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先秦地監中,率領上千軍士,準備活捉屍魔的,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
相傳,『司馬』的由來,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周朝,以夏官為司馬。
其後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楚漢間,司馬昂為趙將,與諸侯伐秦。秦亡,立為殷王,都河內。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以為家。
自昂八世,至東漢安帝時,生征西將軍鈞,字叔平。司馬鈞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穎川太守司馬雋,字元異。俊生京兆尹司馬防,字建公。
司馬懿為司馬防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晉武帝司馬炎,在他的一個詔書稱:「本諸生家,傳禮來久。」
司馬炎,字安世,河內溫縣人,是晉朝的開國君主。
他是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司馬昭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王位。
不過,在眾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五月被封為晉王太子。
同年八月,司馬昭因中風猝死,享年55歲。司馬炎繼承昭的相國、晉王。十二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
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鑒。
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
280年三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
不過,司馬炎是個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
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
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竟然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
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
司馬炎將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衝突。
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明之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允許諸王自選長、按等置軍,以及無法處理少數民族的內遷問題,種下了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亂的禍根。
所謂八王之亂,是西晉時統治階層歷時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戰亂。
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長沙王、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臨終時,命弘農大姓出身的車騎將軍、楊皇后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
繼立的晉惠帝癡呆低能,即位後,皇后賈南風為著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於元康元年(291年)與楚王司馬瑋合謀,發動禁衛軍政變,殺死楊駿。
可是,政權落在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衛瓘手中,使得賈南風的政治野心未能實現。
同年六月,她又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反誣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將司馬瑋處死。賈後遂執政,於元康九年廢太子,次年殺之。
諸王為爭奪中央政權,不斷進行內戰,史稱八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