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
唐國公李淵在太原起義的部隊在攻克了霍邑郡城之後,他指令裴寂和左統三軍統領李建成,以及右統三軍統領李世民等人,分別將各自隊伍中的人員按照戰功的大小一一登記造冊給予獎賞。這本來就是一件大好的事情。然而,圍繞著獎賞的問題卻是在李淵的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些人員戰功卓著,卻是與獎賞無緣?!真是讓人氣炸了肺也???
而對於那些立有寸功的人員,他們卻是仗著在平日裡他們同李氏哥倆手底下的掌管那登記軍功記錄的小頭目兒關係甚好,就把別人的功勞攬到了自己的頭上?!
頓時,就因為在軍中獎賞不公平的問題,就在李淵的軍隊中搞得一些人很是離心離德?!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有必要來介紹一下在李淵太原起兵的隊伍中那各種兵源成分——
第一類人是苦大仇深的莊戶人家子弟。第二類乃是富甲大商戶。如武士擭這樣的大商人。這武士擭他又是何人呢?他乃是唐朝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父親。第三類就是同李淵父子在太原城內所結交的關係較為密切的人士。如裴寂、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和溫大雅等人。這類人是李淵建立大唐王朝的基本骨幹力量。第四類人就是包衣奴才。這類人或許就是商豪大地主人家一同從軍的家奴兒。他們既無田產又無傢俬。他們的生計也只有仰仗東家主人而生活。
李淵圍繞著獎賞戰功者反反覆覆先後進行了幾次次。第一次因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重新進行再次統計。準備擴大獎賞的範圍。他的意見就是:凡冒矢石者,不分貴賤,論功行賞勳當平等對待。
然後,他又指出:對犒賞在霍邑郡城內的開明之士迎接大軍進城而有功者也要重賞!而且,賞賜應與西河郡一樣。對於城中子弟願意參加唐軍者選其精壯者從軍;對於原籍是關中的軍士欲回歸太原者,給每人授五品散官的官職兒。
這樣一來,又惹得一些人心裡老大不樂意!!!
這些人成天只琢磨人而不想著在軍中立更大的功勞,他們就串聯起來前去李淵設在霍邑郡城池內的大將軍府。
「大將軍!這獎賞也太多太濫了吧,恐怕如此一來那從冒功者就大有人在?請大將軍三思?」
李淵聽後斬他釘截鐵地說道:「你們可知道隋煬帝為什麼會失去民心,那就是他憐惜對有功人員的獎賞。你們還記得在大業十一年突厥人將他圍困在北巡的雁門關內。他下了一道懸賞令。後來,他回到了東都洛陽。他十分心疼國庫的銀子。便貪天功為已功就把應兌現承諾的事情給一筆勾銷?!他又如何能收服人心呢?」
「我給那些回太原的兵士們封官爵。他們會永遠會感激我的恩德。再也不會投靠別人。」
我劉明利(長孫無忌)在軍中聞訊後認為,李淵這樣做就是要展現為了大唐王朝的建立,他要採取一種取信於民的意志。凡有志於加入反隋義舉的各方仁人志士,可自覺自願參加;他們若是棄甲歸田,李淵不但發給他們回家的路費,而且,還給他們享受新的王朝封給的官職(閒職)。他在進軍長安的道路上就積極確定了「以人為本」的建國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