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族 第一卷 第五百二十一章 舌戰群儒(二)
    「哼!」朱君理論笑一聲:「願聞其詳。」

    方雲也不理他,只是道:

    「天下大勢,分分合合。邊荒戰亂也是如此。每隔一段時間,邊境必有刀兵。這乃是天數使然。與人力無關。遠古三位聖皇臨世之時,尚且戰亂不平,生靈塗炭,三位聖皇大能力,匡扶天下。才有了遠古人文教化。若依先生之言,三位聖皇出世之後,不但沒有能立即掃平八荒**,反而戰亂更甚,豈非當不得聖賢之名?」

    「這,,,,,……

    聽到方雲搬出遠古三聖皇之名,朱君理不禁語塞。儒家典籍之中,三位遠古聖皇是直接被奉為聖賢的,極受推崇。朱君理曾經執掌禮部,對經典引章摘句,更是熟悉。儒家經典上的話,向來被其倚為津科聖律,要他說出否認三聖皇的話來,那是萬萬不能的。

    不過,朱君理畢竟不是易予之輩,聞言立即一振長袖,憤然道:

    「荒唐!三位聖皇何等人物。

    你敢將自己與三位聖皇相提並論?!」

    方雲聽罷,啞然笑道:「誠然,三位聖皇的心思,不是我能揣度的。然而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我的心思,老先生又識得幾分?,,

    「鳳凰初飛,羽翅不平,也不過是尋常鳥雀一般。誰又敢說它不是鳳凰。我從軍之時,不過十五歲。當年秋荒戰亂,秋族派出了皇女謝道慍。此女統領幾十萬的秋荒兵馬,縱橫馳騁,少有人敵。方雲當時不過一介校尉。卻能兵敗謝道韞老先生以為幾人能敵。東部莽荒大戰,方雲時任都尉,斬殺莽荒妖族無數,所過之處,括骨遍野。而且大戰之後,各部均有損傷。而只有方雲部下損失最少,將軍以為幾人能做到?」

    「深海茫茫。漫無邊際。當初海族進攻,不過一些低級魚人戰士,就讓朝廷損失慘重。城池被毀,將士陣亡。方雲自動請接,前往海外。深入海族腹地,擊殺高等海族無數,戰艦幾乎無一損失。老先生,又以為幾人能比?秋荒皇子阿迪拐,蠻族沙摩訶,海族將軍澳浦路斯,那逛,這些人都曾給我朝造成極大損失,老先生以為幾人能將這些人在海上,一起擊殺?江山社稷之才,在我這今年紀,也不過如是吧?,,

    「鵬飛萬里,也需展翅、培雲,然後才能扶風萬里。方雲不過弱冠,譬如鰓鵬之展翅、培雲,老先生又怎知我不能鵬飛萬里,做那江a,社稷之臣?,,

    「邊荒戰爭與海族動亂之事,由來已久。追溯起來,可以上瀝到五帝之時。中古時代,更是數峰。即便是殷、商兩朝,也未能解決。譬如人染沉療,疾入騰裡,肉腐骨痛。必須切肉刮骨,方能沉療盡去。此次損兵折將,城池數毀,譬如切肉刮崩,雖然疼痛,但乃是沉菏盡去之兆。老先生又未來天下不是大興之兆?」

    「當今朝廷,文有三公,武有武穆,大周雖然邊荒戰亂不斷,但內陸卻一直吏治清平,百姓安居。這都是武穆與三公的功勞。卻不像那些誇誇其談之輩,徒負虛名,搬弄唇舌,引經據典,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統籌謀劃,百無一能。文不兼濟天下,武不能安邦定國一一誠為天下所笑!」

    方雲這一篇語言,娓娓道來。說得朱君理無一言以對。

    座上一人突然冷笑道:「哼!說來說去,將軍都想標榜自己是社稷之臣。我且問將軍,你即然賜號平妖大將軍,坐下自然有兵馬。請問這次邊荒作亂,你那十幾萬人馬,都在何處?邊荒戰亂,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將軍卻藏兵准安,按兵不動。莫非這就是江山社稷之臣所為?,,

    這一言說得犀利,方雲抬頭看時,認出這人名叫韓片,乃是雍州一位名儒,名下學生眾多,最多時號稱有三千,在雍州極受尊重。

    方雲道:「我朝擁兵千萬,人才濟濟。四荒兵馬雖然來勢洶洶,但邊荒甲士足以應對。而且朝廷積攢了大量的後備軍,這樣的征戰,正是訓練將士最好的時機。兵馬調動,向來有軍機處定奪。不用方雲操心。而且二十七營雖然偏安一隅,但卻厲兵抹馬,積極備戰,準備隨時開赴戰場。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名下將士,不懂詩詞,不作歌賦,亦有拳拳向國之心。一一然而先生大才,名下學生三千,不知入仕朝廷,報效天下。卻安居一隅,享受那風花雪月,虛名榮華,不知先生到底有何臉面數落方雲?」

