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青山在講訴抗美援朝時的幾天裡,總是來的很早,坐下基本沒有閒話,看著爸爸,再朝我點點頭,微微一笑便是打完招呼,接下來他便入主題。
青山又接著說:「那是冬月初的一天下午時分,天下著清雪西北風呼嘯著從屋頂刮過,掀起地面上積雪,像煙塵似的條條帶帶地,往東南方向運動著,也是剛進冬月,一年中剛冷季節。天天假陰天,薄薄雲層,可見到太陽的輪廓,大量未形成雪花的冰晶在空氣中飄浮著……
褚大伯趕著爸爸的馬車進院,媽媽急忙下地,沒來得及穿完鞋跑了出去,走到車子跟前,扶起躺在車裡的爸爸,他瘦長的軀體在肥大的棉袍裡裹著,當媽媽背起往屋裡走時,看不見媽媽背著爸爸,好像媽媽披著一件大衣,能聽到爸爸痛苦的呻吟聲……
六十年前的偏僻農村沒醫生,家裡病人只好忍著,挺著,有能力人家去鎮上口述後再討些草藥,也有一部分用偏方調養,也不知道媽媽在哪弄來一副偏方給爸爸用著,盼著奇跡出現。
爸爸自己內心中有很多放不下事,還有兩位叔叔沒盡孝道,另有兩個子女沒長大成人,他不能倒下,必須站起來,經一月餘調養爸爸能下地活動,輕微勞動,最後又什麼都能做。此時已是大年臨近。
那一年的春節村子裡格外消沉,彷彿能嗅到鴨綠江對面的硝煙味,三個自然屯加起來在家男性不超過六十人,多數是老弱病殘,他們要擔著前線給養供給,家人的生存所需,沉重的勞動強度,已剝奪了鄉親們笑容,春節扭了三年大秧歌今年不得不停下來。
半年後,清辛莊去擔架隊的二十人,斷斷續續三五一夥,已經回來十九人,唯有西院喬喜春沒有回來,二弟喬喜貴去向回來人家裡打聽消息,回來的人都唉聲歎氣說:「大先生凶多吉少哇!眼神太差勁,跑著時候常摔跟頭!」
他們知道的,都是一次走散前還在一起,在一次執行任務返途中。進入敵機掃射區,大家紛紛各自找掩體,結束後,六十多人擔架隊,化整為零各處逃奔。
大家都是那時才分開,三五人一夥,多數又被衝散,擔架隊和地方百姓有時攪在一起,加之沒有軍隊的紀律約束,幾個月後這批群眾隊伍中有一半自行活動,這批人員摸著家的方向,一步步踏上回國路,民工隊全都返回盡兩月餘,喬喜春還是杳無音信。
家裡二弟夫婦整天企盼著兄長早日歸來,鄰居們也希望他能安全的回到自己的國家,小家。
每天晚飯後,我要隨爸爸去西院,和小朋友一塊玩耍,大院裡人多,小朋友也多,大人的愁對小孩們的童心並沒遮上太多陰影,我們每天活潑,玩耍程度也沒減多少,每天小夥伴都在日落前就集在大院追逐著……
有一天晚上,天下著細雨,爸爸沒有領我去大院,爸爸已是黎明時分才回家,原來昨晚上喬家發生了大事。
只從擔架隊回家兩月來,喬喜貴夫婦想大哥凶多吉少,眼睛不好,一個人在戰爭中的異國他鄉,已經這麼長時間沒消息,可能不在人世。索性在家裡給設個小靈堂,每天燒香祈禱,同時乞盼早歸。
小夫妻倆天天熬著心神般對大哥的牽掛,隨著時間不斷延長,喬喜貴夫妻的心越來越沉重,燒香祈禱不過是給自己精神上找個支點,解決不了手足情的牽掛,眼睛熬紅了,人也瘦了一大圈,新婚媳婦兒早已失去青春光彩,沒有大哥的確切消息,喬喜貴夫妻倆,度日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