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吞併越南
第265章:吞併越南
法皇拿破倫三世雖然也曾經擔心普魯士的野心,但是並沒有想到威廉一世會在這個時候發動突然襲擊,眼看著巴黎危在旦夕,也顧不上在亞洲與中國人爭什麼殖民地了,法國政府立刻全力以赴調集軍隊,組建了萊茵軍團以對抗普軍的進攻,只是法軍國內的交通網遠遠沒有普魯士發達,軍隊的集結基本上都靠士兵兩條腿,結果匆忙之間僅僅在防禦正面結集了十餘萬人,其他主力部隊至少還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到部署到位,法皇拿破倫三世情急之下,自任為總司令,命令總參謀長為E.勒布夫元帥,而具體指揮則交給了經驗豐富的A-F.巴贊元帥和麥克馬洪伯爵,與他們對應的則是由弗裡德裡希※#8226;卡爾親王統一指揮普軍1、2軍團以及由弗裡德裡希※#8226;威廉王儲指揮的3軍團,而總參謀長更是當時還不出名的H.K.B.von毛奇,最高統帥則是普皇威廉一世,普法兩國的皇帝親自出任最高統帥,使這場戰爭更具有某種象徵意義,根據戰爭開始後的情勢發展,普軍決定繼續兵分兩路向法國發動鉗形攻勢,在奪取阿爾薩斯、洛林後在巴黎外圍消滅法軍主力,最後攻戰巴黎,而法軍卻針鋒相對的認為在當前這個不利的情勢下,應當集中兵力先遏制住普軍的進攻,在普軍進攻受挫。士氣不濟的時候投入預備隊反擊,越過萊茵河向法蘭克福推進,迫使南德意志各邦保持中立,最後聯合奧地利取道耶拿直取柏林,最終擊敗普魯士。
僅看普、法兩國地作戰計劃便可以看出普軍更為務實,而法軍則把戰勝的希望過多的寄托在不可預料的因素上,首先南德意志各邦在普軍的節節推進下很難再繼續保持中立。至於他們希望奧地利借道那更是純屬一項情願了,奧地利雖然在普奧戰爭中吃了大虧。但感於戰敗後普魯士並沒有對他們提出過於苛刻的要求,甚至還保留了奧地利相當的權益,加上奧地利尚未從戰敗後恢復過來,因此在法國提出聯盟請求後,奧地利毫不猶豫地表示將嚴守中立。英國到是有心幫助法國,無奈亞洲戰事尚未結束,中國人瞄著印度的兩隻眼睛仍然是放著光芒。同時在亞、歐與兩個大國同時開仗,英國人著實沒有把握,何況法國受到削弱對於英國來說未必不是件好事,因此也只好表示「心有餘,而力不足」,至於西班牙就更靠不住了。
王財當然大喜過望,普魯士這時候出兵法國就算不是真心幫助自己,那也絕得是一個大便宜。此前對於普魯士與法國人勾勾搭搭地不快頓時一掃而光,又一次落井下石的搖旗吶喊起來。不過場面上的事情要做做,私底下的外交活動也不能放鬆,其時帝國政府雖然與西班牙斷交,但與英、法仍然保持著勾通,這個時候王財對於英、法急於結束亞州戰事深信不疑。因此命令劉麗川代表帝國政府主動與在天京的英、法公使勾通,暗示英、法兩國,帝國政府無意於同英、法兩國繼續爭強,只是想為慘死在西班牙屠刀下的華人百姓討個公道,希望英、法兩國能夠退出三國聯盟,同時劉麗川還保證,只要英、法退出三國聯盟,停止針對帝國政府的軍事行動,那麼帝國政府也無意於在印、越擴大軍事行動。
出人意料地是,帝國政府的善意卻被信心十足的拿破倫三世一口回絕。這位法國皇帝根本不把普魯士軍隊放在眼裡。他相信只要勇敢的法**隊發起反擊,那普魯士人必定會一潰千里。而擊潰普軍之後,法軍就可以抽出手來收拾中國猴子了。與拿破倫三世的信心十足完全相反,英國人卻並不那麼看好法國人,近幾年來英國政府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都被投入到了沒完沒了的印度戰場,雖然殺了數以萬計的印度叛軍,但該死地印度人卻好像殺不完一般,得到中國人暗中援助的印度人反而越打越強了,英國人實在是有些厭煩了這場「打爛印度,同時也拖跨自己」的戰爭,而要結束印度的戰爭,他們就必須與印度叛軍的幕後黑手中國人達成默契,只是英國人有心停戰,卻不能公然背離三國盟約,對於中國人的善意,只好含含糊糊地不置可否。
英、法如此不爽快,王財也同有辦法,畢竟帝國現在也沒有在戰場上取得更多的好處,唯一可做的就是繼續在印度戰場上給英國人一些壓力,等到那個拿破倫三世想明白之後,再將英、法逼出戰爭了。
