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1513—1578)字肅卿,號中玄,或中元。河南新鄭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閣、參機務,隆慶
元年(1567)辭官。三年再起,以內閣大 學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輔。六年六月去職。高拱是明中葉有才幹
的政治家之 一。
入閣參政
高拱祖籍山西洪洞,先祖為避元末亂遷徙新鄭高老莊。出身官宦世家。祖父高魁,成化年間舉人,官
工部虞衡司郎中。父親高尚賢,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歷任山東按察司提學僉事、陝西按察司僉事
等,至光祿寺少卿。高拱受到嚴格的家教,「五歲善對偶,八歲誦千言」。稍長,即攻讀經義,苦鑽學
問。十七歲以「禮經」魁於鄉,以後卻在科舉道路上蹉跎了十三個年頭,才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嘉靖
二十一年(1542)授任翰林編修,九年考滿,升翰林侍讀。三十一年(1552)裕王(後來的穆宗)開邸受
經,高拱首被當選,進府入講。此時皇太子已歿二年而新儲未建,裕王與其異母兄弟景王都居京城,論序
當立裕王,而世宗似矚目景王。裕王前途未卜,朝廷上下,猜測種種、議論紛紛。高拱出入王府,多方調
護,給裕王很大寬慰。
當時,內閣首輔嚴嵩、次輔徐階,正互相傾軋,抵牾日著,高拱泰然往返於二人之間,未見有所厚薄。
兩人因高拱為裕王講官,以後騰達有日,故也頗器重於他,有時甚至避讓幾分。時嚴嵩權勢熏灼,絲毫得
罪不得,高拱卻不十分顧忌。一次他以韓愈「大雞昂然來,小雞悚而待」詩句,調侃嚴嵩在見其鄉袞、下
僚時的傲態,嚴嵩聽了不僅不怪罪,反而為之破顏。在嚴嵩、徐階相與推薦下,嘉靖三十七年(1558)高
拱遷為翰林侍講學士。
高拱在裕王府邸度過九個春秋,於嘉靖三十九年升太常寺卿,管國子監祭酒事。九年裡,高拱講授經
筵,敷陳剴切,謹慎用事。裕王深受教益。二人建立了深厚的王臣、師生關係。高拱離王府後,「府中事
無大小,(裕王)必令中使往問」,裕王還先後手書「啟發弘多」、「懷賢」、「忠貞」等字贈賜。翌年
景王入藩之國,裕王為嗣的地位開始明朗,因而高拱與裕王的這層關係,不僅使高拱的上司、同僚對他刮
目相看、趨之若鶩,而且也奠定了以後他在政治上大大發揮作用的基礎。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高拱升禮部左侍郎兼學士。次年改吏部左侍郎仍兼學士,掌詹事府事。他數
次主或副主會試,所撰科舉示範文章頗見稱道。但一次在進題中「以字嫌忤上意」,幾乎有所行遣。徐階
出面辯解,才使事懈。四十四年,景王在藩薨,裕王地位確立。高拱升禮部尚書,召入直廬,並以青詞見
寵,得賜飛魚服。四十五年(1566)三月,由徐階薦舉,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高拱相貌瑰奇,為人豪爽有才略,又頗自許。甫入閣,即欲展抱負示才。當時世宗久居西苑,大臣率以
