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官 第三卷: 風雷九州 第四卷 神州飄搖 第六十六章 洪秀全魂歸天國
    第四卷神州飄搖第六十六章洪秀全魂歸天國

    李秀成降了,事後,他被和珅從地牢中接出,重新安置在總督衙門的後院中。但這一次和上次不同,不僅是待遇的改變,更按著和珅的要求寫出了投降書,同時每日呆在屋裡,一方面休養受傷的身體,另一方面開始撰寫太平天國內部的各種密聞。

    和珅沒在天津沒有多留,當李秀成正式投降的第三日,就動身回到了北京。

    李秀成雖然降了,但朝廷必須要給李秀成一個交代。這是和珅親口答應的,也是和珅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的。南京之戰還在繼續,各地的太平軍依舊沒完全剿滅,如能利用李秀成大做文章,這場戰事或許會提前結束許多,而國家也能避免更大的損失,盡快穩定地方,這對國家,對朝廷來說有莫大的好處。

    正因為這樣,他回京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兩宮,要求明文下旨赦免李秀成。

    對於李秀成被擒投降,朝中聞訊後都是一片歡騰。從咸豐元年至今,朝廷與太平天國打了這麼多仗,卻從來沒有過如此戰績,更別說捕獲名震天下的李秀成,逼迫他投降的事了。

    不僅是兩宮太后,還是滿朝文武,就連年幼的小皇帝也全露出了笑容。如此喜事,讓他們看到了國家中興的希望,更能感覺到天下平定的日子為時不遠了。

    不過,對於李秀成的處置朝中卻分成了三派。其中一派以清流為主,極力要殺李秀成明正典刑。以震懾天下。這一派人數最少,大多都是些思想僵化,不懂變通地老臣,要不就是沽名釣譽,想以此來表明自己忠心的傢伙。

    至於第二派,從人數和實力上是最多的,他們大多都是有些政治頭腦。也明白天下大勢的臣子。這些人贊同和珅的建議,不殺李秀成。用來豎立一個典型給天下看,從而配合剿滅太平天國的計劃,以示朝廷的仁道。

    不過,這些人卻不同意和珅打算給李秀成授官地想法,在他們看來,李秀成是十惡不赦的判逆,兵敗被擒。朝廷能留下他一命已經足已表現出朝廷地仁道心意了,沒必要再節外生枝,啟用一個長毛偽王任官。萬一,對方匪心不死,將來掌權後故伎重演,再此為禍天下的話,這不反而弄巧成拙了麼?

    這些人的看法代表了朝中絕大部分,就連兩宮太后也有這種想法。有些人甚至覺得長毛賊心不改。就算一時留他一命也必須得用心防備,最好過個幾年,等天下太平後找個理由把他處死,這才是真正一勞永逸的辦法。

    至於最後一派,那就是和珅和他幾個心腹了。和珅是李秀成投降的關鍵,而且與李秀成接觸這些日子來。他覺得此人雖不懂政治,但在兵事上卻有足夠的才華。對於這種純粹的將帥之才,能收為己用遠遠比殺掉,或者放入民間暗中控制起來好得多。何況他在李秀成面前親口答應過,當然要為他說幾句話。

    就這樣,為了李秀成地事,各派代表在上朝時爭執了起來,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看法,請兩宮太后決斷。

    「太后,皇上……奴才以為。李秀成絕對不能殺!」

    和珅站在殿中侃侃而談。先針對那些叫囂著要殺一儆百的觀點,仔細分析了眼下的形勢。著重指出殺李秀成的壞處,和留下他的好處。

    「於中堂說的對,李秀成雖然是長毛偽王,但留他一命遠比殺了他的好。況且我朝已仁孝治天下,如放李秀成一條生路,天下百姓定能深感太后與皇上地仁德,就連那些被長毛脅迫的人,說不定也會醒悟過來。」

