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 第二卷 第294章:大罷工
    第294章:大罷工

    第294章:大罷工

    如果說天京危機的導火索是由稅收的不斷增加所引起的,那麼江南三省的工人罷工則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儘管王財一心想避免社會各階層的矛盾與對立,但實際上隨著西方文化思想的傳播與近代工、商業的迅速發展,工人成為帝國一個新興的階層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工人運動也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歷史潮流,在江南各省的工廠、商舖中都有大量從僱主手中領取薪酬的自由工人在從事著各種工作,而與此同時,大量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知識分子、留學生與改革派官員也強烈要求朝廷改變唯利是圖和軍事為主的政府方針,加大社會各個階層在國家事務決策中的作用,這樣一來長期被新興資本家剝削而沒有系統保障的工人與鬱鬱不得志的知識分子慢慢的走到了一起,主張自由、民主的激進知識分子在工人中鼓吹反剝削、反貧富懸殊、反窮兵黷武,缺少文化的工人們在這些知識分子的鼓動下也開始有了強烈的參政和改善自身處境的願望,自發的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政治性團體,他們有的聯合起來向企業主施加壓力,要求提高薪酬,增加福利,有的加入各個黨派,參加各地議政院選舉,希望在政府決策中施加一定的影響,可以說在不知不覺中,工人這個階層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國家的政治事務中。而這次天京危機的和平解決讓工人們也意識到向朝廷表達本階層聲音地時候到了,終於在一些激進黨派的推動下。上海最先爆發了大規模的工人罷工。

    剛剛從天京危機中緩過勁兒來的帝國政府再次遇上了意料之外的危機,根據處理天京危機的經驗與朝廷一貫處理內部運動上的政策,王財雖然抽調了部分軍隊進入罷工城市維持治安,但仍然主張通過溝通地辦法來解決政府與罷工工人之間的矛盾,一連下了數道諭旨嚴令各地安撫罷工工人,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各地官員深知朝廷不願意採用武力解決內部矛盾,因此在處理這類問題上都表現出了過份地軟弱。對於工人們提出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一口便答應了,實在為難的地方也是多方協調之後盡量滿足。可以說剛開始在處理罷工問題上,帝國政府從上到下都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做出了最大的讓步,但是事實證明,工人階級對政治的訴求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天然同盟軍——農民階級,朝廷地一再讓步並沒有讓事態降溫,反而讓他們認為朝廷毫無應付此類危機的有效手段。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那些希望通過社會變革來分享權力的激進黨派和改革派官員以及部分受到朝廷廉政風暴打擊的舊官員都加入到動亂的行列中來,這兩者都希望通過動亂來謀取一定的利益,只不過他們的目地卻是截然不同的,參雜了各種政治因素的罷工運動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們與朝廷不可能達成統一,在各種利益集團的暗中操縱下,罷工工人們提出了令人吃驚的政治訴求:要求朝廷仿照英國建立民主制度,限制皇權,設立完整權力的議會和內閣。並進行全國議會選舉,要求施行新政和民治。

    當工人們這些要求被送到王財地案幾上時,皇帝陛下意識到傳統的懷柔方式已經沒有辦法平息這場震驚中外大規模工人運動了,工人們提出的各項政治主張明顯趣出了他們的知識水平,帶有清晰的第三方背景,作為朝廷來說首先不可能全部接受這些政治主張。其次就算接受了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結束社會動盪,甚至有可能會造成動盪的加劇,此刻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恢復社會穩定就成了朝廷不得不選擇的唯一方式,在日本戰事尚未結束之前,國家絕對不能有任何失去控制的社會動盪,否則在內外雙方的作用下,新興地帝國政府必將走向毀滅,而這樣地毀滅必定是深入骨髓的。於是在罷工開始後地第十天,王財以帝國皇帝,帝國國防軍統帥。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身份向全國發佈了上諭。指責發生在江南部分省份的工人罷工是受到別有用心者挑動的非法運動,嚴令各地罷工工人在上諭發佈後三天內恢復工作。並停止一切顛覆政府的行為,否則將以叛國罪處於極刑。同時為了安撫罷工工人,皇帝還宣佈只要遵照朝廷諭令停止罷工,那麼既往不咎,朝廷也絕不會秋後算帳,而且皇上還號召全體國民堅定信念,自覺抵制動亂。在上諭發佈的同時,皇帝陛下命令總參調集了湖南、湖北、廣西等省駐軍乘火車迅速南下,配合江蘇、福建、廣東三省軍警嚴厲鎮壓叛亂,上諭發佈後三天之內任何在街頭宣傳、散佈罷工言論,進行聚眾集會,衝擊官府衙門,擾亂社會治安的人都將被逮捕,任何敢於反抗者軍警有權採用果斷措施。