召入直廬為榮,閣事有所不周。世宗因諭曰:「閣中政本可輪一人往」。首輔徐階及「青詞宰相」袁煒以
不能離開世宗須臾為由,不去閣中辦公。高拱對徐階說:「公元老,常直可矣。不才與李(春芳)、郭
(樸)兩公願日輪一人,詣閣中習故事。」李春芳雖早入閣,但對徐階向來十分恭謹,「側行傴僂若屬
吏」。郭璞與高拱同時新入閣,且都由徐階薦舉,似應對階更為謙卑。拱卻言直如此,徐階「拂然不
樂」。高拱與郭璞又同為河南鄉曲,「兩人相與歡甚」,徐階知後也不悅,因此芥蒂漸結。未幾,吏科給
事中胡應嘉奏劾高拱。先是高拱因年過半百膝下無子焦慮萬分,遂將家移至西華門附近,直廬時常偷偷回家與妻妾團圓。一次聽說世宗病情危急,高拱急忙把自己直廬內的書籍、器物等盡行取出。胡應嘉因此奏
劾:「拱輔政初,即以直廬為隘,移家西安門外,夤夜潛歸」,「皇上違和,正臣子籲天請代之時,而拱
乃為歸計,此何心也」。高拱大懼,幸世宗病篤,未加深責。但高拱以胡應嘉為徐階鄉人,其奏劾又是徐
階擬旨報世宗的,故疑胡應嘉受徐階指使,增添了對徐階的不滿和怨恨。
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世宗死,徐階與自己的門生、剛充當裕王府講官的張居正密草遺詔,卻不與同
列謀議。詔下,高拱、郭璞惘然若失。高拱以自己是新帝肺腑之臣,卻對遺詔渾然不知,因而與徐階構怨
更深。穆宗即位後,徐階以碩德元老仍居首輔位,旋又引張居正入閣,高拱心不能平,在論登極、賞軍
事、去留大臣是否請上裁決等問題上,數與徐階抗爭,矛盾日趨表面化。隆慶元年正月,胡應嘉謫外,言
路認為出於高拱指,於是群起交章攻之。給事中歐陽一敬奏劾尤力,將高拱比作蔡京。高拱怒甚,請徐階
擬旨責杖奏劾者,徐階不應。高拱被迫求退,穆宗不允。徐階屈於皇帝的意思,也擬旨慰留,但絕無譴責
言官,高拱越發生氣,一次公開在閣中與徐階舌戰。高拱攻擊說:「公在先帝時導之為齋詞以求媚。宮車
甫晏駕而一旦即扳之。今又結言路而逐其藩國腹心之臣,何也?」詰問之勢洶洶。徐階徐徐辯答曰:「夫
言路口故多,我安能一一而結之,又安能使之攻公。且我能結之,公獨不能結之耶?」他又說,我並非是
背叛先帝,以遺詔讓先帝自責是為先帝收人心……。至於齋詞一事,徐階坦認「因我罪」。但他反問高
拱:「獨不記在禮部時,先帝以密札問我:『拱有疏,願得效力於齋事,可許否?』此札今尚在!」高拱
頓時「頰赤語塞」,打了個敗仗。但高拱並不甘心,他以徐階子弟和家人在鄉里橫行不法事攻訐徐階,並
授意門生齊康劾徐階。徐階疏辯乞休。當時徐階正因遺詔復起世宗時被謫諸官而受到部院大臣、科道言官
的感恩擁戴,權勢灼熱,故言路交章請留徐階,還集體去徐階第敦勸視事,另外極論齊康、高拱罪狀,甚
至群集闕下,吐唾辱罵齊康、高拱。三月之內論劾高拱的奏疏竟多達三十餘份,高拱不自安,連疏十二,
稱病乞休。穆宗挽留不能,遂准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銜回鄉養疾,遣行人護送。齊康則坐黜
外調,郭璞不久也乞歸回裡。
重為首輔