    和珅話音剛落,幾個本就不贊成殺李秀成的臣子連連點頭,附和和珅的意見。就連恭親王等人也表示贊同,上奏請兩宮留李秀成一命。

    「妹妹,你怎麼看?」東太后慈安微微點頭,在垂簾後面小聲地向西太后慈禧問道。

    慈禧先是恭謙了幾句,這才輕聲說道:「姐姐,我覺得於中堂說的有道理,反正李秀成已經降了朝廷,也翻不出什麼波浪來,留他一命更能讓天下知道我皇的仁德,還是不殺地好些。」

    「妹妹說的是。」慈安笑著點點頭,提聲在簾後說道:「不殺李秀成之事,哀家准了。」

    「謝太后仁德!」

    和珅早就預料到這結果,連忙應道,既然已經決定了不殺李秀成,那接下來就是究竟是把李秀成控制起來呢,還是授官的事了。

    「太后,皇上。奴才也以為李秀成不殺為好,可奴才更以為沒有必要召李秀成入朝為官。李秀成乃長毛偽王,本犯下大逆之罪,留他一命足已,再授官職,似乎並無如此必要。」

    軍機大臣寶鋆出言反對,寶鋆曾領兵與太平天國交戰多年,數次敗與李秀成手下。雖說他不至於為了當年的勝敗而置之國家大事不顧,但他卻覺得能留李秀成不死已經是朝廷開恩了,把他入朝為官,這在寶鋆的心理來看,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寶鋆一開口,與他交好的各人也如此說道,就連恭親王也不同意和珅的看法,在恭親王奕訢來看,如果是想以此來證明朝廷的決心話,倒不如給李秀成一個虛爵,就是授個子爵,或者伯爵也比實授為官的好。

    奕訢說道:「當年聖祖時,台灣鄭家最後也只不過是授爵而已。這李秀成只不過是長毛諸王之一,給個三等伯或者一等子爵之位就夠了,何必非得實授官位呢?」

    奕訢這話讓眾人連連稱是,授個虛銜。既能體現朝廷地大度,而且還能借此把李秀成圈在北京看管著,實在是兩全其美地事。當下人人贊同奕訢的想法,決意以授爵代替和珅提出地授官。

    這麼做和珅當然不肯,李秀成是個人才,既然是人才就要人盡其用,要不然他花這麼大的力氣幹嘛?況且。李秀成不懂政治,就算授官也沒有什麼危害。而且他是太平天國的降王,如果收為己用,只能死心踏地的為自己辦事,要是只授爵的話,和珅忙了這麼些日,不等於竹籃打水一場空了麼?

    當即,他們在殿中激烈爭辯起來。和珅寸土不讓,舌戰群臣,一意要授官。就連一向與他交好地奕訢等人話裡拐著彎勸阻,他也假裝沒有聽見。

    最後,兩宮太后見相持不下,只能暫且把此事壓了下來,等待以後再議。當朝會結束後,和珅藉著給皇帝上課的名義入了宮中。直接去求見西太后慈禧。

    「於中堂,這李秀成究竟有什麼能耐,要讓你如此保他?」瞧著跪在自己面前,懇求實授李秀成為官地和珅,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慈禧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太后不知,此人被長毛稱為軍神。在軍事上堪稱大家。而且奴才與此人有過一番長談,現此人並不懂政事,與政務猶如小兒一般。既然如此,能用此人,對朝廷必有好處,先不說啟用李秀成之後在長毛國中的震動,而且此人善戰,磨練好了就是朝廷手中的一把良刀啊!」

    「於中堂說的,哀家其實心裡也清楚。可今日恭王等人的話也有道理,如授爵的話。並不是將來不可用啊。」

    「太后明鑒!但李秀成此人和別人不同。他新降朝廷,如實授官位。為朝廷出力,等剿滅長毛之後定會死心踏地,不再有反心。一旦軟禁京中,就算授爵也定讓他感到失落,長此以往,就算將來還能啟動,他也失去銳氣,成了一把鈍刀。」

    說到這,見慈禧眉目中猶豫不決,和珅又道:「我朝開國帝王常讀《三國》一書,如不善用降將,何來如今二百多年地基業呢?太后,您就如同當年的諸葛孔明,這李秀成就像是被擒的孟獲,當年孔明能用孟獲,安定西南,而太后輔助皇上,當然也能善用李秀成!」

