,據鄭玄為《周禮·;秋官·;司刑》作注說:「夏刑大辟二百,膝辟三百,宮辟五百,剔、墨各千。」大辟、殯、宮、鼻、墨都是古代刑罰的名稱,夭辟是砍頭的刑罰,殯是剔掉人的膝蓋骨的刑罰,宮是閹割男性的生器的邢罰,荊是割掉鼻子的刑罰,墨是在臉上刺上字後塗上墨的刑罰。可見夏朝的刑法不僅類型多而且是很殘酷的。其中的大辟就是死刑。」
這一番話讓人聽了毛骨悚然,尤其兩人還在這幽閉的暗室之中,氣氛一下子就變得陰森可怖起來。
「你的意思是這把刀是用來行死刑的刑具?」程安江雙手放在身後,若有所思。
「沒錯,夏朝執行死刑的具體的細節現在就很難得知了。但七孔大玉刀卻具備了作為砍頭工具這種功能,它的長度為六十多厘米,如果是作為裝飾品,好像稍稍長了點,而且在上面鑽了七個小孔,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審美情趣,很難解釋清楚。」
駱天指著刀上的七個小孔,繼續說道:「如果是作為行刑的用具,對它的長度和七個小孔都可以解釋清楚。用刀殺人,刀的長度肯定要比人的頭顱寬度長,另外刀上的七個小孔,可能就是拴繩子用的。在行刑的時候,把玉刀用活動的繩子拉起來,可以起到暫時穩定的作用,把人按在刀下面,然後把玉刀按下去,最後達到正法的目的。」
駱天講得非常生動,古代的那殘忍的行刑現場似乎就在眼前,程安江似乎已經聞到了一股濃重的血腥味。
「還有這把刀上面的血沁,也可以分析得出來,這把七孔大玉刀由於年復一年的被當作殺人的刑具,儘管每次行刑結束後都要沖洗、擦拭,但刀上有時還是會殘留有血跡,這些血跡慢慢地滲進到玉裡,再經過幾千年的保存,最後演化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黃色沁。」駱天的一番話環環相扣,程安江完全挑不出一絲毛病來。
程安江連連點頭:「有道理,這刀果然是刑具不假。」
「這刀極其珍貴,恕我冒昧問一句,程先生是從何而來?」駱天滿心地疑惑,這一屋子的珍稀古玩,不是朝夕可以收集到一起的。
「這是我將近二十年的傑作,有從民間古玩店收過來的,也有從拍賣會上競拍下來的,還有一些,是我功成名就之後,有人贈送的,來歷就不一而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