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出牆 誰可相信 皇后莎蓮羅垂簾聽政
    因為老宰相申鉞的堅持、皇后莎蓮羅的跪求,藍昊暫時放棄了立新君的想法,命令全城兵士尋找和秋的下落。

    尋找回來的,是一具面容已毀身穿龍袍的屍體。

    誰也不敢說,那就是皇上。也許有人渾水摸魚,故意用一具他人的屍體來冒充皇上。萬一他日皇上平安歸來,自己豈非殺身滅族?

    誰也不敢說,那不是皇上。也許有人憎恨皇室,不惜毀滅龍體。萬一他日證實真是皇上的真身,自己居然辨別不出,豈止是大不敬?

    這不是簡單的是與不是的選擇,而是生與死、榮與衰的抉擇。

    正如老百姓們笑話的那樣,皇上的大臣一群妃子一堆,竟無人敢直接指出那究竟是不是皇上。也許她們從來不敢睜眼仔細觀察龍體,也許她們知道,為了不得罪某些人而選擇了大眾化的沉默。

    就連皇后莎蓮羅,雖然聞訊時當場暈倒,卻也不能明確說出那究竟是還是不是,只一味哀哀地哭。

    老宰相申鉞出面了,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暫且先收殮那具屍體,保存人君體面,同時請太子監國,保證國家大事順利進行及繼續尋找皇上的下落。一個人,不可能在京城中無端端失蹤,就算那個角落再偏僻,時間久了,也必然露出馬腳。

    藍昊也點頭贊成。

    太子年幼,於是經眾大臣商議,非常時候非常處置,太子監國,武威王藍昊、老宰相申鉞、宰相鄭曉湖輔助。

    表面上看,輔助大臣中,藍昊處於劣勢,事實上,鄭曉湖和稀泥,老宰相年老體衰,手握兵權的藍昊佔了絕對優勢。

    朝堂歡呼太子千歲之聲綿綿不絕,驚破了黎明前的黑暗,遠遠傳到了崇光殿。

    崇光殿內,燭光明如白日。

    皇后莎蓮羅與一位灰袍女子正悄聲談話。

    那女子面籠白紗,只露出光潔如玉的額頭及明亮如星的眼睛,目光安詳而柔和,縱然皇帝侄兒不知所蹤和氏江山危矣,她依舊平靜如湖。

    皇后心底裡佩服她的鎮定自如,臉上越發楚楚可憐,閃著淚花道:「姑姑,你為何現在才來?如今宮內只有我與甘兒兩人,一個弱一個小,那些大臣磨刀霍霍、如狼似虎,我們母子真不知如何是好,只怕稍有不慎,和氏的大好江山敗在了我們手中,我們如何對得住列祖列宗?每每想到這裡,夜不能寐,水米難下。」

    她的淚珠,簌簌落下,如雨打荷花,不勝嬌弱。

    她說得那樣哀怨、無依無靠,連安順公主也不由得點頭,道:「皇后娘娘,委屈你了。我一直在庵裡靜修,不曾出過庵門半步,竟不知天下發生這樣的大事。真的難為你和甘兒了。」

    皇后莎蓮羅破涕為笑,揩著淚痕道:「莎蓮羅年輕見識淺薄,讓姑姑見笑了。幸虧姑姑來了,萬事都有了主心骨。萬事全憑姑姑做主便是。你老人家是先帝妹妹,和國的皇姑,你一句話,頂我們娘兒兩人十句。」

    她那樣將安順公主捧在天上,安順公主微微一笑,道:「真由我做主?」

    「和國的江山,姑姑出面做主,有誰敢說半句不是?」莎蓮羅道。

    「我雖是皇姑,卻是潑出去的水了。皇后娘娘雖然年輕,卻是和國國母,母儀天下,你出面,誰敢說半句不是?我就是怕你膽怯,特意進宮為你壯壯膽子。」安順公主道。

    「莎蓮羅魯鈍,還請姑姑示下。」莎蓮羅低頭,嘴角一絲微笑一閃而過。

    「那我就倚老賣老,不客氣地說說。舉國臣工,除了老宰相是和國外戚,一心為皇上考慮外,誰不是爭權奪利想盡力多撈點好處?誰做皇帝,對他們而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到手的官帽子有多大好處有多少。如果你不出面,那麼藍昊必然挾天子以令諸侯,誰能阻擋他的鋒芒?只怕到時候,江山不姓和,而改姓藍了。」安順公主一席話,聽得莎蓮羅冷汗直流。

    這個他們從未看在眼內,只當草灰飛塵一般的公主,真的潛心修煉不理世事嗎?她,將是最大的變數。

    安順公主見她目光變幻莫測,又加了一句:「那藍昊與男方曈國定下了婚約,只怕娶的也是一位公主,到時候他擁有曈國相助,就算將甘兒趕出皇宮,誰又能相助?」

    莎蓮羅慘然色變,道:「姑姑教訓的極是,請問姑姑,莎蓮羅該如何才妥當?」

    「你,助甘兒一臂之力,垂簾聽政。」安順公主毫不客氣,「別推辭,當年秋兒登基,年紀尚幼,崇熙太后垂簾聽政十年。和國有此先例,誰敢說什麼?甘兒那邊,自有我去說明厲害,他絕無不依之理。」

    莎蓮羅臉上時紅時白,終於點點頭,道:「一切聽姑姑做主便是。」

    第二天早朝,大臣們發現,曾經撤去的三層珠簾又垂掛在了太子和甘的座位之後,不由面面相覷,連武威王藍昊都變了臉色。

    「各位大人,本王年幼無知,只怕有負父皇所托,從今日起,特意請母后在旁協助。」太子和甘朗聲說道。

    「列位大人,太子殿下年少,本宮受皇姑安順公主所托,暫時垂簾聽政,不過做個幌子,陪陪太子殿下罷了。各位大人不必介懷。」皇后莎蓮羅在簾後緩緩說道。

    皇后雖說是裝個幌子,太子卻一連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各級官員,各安其職,全力賑災,如有不力之處,嚴加懲治,如有敢貪賑災之銀一兩者,一經查實,殺無赦。

    第二道,因各地災情嚴重,凡官紳豪門捐資協助救災者,各級官衙一律予以表彰,建牌坊,賜太子親筆牌匾,凡捐資五千兩以上者,賞正九品虛銜,捐資一萬兩以上者,賞正八品虛銜。

    第三道,暗地繼續搜尋皇上下落,凡救出皇上者,重金高官賞賜外,格外賞先皇崇熙帝免死金牌一面,子孫如犯死罪,除了犯謀逆大罪外均可赦免。

    朝堂上一片千歲之聲。

    不少老臣臉上現出迷茫的神色。不是他們不贊同這三道聖旨,而是他們似乎又看到了老太后重現人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