隆慶二年(1568)七月,徐階致仕。第二年張居正與太監李芳等合謀,奏請復起高拱。是年十二月,冷落了一年多的高拱接旨後,不顧臘月嚴寒,日夜兼程,直奔京城,以大學士兼掌吏部重新登台。言路原多與高拱有隙,故人多不自安。胡應嘉聞高拱復出,驚嚇破膽而亡,歐陽一敬也在解官歸田途中鬱鬱而死,一時人心惶惶。高拱通過門生腹心散佈言論,安撫言路諸官說:「華亭有舊恩,後小相失,不足為怨。」「拱當洗心滌慮,以與諸君共此治朝」。言之鑿鑿,頗為大度,於是人心稍安。 高拱再度上台後,盡心國事。他「為人有才氣,英銳勃發」,辦事操切,又不跡常規,在吏治、籌邊、行政等方面多所建樹。當時高拱以內閣兼領吏部事,責任重大。他「晨理閣事,午視部事」,十分勤勉。他認為吏部職在知人,但真要瞭解一個人、用其長處並非易事。當時官場士風頹敗,為官只是獵取高崇,「權勢烜赫者則羨之,正色直言,謫貶蹭蹬者則輕之」,全不以行為品德為準。因此造成官場「理不明,氣亦不振」,官吏以奔趨、巧媚為能事的局面。對此,高拱到任不久即在吏部建立了嚴格的官員考察制度:「授諸司以籍,使署賢否,志爵裡姓氏」,每月彙集一次,交吏部由高拱親自過目。到年終將冊籍全部匯總吏部,作為官吏黜陟的依據。天下大治,必須廣選人才,高拱看到天下科貢佔七成,制科僅為三,但朝廷重制科而輕科貢,他以為「崇其三而棄其七」是失措之舉,應該進士、舉人並用,惟賢是視,量才錄用。但舉人就選,他又主張「其年貌五十以上者授以雜官,不得為州縣之長」,因為州縣之長是地方父母之官,責任艱重,必須精力旺盛者才能承擔。他又認為,國家必須廣蓄人才,到了要用時才去尋覓稱職的人,那是來不及的,於是提出備才之說:「今於緊要之官,各預擇其才宜於此者,每三二人置相近之地,待次為備。一旦有缺,即有其人,庶乎不乏。」他還公開招賢,明令選司,「凡有所缺,悉揭諸門外,使眾見之」,各有司可以薦舉人選。過去吏部推陞官吏,只少數人事,十分隱秘,高拱盡反其道,說:「堂有侍郎,司有員外,疏皆列名而事不與聞,何居此,不過欲行其私耳。吾改其是。」他叫人抱牘至後堂,命人當眾揭牘,「即塚宰欲有所上下不能也」。對於被黜官員,高拱必親「告以故」,黜者「無不懾服」。當時馬政、鹽政被視為閒局,朝廷輕之,因而失人廢事,使「善政無聞」。高拱體察下情,知馬鹽二政官處遠方貧薄苦寒之地,自是艱辛,遂提議改本省廉謹有才者任之,並寬其交納之額。如遇優異,則超等擢用。其官重,馬、鹽二政當自修舉,利於國家。高拱還制定和採取了旨在加強考察人才、選拔人才的許多制度和措施,「開王親內轉之例,復一甲讀書之規,正撫按舉劾之差,核京官考滿之實,分進士講律之會,定進官升授之條,議有司捕盜之格」。這些都得到穆宗的准旨,得以實施。於是使朝廷上下、各類官員中出現了人人激奮的新氣象。依照明朝舊例,內閣輔臣,「若兼領銓選,則為真宰相,犯高皇帝厲禁矣」,但高拱先以閣臣、後以首揆掌吏部事三年之久,雖犯忌有非議,但成績斐然,利在社稷。 影視劇中的高拱形象
隆慶年間北方蒙古韃靼俺答部依然不斷入擾,邊患成為朝廷沉重負擔。作為內閣輔臣,高拱也將籌邊視為己任。嘉靖後期,徐階曾對嚴嵩秉權時造成的邊防潰敗有所匡補,選用了一批驍勇善戰的將才赴邊禦敵,又飭厲地方有司加強守備,與將校通力合作,但積重難返,一時邊防猶人力財力不足。高拱治宿弊,便首先把眼光放在邊防用將用人方面。兵部歷來只設侍郎二員,協理部事,由於公務繁忙,他們平時很少巡閱邊務。但一遇邊方總督缺員,他們倒要前去頂補。若抽身不出,還得請移他官。去者都不諳邊務,常使事倍而功半。於是高拱提議在兵部添設侍郎二員,主要巡閱邊務,瞭解下情,做到對邊方險隘、虜情緩急、將領賢否、士馬強弱都非常熟悉。這樣邊務有人專管,總督員缺,也可即刻往補。