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 含宇對大家的話 在之前要說的話
    85年古龍先生駕鶴西去,他腦中構思的大武俠時代流產,「驚魂六記」只有一部《血鸚鵡》問世,大武俠時代的賭局,也終於隨著獵鷹而去。時年金庸先生封筆已近十載,金古武俠時代完結。記得幼時地攤書店一坐一下午,滿書架滿書架都是武俠小說,那光景是何時一去不返的,似已成了誰也說不明白的公案。

    自黃易破碎虛空開始,武俠便已走上了玄幻仙俠流派的老路,古龍說不寫神魔要寫人,但最終這個主張還是擱淺了。他老人家在天有靈,看到今日網文界滿屏幕的仙俠修真,怕也要苦笑數聲吧?

    於是無數的武俠寫手和我抱怨說,武俠已死,時代過去,雖還有「金庸封筆古龍逝,世間唯有英雄志」孫大、「金古黃梁溫之下的椴」、吵著「要革命武俠」的步非煙、金派模仿第一人的鳳歌苦苦支持——但今日,確已不是武俠時代了。你打開電視電腦,看看韓劇玩玩網游,消磨時間的方式遠比武俠時代豐富得多。

    確實我們是忘記了,這世上,仙俠小說是在武俠之前的。《西遊記》始,《封神》大成,《聊齋》算得是打擦邊球的志怪,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其實世上原本哪裡來的武俠小說?我輩武俠小說愛好者們,又何必以前輩自居,鄙夷那些重拾御劍飛仙的後生們呢?通俗小說歸根結底,只是自娛娛人,並非要去賦予什麼敬畏或是意義的。

    因此,即便武俠時代已去,那也不必歎惋吧?便如國粹京劇一般,雖說年輕人不喜歡,但根子還是留著,但你要奢求永遠的流行,那怎麼可能?自古至今,永遠流行的並非是某一樣藝術,而唯有人性。

    說說《傳世》。

    前文說了許久,看,武俠小說都不時興了,何況本就不存在的俠義之道呢?在中國,「大俠」這個詞便如鬼怪,向來是聞者多而見者少。是以筆者眼見一些憂心世事的志士仁人哀歎說人心不古,心中不由想道:「便是古時,莫非真有所謂仁義俠道了?」自然,我們比過去少了份血性誠信,但是趨利避害,人性自古皆然。

    不錯,世間本來就沒有存在武俠——一個都不存在,雍正他老人家死於自然疾病,可不是呂四娘飛劍取人頭為民除害;霍元甲也從未大戰俄國大力士,那大力士先就自己認錯了。史實如此辯駁不得,一切不過是文人小說家的天馬行空縱情想像罷了。

    只是為何我們看到那些大俠的傳說之後,還是會感到熱血沸騰呢?

    或者,我們中國人骨子裡,是渴望那樣一場血性的狂歡與救贖的,因為我們希望卻做不到,因此我們寄望於一個虛幻的存在。

    武俠的意義如同西方的騎士一樣,都是人們某種美好願望的寄托,只是武俠是純粹東方式的。回到那個原點一看,只要這世上還有不平,有暴戾,有貪婪,有慾望,那麼人們總會有這樣一種寄望的。武俠小說也不過是應運而生的一種寄望,僅此而已。這裡問題就出來了,你是希望有大俠來救你,還是希望自己做大俠呢?

    當然,我如果明知我在生死關頭會有絕頂高手飛身來救並且將畢生功力傳授給我,我當然會選擇做大俠的——只不過現實社會中,這概率低了那麼些,於是,我們均有大俠的夢,但均離大俠差了那麼十萬八千里。

    小說的主人公陸幸便是這麼一個普通人,重情義卻沒什麼朋友,猶豫,略略拖泥帶水,稍有些內心自閉,比起我們身邊的更多人都要脆弱(比普通人好些,會武功,當然在當代,這點三腳貓功夫可以說忽略不計)。但是出於不忍之心,他站出來做了些事,他也問自己,我是不是要做大俠?因為雖說我為他安排了故事,但陸幸本人是不知道的。他的猶豫、彷徨,其實大家都看得到,每個人都有過的。想幫助一個人,卻因為某些緣故有所顧忌,甚至想「說不定別人也會幫的」,於是你就失去了做大俠的機會。

    說說武功,《傳世》發生在當代,武功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有些人身懷絕技,不一定是武功——那可以是權勢是智慧是財富,但他們一樣做著壞事,在現實社會中太多這樣的傢伙。

    到了未來,武功能起到的作用更小了,只是你要行俠仗義,未必要靠武功。

    《傳世》指的是一種精神的傳承,相信無論到了什麼時代,俠義精神都是存在的,如果說俠義精神這個詞比較虛,那麼我們就說(是希望那個除去不平的寄望),這世上只有這樣一件事會永遠存在下去,不分古代現代,也不分是不是依靠武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