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官 第一卷: 潛龍出淵 第四十二章 三傑初會論天下(中)
    和珅暗歎了一聲,這左宗棠什麼都好,就是這脾氣太臭、性格太傲。當年的屢試不弟,讓他引為人生大憾,同時也成就了他心頭無法除去的一塊心病。要是他真能放下架子來,光和珅現在就能幫他在京裡找個差事,更別說坐上還有位權掌官員陞遷的吏部曾侍郎呢!可左宗棠怎麼就放不下這張臉來,剛才說的那番話明顯就是不想靠他們的關係出仕,風骨之傲,不下孔明出茅廬之前,怪不得自比今亮呢!

    既然左宗棠一口回絕了他們的好意,在坐的也全是聰明人,幾句話岔開去,誰也不再去提這事了,免得言語之間觸及到他的傷疤,惹得他不高興起來。不過,和珅暗暗卻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將來都要想辦法把這位大才收在門下,引為得力臂膀。

    「君實兄,我聽滌生兄所說,你去年曾奉旨南下和談,與洋夷有過一番接觸,能不能說說洋夷之事?」聊著聊著,彭玉鱗突然向和珅問起了去年和談的事來,這話剛一出口,除了早就知道經過的曾國藩外,其餘幾人都露出了既好奇又迫切的表情。

    「這有何不可?既然你們想聽洋人的事,小弟就說說。」和珅笑了笑,一口答應道。

    「洋人?聽聞那些紅毛碧眼,只不過是些洋夷而已,君實居然稱他們為『人』?不免得有些過了吧?」左宗棠雖然對洋人的事同樣關心,但骨子裡的那種大國士子之氣,讓他有些瞧不起這些外族,聽到和珅把洋夷稱為洋人,冷冷一笑,毫不客氣的反駁了一句。

    「就算是夷,可那畢竟還是人嘛……。」和珅不以為然地笑著答道,接著問道:「季高兄,想我大清泱泱上國,坐擁百萬兵甲,卻打不過萬里而來的上千洋人。雖說其中有朝中小人之因,但也有其它的根源啊。別的不說,光是洋人的兵艦、利炮就遠遠高出我大清一籌,而如今世界的變化又是一日千里,洋人其實在許多方面已經早就走到了我們前頭,就連林公、默深先生也提倡放眼望世界,師夷之長以制夷,難道……我們就不能稱他們為『人』麼?」

    左宗棠默然想了半響,緩緩地點了點頭。

    「……洋人好重利,他們行事通常考慮以利當先,凡事必先看是否有利,再比較利之大小決定所為。這在常人看來,或許大違聖人之教誨,但我卻覺得,正是這個利字,才能讓洋人變得如此強大!」

    「君實兄……這話怎麼說?」

    大家都沒想到,和珅一開口就先談到個利字,要知道在儒家的千年熏陶下,言利是很讓人非常看不起的,可和珅的這一番言論,似乎非但沒有因為洋人重利而看不起他們,反而有讚揚和效妨之意,讓他們覺得有些奇怪。

    和珅笑了笑,慢慢把當初與顧盛從結識、交手、再相互利用到最後聯手對付法國人的那些事一一道來,最後又把相送顧盛時,顧盛臨行所和他說的那番話講了出來。

    「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從來不存在任何友誼,如果說有的話,也只有相互之間的利益……?」這句話,讓在坐的人都一愣,轉而陷入了靜靜地沉思之中。

    「君實,這話……以前怎麼沒聽你說過?」曾國藩回味著這話的含義,若有所思地望著他問道。

    和珅搖了搖頭,微笑著不語,曾國藩奇怪之下,琢磨了一會,才明白了和珅以前為什麼不說的道理,點了點頭。

    「此話雖有些太過,但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左宗棠幽幽歎了口氣,站起來說道:「看來這洋……人,的確如同君實兄所言,以利為本!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以前的事……。」