高拱認為「兵乃專門之學」,但現在兵部系統用員往往「不擇其人」,優秀官員將才又常常遷為他官,為此特請准兵部自己選將備才。他提出:儲備本兵,當自兵部司屬始,邊將由兵部司屬往任。選得有智謀才力者,不得隨意他遷。侍郎、總督應經常對換,使他們熟悉彼此情況,一旦尚書員缺,即可頂任。這確是一項加強兵備的良策,頗得穆宗讚許,後來「邊方兵備督撫之選,皆於是取之」。高拱還訪得邊方之官,長年鎮守邊衛,「涉歷沙漠」,「出入鋒鏑」,可他們的俸資待遇和升擢提拔,都與內地處和平環境者同,「甚者且或後焉」。他以為這極不合理,建議對邊臣應特示優厚,「有功則加以不測之恩,有缺則進以不次之擢」,使功名常在人先,其他官員不得與之相爭。對邊臣中久卓成績者更應體恤、厚加優撫,定期給假令回署休息,「使其精神不疲,而知慧不竭」,如此「以勤王事濟必多得」。在加強邊防將帥力量的同時,高拱與徐階一樣,也看到邊沿地方有司在防衛上的重要作用。長期以來,充任這類邊沿地方官的,不是雜流,便是遷謫者。朝廷對他們不關心不體察,待遇極差,所以他們沒有上進心。而「邊方有司,有疆埸之責,才者憂懼不堪,即優禮而鼓舞之,猶恐不振」,高拱於是「請擇年力精強、才氣超邁兼通武事者,調用有能保惠困窮俾皆樂業者」,充任邊方有司,以三年為期,比內地超等陞遷。若有軍功,不次擢用,總之,「惟以治效,不循資格」。這些都有力地鼓勵了戍邊將帥和邊方有司的進取心。
高拱辦事有膽有識。當時接徐階任首輔者為李春芳。李春芳為人寬厚,居政持論平,不事操切,雖無失措之舉,卻總顯得氣魄、才力不足。高拱仗己是穆宗腹心之臣,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發揮了李春芳起不到的作用。隆慶四年(1570)八月,北邊有警,高拱以尚書陳希學、曹邦輔,侍郎王遴各率師背城列陣以待;以京尹栗永祿、南都御史護守山陵;又起御史劉燾在天津守通糧,而以總督王崇古、譚綸專征剿無內顧;以侍郎戴才理軍餉。由於佈置周密,防範嚴謹,蒙古兵未敢入犯。
十月,俺答孫子把漢那吉因與祖父發生衝突,率所屬阿力哥等十人前來求降。巡撫方逢時、總督王崇古主張受降。奏上,朝議紛然,多以為敵情叵測,不能貿然收留把漢那吉。高拱與張居正卻一致支持王、方意見,請奏穆宗加封那吉指揮使,並「厚其服食供用」,以誠相待,結得其心,穆宗准旨。接著高拱又命邊臣讓把漢那吉穿錦衣、坐華車、騎好馬,前呼後擁在街市行走。俺答得曉明廷厚待其孫,深受感動,遂決意與明朝和好,請封貢之事。此議一起,朝廷上下有如鼎沸,反對派援引宋朝講和之例,力言不可。高拱先利用考察科道之機,將極力反對與俺答結好的葉夢熊「降二級,調外任」,以息異議。他又發內閣舊藏成祖封瓦剌、韃靼諸王故事,揀發兵部。並說以己求人機在人,以人求己機在己,現在虜求於我,主動權在我,應該允許。他還說,這次俺答請貢,「較之往歲呼關要索者萬倍不同」,「故直受而封錫之,則可以示輿圖之無外」。這種將蒙古與中原看成一個整體的觀念,比僅圖邊安的想法又高一籌。高拱批評反對派:「彼嘵嘵者豈為國籌利害哉?徒念重大,恐有不效,留為後言耳!」遂無敢復言者。隆慶五年(1571)三月,明廷封俺答為順義王,其他各部首領也分別封為都督指揮、千戶、百戶等有差。八月,明廷又准與俺答互市。
