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當道之夢迴雙龍 第二卷見龍在田 第五十三章出家人不打誑語
    所有人都呆住了。(小說~網看小說)

    了空的臉也僵硬著:「將軍,出什麼事了?」

    「這真是和氏璧?」吳浩問道:「我知道真正的和氏璧可是有奇異特性,會釋放能量。可是這枚玉璽摸上去和上好的玉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是微微有點暖而已?了空,你不是拿個假貨來忽悠我吧?」

    了空這時才鬆了一口氣:「將軍所言不差。和氏璧的確是神秘莫測的人間瑰寶,似玉卻又非玉,老衲竊以為說它是神器一點也沒有誇張。和氏璧有一奇異之處,就是會隨著天時而產生變化,不但時寒時暖而且忽明忽暗,極難掌握。它不但能助長佛、道中人禪定的修行,對修練先天真氣者更有無可估計的裨益。只是通常這種變化只會在月圓之夜才會發生,平常時候它和一般的暖玉,倒也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一到月圓之夜,它就會釋放出忽暖忽寒的能量,但是這能量似乎只對體內有真氣者會產生反應。如果只是一個沒有內力的普通人,卻不會有任何異常的感覺。只是在直接觸摸和氏璧的時候,會感覺到它冷熱交替的變化。而等月到正中,這股怪異的能量就越強,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則越來越談。到得黎明時分,則會完全消失!」

    「果真如此?」吳浩半信半疑。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老衲不知將軍從何處得到的消息,知道和氏璧在此處。因為昨日夜間妃暄才把和氏璧送到老衲處,言明代為保管一日。明日,她將把它暫借給寧道奇兄。此事所知者不過四、五人。將軍不可能事先得知。然今日將軍就來此索要和氏璧。既不是昨日,也不是明日,而偏偏就是今日,可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了空又說道:「自秦皇開始,和氏璧被刻成傳國玉璽,至今已有九百餘年。和氏璧在王室之中傳承,如果象將軍所說,無時無刻都向外釋放能量,常人不可近,那怎麼可能作為玉璽來傳承呢?」

    「有道理,有道理!」吳浩沉吟片刻:「算了,就是它了。不過,如果我發現你忽悠了我,那我還會來的!而且下一次就不是這麼好說了?」

    「善哉。善哉!」了空低頭喧頌佛號。

    「不好意思,還要麻煩一下。我要用獨門手法把二位的真氣封了。沒有別的意思,大師太厲害,我不得不防您來個如影隨形。放心,明日午時,其穴自解。在這之前,除了不能運轉真氣,其餘一切無礙!」吳浩又恢復他笑吟吟的樣子。

    「阿彌陀佛!請施主自便!」了空乾脆閉上了眼。

    陰顯鶴走過去,很快就封住了了空和不妄的真氣。

    這個時候,唐守禮走到了空身前問道:「敢問大師,您之前吞服的可是江湖上傳說的可解百毒的碧心丹?」

    了空睜開眼,淡淡地說道:「正是,可惜如此珍貴之物世間就此失傳了。這最後一粒也被老衲浪費了。」停了一下,他又說道:「如果老衲沒有猜錯的話,賀大人應該本姓唐吧?」

    唐守禮一臉驚愕之色:「大師開玩笑吧?老夫的祖輩五百年前就姓賀。」

    了空笑了一下,也不說話,重又閉上了眼。

    離開了淨念禪院,吳浩等人迅速把鎧甲、頭盔等收了起來,穿上便服。而且立即分成六隊,然後一路向興洛倉疾行。

    馬車上。

    吳浩看著唐守禮一路上若有所思的樣子,於是問道:「唐老,想什麼呢?就算了空識破了你的身份又如何?他怎麼會知道你現在在幫我做事呢?即使他一路查到巴蜀去,也不會有什麼收穫。我對派往巴蜀去接您的家眷和弟子們的人事先都吩咐好了,對外一律都說去的是太原。想要查到我們身上恐怕沒那麼容易。」

    一旁的李靖說道:「少帥把李閥當作未來我等的第一大對手,我深以為然。可是這樣的嫁禍恐怕不會有太大的作用。慈航靜齋的能量可不算小,江湖中除了魔門,會和他們說『不』的人或者門派還真是很久沒有聽說過了。我們這一路來,雖然盡量的低調,除了在汝陽城的那一次之外,從來都沒有惹過什麼事。即使是那一次,除了羅士信和楊公卿外,我們也把消息基本封鎖了。可是即便是這樣,慈航靜齋查到我們頭上,恐怕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藥師,你知道如果讓慈航靜齋來選所謂明主的話,她們會選誰?」吳浩問道。

