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邊疆問題
第183章:邊疆問題
不過與這些談判條件相比,最讓人意外的是戰俘問題,按理說打完仗雙方交換戰俘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帝國皇帝居然別出心裁,說什麼三萬多俄軍戰俘在被關押期間的費用支出也應該由俄羅斯支付,而且因為戰俘中將校等級不同,所享受到的待遇也不同,因此要求俄羅斯按人頭付銀子,把他們這些打了敗仗的士兵給贖回去。俄國特使哥爾查科夫拿著帝國政府開出的贖金單子粗粗的算了一下,居然為此要多出近五十萬兩銀子,氣得他大罵:「就算是買三萬頭豬也花不了這麼多錢啊!」只可惜的是俄羅斯手中並沒有多少帝國俘虜,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一換一的資本,只好無奈的接受了這五十萬兩銀子的悶聲大虧。
中俄前後共進行了五輪談判,歷史近半年,在此期間東北亞戰事穩定,佔據優勢的帝**隊沒有繼續向西推進,只是不斷的清剿在勒拿河以東和堪察加半島的俄軍殘部,而不斷增兵的俄軍也僅僅是固守勒拿河西岸,好在雙方都希望結束戰事,在談判的條件上都非常的務實,很快取得了進展,俄羅斯方面迫於中華帝國在軍事上的壓力,接受了帝國政府提出的大部分條件,承認了帝國政府對堪察加半島的主權的同時,要求堪分中俄兩國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這項要求還是比較對王財胃口的,馬上派人與俄方人員一起勘察邊界。經過幾番爭吵,終於把兩國地邊界線給劃定,首先在東邊,兩國以勒拿河、阿爾丹河為界,華軍從烏斯季庫特、博代博和赤塔撤軍,將阿爾丹河與勒拿河之間的五十多平方公里佔領地交還給俄軍,承認俄軍對柏海爾湖(今貝加爾湖)地區的主權;北部。俄羅斯從唐努烏梁海地區撤軍,拆除阿勒坦河與哈屯河的匯合處建立的比斯克堡。兩國以薩彥嶺到楚庫河為界,俄軍承認中華帝國政府對內、外蒙,唐努烏梁海地區的主權,在西面,俄軍退出巴爾克什湖以東,兩國以鄂布河、巴爾克什湖一直到蔥嶺為界,俄羅斯帝國承認此界以東中華帝國的領土權力。而中華帝國也承認此界以西,俄羅斯地領土權力。
根據這一系列的邊界劃分,實際上中華帝國是承認了俄羅斯自十七世紀以來對柏海爾湖(貝爾加湖)附近地區地非法佔領,並以此換來了對東北亞一百多平方公里的主權,在中亞地區,雖然帝國政府並沒有實際控制,但根據這次領土堪界,兩國實際上劃分了中亞的勢力範圍。可以說這次《中俄東北亞條約》是在中俄雙方都做了讓步的情況下完成了,對於俄羅斯來說,他們保住了西伯利亞三大水系之間的領土,甚至還從中國人那裡確認了柏爾海湖的主權,在賠款問題上每年一百萬兩銀子的賠償金也確實不算多,戰勝國能如此地大度確實令西洋各國都非常的意外。《泰吾士報》在評論這次中俄訂約時說「毫無疑問,中華帝國有一個極為成熟的外交家,他們非常明白今天的敵人未必明天不是朋友的道理,過分的削弱俄羅斯只能讓英、法的勢力膨脹,對於帝國皇帝來說,他拿到了他所要的一切,也確認了中俄地所有邊界,至少在一百年內,中俄之間將不會再因為長期模糊不清的邊界線而發生糾紛了,對於帝國政府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勝利。」
對於中俄簽約同樣興奮的要算正在大規模擴軍的美國總統林肯了。正在被南軍打得節節後退的聯邦政府軍讓這位總統幾乎開始懷疑這場內戰到底參否取勝。而此時始終對北方表示好感地中華帝國政府居然從俄羅斯人手裡搶到了堪察加半島,這樣一來中美兩國不就是隔著白令海峽相對的鄰國了嗎?至少退路是無憂了。這總算讓林肯心裡有了底氣。
整個世界都在等待中俄這場東北亞戰爭結果的半年裡,王財可是一刻也沒有閒著,從江西、廣東進入雲、貴、桂三省的帝**隊毫不留情的鎮壓了幾次天朝舊部的叛亂,在刺刀的威脅下,西南三省軍隊按期改編完成,像汪海洋,童容海這樣只想在家守著萬貫家財的西南舊將全部按中校待遇退伍,願意繼續在軍中效力的則全部平級調用,原來的西南各級行政官員基本上都以副職留用,所有行政主官則全部由中央政府統一任命,石達開作為一方豪強出人意料地沒有被委任三省省長,而是被帝國政府授予了「越北總督」一職,命令他率領119師李傑部一萬餘人赴越北平定朱衣點叛亂,並在平叛後代表帝國政府管理越北行政事務,實際上就是把越南北部納入了中華帝國領土範圍。
除此之外,隨著國內局勢地日漸穩定,向蒙、疆、西藏進軍的計劃也提上了議事日程,王財拒絕了總參地用兵方略,仍然認為對於少數民族地區應該用更為懷柔的辦法來解決,基於這個想法,王財委派奕欣為專使赴內、外蒙各旗勸說這些蒙古王爺們歸順帝國,帝國政府將保證不觸動他們在領地上的所有權力,同時派往西藏的特使也帶著帝國政府的優待條件面見了**、班禪,提出「尊重教權,尊重民權,尊重地權」的三項原則,保證只要西藏效忠中華帝國政府,那麼帝國政府將在軍事、財政上給予支持,並且不干涉西藏宗教自由,保證封建土司對傳統土地的所有權,保證封建土司對統治人口的管轄權。
在西藏問題上王財其實是猶豫了很久,主要讓他為難的是是否繼續承認封建土司、活佛對西藏土地、人口的權力。如果繼續承認這種落後地社會體制,那麼無疑他將無法在西藏順利的推行帝國的各項改革。但如果不承認,那麼和平的統一西藏根本就是一個幻想,西藏的農奴們雖然受盡了剝削,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們對於這些剝削他們的土司和活佛卻相當地迷信,如果這些土司、活佛站到了帝國政府的對立面,那西藏地下層百姓十之**也會站到政府的對立面,那樣統一西藏就只能用武力來解決了。而打西藏可遠遠要比出關作戰難得多,不僅僅是高原氣候的問題。更多的是王財對於這種摻雜著宗教因素的戰爭非常擔憂,他清楚的記得歷史上的宗教戰爭其血腥程度簡直讓人不忍回顧,因此琢磨了很久之後,王財最終還是做了讓步,以不觸動西藏貴族特權為代價,在形式上先完成國家統一,至於改變西藏地社會結構可以等將來向西藏輸入先進文化的辦法來解決。與其自己強行改變,還不如讓接受了新思想的西藏老百姓自己由下而上的推動社會革新,等到社會條件成熟之後,自己只要稍稍的助一把力,就很有可能達到今天要用數萬條人命去換的同樣結果。
