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夜戰
城樓上的隋軍也紛紛冒著如雨的石彈和巨型的弩箭拚命的往城下投擲石頭、磚塊和弩箭。(小說~網看小說)由於少帥兵的步兵基本上都都有保護,躲在轒轀車或者衝撞車底下,所以弩箭的作用倒是不大,大多數射在了轒轀車和衝撞車的上面。威脅的最大的就是石塊了,而且現在北城樓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是大石頭了。大石頭砸在轒轀車和衝撞車上「轟轟」的響聲震耳欲聾。沒過多久,就有數輛轒轀車和衝撞車被接連而來的石頭砸塌了。裡面的少帥軍頓時全部犧牲了。
號角響起。為了掩護掘城的部隊,另有三千多名少帥軍的士兵推著中型和輕型的投石車、床弩也越過了城壕,向城頭上猛烈的射擊。城上的隋軍不斷地被石彈、弩箭射中,於是大多數人藏在城垛後面,有些則乾脆躲到城樓裡不出來。所以們拋擲的磚、石和射出的弩箭一下少了不少,而且由於他們都不敢露出頭來,只能從箭眼中往外發射,投擲石塊的隋軍那就更是全無目標的亂投擲。不時還有隋軍把火把擲下城頭。但是少帥軍的轒轀車和衝撞車在外面都蒙有生牛皮,而且出發之前都塗上了一層厚厚的泥漿,這種零星的火把對於它們說全然沒有作用。
掘城的少帥軍分成很多小隊,每個小隊大約十人左右,他們主要集中在北城門附近,約有三千人直接在城下挖掘,另有一千八百餘人則匍匐在不遠處城壕中。準備隨時接替那些死傷的士兵,剩下地還有兩百名士兵則利用轒轀車在壕溝和城牆之間來回的運輸,去的時候運送的是壕溝裡等待的士兵還有完好的工具。回來是運下來的則都是死傷地士兵。運回城壕後,另有士兵把傷員和死者送到後方去。
城下是一片吶喊聲,鑼鼓喧囂,殺聲震天。
忽然城頭上出現了一面大旗,來者正是箕山府郎將張季珣。他本已入睡。聽的少帥軍正在北門城牆挖掘,不敢怠慢。自己率領著親兵隊伍親自趕來了。一面派人去通知他地副手費青奴,巡視其他各門,另一面又派人飛報魯儒。
張季珣上得北城來,只聽見城下一片喊殺聲,城頭上真正是箭如雨下,而小如臉盆,大如腳盆的石彈也是不停的投擲上來。黃昏時候已經大致清理了一遍的城頭如今又是滿目蒼夷。這還不算,最讓他著急的城樓上的隋軍個個都是臉色蒼白、一臉茫然和驚恐。他走到城牆邊上垛口處探出頭往下張望,想看一下城下少帥軍的具體情況。「轟」地一下一顆臉盆大小的石塊迎面而來。身旁的親兵連忙把他伏倒。「大人,小心,危……」話還沒說完,城下的一枝弩箭從他的左邊的腦門上貫穿而去。他軟軟得倒在了張季珣的身上。
張季珣爬起身來,抓起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奮力地扔下城去,大聲地喊道:「咱們平日裡吃的是皇糧。講的是忠義,如今賊軍來攻,正是我們拚死報國的時候。大家要奮力殺敵才是!」
張季珣的親兵們都紛紛呼喊著來到垛口邊,射箭的射箭,投石頭地投石頭。不過其他的士兵大多數還是躲在城樓裡不出來。這裡面既有他的士兵也有魯儒的部下,還有原本回洛倉裡的民夫。強行被徵集上城牆的。他知道光是城下的少帥軍就數萬,而近在咫尺的洛陽城下更是有十幾萬,如果沒有援軍,就憑城裡的兩千隋軍再加上強行徵調的原本在城裡運糧地一千五百名地民夫,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的。可是會有援軍嗎?張季珣自己也知道,除非有奇跡發生,否則不可能有援軍。但是讓他投降少帥軍,卻是做不到地。人可以死,但是骨氣不能丟。
「拚死殺敵,可能還有一線生機。可是如果你們在這裡消極待戰。你們以為。少帥軍進的城來會放過你們嗎?」他衝著城樓的士兵們叫喊道:「本將既然來到了回洛。就要誓與城池共存亡,同心殺敵者。加官一級,另賞紋銀三兩,有敢擅自下城者斬!畏縮不前者斬!」
他身邊的親兵門一個個拔出了雪亮的佩刀。隋軍士兵大喝一聲喊:「殺!」紛紛從城樓裡跑了出來,對城下的攻勢頓時凜冽了許多。
北城門前,同時有五輛衝撞車一字排開,猛烈的在撞擊城門。城門邊上的城牆也都是一大排的衝撞車。而楊公卿的副手李德謙則赤著上身,親自揮動著一柄百多斤的大錘,帶著四五個壯漢也在不停的猛砸城門。「彭彭彭」的聲音不絕於耳,而這裡同樣也是城樓上隋軍的主要攻擊的地點。在李德謙等人的邊上,十餘名士兵高舉著長方形的盾牌幫他們護住頭頂。就這一會兒,盾牌已經換了三十餘面,而一旁護衛的士兵也是九死八傷,早已被抬了下去。
李德謙到如今已經砸了不下六七十下,真氣快耗乾了,現在純粹是憑著蠻力和堅強的意志在堅持。一旁的壯漢們使用的都是六十多斤的錘子,可也都早就吃不消了,已然換了四茬了。只有他還是憋著一口勁在那裡硬頂。楊公卿和吳浩都派人讓他回去,可是他堅持不下去。
因為今夜北門的攻城只是個煙霧,能夠破門當然更好,不行的話,能夠把隋軍大部吸引北城,目的也算達到了。在南門和水門都會同時有行動。
本來吳浩不打算晚上進行夜襲的,因為現在有了新型的投石車,集中三百架轟擊個四、五天,回洛倉肯定支持不住了。可是隨軍而來的魏六兒提出可以在夜間用飛鉤攀越城牆夜襲。因為他在白天的時候就觀察了回洛倉南面城牆有一處較矮,完全可以一試,並且毛遂自薦,原意率領他的親兵隊親自去執行。魏六兒最初闖蕩的江湖的時候,很長的一端時間做的就是飛賊。所以這可以算是他的老本行了。吳浩一想:這次攻城贏是贏定了,問題是怎麼贏。本來就是想讓各師的將領都來實地看一下,攻城戰具體是怎麼回事?偷襲也算得上是一個辦法,至少可以使將領開拓一下思路。於是就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