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大軍回歸,火車爆炸
二十一,大軍回歸。火車爆炸
在沒有更好辦法對付騎兵之前,至於智慧那邊,只好派人前去傳信,暫時對匈奴取守勢,在險要地區修築堡壘,同時,用烽火傳遞信息。
當然,如果按照秦始皇辦法,修建長城自然效果更好,但是我不是秦始皇,我不想讓龍族的疆域限於長城以內,而一條長城,會讓一個民族不思進取。
最好的辦法是暫時修建難以攻克的堅強堡壘,這樣,即使匈奴騎兵越過空隙,襲擊我們的後方,但是,他們的歸路也很容易被我們切斷,讓他們不敢肆無忌憚地深入,這樣就夠了,畢竟。現在我們的後方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
當然,另外一個事情也提上了議事日程,那就是鐵路的建設,現在龍族的勢力範圍已經擴大到大半個中國,再要靠普通船隻與水牛運輸人力與物資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所以,輪船與火車需要盡早問世。
所以,我立刻下令,調動所有技術力量,集中研製火車與輪船。
好在在此以前,軋鋼機已經研製成功,而且已經成功的軋製出了鐵軌,並在礦山應用,至少,跑礦車是沒有問題的,下一步只是要將其用於鋪設鐵路。
當然,現階段鋪設鐵路主要還是在北方,一方面,北方面積廣大,如果用鐵路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南方多山地丘陵河流,工程浩大,鐵路造價高,而且有船可替代,鐵路的需求也就沒有那麼迫切,而北方多平原。比較乾旱,地基質量高,河網少,建造鐵路價格低廉,第三個自然是資源了,憑龍族目前每年幾萬噸鋼上百萬噸生鐵的產量,想要一下子將鐵軌鋪到全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考慮,北方目前還沒有完全佔領,佔領後要鞏固也需要時間,而龍族的軍隊太少,難以控制這麼廣大的地區,有了鐵路,部隊的機動性大大提高,有利於早日消化這麼大一塊餅。
修鐵路,又需要人,需要人才,而這方面的人才,實在是,汗。
好在簡單的勘探測量已經教了,選了幾十個學習成績高的學員。開始去勘探第一條鐵路的路址——從馬鞍山對岸到蚌埠新城。
蚌埠新城是我們在北方的重要支撐點與補給點,開春之後,就已經送上一批人過去,同時,阿根他們從北方俘獲來的不少部族與奴隸也有不少安置在蚌埠,而馬鞍山作為重要的鋼鐵基地與工農業生產基地,水產轉運基地,也有大量的物質要送往北方,所以,在這裡修建一條鐵路十分必要。
另外一個,這一帶地勢比較平緩,視野開闊,便於勘探與修建鐵路,離馬鞍山近也使得技術支持更加方便——
當然,修建鐵路,哪怕是簡易鐵路,也是一個相當巨大的工程,不過幸好,現在龍族人口膨脹,不可能全部培訓為產業工人,尤其是奴隸,正好用來干苦工,還容易監督,節省人手。
好在原始社會,不用擔心拆遷征地什麼的,只要用石灰標示出輪廓,就可以開工了,石渣枕木都可以就地取材,只有鐵軌道釘才要從馬鞍山運過來。這個鐵路工程的整體管理,我大膽啟用了新人,剛剛初中畢業的三個年輕人,為的叫阡陌。
阡陌的數學物理都相當出色,基本上,我會的他已經懂了一半,足夠應付鐵路建設中的難題了,沒辦法,我也不能總是大包大攬一個人干,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出點問題走點彎路也沒關係。
另外兩人,一個學的是基建,一個是橋樑,也算專業對口。
值得一提的是橋樑,現在龍族也已經造了一些橋樑,從早期的竹木橋展到石拱橋。
建設鐵路,免不了要跨越江河,經常要建橋。
建橋的話,最好是鋼筋水泥或者鐵橋,尤其是預制梁,使得造橋變成極為簡單的事情,而且預制梁本身也沒有太大的難度。
不過放到古代,就有很多問題。別的不說,沒有大型起重機,怎麼將這些大傢伙運到河上去?
不得不說,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強大的,在我的家鄉,就有巨大的條石結構的橋樑橫臥在河流之上,其一塊條石的重量就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噸!至今人們無法瞭解,這麼大的石頭,又沒有起重機,是如何安放到橋樑上去的。
然而,現代的鐵路與高鐵路橋。那上面的梁巨大無比,重量可達九百噸!
