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黃崇看見霍亦,眼淚再也止不住,一下子跪倒在霍亦面前:
「子陵快快請起!是我對不住你啊!」,霍亦的眼眶也濕潤了,彎下腰來扶黃崇。
一邊的傅僉一臉的欣喜,上前摟住黃崇一陣安慰:
「子陵,看到你安然無恙,真是太好了!!」。
「此番黃子陵以區區五千人馬力挫郭淮數萬大軍,斬敵上萬,又殺了敵將司馬望,真是大功一件啊!」,一邊的王訓既羨慕又讚許的說道,霍亦點了點頭,又看了看黃崇身後的「黑鬼們」,他們一個個傷痕纍纍,有的眼中也掛著淚珠,有的鮮血還在流淌,再看看自己的兄弟黃崇,霍亦一下子酸楚上湧,眼淚奔流而出,上前兩步蹲下,抓住一個士卒的腿便仔細驗看。
眾人大驚,黃崇更是感動,擦乾了眼淚跪著挪到霍亦跟前:
「將軍,豈能如此屈尊?!」。
那名士卒也驚慌失措:
「霍將軍,小人這傷沒大礙的……」,說著眼中通紅,感激的凝視著身下的霍亦。
只見霍亦拿過身邊的酒葫蘆:
「忍得住麼?!」。
「小人能,能忍住,有勞霍,霍將軍了!!」,士卒哽咽起來,眼淚一個勁的往下淌。
霍亦小心的將酒倒在士卒的傷口上,緩緩的吹了幾口氣,又撕開自己身上的一塊布將士卒的傷口包紮好,爾後站起身來拍了拍那士卒的肩膀:
「好樣的,你們都是好樣的,霍某我在此謝過諸位了!」,說著就要彎腰鞠躬,眾人急忙上前攙扶,身後的全軍將士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起來,八百高大威武的將士盡皆潸然淚下,有的更是失聲痛哭起來,連王訓都不停的用手抹著眼角的淚水,都說男人流血不流淚,但此時此刻,就算是鐵石心腸的人都不會無動於衷,黃崇哭的像個淚人,心想霍亦如此對待自己和這些兵勇,看來自己這輩子是還不清了!
郭淮既退,霍亦也不再追,幾人合兵一處同入大散關,黃崇向霍亦說起了自己今天在關上答應八百壯士的話,其實兵卒不是娶不到妻子,古代戰爭死傷甚巨,男人是不多的,之所以他們很少有娶到老婆,都是因為沒有錢而已。
「哈哈哈,好你個黃崇,激勵將士倒是很有一手,嗯,我即刻上書天子,為這八百將士請功!」,霍亦大笑著說道。
奏疏送到成都,劉諶拍案而起,一把將奏疏扔向殿下眾位大臣:
「諸位愛卿都看看,霍亦的五千人馬死守散關,大敗郭淮數萬大軍,更加殲敵一萬!」,劉諶興奮的來回踱著步子。
「陛下,散關將士們守關如此,真乃我大漢之福,用如此將士北伐曹魏,何愁中原不定啊陛下!」,糜照激動的伏倒在地,眾臣看了奏疏全都感動的掩面而泣。
「此番大捷,朕心實慰,霍亦的奏請朕必定辦到!」,劉諶平復了心情,坐在龍椅上說道。
「回陛下,臣有一法,可為這八百將士在漢中徵婚,凡是願意嫁出女兒的人家全部免稅三載,另賜良田三畝!」,郤正進言到,眾臣跟著一片附和。
「嗯,不僅如此,朕決定賜予這八百將士每人黃金五兩,作為嫁娶之資!」。
「陛下聖明!」,滿堂眾臣一齊拜道。
話分兩頭,姜維早在攻取了隴西和天水兩郡之時便下令將居民南遷至漢中,現在佔據隴縣便是為內遷大事爭取時間。
「大將軍!鄧艾退到扶風,與郭淮合兵一處,又調集關中、京兆大軍十萬,共二十萬向隴縣而來!」,探子稟報說。
「大將軍,敵兵驟至,不如早退」,廖化進言到。
「嗯,現在內遷之事應該已經辦妥,今夜我們就棄城回漢中吧!」,姜維站在城頭向著長安方向望去,心中感慨萬千,這回姜維的戰略意圖也只是消耗魏軍的兵力並多遷一些百姓回去,並沒有尋找機會和鄧艾的主力交戰,隴縣離長安已經不是很遠,姜維多麼想一舉奪下長安啊……
鄧艾回到扶風,對郭淮並沒有多加責備,現在罵他也無濟於事了,不兩日援兵就到,於是重新整頓人馬,親率二十萬大軍連夜向隴縣進發,一天後便抵達了隴縣,只見城頭燈火通明,旌旗豎立。
「父親,姜維莫非已有準備,在四周安下埋伏了麼?」,鄧忠縱馬上前問道。
「呵呵,姜維已經退走,只留一空城爾……」,鄧艾摸了摸鬍鬚,下令全軍入城,果然是不見一兵一卒,連百姓都被姜維帶走了不少。
「將軍,城頭上發現一書!」,王經拿著一份帛書來到正堂,鄧艾冷哼了一聲展開查看。
「士載親啟:
此番吾專為兩郡之民而來,今內遷百姓老少男一十二萬,女一十六萬,牛羊九萬四千一百一十二頭,馬一萬二千匹,糧草七十萬擔,兵器錢銀不計其數,請為將軍清點之。
此外,姜某久聞將軍大名,可惜未能把酒言歡,容他日姜某在長安與足下分主賓而坐,煮酒飲茶侃侃而談,豈不快哉!」。
鄧艾面無表情的看完了書信,又傳給眾位大將來看,一個個氣的面紅耳赤,得了便宜還賣乖,竟然幫鄧艾清點戰後損失,真是急煞人也!
「將軍,不如揮軍南下經散關直取漢中,報仇雪恨!」,文鴦氣憤的說道。
「罷了,姜維此番大勝,士氣生盛,不可輕伐,且做好各處關防,多加習練兵法,今後切不可胡亂用兵!」,說到這裡,鄧艾斜眼看了看一旁一聲不吭的郭淮……
「先隨我取回隴西、天水兩郡吧,發書給徐質等人,現在可以進兵了……」,鄧艾歎了口氣,拂袖而去,留下郭淮在那直冒冷汗,心中充滿了對霍亦的憤恨,這輩子如果不能打敗霍亦,那麼自己真的是死不瞑目啊!
不兩日,鄧艾分兵數路西進天水和隴西,又是一番堅壁清野的景象,無奈之下,只得先安排各處關防,以防蜀軍再次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