    一時間大批原來駐紮在罷工城市周圍的駐軍紛紛開進城內平亂,大街上頓時出現了無數荷槍實彈,到處巡邏的軍、警,他們自接到上諭起便迅速接管城市防務,維持城市治安,所有罷工的工人有權力選擇恢復工作還是辭職,但他們沒有權力選擇是否繼續在街上胡言亂語,任何不聽勸告繼續上街擾亂治安的人無一例外的都被逮捕。

    應該說皇帝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是無可替代的,自上諭發佈後,大部分城市的工人都停止了罷工,或者回到工廠、商舖繼續工作,或者離職回鄉避避風頭,對於他們這些人,朝廷仍然堅持了懷柔的政策,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工人堅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態度,不但仍然聚集到一起遊行示威,還公然修築街壘對抗官軍,其中以廣州工人的反抗最為激烈,他們逮捕朝廷官吏,解散廣州議政院,封閉城門,並搶走武器庫中的槍械公然對抗不斷趕來的國防軍,最為離譜的是這些大字都不識一籮筐的工人們居然還選舉出了廣州臨時議會,取代朝廷官署行使對廣州的管理權,而極為諷刺的是當選的四十三名議會議員中有的是留洋學生,有的是商行老闆,有的是舊官僚,可就是沒有一位是工人,這清楚的表明了這次工人運動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工人們成了資產階級謀求權力的炮灰!

    毫無疑問,帝國政府當然不會對這樣的非法政權妥協,忠於朝廷的國防軍在幾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採取斷然行動,利用火力優勢向廣州城發起進攻,叛亂工人承受了慘重的損失,但是仍然堅持不退,他們非常清楚,繼續與朝廷對抗絕對沒有好下場,廣州城破之後國防軍一定會將叛亂者全部逮捕,因為此時他們已經不是罷工工人,而是叛國的敵人了。

    然而就是工人們為了心中的理想而浴血奮戰的時候,當選廣州臨時議會的議員們並沒有和他們的選民一樣堅守著他們曾經大聲疾呼的自由、民主,這些議員們反而派人出城聯絡國防軍,以打開城門為交換條件,請求國防軍保證他們所有人的安全,在這些所謂議員的獻城協議中沒有一個字提到傷亡慘重的工人。

    圍城的國防軍指揮官出於軍事的角度很自然的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於是在廣州臨時議會的出賣下,堅持了六天的廣州工人暴*徹底失敗,趁著夜色攻入城內的國防軍士兵迅速逮捕了大部分仍然伏在城頭上堅持抵抗的工人,所有參與、同情叛軍的工人、市民都被毫不留情的收監入獄,等待朝廷的處罰命令,至於那些獻城有功的四十三名議員也被專人看管起來,到了這個時候前線指揮官也沒有權力決定放不放人。

    說實話從王財的角度來說,他並不認為工人們爭取權力有什麼不對,但是他無法忍受的是那些所謂的民主人士打著自由的旗號去利用工人來謀取個人權力,廣州事件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在國防軍手下留情的圍攻廣州的六天時間裡,傷亡工人超過七百人,而欺騙、利用他們的那些資本家、親西方學生一共才傷亡不到十個,這是什麼比例?除了哀其不幸以外就只有怒其不爭了。依著王財的脾氣,這四十三名議員肯定是得找個借口收拾掉的,至於那些上了當的工人他到是沒有打算要給什麼處罰,王財相信只要他們明白自己所選的這些議員是如何出賣了他們的信任,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於是本著這個目的,皇帝命令接管廣州城防的國防軍將參與暴*的工人與同情者都組織起來,讓這四十三名議員自己把他們所做的事情給詳細說說,說完之後便全部釋放,讓他們自己去琢磨一下。

    [無廣告小說奉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