按照現在龍族的科學水平與施工水平,預應力的水泥梁還難以採用,所以,我們只能從最最基本的拱橋,石拱橋與水泥拱橋做起。
石拱橋,無論是原理,還是結構,都是十分簡單的,我國古代的大中型橋樑,大多數都是石拱橋,尤其是現存於世的,基本上都是石拱橋,只有少數小橋,才用條石鋪建平橋,石拱橋建造簡單,堅固耐用,使得其成為歲月大浪淘沙的幸運兒,比如趙州橋,比如我到過的福州江上的那座幾十孔的石拱橋(名字忘了)。
因為石拱可以無限連續,所以,理論上,石拱橋也可以跨越足夠寬的江河。
當然,石拱橋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單孔跨度不大(當然,改用水泥預制梁跨度大很多,但是依然不能與其它橋樑相比),主要是跨度越大,拱越高,這個有不小麻煩,尤其是容易被洪水沖毀,不過在目前階段,石拱橋是最好的選擇——
建造石拱橋並不複雜,而且成為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近乎於零,我也就放心讓底下人去幹了,我自己,則重點放在了車輛與蒸汽機製作上。
蒸汽機的精密度要求比內燃機小多了。所以,很快就試製成功,試運行的結果,比內燃機效率高很多,又經過數次改進,終於可以裝到船上實用了,所以,我們的蒸汽機最早的運用不是抽水什麼的,而是船隻運輸。
當然,蒸汽機用於船上並沒有多大必要,由於此時的蒸汽機體積龐大,尤其是鍋爐,由於燃燒效率不高而做得很龐大,需要不斷改進,不過,只要做出來了,並知道方向,這個還不是太困難。
機車就比較複雜了。
簡單的製造一輛機車,能夠推動或者拉動車廂前進並不太複雜,但是,要將度提上去,那就完全不同了,在低運轉時十分出色的輪轂,一旦高運行,便屢屢出故障,活塞連桿等零部件也是一樣,磨損率很高,還有剎車制動系統等。
當然,要全部等研製完畢再上馬不現實,要那樣,火車也許永遠不會問世,所以,在我的命令下,第一輛原始機車製作出來了。
這輛機車十分簡陋,就是一個架子,上面一台鍋爐聯通蒸汽機,蒸汽機活塞推動曲桿帶動車輪前進,下面沒有鐵軌,上面沒有剎車。
試車地點放在製造地點馬鞍山城,試車那天馬鞍山可以說人山人海,除了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以外,其餘凡是走得出的龍族人都來觀看這輛被天神族長稱作火車的東西,據說,那玩意兒將來可以達到十條水牛的度。
油脂浸過的木材為引,煤炭在人力鼓風機的吹動下漸漸變紅,鍋爐已經燃著,一台鍋爐三個人照料,兩個人輪流鼓風,一個人添煤。
隨著鍋爐內水溫的漸漸上升直至沸騰,隨著嘶嘶聲響起,蒸汽開始噴出來,但是力量不夠,還不足以帶動曲桿推動車輪前進,圍觀的族人們已經是亢奮異常,驚呼聲不斷,終於,隨著蒸汽的噴,連桿稍稍動了一下,族人們再度驚呼:「動了,動了!」
大家定睛看去,又沒了反應。
剛剛「唉」了一聲,卻聽蒸汽聲再度嘶嘶響起,連桿緩緩轉動起來,帶動飛輪,完成了第一個圓周運動。
四周的族人騷動起來,後面的人拚命往前擠,前面的人極力頂住,但是力量太大,包圍圈頓時縮小!
我見勢不妙,連忙命令戰士站出來,劃出了一個禁區,任何人不得進入,這才再次試驗。
隨著曲桿的轉動,「嘶碴嘶碴」聲音的響起,車輪緩緩滾動起來,我的心隨著觀眾的驚歎歡呼聲而激奮起來,跟著車輛緩緩在路上走,無數族人在戰士攔出的禁區之外,也跟著車輛往前走,一邊大呼小叫,極為亢奮。
機車的度隨著蒸汽的連續做功而快了起來,族人們的情緒也不斷達到新的高峰,車輪滾滾,承載著龍族人的未來!——
看著機車在地上越走越快,我的心也十分興奮,不管怎麼樣,這原始的火車終於動起來了,接下來,只需要對其進行改進,並加裝其它各種輔助系統了。
族人潮水般的跟著冒著白煙(沒有汽笛)滾滾前進的火車,歡呼聲響徹雲霄。
然而,我想起了什麼,冷汗就下來了。
連忙衝上前去,對著鍋爐工們大喝道:「快,快跳車!」
「什麼?族長你說什麼?」巨大的聲響中,工人們根本聽不見,我只得拚命用手比劃。
手勢就更加難以讓人理解了,尤其是這個不符合常理的命令,不過最後工人們還是弄明白了,因為在越來越快的火車上他們看到了遠處的城牆。
工人們跳車的同時,我指揮者戰士們向著機車尾部追去,幾個跑得快的戰士拿起木材攔在機車前進的路上,想要阻止機車的前進,可惜的是,那些木材被機車無情的碾碎了,度的降低幾乎無法察覺,一會兒就又恢復過來,繼續高向城牆衝去!
機車的度實在是太快了,估計時最少達到了每小時八十里(四十邁),以至於我與戰士們拚命地追趕,還是離機車有三米多的距離,當然,就是追上,估計也沒法讓火車停下來,本身鍋爐裡面煤不會一下子燒完,雖然沒了鼓風機,煤的燃燒度變慢,但是,鍋爐中的蒸汽還是源源不斷進入左右氣缸,況且,就算鍋爐沒氣了,火車本身也還有極大地慣性衝力,這下完了,眼看城牆迎面向我撲來,我連忙大喊一聲:「臥倒!」
就在這時,高前進的猶如慢鏡頭一般撞上了厚厚的城牆!