    「以前的事?」沈葆楨有些不明白,忍不住出言問道。

    「先秦之事!」左宗棠低沉地答道。

    「不錯!正是先秦!」除和珅外,曾國藩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拍案讚道。

    左宗棠點了點頭,說道:「各位!想春秋戰國之時,天下群雄,諸家爭鳴,凡事也以利者為先!為壯大自己,吞併對手,各國無不各派使者,或用兵、或用計,使臣奔走四海,為其國爭利,不正是像當年世界一般嗎?」

    「季高兄所言極是!」和珅點頭說道:「當年戰國,如今天下,雖說形勢稍有差異,其實說起來是同一個局面。大家來看,如今我大清地處中央,就如比當年三晉之地,雖大卻虛弱無比,而西方各國就如當年的六國之眾,尤其是這英吉利,堪比強秦。列強對我大清,虎視眈眈,恨不能瓜分取而代之,而我朝內外卻依然做著天國上邦的夢,看不清這天下的變化,如我大清不再奮起直追,將來之事不堪設想啊!」

    瞧著和珅在桌面沾水用指畫出來的地圖,聽著他的分析,所有人全覺得背後冷汗直冒,驚愕無比。

    雖說在坐的全是當今俊傑,但畢竟不像和珅有過接觸洋人的經歷。所以,雖然經歷這些年大變有些隱約的領悟,但不能完全看透其中奧妙也是正常的。經和珅這麼一提醒,再把現在的形勢做個比較,當即就醒悟了過來,隨即而來的就是一陣陣的心驚。

    屋裡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默默看著那副和珅用水畫出來的地圖,直到它漸漸變淡……再到消失。

    雖然大家都沒說話,但所有人都心情沉重,面露憂色。和珅拿先秦之事來做比較,並把西方強國放到了當年六國的位置上,雖然有些駭人聽聞,但仔細想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幾年前的戰爭,和就在眼前的三國合約,這些與先秦之事何其相似?如果真的像和珅所說的,以天地為棋局,有強國有心重效「祖龍」之業的話,那大清危亦!中華危亦!

    「君實兄,那我大清現在應該怎麼辦?」沈葆楨年紀最輕,忍不住急迫地問道。

    和珅剛想開口,卻又忍住了,他故意露出既無奈又欲言而止的樣子,搖了搖頭。

    「怎麼了?這裡又沒外人,君實兄有什麼話不方便說的?」幾人都奇怪地看著和珅,出言問道。

    「辦法不是沒有,但異常艱難,而且是否可為,也尚不得知……。」和珅看著他們的表情,暗暗覺得好笑,見關子賣得差不多了,這才歎聲答道。

    「究竟是什麼辦法?君實不妨明言。」左宗棠有些憋不住了,急急問道。

    和珅先走到門口看了看外面,再把門牢牢關上,這才回到桌前,壓低聲音,把自己一直以來琢磨著怎麼學習洋人,解商開禁等事中挑選出一二,細細講了出來。

    「君實!你……你這是要效仿古之商殃,實行變法?」曾國藩越聽越心驚,失聲問道。

    「談不上變法,只能說變革而已。」和珅微笑著看著曾國藩,糾正道。

    「變革?可就算是變革,也是違禁之言啊!我朝早有規矩,祖宗之制不可輕變,今天的話要讓御史知道,非得參你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不可啊!」曾國藩怎麼都沒想到,平日裡不著風聲的和珅居然會有這個想法,而且從和珅的那些話裡,曾國藩聽出和珅早就對變革的事有所準備了,要不然也無法解釋的這麼透徹和詳細。

    雖然說,曾國藩從心裡也覺得現在國家的確是到了應該變革的地步,但是作為朝庭大員,儒宗世家,他遠遠沒有和珅的這種魄力。而且,曾國藩與和珅的經歷不同,他沒像和珅經歷過中國最輝煌強盛的盛世,再感受到那種國家由盛轉瞬變弱的強烈反差,更沒有和珅當年權掌天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概,所以也體會不到和珅自二年前離開伊犁時就定下的決心。

    不僅是曾國藩,就連沈葆楨和彭玉鱗也露出了驚愕的表情,出於好心,和曾國藩一起勸起和珅,要他小心慎言。

    (請多多收藏!多多推薦!)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