    韓燉臉皮躁紅,不能應答。

    座間又有一人起身問道:(,方將軍唇槍舌箭,果然厲害。不過,封侯之事,關係重大。方將軍想要效那婦人之言,遊說六部和堂中諸人,告不可笑?,,

    這人叫宋天道,一名在京中書,準備趕考的書生。自侍才狂,做過一些詩,頗受讚賞,文章也寫得風流,在京中士子中,頗有名望。書生之中,此人地位最高,所以六部挑了他過來。

    「六部諸位大人乃是江山社稷之才,目光洞若燭火。又豈是誰能說服的了的。宋書生言及婦人之輩,語多貶斥。豈不知當今皇后也是婦人,卻有母儀天下之德。

    當年伊侯也是婦人,卻有殺敵戍邊之功,連你一身皮肉,也是婦人所出。宋書生也敢恥笑婦人?,,

    宋天道默默無語。

    忽然又聽一人道:

    「儒家綱常之道君君臣臣父父乎乎,不知道方將軍以為如何?,,

    方雲瞧了一眼,認出是阮溫浩,乃是朝廷翰林院中儒士。

    「儒家經藉代代傳承,自有其道理。」

    阮溫浩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得好!方將軍若是封侯,則方家有父子三人封侯。到時,不知道方將軍與四方侯如何自處?是平起平座,還是躬身行禮?若是平起平坐,則父子之道當如何?如是躬身行禮,不知置朝廷禮法於何地?,,

    方雲聞言笑道:「君為臣綱,出則為王臣,自是平起平坐;父為子綱,入則為父子,自當躬身行禮。先生也是槍林院儒生,卻拘泥於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

    阮溫浩頓時語塞。

    突然又有一名儒士站起來,高聲道:(,方將軍所說,完全是強辭奪理,歪門斜道,不用再說了-方將軍以江山社稷之才自喻,已經是人所共知。然而自古江山社稷之才,均有經天偉地之才。方將軍出身學宮,更曾奪得元宵文試第一。我想請問,方將軍修的哪家的經典?又準備用哪家經典,去匡扶天下?,,

    方雲循聲望出,認出是翰林蘇嵐。儒家的經籍流下來,不同的人解,就有不同的流派。上至中古大儒,中至殷、商等前朝大儒,中至周朝大儒,凡此種種,天下流派經典浩如星辰。任何一派治世之學,都有優有劣,蘇嵐這是要將他從擊倒。

    方雲道:「尋章摘句,引經據典,.這是腐儒所為,又怎麼能安邦治國?而且方雲孰經書,也沒聽說,遠古三皇,上古五帝,這些震古爍今的聖皇修的什麼經典。就算是本朝太祖,起於草莽,不通詩詞文章,但照樣定下文武分治,恩澤百世的官制大計。一一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要在下,效仿那些死守經籍,得其形而不得其神的書生,身陷囹圄,困於筆硯,只知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麼?,,

    蘇嵐立即無言以對。

    方雲對答如流,侃侃而談,眾人不由盡皆失色。

    堂上兵、刑、禮、工、戶、吏六部尚書也不禁面露異色,暗暗歎服。

    「此子不過十六、七歲,小小年紀,能夠領兵在外,縱橫馳騁也就罷了。但儒家學問,唇辨功夫,一點也不差。在場眾人,哪個不是熟經書,桔首窮經的人物,沒想到,居然讓他一個弱冠的少年,駁得面無人色!」

    兵部尚書廖元儉心中想道。這不是他第一次見到方雲。不過,真正子拜到這個少年的不凡,這還是第一次。

    「文能出口成章,武能扶持國祚。更難得的是1年紀尚小,擁有無窮潛力。雖然微有些許恃才成狂,但說不能真能如他所說的,將來朝廷多了一名江山社稷之才。如此人才,將他就這麼打壓,未免可惜。,,

    刑部尚書李居正目光閃動,心中暗自點頭。他對這個少年,是越看越喜。

    「以一人之力,可舌辯群儒。言談之間,居然蘊含了兵法之道。寓首於攻。此子天縱其才,若是入仕,則朝廷必多一名大儒。可否,卻入了兵家。,,

    吏部尚書心中扼腕道。

    工部尚書,戶部尚書都點了點頭,顯然對於方雲頗為滿意。這場辨論過後,六部商議的結果,也就該出來了。

    只有禮部尚書張公棋心中怪怪的。他望了一眼堂下的前任禮部尚書朱君理,心中滋味複雜。

    禮部代表的,其實就是天下引經據典,酷首窮經的老腐一脈。方雲贏了,也就是禮部敗了。滋味自然不好。特別是,朱君理還是前任的禮部尚書。

    「看來,方雲封侯之事,是勢不可違了。至少,六部封侯這個地方,是難不住他。接乍來的,就只能看到三公、武穆和人皇的意思了。,,

    張公謀心中道,對於這次六部商議的結論。他心裡已經有數。

    就在堂上六部尚書暗自點頭的時候,堂下諸人中,卻有一個人急了。

    「夠了!「一道人影霍的從座上站起,目光嗔視方雲,居然是平鼎侯楊興:

    「方雲任你巧舌如簧,今日也絕難封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