    李靖想了一下說道:「自南北朝以來,無論是江湖上還是前前後後的各個朝廷對慈航靜齋都會給三分薄面。而楊堅即位以來極力推崇佛教,和慈航靜齋也不無關係。依我看慈航靜齋要選人的話,自然眼光極高。義軍將領大多出身綠林,論武藝也算得上是一方大豪了,但是說起文采或者治理國家自然是比不上那些世家門閥。所以各路義軍多半不可能進入她們的考慮之內。而四大門閥中,宇文閥名聲太差,他們是絕無可能。獨孤閥實際當家人乃是老太太尤楚紅。自尤楚紅以下,獨孤閥沒有出什麼特別傑出的人才。落選的可能性次之。」

    「我看要選也就是宋閥和李閥之間了。宋閥的當家人宋缺乃是文武全才,放之四海這樣的人物也屈指可數。而他的兒子宋師道從小就被他培養,很有他的幾分風範。而李閥的門主李淵本人雖然聲名不如宋缺,但是李閥本就是後周世襲的軍事貴族,到得楊堅奪了後周之後,對於這些門閥子弟還是待之深厚。他和楊廣又是叔表兄弟,可謂是正宗的皇親國戚。他的夫人竇氏又是原北周武帝的外甥女,家室顯赫。如果他登高一呼,無論是軍中、還是地方會響應他的人不在少數。而且聽說他的二子李世民很是了得。前年楊廣被突厥困在雁門關,天下勤王。十六歲的李世明就率領著一支隊伍去營救了楊廣。很得楊廣的稱讚。如今還不過十九歲的李世明在西北卻頗有名聲。不過,具體會選哪一家,這就不好說了。如果宋閥不再觀望等待,迅速出兵北上,並在短期內能夠一統江南,自然是宋閥了。如果李閥能夠果斷舉起義旗,拿下大興(長安),並在關中迅速的穩固下來,那就是李閥了。如果兩方都很順利,我個人認為還是李閥的可能性大些。畢竟李閥的身份擺在那裡,只有少數死忠的將領才會抵抗,其他多半會望風而降!」

    「沒錯。藥師說得很對。所以不管怎麼說,都沒咱們什麼事。這慈航靜齋是我們早晚都要得罪的。至於說將來會不找到我們頭上,只要我們力量強大了,她知道了又能怎樣?魔門我們不怕,自然也不會怕什麼慈航靜齋。我也沒指望能夠騙一輩子。你知道接下來的一年,對於我們和李閥同樣是決定生死的一年。如果這一年我們不能發展壯大,並取得一塊足夠穩固的地盤,那麼我們的下場只有被別人吃掉。如果李閥在一年內還沒有拿下長安,那他就基本上喪失了機會,只能呆在太原看群雄逐鹿中原了。所以能夠在這一年為李閥多找些麻煩,我是十分樂意的,哪怕是能夠讓他把起兵的日期拖後一個月,甚至一天,局勢都可能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吳浩正說的眉飛色舞,卻看見一旁的唐守禮若有所思的樣子。於是問道:「唐老,你這是怎麼了?愁眉苦臉的?」

    「少帥,您知道那個不貪和尚怎麼會突然大叫起來嗎?」唐守禮反問道。

    吳浩搖頭。

    「我問了他。那個傢伙說他從小就對桃花敏感,當時忽然聞到淡淡的桃花香,這才生出警覺,結果一提真氣發現了問題,最後就大喊起來。」唐守禮皺著眉頭:「我原本加進了少許桃花粉就是為了掩蓋原來的氣味。這『麒麟軟筋煙』的香氣已經是很淡很淡了,想不到竟然還是被人聞了出來。」

    「原來是這樣。唐老,你就別多想了,這樣的人絕對是萬眾無一。沒有普遍意義!」吳浩連忙給李靖使眼色,他可不想讓唐守禮為了針對特殊人群而去改進,那純粹是浪費時間。

    「唐老!」李靖自然是心領神會。「想不到您騙起人來,也是很有水平的嘛!」

    「我可沒騙人。我的祖上不但五百年前姓賀,一百年都姓賀。只是因為我的太曾祖爺爺十歲時父母雙亡了,被唐姓人家收養,這才改姓了唐!」唐守禮很認真地說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