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
敵軍是如此的凶悍
一衝致命
再衝覆沒了全軍
如此凶悍的殺戮
令百戰的將軍都感到
膽栗魂消
冷森森的刀頭是如此攝人的來到了張功金的面前,他雖然一身功力也是非同小可,但是要知道他是敗軍之將不足言勇,心慌意亂的他完全來不及反應過來,他眼睛一閉知道今天算是徹底完蛋了,自己已經沒有了將錯誤糾正的機會,而松贊干布則是完全相反的心理狀態,他是心中狂喜,他知道這名自己面對的將領在幽燕九郡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如果自己將此人的首級取下來,雖然不足以洗刷之前連續在隋朝楊廣太子和雁門關下接二連三的失敗之辱,但是也可以使軍威得到相當程度上的恢復,他心中喜悅之極,大刀如同一道青色的閃電已經來到了張功金的咽喉!
「噹!」冷森森的刀頭突然受到大力硬生生的被擋住了,連同死裡逃生的張功金,連同勢在必得的松贊干布都一下子愣住了,只見不知道什麼時候在身邊多出了一條齊眉棍來,這條齊眉棍粗如碗底,份量奇重,在死亡的門檻上竟然將張功金又拽了回來,而使用它的主人看上去在三十多歲,濃眉大眼,一臉忠厚的模樣,如果不是在戰場上,要說是專門務農的農民也許也沒有人懷疑,但是正是這樣貌不驚人的人物卻用一條份量加重的齊眉棍將松贊干布志在必須的一刀擋住了,他的手掌微微一顫,面龐上也頓時露出了驚異的神情,要知道他在幽燕九郡向來以膂力驚人著稱,因為他這方面的特色北平王羅藝常常將他放在後軍,後軍主要是作為接應用的,也就是當先鋒出現不利時由他帶著人馬再次攻擊,可以想見他的衝擊力是如何強勁了。
「大奈,你怎麼會來!」死中得活的張功金喜叫道,他當然知道救他的是誰了,這是武略將軍史大奈,是幽燕九郡中著名的拚命三郎,是在北平王羅藝身邊的重要將領。當他問出這句話的時候,也不由知道了為什麼史大奈會出現在這裡,肯定是羅藝得到了自己私自出戰的消息,特地派史大奈來接應自己的。心中不由一陣慚愧,再也說不出話來了。史大奈白了他一眼,要知道他這一次能夠趕來也不容易,突厥大可汗雖然將羅藝的主力未動,但是發現史大奈尉遲南帶領的小股騎兵部隊出動後當即派出了兩名將領和幾千人馬進行截殺,史大奈知道他們的目的,他也不和他們硬拚,用定遠將軍尉遲南和部分騎兵和他們纏鬥,而他自己利用坐下火龍駒的超強衝刺能力,加上他個人的武力也確實強悍,竟然被他連斬了十幾名試圖抵擋住他去路的突厥勇士,順利帶著小部分騎兵趕到了這裡,說起來也真是危險萬分,要是他只要耽擱一會兒張功金的性命也許就因為一猶豫一遲鈍的功夫交代了。但是史大奈雖然拼盡全力擋住了松贊干布這一刀,但是只覺得手臂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他來不及好整無瑕的問對面來將的名姓,他知道還是和張功金迅速回營才是良策,所以高聲叫道:「護住張將軍,立即回營!」
但是吐蕃大相祿東贊豈是易與之輩,見到王子松贊干布勢在必得的一刀竟然落空,他來不及懊惱一聲令下,八千豹騎兵黑壓壓的壓了上來,頓時將史大奈和張功金圍在了當中,張功金肩頭上的傷雖然不重,但是畢竟對他的力量是一個很大的影響,而史大奈雖然本領高強,但是松贊干布一人已經足以和他打一個天昏地暗,而這八千豹騎兵可以說是吐蕃軍隊中現在最為主要的底牌了,他們身穿重甲,行動雖然不快,但是刀槍不入,強悍異常,此番因為在雁門關下屢遭重挫,吐蕃大相痛定思痛,想出了提高這支部隊群戰威力的辦法,那就是用皮繩將豹騎兵的鐵騎相連,用以攻堅衝陣,威力奇大,而張功金和史大奈的騎兵頓時被他們沖了一個七零八落,頓時危險異常。張功金見勢不妙,大叫一聲:「史大奈,我們趕快撤!」史大奈眼睛都紅了,他對手下的士兵一向是親如兄弟,為了相救張功金這五千生死與共的弟兄已經放棄了大半,而目前又被這詭異的重甲騎兵衝擊得一個個落馬,他心中悲憤交加,怒聲道:「你先回營,我和這些傢伙拼了!」他齊眉棍施展開了,連連進攻,竟然短時間內松贊干布難以突入,心中不由大怒:「狼騎兵何在!」如今的狼騎兵今非昔比,已經被雁門關那次震驚天下的夜襲戰幾乎全部殲滅,但是狼騎兵畢竟是吐蕃最有力的銳利武器,松贊干布將這剩下的百餘名狼騎兵作為自己的親兵,作為貼身護衛使用,非到緊要關頭是不會使用的。聽到「狼騎兵」三個字,張功金和史大奈都是一怔,他們看到迅速有一群騎著異獸的騎兵出現,這些異獸是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從模樣來看是有點像狼但是又不完全相似,一陣陣狼嘯令他們坐下的坐騎都有些驚慌起來,他們有心且戰且退,但是這樣一退顯然容易將敵軍引入到大營裡,這就更加危險了。幸好這時鎮守大營的屈突通得到了稟報,知道張功金兵敗回來趕緊命令弓弩手準備,然後親自帶著大軍來接應,他來的正是時候,大批弓弩手的出現射住了「狼騎兵」,而形成了攻擊形勢的「豹騎兵」也因為已經完成了攻擊任務而停住了進攻的腳步,雖然他們不懼箭雨,「豹騎兵」的騎兵身上,戰馬身上都是有重甲護身的,但是他們是作為攻擊對方戰陣用的,對於攻打敵營還沒有那樣的本事,因此吐蕃大相祿東贊宣佈了收兵的命令,雖然此一戰沒有將敵軍的主將張功金殺死或者擒獲,但是不僅使張功金本人狼狽不堪,而且令敵軍留下了好幾千人的陣亡數字,堪稱吐蕃出兵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大勝,祿東贊雖然有些遺憾也不禁感到了滿意,相信此戰會為吐蕃士氣的恢復增添不少的砝碼,因此他和吐蕃王子松贊干布一起領著人馬回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