時陝西三邊總督以該邊不同宣、大,不欲通貢互市。高拱擬旨切責。不久陝西三邊也開貢市。「數月之間,三陲晏然,曾無一塵之擾,邊氓釋戈而荷鋤,關城熄烽而安枕」,從此基本結束了明朝與蒙古韃靼各部近二百年兵戈相加的局面。
在滿朝爭議的情況下,穆宗能如此迅速、圓滿地解決這一先朝遺患,與高拱等的著力贊襄是分不開的。在議貢過程中,主通貢互市的總督王崇古曾以人言求去,高拱知後,一面在朝廷力稱崇古議,一面抱病修書崇古:「惟公安心暢意,始終此事,不必更懷憂慮」,使崇古受到極大鼓勵和寬慰。方逢時因封貢事曾面會俺答下人,遭人彈劾,說他「輒通寇使,屏人語,導之東行,嫁禍鄰鎮」。高拱力斥其謬,「撫臣臨機設策,何可洩也」,保護了方逢時,使他免受貶謫。穆宗以拱「殫忠遠謀,勞績可嘉」,進高拱少師兼太子太師、尚書,改兼建極殿大學士。
封貢事既成,高拱猶居安思危,擔心邊方兵將因無事而疏怠偷安,再壞邊備。他一向主張「不恃人之不吾犯,恃我不可犯;不恃人之不吾欺,恃我不可欺」,強調自強。於是再上疏,「請每歲特遣才望大臣四出閱視,以今視昔,錢谷贏幾何,兵馬增幾何,器械整幾何,其他屯田鹽法以及諸事拓廣幾何」,明白開報,若比往昔有所增益,則與過去戰時擒斬同功論賞;如果只保持以往水平,則罪如失機論處。上嘉納之。兵部遂一一制定具體措施行之。 以後的幾十年中,西北邊境始終安定,無大擾,此亦高拱一大政。 高拱在南方兩廣、雲貴邊事上亦頗多建樹。隆慶初,廣西古田壯族人韋銀豹等據寨反明,有司多次往撫剿,均不效。高拱再起,薦殷正茂為總督往剿。正茂任法嚴、善戰,但性貪。高拱說:「吾捐百萬金予正茂,縱乾沒者半,然事可立辦」。其實,他在用正茂的同時,已著眼於提擢、培養本省人才,在兩廣郡縣中「多除制科,寬其薦額,勿拘成數」,引導民風向上。不久,果然「亂民樂業而向化矣」。時人都以高拱為善用人。隆慶四年,貴州撫臣告土官安國亨叛,請進剿。高拱不輕信是言,經深入察查,知「國亨非叛,而巡撫者輕聽讒言以幸功也」,便專派員前去安撫釋嫌,避免了一場兵戎相加。
專橫招議
高拱勵精圖治,不數年內,政績卓然,自是一面。但他以才略自許,負氣凌人,「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觸之立碎。每張目怒視,惡聲繼之,即左右皆為之辟易」,很是專橫跋扈,這是他的另一面。正是這一面,造成了他與同僚的仇隙不合,以致招來物議,釀成了以後被逐的悲劇。 先是四年七月,曾也是裕府舊僚的大學士陳以勤,因與高拱有小嫌,又見高拱在內閣不可一世,恐終不為所容,便激流勇退,引疾罷去。不久,掌都察院大學士趙貞吉因高拱挾私憾考科道,上疏請止。高拱不悅,與之相傾,嗾門生、給事中韓楫劾趙貞吉庸橫。趙貞吉也抗章劾拱。穆宗眷高拱竟令趙貞吉致仕。趙貞吉曾因高拱以內閣掌吏部,權如真宰相,請李春芳謀與掌都察院,以遏高拱權,李春芳許之。趙貞吉去,李春芳自不安,李春芳又曾因徐階事與高有隙,遂於五年五月乞休歸田。高拱接任首揆,越發趾高氣揚。時殷士儋甫入閣輔政。士儋亦高拱裕府同僚,因不曲事高拱而久不得擢。後取中旨入閣,高拱不悅。後有人劾高拱心腹張四維,高拱疑殷士儋指使,又嗾韓楫相脅。殷士儋不能忍,在內閣當面詬拱:「若先逐陳公,再逐趙公,又再逐李公,次逐我。若能長此座耶?」說罷竟揮拳擊高拱。五年十一月殷士儋也被驅出。這樣,舊輔除張居正外,悉被高拱排斥一淨。高拱位居極品,頤指氣使,專擅國柄。 然而高拱心中總有一段未了的宿怨,即對當年轟他出京的徐階及其諸言官耿耿於懷。