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上天不從人願,梁氏懷孕了三年零六個月,正值俞利登位的下半年,竟然一胎生下三女。
梁氏年老難產,雖然不久便自死去,偏那三個女孩,因為懷孕既久,生時又有祥光之瑞,一下地都口齒齊全,可以不乳而食,竟然博得全島歡騰,都說是仙女臨凡,將來必為全島之福。
那三個女嬰,按落胎先後,起名叫初鳳、二鳳、三鳳,都非常聰明。
俞利聞言,又有礙他子孫萬世之業的打算,大是不安。想起自己生有二子,若能將三女娶過來,不但方良不足為患,越發鞏固自己的地位和人民的信仰。
誰知他派人去和方良求親,竟遭方良婉言拒絕。
這一來,更是添了俞利的忌恨,晝夜圖謀,必欲除之而後快。
方良悼亡情深,近來又厭煩囂,移居僻地,每月朔望,必親赴梁氏墓地祭奠。
俞利便想出一條毒計。他利用島民迷信鬼神的心理,使心腹散佈流言,說方良所生實是仙女,而其妻梁氏業已成仙,每當風清月白之夜,常在她的墓前現形。並說方良閉門不出,是受了妻子的度化,所以每月朔望都去參拜,現在他靜中修道,遲早也要仙去。
這一番話,甚合島民心理,一傳十,十傳百,不消幾日,便傳遍了全島。
方良自愛妻一死,心痛老伴,憐惜愛女,老懷甚是無聊。他情知俞利羽翼爪牙已豐,自己也沒此精神去制他,索性退將下來,決計杜門卻掃,撫養遺孤,以終天年。
他這般聰明人,竟未料到禍變之來,就在指顧之間。
那俞利見流言中人已深,這才派了幾個有本事的得力心腹,乘方良往方氏墓上祭掃之時,埋伏在側;等方良祭畢回家之時,一個冷不防,刀劍齊下,將他刺死。
他們連地上沾血的土剷起,一同放入預置的大麻袋之中,再派幾名同黨,將方氏三個女嬰也去抱來,另用一個麻袋裝好,再縋上幾塊大石,拋入海裡。
俞利在方家屋中留下一封辭別島民的書信,假裝成方良業已帶了三鳳仙去的語氣。
過得三五日,他裝作請方良商議國事,特意請了兩位老人家陪著,同往方家,一同看了桌上的書信,故意悲哭了一陣,又命人到處尋找,胡攪了好幾天才作罷。
方良新居,原在那島的極遠僻處,因為好靜,不願和人交往。眾人尊敬他,除代耕織之外,無事也不敢前往求見。而他家中所用兩名自動前往的下人,本是俞利暗派的黨羽,自然更要添加附會之言。如上種種風傳,都以為方良父女真個仙去。
有的便倡議,給方良夫妻父女立廟奉祀。這種用死人收買人心的事,俞利自是樂得成全。不消多日,居然建了一座廟宇。廟成之日,眾人陪島主俞利前去上香。
且說方良的屍身與三個女嬰,被俞利手下幾個同黨裝在麻袋之內,縋上大石,拋入海內。落海不久,三鳳正在袋中掙扎,忽然一陣急浪漩來,眼前一亮,連灌幾口海水,便自不省人事。
及至三鳳醒來,睜開小眼一看,四壁通明,霞光瀲灩,耀眼生花,面前站定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給了她們許多從未見過的食物。
三鳳雖然才二歲,因為生具異稟仙根,已有一點知識,知道父親業已被害,哪裡肯進飲食,不由得悲泣起來。
少女將三鳳抱在懷內,溫言勸慰:「你們的父親已被仇人害死。這裡是我的潛修之所,你們可以在這裡隨我修煉,長大之後,傳了道法,再去為父親報仇。此時啼哭,有何用處?」
三女聞言,便止住悲泣,從此便由那位少女撫養教導。
光陰易過,一晃便在府中住了十年,漸漸知道此處深居海底地竅之中,與世隔絕。
救她們的人,便是當年方良所放的那個老蚌,而少女是老蚌的元胎。因為那蚌精已有數千年道行,那日該遭地劫,存心乘了潮水逃到海灘之上,被俞利看出蚌中藏珠。
若非方良力救,送入海內,幾乎壞了道行。這日她在海底閒遊,忽然落下兩個麻袋,珠光照處,看出竟是方良的屍身和三個女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