與政府為和平解決蒙、藏問題所不同的是帝國政府在新疆問題上的強硬,帝國政府嚴辭要求在新疆各路叛軍放下武器,歸順帝國政府,之所以在新疆問題採取如此強硬地政策。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新疆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塊被切得四分五裂的蛋糕,回族、維吾爾族的各路叛軍都打著聖戰的旗號不斷互相攻殺,在中亞浩罕汗國的支持下,境外地大小和卓後裔也潛回新疆組織多起叛亂,甚至在烏魯木齊、伊犁、庫車、和田、喀什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叛亂政府,最讓王財不能容忍的是。在帝**隊與俄羅斯在關外血戰的時候,這些叛軍居然還糾集東進,一度攻到嘉裕關下,若不是甘肅駐軍奮起反擊,在安西州重創叛軍,這夥人還真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要打到京師了!
因此帝國政府很快組建了新疆平叛大軍,集中了駐防山西的140師朱茂傑部,河南150師劉旭東部,陝西的160師曲瑤部三萬人馬,以帝國百戰名將倪守道為統師。全軍集結到敦煌訓練備戰。為了保證倪守道軍團的彈藥糧秣,王財下令戶部籌措五百萬兩銀子從民間採購各種軍用物資。從衣帽被服,到火藥彈丸,凡是能從民間採購的一律錢貨兩清的交易,這項政策一方面解決了軍隊地供給,另一方面刺激了國內軍用品價格大幅度上揚,同時帶動了各種相關產業地迅速發展,進一步擴大了國內需求。皆大歡喜之下只有錢百萬心痛不已,畢竟五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啊,好在這五百萬兩中真正從國庫支出地不到一百萬兩,其中二百萬兩挪用了日本貿易資金,還有二百萬兩則是王財下令在全國征派的「疆餉」。
相關史實(以下九百字,不滿千字,不計入正文):
1、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失陷問題:1727年中俄《布連斯奇界約》劃定了沙賓達巴哈以東的中俄邊界,俄國向克穆齊克河流域及其以東的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公開擴張受到了遏制,但是沙賓達巴哈以西的中俄邊界長期沒有劃定,俄國利用這一情況,繼續從西方向唐努烏梁海擴張。早在《布連斯奇界約》簽訂之前的1709年,俄國已在唐努烏梁海西面阿勒坦河與哈屯河的匯合處建立了比斯克堡,作為向阿勒坦淖爾烏梁海和唐努烏梁海擴張的基地。18世紀中葉以後,俄國殖民者逐步向哈屯河和阿勒坦河上游推進,將當地土著居民擠向中國邊境地區的縱深地帶。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清朝的積弱充分暴露,俄國於是加快侵略步伐,終於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以後又在此約基礎上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以及中俄《烏里雅蘇臺界約》,將唐努烏梁海西北端阿穆哈河一帶地區割歸俄國。
2、1865年之前的新疆問題:1840年(清朝道光二十年)中國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受國內外形勢的影響,新疆政局發生多次重大事件,影響到維吾爾族地區的穩定和發展:一是和卓後裔在南疆地區的多次作亂。大小和卓叛亂失敗被殺後,其後裔流散到中亞各地。到道光初年,已長大成*人的張格爾、玉素甫(大小和卓之孫一輩)在中亞浩罕汗國支持下,糾集追隨者一再入卡作亂,一度攻佔喀什噶爾、葉爾羌、和田等城。1840年以後,和卓後裔倭裡罕、邁買的明、鐵完庫裡等(大小和卓重孫一輩)又不斷入卡作亂。到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時,全疆出現了以伊犁為中心的蘇丹政權,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妥得麟政權、以庫車為中心的熱西丁政權、和以和田、喀什、葉爾羌等為中心的各個地方政權。在這些政權中,除烏魯木齊妥得麟政權主要是以回族為主的政權外,其它各地建立的政權幾乎都是以維吾爾族為主建立的政權。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初,浩罕軍官阿古柏與和卓後裔布素魯克(張格爾之子)侵入喀什噶爾。阿古柏利用「和卓(聖裔)」、「聖戰」名義,先後擊敗葉爾羌、和田、庫車、烏魯木齊等各地並存的政權,佔據了天山以南及烏魯木齊等新疆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哲爾沙得汗國(意為七城汗國)。中央政府再次失去對新疆的控制。
[無廣告小說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