    和珅這麼一捧,讓慈禧非常高興,可嘴上卻笑罵了和珅幾句。不過仔細想想,覺得和珅的話有道理,沉嚀片刻後,問道:「於中堂,那你覺得授他什麼官職好些呢?」

    和珅早就胸有成竹,答道:「李秀成現在左宗棠處,何不如直接授他新軍副將一職,交與左宗棠統轄?隨後讓他利用在長毛中的威信,招降各地長毛,如有積功,再慢慢封賞不遲。」

    副將職務並不高,而且又在左宗堂屬下,慈禧心裡也放心,當下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奴才謝太后恩典……。」和珅欣喜,連忙道謝。

    「於中堂為國之心,哀家是明白的。這事就這麼著了,哀家等會就與姐姐一起用印,文下去。於中堂,你跪安吧。」

    「喳……。」

    太平天國風雨飄搖,傾覆就在旦夕之間。南京圍城前後已有六十餘日,城中糧草漸漸斷絕,曾國荃連日猛烈進攻,加上那從各地聚集起來的大炮往城中不斷轟擊,守城將士傷亡極大,要不是陳玉成統兵有方,依托著早就準備好的防禦拚命死守地話,南京早就被陷落了。

    石達開的大軍在西線橫衝右突,可是因為兵力嚴重不足,始終無法擊退湘軍主力,打開缺口。等到李鴻章的淮軍繞行增援,配合曾國藩所部展開進攻時,石達開終於陷入被包圍的困境之中,勉強苟且喘息。

    正在這時候,太平天國生了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第一件是從南京傳出來的,天王洪秀全死了!洪秀全在南京被困就重病不起,勉強拖了這麼長時間,終於蒙他天主之召上了天堂。

    洪秀全一死,太平天國內部失去了最高領導人和精神領袖,使得本就相互爭權奪利地諸王暗暗爭奪天國的統治權來。雖然洪秀全臨死前指定了他的幼子洪天富貴繼位,但年僅才十五歲的小天王怎麼能挑得起已經搖搖欲墜的天國重任呢?

    雖說有干王洪仁玕和英王陳玉成等輔助,但天國中封王何其多哉?別說幼天王壓不住其餘諸王,就連洪秀全的幾個兄弟也沒有把這個侄兒瞧在眼裡。表面上擺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暗地里拉黨結派,趁著洪秀全死去後出現的權利真空,為各自圖謀利益。

    這麼一來,使得本就日落西山的太平天國從內部爆一場小規模的政權爭奪,導致天國地凝聚力和人心在重重圍困中更加不穩。當影響從天國上層逐漸蔓延到普通士兵、百姓間地時候,更是極大的損害了整支隊伍地戰鬥力與信心,給南京防守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這種時候,又一件大事的生,更讓太平天國上下當頭一棒,驚得目瞪口呆。被軍中稱為軍神,位高權重的忠王李秀成居然投降了朝廷。李秀成的投降,使得太平天國上下感到既憤怒又絕望,憑著最後對天國的一絲信念苦苦支撐的天國將士們,當心目中的精神領袖和偶像兩者同時轟然倒塌時,他們還拿什麼勇氣去與敵人戰鬥呢?

    不僅如此,李秀成投降朝廷後,更以明文布天下,在他的投降書中,一一揭露了太平天國上層的**與無能,各種事實和密聞有理有據,這些從不被普通天國子民知曉的證詞,把那些天國子民心中美好的嚮往給擊得粉碎,在迷惘中,從而喪失了抵抗的信心。

    當然,李秀成的降文並不是完全出自他手,主要還是和珅親自主筆,精心撰寫而成。雖然其中有許多地方出自於政治目的,可它的威力卻比用千百門大炮把南京狂轟亂炸更嚴重的多。隨著朝廷同時頒下的勸降聖旨,駐守各地的太平軍在和珅指示李秀成的接觸下,一一放棄了抵抗,就連南京城中的守軍也人心不穩起來,隨著糧草斷絕、傷亡的增大與南京失陷的日子漸漸來臨,生了大批逃兵出城投降的事,這種事在以前是根本就不可能的,誰能想得到強盛一時的太平天國最後會落得如此下場?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