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當道之夢迴雙龍 正文 第二十六章痛打落水狗
    第二十六章痛打落水狗

    這封信收到後,吳浩總算露出了一點點笑臉:「這小子雖然知錯能改,但是回來後照樣要好好地收拾你。(小說~網看小說)」

    吳浩知道汾陰城距離長安和洛陽的距離差不了多少,也就是說此時的虛行之等人應該也已經接到了麻常的告急信。只要再拖個一至兩日。洛陽的部隊一定可以趕在突厥人的前面佔領臨汾。如果突厥軍被堵在臨汾,最後兩軍就很可能在臨汾決戰。雖然不能和在長安的有利地形相比。雙方這場大戰下來,少帥軍的傷亡肯定會比在長安大得多。但是勝利還是有保障的。因為聯軍在逃跑,此時士氣必定已落。而且麻常已殲滅了突厥軍四萬餘人,加上一路上秦瓊和輔公佑的阻擊,差不多消滅了近五萬突厥兵。雖然此時還不知道屈突通給突厥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但是突厥人的兵力和士氣都已經被極大的削弱了,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他們再在臨汾被羅士信迎頭痛擊一下,這士氣肯定是低到極點了。而且吳浩已經決定了一旦把聯軍包圍在臨汾城下,將會打出一個口號,那就是:專打突厥和李閥。

    少帥軍可以把薛舉和劉武周放走。雖然薛舉認定婠婠殺死了他的兒子薛仁杲,到時候未必肯走,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武周是多半不會留下了做殉葬品的。分化了敵軍之後,聯軍就更沒有多少力量了。

    吳浩算了一下,如果洛陽方面調動六萬人馬。梁師道出兵四萬。長安的少帥軍四十三萬再加上潼關地八萬,和河東郡的六萬人馬,總共可以達到六十七萬人馬。而聯軍到時候還有二十萬人就算不錯了,消滅士氣低落的部隊,應該還是有把握的。當然如果薛舉也肯走的話,那麼突利和李世民則更是死定了。

    至於放走的劉武周和薛舉,吳浩並不擔心。一來他們的勢力並不強。二來他們地騎兵也不多,三來吳浩準備如果一旦抓住了突利之後。向他勒索幾萬匹馬之後,就會把突利放回去。那該提心吊膽的就是劉武周和薛舉了。放突利回去有三個原因。第一:如果突利不回去,那麼東突厥勢必還會選出新地可汗,又或者很可能被西突厥吞併。把突利放回去。只能夠增加東突厥的不穩定因素。而且一旦突利受到西突厥或者東突厥其他派系勢力的打壓,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尋求少帥軍的幫助並非不可能。第二:得到了突利的幾萬匹馬,再加上這一次繳獲的馬匹。少帥軍至少可以把騎兵地數量擴大到二十萬。即使和東突厥發生野外的遭遇戰,也不會差得太多。而東突厥數年之內已經不可能再對中土有什麼野心了。所以有勒索的機會吳浩自然不會放過。第三就是劉武周和薛舉如果棄突利而去,一旦少帥軍把突利放了回去。這兩股依附東突厥的勢力,除了轉過頭來投靠少帥軍,恐怕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雖然薛舉可能會有什麼變化,但是劉武周則是板上釘釘了。

    深夜,李靖三萬騎兵和房獻伯的兩萬步兵依次渡過了渭水。而少帥軍也立即行動起來。整個長安故城的北面,從雍門到洛城門外人喊馬嘶。這動靜自然是驚動了早就是驚弓之鳥的城裡地李閥軍。幾個月了,少帥軍一直是圍三闕一。雖然李閥軍單把北面留出來,但誰都知道那既不是少帥軍利令智昏也不是發善心想放他們一條生路,前面不遠的渭水河就是他們大多數人的葬身之地,更何況就算渡過了渭水河,一路跑回太原。怎麼也得十來天,這一路上大半都是少帥軍的地盤,後又有追兵,這條路多半就是條死路。可是現在連這條路都被少帥軍堵死了,李閥軍中自然又是一片混亂,許多人歇斯底里的痛哭流涕。

    ……

    清晨,少帥軍士兵拾到了孫華從城**出來的箭。原來昨夜龐玉也到了長安故城。李閥也是開了大半夜地會議,議題自然只有一個,如何跑?經過了近兩個月的煎熬,這些李閥的精英們早已喪失了所有的銳氣。沒有人願意守城斷後。誰都知道這就意味著死;沒有人願意打前鋒。誰都知道最先衝鋒的部隊肯定會遭到最慘重的傷亡,而且多半會和少帥軍糾纏在一起。逃出去的希望渺茫;誰都不願意率領步兵,因為從長安故城都河東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步兵能夠逃回去的希望只能說是九死一生,眾人撕開臉皮吵吵嚷嚷一個時辰,讓原本想主動留下來的孫華也改變了主意,加入了爭吵地行列。結果最後,李淵決定大家抓鬮。