隆慶四年四月,他因海瑞當年劾他的舊怨,將海瑞從應天巡撫調南京清銜。不久,又並其職,逼海瑞「謝病歸」。他還「盡反階所為,凡先朝得罪諸臣以遺詔錄用贈恤者,一切報罷」。四年冬,刑部、大理寺例讞獄,本與高拱無關,他卻「自以意請朝審主筆」,且說「上命我視吏部,部事皆吾事,第須得情耳」。其實是專為王金一案改讞。王金是世宗時方士,被徐階逮下獄,法司論以子殺父律當剮,高拱為之辯解不懈,後以減戍免死。原內閣有專辦中書事的誥敕房,序班十人。高拱起復後,十人久次考滿當遷,但因他們是徐階下屬,高拱不予理睬。十人求上門去。高拱詭笑說,「吾即有應,必不令若曹有侏儒之羨」,及令下,十人皆對品外調,為邊遠倉大使。只此一斑,可見高拱栽人之巧。雖如此,高拱猶不解恨,「專與階修部,所論皆欲以中階,重其罪」。徐階致仕後,在鄉里大治產業,還聽任子弟橫行鄉里,引起當地百姓的憎恨。高拱親自進疏論徐階:「原任大學士徐階(放歸後),當闔門自懼、怡靜自養可也。夫何自廢退以來大治產業,黜貨無厭,越數千里開舖店於京師,縱其子攪侵起解錢糧,財貨將等於內帑,勢焰薰灼於天下」,甚至還「故違明旨,(令人)潛往京師,強阻奏詞,探聽消息,各處打點,廣延聲譽,跡其行事,亦何其無大體也」。接著高拱「嗾言路追論不已」。隆慶五年,高拱起復原蘇州知府蔡國熙為蘇松兵備副使,以蔡國熙與徐階故有小隙,授意他,窮治徐階及子弟,「階三子皆就系,擬以城旦,革其蔭敘,入田四萬畝於官」。徐階狼狽不堪,無奈之中,只得向高拱俯首,「從困中上書拱,其辭哀」。此時,張居正也以階事「從容為拱言」,暗示他衡量利弊。高拱見徐階大勢已去,不無欣慰。一箭之仇既報,便豁然大度,修書徐階,稱「今以後原與公分棄前惡,復修舊好,毋使借口者再得以鼓弄其間」。同時又接連給蘇松官員去信,至囑對徐階三子及家人作寬處,稍存體面,並在蔡國熙的奏疏上批字:「太重,令改讞。」高拱之所以願對徐階網開一面,本意在於:見徐階慘狀,不免「兔死狐悲,不無傷類之痛」,與其修好,可安撫蘇松鄉紳,改善與徐階舊僚的關係。高拱的出爾反爾,使「蔡國熙聞而變色,曰公賣我,使我任怨而自為恩」。
逐歸田里
隆慶六年(1572)正月,高拱為柱國,進中極殿大學士。然而他專橫更甚。加之其門生韓楫、程文等日夜奔走其門,狐假虎威,專以博戲為務,人都惡之。高拱初尚持清操,後漸狎奢,常對人曰「日用不給,奈何?」門生、下僚聞之,爭相進獻,「賕納且集矣」,因此遭致物議。御史汪文輝上疏譏刺時事,語連高拱,高拱召而罵之,亟補寧夏僉事以出。尚寶卿劉奮庸也上疏糾拱,給事中曹大野則抗章劾拱不忠十事,中有高拱擅權報復、排斥善類、超擢親戚鄉里門生故舊,以及親開賄賂之門等等,穆宗不聽。二人皆謫外任。
張居正與高拱為故裕邸舊僚,張居正謀高拱出,高拱也亟稱居正才,兩人尚稱友善。高拱居揆席,張居正又肩隨之。高拱多與同列發生衝突,張居正獨退然下之,不與介入。對於智謀出眾的張居正來說,長期屈居人下,是不甘心的。他退而不與爭只是一種策略,高拱並不察知。隆慶五年張居正為徐階三子事諷言高拱。高拱下人傳言張居正受徐階三萬金賄賂,高拱不辨真假,以此誚張居正,張居正怒,而高拱也疑曹大野之奏章受張居正指使。兩人便存隙離交,張居正逐高拱之念漸強,於是暗結太監馮保,以借中貴力量圖事。 高拱著 《病榻遺言》四卷
