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俞小玲這個千嬌百媚的小女子,它可沒有絲毫的憐香惜玉之心,奔到她的身前,舉起蒲扇大的熊掌向俞小玲的天靈蓋猛地拍去,這一擊要是拍實了,絕對是粉碎的下場。
就在這時,一支雕羽箭閃電般地射來,瞬間從地熊的右眼貫入,然後直透它的腦際,還從腦後貫穿出數寸長的箭頭,地熊慘叫一聲,跌翻在地,在碎石地上一陣瘋狂掙扎,將地面弄得一片狼籍後便沒了氣息。
這場戰鬥瞬間結束,乾淨利落,一擊斃命,一點都未拖泥帶水。
陳子寧收好擎天弓,走了出來,並未理會地上的地熊,而是從懷中掏出一塊螢光石,也就是夜明石,能在白天吸光,到了晚上則會發出光亮。
當初他得到衍空戒時,也從兔窩裡撿到了一塊夜明石,只是他為了多得幾個靈果而托四長老陳道洪賣了,出發前他從一家奇石店中買了一塊。
藉著螢光石微亮的光芒,陳子寧進入了洞穴,只走進三四丈的距離便見到了石洞的底部,陳子寧見了放心不少,這樣的話便不用擔心從洞穴深處而來的危險。
這個被地熊占窩的洞穴裡面還算乾淨,雖然免不了有一股腥臭味,但忍忍就行了,總比露宿野外要強多了。
出了洞穴,陳子寧先將地熊的屍體往洞口外面拖遠了一些,向四人道:「孟雪,你找一些乾草在洞裡點燃,熏一下洞穴,俞小玲,你和小方去找乾柴,小濤,把熊掌和熊膽收拾了,我去找水。」
陳子寧將破軍刀執在手,只帶了數個空的大水袋便出發了,空中的紅鷹在一里外的地方找到了水源。
沒了旁人在身側,陳子寧放開身法,在御風術的帶動下,如鬼魅一般在叢林中飄動,比猴子還要靈活快捷。
到了紅鷹找到的一處水潭,陳子寧合掌從池潭中掬起一捧水,望著裡面有不少雜質的水,不由搖了搖頭,原路返回了。
快要到洞穴的時候,陳子寧從仙府之中拿出幾袋裝滿了水的水袋,空水袋則扔進了仙府之中。
此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眾人的手腳都極快,行李都搬進了洞穴,在洞口還用石頭圍成了一圈,並燃起了一堆篝火,熊掌連同四肢都被割了下來,體內的熊膽也取了出來。
其實,在黑夜中燃起篝火並不明智,特別是在隊伍實力弱小的情況下,一些猛獸和靈獸並不畏懼火光,反而會被火光吸引過來,即使要燒烤,也會遮住洞口,避免火光外洩,而且血腥味一樣會引來各種野獸,要用專門的祛味散來隱蓋。
不過杜濤等四人缺乏經驗,而陳子寧也不提醒,在虎尾嶺外圍,危險性並不大,讓四人有個切身的體驗,更能記憶深刻。
陳子寧提著水袋進了洞穴,孟雪在洞穴最裡面的地上鋪設了一層乾草,又從行李當中找出一件毯子來鋪上,用五個大背包一字排開,在外面又為陳子寧等人鋪好了一層乾草。
杜濤用一口小鍋在煮食,往裡面放地熊肉和野雞肉,那四個熊掌準備用來燒烤。
苗舒方看著洞穴外面的地熊有些犯愁,向陳子寧問道:「老大,要不要剝掉熊皮?」
「不用了,那一身獸皮恐怕也有近百斤。」
這頭地熊的身上沒有多餘的傷口,整張皮起碼能值十多枚金幣,但這身熊皮也太大太重了,需要一個人專門來背它,只好放棄了。
俞小玲從自己的行李中拿出一些拇指大小的鈴鐺,還有一些細線,在洞口不遠處布下了簡易的警報裝置。
陳子寧道:「看來你還是挺有經驗的嘛。」
俞小玲笑道:「這是我從一個長輩那學來的,也是第一次用。」
陳子寧招來紅鷹,餵食了一顆貓兒眼果,便讓它自行在樹上找休息的地方,他上次為生日聚會一共買了四十顆這種靈果,當晚用了三十顆,還剩下十顆。
五人圍著火堆,一邊燒烤著熊掌,一邊從鍋裡夾肉,習武的人飯量本就大,杜濤帶的鐵鍋雖不小,但也經不起五雙筷子,只能邊下邊吃,杜濤用匕首將肉片切得極薄,在滾燙的湯水中攪拌幾下,便可入口了。
一路上,陳子寧還採摘了一些認得的野菜和蘑菇,也一起丟到鍋裡,一股馥郁的香味在洞穴之中瀰漫開來,雖然比不得城裡各大酒樓的菜餚,但杜濤等四人都是第一次在這樣的環境下進食,感覺到特別的刺激,吃起來也比平時的食物要津津有味得多。
陳子寧望著坐在他對面的俞小玲,問道:「你也是學院的內堂學員吧?」
木燁曾跟他說過,在沒晉階武師的學生中有十來人是內堂學員,以俞小玲的資質,在這一屆新生中是數一數二的,除非她本人不願意,否則學院沒理由不招攬她。
「是,我入學後沒多久,就加入了內堂,子寧,應該比你還早吧。」俞小玲笑道。
「內堂學員?學院還有一個內堂嗎?」苗舒方有些疑惑地問道,眾人只有他還未聽說,像杜濤和孟雪,並不沒有奇怪的表情。
杜濤向他解釋道:「內堂就是學院為培養後備力量的特殊學堂,有學院裡也不是什麼秘密,只是你沒去多瞭解而已,內堂學員在學院裡有一些特權,不過也沒什麼,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其實小方以你的資質也達到了標準,你今年不過十五歲就有了第四重的修為,你只要保持這樣的速度,到了明年,學院想不關注你都難。」
孟雪也道:「大陸十大學院中有七個學院是皇家學院,招收的都是皇家和貴族子弟,東海學院也掌握在東海盟七大家族中,風雲學院是由大陸十大傭兵團聯合創立的,專門培養傭兵界的後備力量,又被稱作『平民學院』, 也是人數最多的學院,以訓練殘酷而聞名,相傳每年因訓練和承接任務而死亡的學員就達數百人,只有我們長風學院,平民與世家子弟各佔一半,內堂招收的大多是平民學生,學院也希望通過內堂來培養一些後備力量,也留住一些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