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到截止期,畢竟大家手頭的款項有限,鐵場只認購十五股,窯場好一點,也只有二十的股份被認購。半年不到,這股份迅速升值,鐵場五千一股轉讓時已經賣到二萬了。這讓那些當時猶豫著沒拿出錢的人後悔不已。
孟良想,這也算是用事實給大家上了一堂金融課。後來第二個冶煉工場股份拍賣時,半天不到就被一搶而空。
股份制的事情已了,孟良想起糧食的問題。便帶著趙二春、萬全等人往萬家莊而來。
現在萬家莊已經沒有家庭居住了,只剩下萬大叔他們十幾個人偶爾還在這裡過夜。村裡做工的人多了,賺錢容易,農活大家都不想幹。孟良給萬大叔出了個主意,讓他找了十幾個人把全村的田全都包下來,每年給原來的主人三成糧食,其餘的都歸他們自己。又買了些農具和大牲口給他們使用,這樣大家都很滿意。
孟良知道,東漢時期已經實行稻麥輪種,但水稻的產量一直不高。他很仔細的問了他們水稻的栽種程序。果然,他們是最原始的耕作方法,就是將稻種天女散花般撒到田里,然後隨它自生自滅,每畝畝產只有二百來斤。
孟良蹲在田邊,和萬大叔他們聊著天,腦袋裡思考著後世提高水稻產量的做法。要提高產量,首先是選種,現在沒條件開發新稻種,只能是他們原有的品種,這點行不通。那只能是在精耕細作上想辦法了。
「先在小田里育秧,三十天後分秧到大田,然後每隔這麼長距離栽種下去,成一條條直線。」孟良邊說邊在地上畫。「趁現在還沒放水,你們用犁把土地深翻,把土弄碎,然後放水,要做到土爛如面,水平如鏡。在田與田之間用溝渠相連,盡量用活水。這樣的話,每畝的產量至少可以達到四百斤以上。」
萬大叔看著孟良,半天說不出話來:「你說的肯定是對的,我就感覺你怎麼會什麼都懂,你師傅難道連種田也會?」
孟良現在已習以為常了,嘿嘿的笑道:「我只是喜歡琢磨。哦,對了,你們還可以弄點魚呀、泥鰍、黃鱔、鴨子什麼的在田里放養,這樣一般的蟲害就不怕了。這些還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又是一筆收入。」
「哦,對了。萬大叔,你帶人在房前屋後都栽上葡萄,明年初,風翔城準備頒布禁止用糧食釀酒的通告了。以後要用葡萄釀酒,用量很大的。下次我來教你怎麼釀製葡萄酒,現在的糧食酒都是沒經過蒸餾的,如果蒸餾了以後,酒味更重,看上去也晶瑩透明。」
現在萬大叔對孟良說什麼都相信,忙說,我這就去找人種葡萄。
跑了一天,又在田邊吹了涼風,孟良回家就覺得頭疼腦熱,萬三兒又是熬薑湯又是用毛巾敷,卻效果不大。孟良想起前天村裡來了個行腳郎中,在街頭擺攤,便叫上萬三兒去抓藥。聊了幾句,見這郎中喜用銀針,運針入神,又見招牌的布幛上有個「樊」字,心裡就想,莫非是他?
華佗有兩名徒弟,一是廣陵吳普,一是彭城樊阿,兩人皆長壽,這樊阿更是活到百歲。
此時的樊阿不過30出頭。也不知道是否出師。便試探著問:「先生針灸之術如同神授,不知道先生師從何人?」
「孟主管過獎了,我師乃沛縣華佗華元化。」
果然是樊阿。
三國誌記載,中醫用針,一般背部及胸腹之間很是忌諱,用針不過四分,而樊阿用針往往背部往往一兩寸,而胸腹部則五六寸,都是針到病除。
還記載樊阿得到華佗所傳授的的漆葉青黏散的方子,堅持服用,一直活到一百多歲。
「先生真好手藝,來到此地竟然讓先生街角擺攤,實在是怠慢,我這就讓人給先生騰出一間街面房子,免得先生風餐露宿。」
「不礙事,不礙事,我本來就是行腳郎中,處處為家。』
「哦,原來先生還要雲遊四方,我想在此地建個醫館,一直找不到人來主持。今天見了先生,一見如故,真是可惜」孟良一臉的失望。
「哦,這個,那這樣吧。我每年要進山採藥,這裡也常來,既然孟主管如此看重樊某,主持醫館的事我就應承下來,不過這裡人口太少,只怕呆在這裡無所事事,一年之中恐怕呆不了幾個月。」
「先生儘管放心,時間你自己安排,帶上幾個弟子就行。那就這麼說定了,房屋你自己選,不管是否有人住,看中哪間都行。你自己行醫所得全歸自己,另外按執事人員待遇。我馬上讓人給你送個女傭來,學徒這幾天也給你挑好。」
孟良說完,也不管目瞪口呆的樊阿,生怕他反悔似的一溜煙去找人安排了。
樊阿的醫館開張了,孟良一口氣給他安排了五名14、5歲的童子。孟良想到的是,社會動盪開始,有醫療保證可以大大增加戰鬥力,這是未雨綢繆。
冷兵器時代,一場戰爭會死很多人,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醫療保障跟不上。很多人只是受了點皮外之傷卻一命嗚呼,一是被感染引起併發症,還有個原因就是失血過多。今後可以考慮給每個士兵像後世那樣配備一個急救包,裡面準備些紗布、止血藥之類的東西,再辦個培訓班,教會他們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