隆慶六年五月,穆宗大漸,召高拱、張居正等入內。穆宗執拱手曰:「以天下累先生」,宣內閣受顧命。時司禮監授遺詔,有二札,一給皇太子;一授高拱,中有遇事內閣與司禮監馮保商榷而行之說。高拱識其矯。未幾,穆宗崩,神宗即位。神宗幼沖,馮保倚仗太后勢,挾持幼帝。高拱欲懲中官專政,上言五事,請詘司禮監權,還之內閣,又唆門下言路疏劾馮保。高拱想與張居正共成此事,使人語居正曰:「當與公共立此不世功。」居正得迅即密報馮知。馮保遊說太后及幼帝前,誣高拱欺太子年幼,欲廢之而迎立河南周王,自己得國公爵等等。馮保又買通兩宮近侍,復言之,「皇后與貴妃皆愕然」,便決議逐拱。第二天,即召群臣入,宣兩宮及帝詔,切責高拱擅權無君,數其罪而逐之,即日歸田里。高拱原滿以為宣詔必是逐馮保無疑,及詔宣逐己,拱不啻為晴天霹靂,「面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不能起」。張居正從旁掖他起。第二天一早,柴車即路,頗為淒涼地踏上了歸程。
回到老家,高拱意忽忽不自得,「角巾野服,恂恂一布衣」,不言國事,而「閉戶卻帚下帷著書八十餘卷」。不料馮保害高拱之心不死,又造王大臣事件,欲置高拱於死地。吏部尚書楊博、御史葛守禮等知有誣,力救之,張居正貽書相慰安,乃止。高拱得免於難。不過從此他驚憂成疾,一蹶不振。萬曆五年(1577年),張居正回故鄉湖北江陵葬父,路過高拱的故里,專程探望高拱。兩人相見掩面而泣,感慨不已。萬曆六年(1578)十二月高拱卒於家,終年六十六週歲。葬於縣城北郊今閣老墳村,高拱家屬以恤典請,只因馮保當權,止許以半葬。謚文襄。待張居正死後,因為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清算。二十多年後,高拱嗣子具疏,神宗以「高某擔當受降,北虜稱臣,功不可泯」,贈復原官。萬曆三十年,詔贈高拱為太師。著有《高文襄公集》。[1]
才學著作
高拱素好讀書,為文不好詞藻,而深重有力。他著述甚富,有《問辨錄》十卷、《春秋正旨》一卷、《本語》六卷、《邊略》五卷、《綸扉外稿》四卷、《掌銓題稿》三十四卷、《南宮奏牘》四卷、《政府書答》四卷、《綸扉集》一卷、《程士集》四卷、《外制卷》二卷、《日進直講》十卷、《獻忱集》四卷等等,後人輯為《高文襄公文集》。
人物評價
高拱不僅是一個有干略的政治家,在學術思想的研究上也有所成就。他不囿於先儒成說,以為「其不能得者亦不可強從」。直斥程朱理學「遠人情以為天理」;他很贊同同時代思想家王廷相的觀點,認為理在事物,無其事即無其理。他對「權」字更有一套獨到的見解,把「權」與「經」比作秤上的「錘」和「衡」,兩者關係是「蓋經乃有定之權,權乃無定之經,無定也,而以求其定,其定乃為正也」。即:權和經是對立的統一體,凡事皆有經,其事實行時應認真權一下,使權與經得以統一。在「義」和「利」的問題上,認為「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皆利」,只要擺正義和利的關係,言利也不是不好,痛斥了「君子不言利」的迂腐觀點。他還認為正因前人沒有把握住這種關係,才造成「經制之略置之不講」,善理財者不聞,禍國殃民。他自己十分重視理財,重視有關國計民生的政務,主張務實。他的學術思想正是他行使政務、取得政績的思想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