機身破裂了,上面的鍋爐與蒸汽機被拋了起來,在空中解體……
「轟」的一聲,嗤嗤的白煙中,鋼鐵磚塊木頭以及燒紅的煤炭四下橫飛,鍋爐爆炸了!
各種殘骸雨點般的「辟辟啪啪」在我身前身後落下,一個來不及臥倒的龍族戰士被暗紅的煤塊擊中,燙得哇哇直叫。
那些先前還在歡呼的族人在機車撞上城牆之前就已經張大了嘴不出聲音了,此時更是目瞪口呆,好一會才轟然上前救人。
還好,也是運氣吧,儘管這麼多人離機車不過幾米遠,但是,大多數殘骸還是隨著慣性打到了城牆上,除了那個被燙傷的龍族戰士,其餘人毫無傷!
雖然我們試制的第一輛火車報廢了,但是,它開始的成功運行開創了一個龍族文明的新時代!滾滾的車輪將帶領龍族文明勢不可擋的不斷向前!——
兩個月後,在冬天到來之前,龍族的主要高層全部匯聚在馬鞍山市政大廳,匯報總結各部一年來的成就。
阿根與大個子強率領的部隊,穿過密林,越過沼澤,橫渡了黑龍江,踏上了廣闊的西伯利亞大地,將龍族的大旗插在了西伯利亞心臟,宣告這塊土地,永遠的屬於中國。
他們回程中,隨行歸順的部族以及以一百零八族為代表的敵對部族的奴隸,過了二十萬人!
不過,東北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真正是地廣人稀,帶回的俘虜不過萬人,大多還是華北平原的土著居民。
將那一萬北方人以及一千龍族戰士放在今天的鴨綠江一帶並築城,準備來年進軍朝鮮半島,其餘人全部回撤,在山海關以及今天河北境內築城名曰北平,作為今後進攻朝鮮半島與蒙古、西伯利亞的後方基地。
北平冬天氣候還是比較寒冷,所以,阿根只留下了三萬人,其餘人一半安排到蚌埠城,另一半回到了馬鞍山。
木牛那一路,在打到廣西北部,貴州西北部的時候,因為當地部族比較彪悍,而木牛所部傷亡比較大,人數又相對較少,所以也被迫停止了前進的步伐,不過雲南貴州本身地形複雜,道路崎嶇難行,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展的自然條件不是很好,所以本來就不是重點,所以也沒有在意,不過木牛回歸時,還是帶回了兩萬餘人口,不包括以前送回的人口。
最順利的還是山魈,這傢伙雖然最初只帶了一千山地部隊,但是,通過蠱惑百越族人加入,最後軍隊滾雪球一般展到八千人,這是因為百越族比較分散,征討不易,但是加入山魈部隊的百越族將領自告奮勇願意帶著所部人馬分頭征討自己同胞,當然,大部分還是說服他們歸順,只有極少數頑固分子才抵抗,所以山魈部隊很快展壯大,只是福建廣東除了珠江三角洲外,大部是山地,所以,山魈也沒有過多遷徙百越族人,而是讓越族派一部分人摻沙子,控制了這些部族。
有了百越族打頭,山魈進軍很快,最後通過廣西南部進入越南地區,到達了紅河三角洲,這時,算算時間應該也是龍歷九月了,戰士們也思家了,這才帶著戰俘班師回朝,山魈這一次,征服了百越族的部族至少在三百個以上,只有幾十個部族逃往更南方,遙遠的中南半島去了。
山魈帶回的人數,過自己軍隊的百倍,這還不算,從福建到廣東廣西越南境內上百個聚居點的十數萬人口,以及在珠江三角洲建立的一座三萬人口的城市。
山魈給了我莫大的驚喜。
相比這幾路,智慧與風行就比較鬱悶了,雖然今年上半年的進軍比較順利,席捲了湖北陝西甘肅寧夏,但是,卻在內蒙古地區迎頭撞上了匈奴騎兵,被迫築城據關而守,面對著匈奴人的不斷騷擾,苦不堪言。
不過這也好,智慧這傢伙,有野心,吃點苦頭也好,免得過於囂張。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智慧與風行的大軍比較被動,幾個月不但沒能前進,反而被匈奴騎兵牽制住,不過也做了幾件事,一個是在山西甘肅一帶,建起了一道由十幾個堡壘連成的防禦線,阻擋了匈奴騎兵的深入,另一個,也通過各種辦法搞到了一批馬匹,一部分是捕獲的野馬,另一部分是與匈奴騎兵交戰的戰利品,總數大約在幾十匹左右。
這些馬匹,用於繁殖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智慧將其組成了一個騎兵中隊,這個騎兵中隊,有五十匹快馬,另有三十頭水牛,後者擔任支援任務。
[無廣告小說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