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鬆一口氣,忙檢查櫃子裡的蠟燭,找了老半天,發現只有它拿不起來,於是我把它又推回去,結果軋軋一陣輕響之後,我又轉回到那間廂房裡了。
我大樂,這枝蠟燭是個寶貝,連著兩間房子呢。
再轉回來,我細細打量這間不到十平米的小房子。
東西兩面牆角上各嵌著一顆雞蛋大小的夜明珠,房子的正中擺著一張大理石書桌,桌上擺著一摞又一摞藍皮的手抄小冊子。
我心中大喜,走過去,隨手拿起一本,卻是《金剛經》。想到《鹿鼎記》裡韋小寶在《四十二章經》裡尋找藏寶圖,我又特意把包書的藍皮封面多檢查了幾遍,結果一無所獲。
看來,古人藏東西的手法並不完全一致。
我撇了撇唇,再大致翻看了一下內容,嘰哩咕嚕的,看不懂,似乎全是經文,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我並不氣餒——如果她心中沒有鬼,大可光明正大地放到外面,何必裝神弄鬼地弄間密室把經書藏起來?
一本本找下去,全是經文《般若經》,《大悲咒》,《大藏經》《楞迦經》……不一而足,看起來這老太太還真是潛心向佛,滋滋以求。
時間慢慢流逝,我心中越來越焦躁,最初的信心滿滿,已開始動搖。
說不定,她篤信佛理,愛書成癡,恐有破損,這才造了密室慎重收藏了起來?
但那井中的密道,晚上頻繁出入的夜行江湖人士,離奇死亡的丫環,又該做何解釋?另外,聶祈寒既然鎖定王府,必然事出有因,他豈無的放矢之人?
正在心中反覆,舉棋不定之時,外面又有了動靜。
「咯咯咯~」入耳先是一陣細碎的輕笑,聲音竟有七分耳熟,不是月影是誰?
我心中一動,立刻貼到櫃門前細細傾聽。
師傅到底還是把我的話聽進去了,月影來唱堂會是假,拿佛經才是真,對吧?
「好了,」接下來說話的男人,越發讓我吃驚,居然是王少康:「姑娘想要參觀佛堂,在下已做到,不知可否把可鳳的下落賜告一二?」
「喲,三少爺著什麼急啊?」月影的聲音柔媚得像要滴出水來,我幾乎都能想像出她柔若無骨地靠在王少康懷裡撒嬌的情形了。
「呃,月影姑娘,請自重。」王少康狼狽萬分地低語。
「康郎,我不美嗎?」
「唔~」王少康沒有說話,外面卻傳來光噹一聲響,門板被什麼東西大力撞上,然後是粗重不勻的喘氣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