    抓鬮地結果,讓孫華徹底的鄙視李淵等人。孫華和向善志、抓到了留守斷後。而丘師利則抓到了率先突擊。孫華、向善志、丘師利原來都是關中地義軍,這抓鬮未免也有些抓得太巧了。向善志、丘師利是敢怒不敢言。孫華的心理倒是舒坦了很多,原本他還有那麼一點內疚的感覺,如今是徹底的無影無蹤了。

    最後李淵決定第二日夜晚全軍突圍。此時他的心裡真是感慨萬千。不到六萬的人馬,除去傷病後,只有五萬出頭。而其中騎兵只有不到五千人。還好,當日王世充倒戈而後又損失了數萬兵馬,否則的話,城中的糧食根本就無法維持十幾萬人挺過這半個多月。當日有不少將領都提出來要殺馬而食物。李淵已經準備同意。這個時候,王世充倒戈了,部隊驟然一下子減少到不到六萬人,糧食也就不那麼緊張了,要是當日殺了馬的話,現在能夠逃出去的人可就更少了。他也知道這一次突圍,最樂觀的結果也就是這四千多騎兵能夠逃出生天,其他的部隊只能是各安天命了。

    ……

    從午時開始,孫華部就接替了其他的李閥軍,守衛從洛城門直到安門的防務。孫華部只有四千人,卻要防守將近一半長安故城的城牆的防務,這純粹就是在開玩笑,大家也都知道肯定是守不住的。不過比起向善志,他還是要好一些。向善志部只有不到三千人卻接手了從雍門到安門的防務,士兵們一個個都哭喪著臉,倒拖著兵器。

    未時剛過。沒有衝鋒的號角,沒有震天的擂鼓,集結在長安故城東面的十萬少帥軍在左仙遊、劉黑闥、柴紹的帶領下同時向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全速衝鋒,與此同時三座城門迅速的打開了,然後城上的旗幟換上了數面紅艷艷的大旗。

    直到少帥軍衝進城門後,發出潮水般的吶喊聲時,城內的李閥軍才如夢方醒。

    因為晚上要拚死逃命,此時李閥軍中大多數人都在睡覺,也算是養精蓄銳吧。聞得少帥軍進城了,頓時一片混亂。和孫華一樣接受了斷後任務的向善志反映最快,立刻舉旗投降。打開城門不算,還在各部少帥軍前面引路。

    接著就是集結在尉宮的丘師利部迅佔領了廚城門,然後開門投降。

    這樣一來少帥軍就從四面八方湧進了長安故城。

    李淵知道事情已經不可救藥了,於是也管不了其他了,在左統軍王長諧、左領軍長史陳演壽、金紫光祿大夫史大柰的護衛下,率領四千騎兵往馮翊府方向急奔。才到了香室街上就迎面遇上了剛從廚城門進城的王世充率領的倆萬軍隊。

    王世充笑得差一點從馬上掉下來。剛才他進廚城門的時候,他心裡還一直在埋怨今天早晨自己的運氣差,抽籤抽到了一個廚城門,等到自己進得城去,恐怕是什麼功勞也撈不上了。

    原來,一接到孫華的報信,吳浩就決定不等了,立刻進攻。眾將領都知道這次作戰那絕對是痛打落水狗,這功勞那是不撿白不撿,一時間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於是吳浩就讓各師師帥抓鬮。結果王世充抓了個廚城門,讓他鬱悶了一個早上。可是現在才進城不久,迎面就遇上了李淵,怎能不讓他開懷大笑。

    李淵二話不說,率領著四千騎兵向王世充發起攻擊。王世充的軍隊中的兩千多盾牌兵立刻湧向前方,結成了一個方陣。

    後面的騎兵、步兵將近有一萬兩千餘人都配有弓箭。此時都拉弓搭箭,目標直指前方。

    兩軍將要接近之時,王世充大叫一聲:「放箭!」

    頓時萬箭齊發,頓時有一千多名李閥軍落下馬來,其他的騎兵也有不少受了傷,只是大多數都強忍著,誰都知道,落下馬去,就意味著完蛋了。

    李閥軍的前隊已經衝到了王世充的盾牌兵前。盾牌兵們發一聲喊,紛紛向後隊跑去,不過他們都是迂迴兩側跑向後隊,但是他們的盾牌卻都留在了原地,成了一大片的障礙物,李閥的騎兵速度太快收不住,最前面的兩、三百騎馬立時摔的人仰馬翻。

    這時,王世充又叫了一聲:「放!」

    一時間數千把小斧子飛向李閥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