最令王財不滿的是美國人又扮演了一個左右逢緣的角色。美國政府一面表示嚴守中立,一面又向參戰各國表示可以提供必要的援助,最可恨的是美國人居然還不顧中華帝國感受轉讓了兩艘戰艦給焦頭爛額的西班牙人,幾乎是公開了中、美兩國的矛盾,也公開表明將不再與中華帝國合作的態度了。對於美國人態度地轉變,王財到並不擔心,此時地美國雖然經濟增長迅速,但對於中華帝國來說仍然是遠遠不及的,除了他們地制度上頗有可取之處外,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力量,美國都不是中華帝國的對手,作為一個新興的大國,王財原來是希望能夠與美國合作,但是現在看來,唯利是圖的美國人(王財並沒有意識到他自己也是唯利是圖的)根本不足以建立「戰友加兄弟」的盟友關係,是時候要對聯普、聯美的政策做一些調整了。
藉著歐洲戰場日漸激烈與亞洲戰事慢慢演變成對峙局的時機,石達開終於決心放棄越北總督之職,帶著全家老小回廣西老家閒居養生,事實上這位帝國最年青的殖民地總督意識到這次對法作戰必將成為朝廷削弱西南兵權的好借口,身處峰口浪尖的位置如果不曉得激流勇退的話,那第一個倒霉的肯定是自己,這點上曾國藩做的很好,老老實實的放棄權力,如今反而得到朝庭十二分的尊重與厚待,皇上如此厚待曾國藩那分明是給石達開一個暗示:只要你放棄權力,那王財他也不會趕盡殺絕,頗有宋朝太祖皇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味道,自己倘若不識時務,後果怎麼樣就難說了。因此戰事稍一穩定,一封辭職奏便被千里送到了王財的案几上。
說老實話王財連作夢都想著把石達開的實力給剝光,但此刻他主動上奏到讓王財有些不好意思了,平心而論石達開與曾國藩都是難得的實幹人材,只是一山容不得二虎,只能委屈他們兩位了。於是在王財的授意下,帝國政府批准了石達開的辭去越北總督的奏折,但是卻駁回了他想回廣西老家的請求,王財親自擬詔,宣佈褒獎石達開為帝國建立的種種功勳,加封其為毅德公,並將其詔回天京擔任國務咨政,朝夕隨王伴駕,其越北總督一職取消,越南北部改設趾北省,中部改設趾中省,而南部則設趾南省,由朝廷另派得力幹員前往擔任各級行政關員,也不管英、法以及阮氏王朝如何反對,反正先吃下再說,當此,中華帝國正式將國土推進到了南海海岸,雖然法國此刻仍然佔據了越南越部數個港口,但是誰都不懷疑這幾個搖搖欲墜的據點遲早將被中國人永不滿足的吞下肚去。這個時候最痛苦的要數阮氏王朝了,近十年來越南長期被中、法分割,阮氏早已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權,此時整個王室成員又被中**隊俘虜,實際是到了國破家亡的境地,但帝國皇帝還是不滿意,在給石達開的詔書中另附密旨,而收到密旨的石達開在移交越北總督職權之前下的最後一道命令就是將阮氏王族四十七口全部毒殺於順化俘營,對外卻宣稱是法國人害怕阮氏國王與中國人合作,派人將阮王給暗殺了,普通的越南百姓哪裡知道什麼真項,謊言說了一百遍立刻就成為真理,更何況阮王四十七口的屍體全都在中國人手裡,想要做點假還不容易?甚至石達開還畫蛇添足的派人偽造了一份同意越南併入中華帝國,由阮王親筆簽名的文件,沒想到這份文件反而被法國人抓到了把柄,雙方互相推卸責任,結果阮王之死,引發中、法之間又是一通口水仗,在越南佔居了絕對宣傳優勢的帝**隊輕爾易舉的就把越南百姓對國王喪命的痛苦轉化成了對法國殖民者的切齒仇恨,針對法國人的暴力行為越演越烈,在被英、法佔領的那個港口中幾乎每天都有洋人被當地百姓暗殺,屍體殘缺不全,當真是慘不忍睹,但在越南的中國人也並不好過,也有一批忠於王室的越南人把中國人與法國人放在了同樣敵對的位置,整個越南幾乎成了暗殺與暴力的天堂。
PS:最近鋤頭在忙於驗房、裝修的事情,盡量保證更新吧,但是一天數章恐怕是困難了。
[無廣告小說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