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一百公里左右的大氣層邊沿,這是個被軍事上稱為亞軌道的區域,是傳統空天概念的交接區。在這個事是而非的地方世界各國都保持著一種默契:不進入別國上空,也不攻擊自己領空以外的亞軌道飛行器。它有一個專用的名詞——浮空器。其實它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飛艇,只不過是用當今最高科技製造的。這就是重量輕、體積龐大、且安全可以長期浮在亞軌道上的浮空器。因為國際上不攻擊公共空域浮空器的默契使得浮空器上被大國安裝了大量的偵察和電磁收發設備。把它放在特定區域的亞軌道上偵察對手的情況。中、美、日三國都在西太平洋上佈置了大量的浮空器。把這一千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及空域變成了一個徹底的透明體。因為浮空器擁有軌道高偵察面積大,可放飛,回收再利用功能,成本遠遠抵於衛星,所以我國把太平洋上的大氣層邊沿區域分成若干格,每一格佈署一架浮空器組成網絡,將西太平洋縱深三千公里的整個空海領域變為一個無縫隙體。在這個區域內任何飛行器和艦船都能實時實地的被我軍偵獲。
十月三日中午十二時三十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從連雲港啟航運載重型裝甲戰車和設備的船隊駛入浙江台州灣,影子部隊將從這裡登船渡海到達台灣。台州灣外海一線從北向南排列的東磯列島、台州列島,成為這片數十平方公里海域的天然屏障。空軍防空部隊部署在田岙島、門頭島、一江山島、上大陳島、下大陳島上的各型防空導彈織成了這個區域遠、中、近程防空網。空中的J-7G型戰機群專施攻擊突破防空導彈網的漏網敵機,使這片海域得到有效的防空火力保護。參加台海作戰的北集群十萬大軍就安排在這片海域登船。安排在這片海域登船,除了能部署陸基防空導彈,還因為距台北僅四百公里,船隊出航後十個小時就能到達台北。
從台州灣各港出發運載人員的小型船紛紛在大船旁靠邦,部隊開始登上運載自己裝備的登陸艇。整個海域一片繁忙。廣東、福建沿海的參戰部隊也開始在各港口登船。
西太平洋,以中國台灣為焦點的一千萬平方公里區域內,中、日、美三方集結了近百萬大軍;數千架各型戰機,其種類達到三十種以上,包羅從二代到四代世界頂級戰機;數百艘各型戰艦,小到中國的F-22型雙體隱身導彈艇,大到十萬噸級的美軍航母;數萬枚各型導彈,從射程不足十公里的近程防空導彈,三十公里的空戰格鬥導彈到射程五千公里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太空中聚集了數百顆各型衛星,包括偵察、定位、通訊的所有種類;集結了當今世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電子、信息戰的各種設備,還有數種不為世人所知的新型武器平台。這麼眾多的軍隊和武器都保持著戰前的沉默,只有我國從連雲港和台州啟航的船隊,宣洩著十萬人換船時的噪音,這種大戰前的沉默,這種極其可怕的現代化戰爭前的沉默,揪心哦。
中國台海戰爭指揮部,戰鬥值班的人員,從電腦操作員到副參謀長;日本防衛省軍事指揮官到內閣總理;西太平洋的美軍從士兵到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都在這揪心的沉默中,等待大戰爆發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