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X 三國中的千古疑案 一二三章 只緣妖霧又重來
    一二三章只緣妖霧又重來

    天低雲暗,狂風怒吼,遼河咆哮。大水帶著無窮無盡的憤怒,以滔天之勢向著倭寇侵略者傾洩。煞時之間,兩岸平野一片汪洋……

    常言道:「水火無情。」大自然威的時候,不是任何人所能抵擋的。由於倭寇的忍者部隊大部份被集中在了河邊,大水一來,幾乎盡皆化為魚鱉,損失極其慘重。當洪峰**過去之後,楊華的部隊乘坐木筏船隻,浩浩蕩蕩,開始肅清殘敵。此時即便未淹死的倭寇,也已在水中掙扎得筋疲力盡,喪失了大部分戰鬥力,從而輕易成擒。

    狗奴國情報官在大水到來之際,因把安全位置讓給了國王而當場被洪水捲走。狗奴國王僥倖與最後一批殘兵敗將逃到一處高地,但四面被水圍困,隨後又被楊華兵馬逼住,已是插翅難逃。他身邊這些逃到高地上來的士兵,由於事起倉促,誰也沒有攜帶糧食,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

    「陛下,這是下官保存的最後一塊了,請用餐吧!」他的副官垂頭喪氣地遞過一小團食物。

    要在平時,這種東西以國王之尊是根本不肖一顧的,但此時狗奴國王也知珍貴,僅僅咬了幾口就放下了,問道:「你們都吃了嗎?」

    副官無可奈地搖搖頭。狗奴國王歎口氣道:「拿去,分給仕衛們吧,那怕每人塞塞牙縫也好,否則只剩下我孤家寡人,還不照樣要戰敗?」

    「唉。晚了……」副官歎了口氣。此時敗局已成,將士早已盡疲力盡,那有一戰之力?

    狗奴國王似乎也看出來了,憤憤而道:「想不道孤王一時大意,竟誤中敵方如此狡計,真是天亡我也……情報官對此要負全則!枉他十幾年經驗,居然會栽在對方一個無名女子手裡。致使我十萬大軍頃刻敗亡,萬死難辭其咎。其家人也當同罪!」

    「他確然有過,但業已身殉,以死向陛下盡忠了……」副官心知責任並不全在情報官,國王才是最後的決斷者。但他此時也只能盡量援緩而已,「人死萬事休,家人也算陣亡將士親屬,就免了吧!不過。那名敵方被俘女子居然如此倔強和詭計多端,倒是令人始料不及……」

    「是啊!這個民族如果連女子都如此不可征服,我們焉得不敗……」他此時心灰意冷,有點後悔當初了。他當初不知道怎麼想地,竟認為憑著東瀛的特殊武藝和殘暴殺戮,征服這個自私自利和四分五裂的民族是輕而易舉的事,現在在鐵的事實面前,終於明白了這個民族的厲害之處。可真的如同副官所說,已經晚了!唉……如果還能東山再起,將改用什麼方略呢?

    作為副官,原本就要窺測主子地心理。他見狗奴國王無奈而又若有所思的樣子,心中開始有數,於是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眼下如果還要東山再起,就必須要向他們求和……」

    「求和……對方能同意?」狗奴國王地智力也不是白給,自己已是窮途末路,求和純屬妄想。即使掉換雙方身份也是同樣。

    「其實就是……投降……」副官吞吞吐吐地說。

    要在平時,狗奴國王說不定立即拔殺了他,但此時處境維艱,自是不同了。狗奴王認真思索了一下,問道:「這有什麼好處麼?」

    副官道:「說不定只是收繳了我們的武器,然後納貢,就可以放我們回國了……」

    「不會吧……有這麼便宜的事?這個民族裡面就沒有智者了?」

    「有可能!這個民族往往有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東西。歷史上。越王勾踐對吳王夫差戰敗。就曾舉國投降,結果就被吳王夫差放了回去。他臥薪嘗膽,十年後終於雪恥……至於楚漢相爭之時,楚項羽在鴻門宴上明明可以幹掉劉邦,卻也放了他一馬,結果最後劉邦興兵反撲,才有了今天的大漢天下……」

    狗奴王笑道:「作為王者,怎麼會幹這種蠢事?要是換了我,一旦征服了哪個國家,當然是要徹底併吞了它,連他的人民也不准再說本國的話,使他們徹底忘掉以前……」

    副官道:「這就是他們信奉地『王道』,也稱『中庸之道』,或曰『仁義之道』。居說國中有一類人,不幹別的,一生只學這些。」

    「仁義?哈哈哈哈……」狗奴國王終於找回了感覺。他於是接著說道:「既然這樣,你就作為使者,到他們那裡試試,看他們有什麼條件……」

    於是,狗奴國副官卑躬屈膝,前來楊華大營聯絡投降事宜。

    跟隨楊華而來的副總軍師法正說道:「我們大漢民族對於外族歷來有一種『上國風範』,我看應該答應他們投降。因為他們的主力雖然不存在了,但還有萊州、會稽兩處兵馬。允許他們投降,就可以不戰而倔人之兵,此為上之上者!」

    純以兵法來看,固然如此,但是,楊華此時憤怒難平!從零星被俘的倭寇口中,已得知了薜靈芸婢女小玉的事跡,薜靈芸也已難過得好幾次向楊華哭訴。因此楊華斷然拒絕道:「人活著就要快意恩仇,國家也是同樣!小玉是個好女孩,臨終之前一定希望我們為她徹底復仇!況且倭寇一入我國領土,就實行三光政策,殺了我們那麼多老百姓,現在卻想一走了之?那些同胞的在天之靈也在看著我們!傳令下去,決不允許狗奴國王身邊的那些士兵投降,一定要徹底消滅他們!天下本就一報還一報,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就是真理!」

    狗奴國副官聽了這話,面如土色。楊華鄙視地看了他一眼道:「這傢伙就暫且留他一命,放他去奔喪吧!」

    小高地上,狗奴國王聽說楊華拒絕接受投降,慨歎道:「看來對方竟有智者……」他並不怨天尤人,兵敗而亡,本是理所當然。窮途末路地倭寇殘兵敗將舉行了一個莊嚴而莫名其妙地儀式。狗奴國王周圍的官員人人手中反持倭刀,哼著一些難以聽懂的曲調。準備在儀式結束後剖腹自殺。他臨終前留下遺言,放進一個密封瓶內,投入遼河,期望僥倖順流飄回本國。遺言中有一句寫道:「大漢民族人才輩出,不能簡單地通過武力征服,若要成事,必須使其人心渙散。自我迷失……」

    楊華自然也得到了消息,他兩眼望著前方說道:「這些強盜在我華夏領土上橫衝直撞,幹盡壞事,這麼死去過於安靜了吧?傳令!我方萬箭齊,為他們送終!」

    於是鋪天蓋地,如同密雨一般的箭矢射向小高地,插滿了每一寸土地……事後,人們現。狗奴國王除了自己的倭刀插在腹中外,還身中十幾隻復仇之箭,形同刺蝟……

    薜靈芸肅穆地站在大遼河邊上,將漂著花瓣地美酒傾灑在遼河水中:「小玉,安息吧,你的仇已經報了!」

    遼東地倭寇主力一舉蕩平之後。楊華一直打到馬砦水(鴨綠江),還要繼續進軍之時,手下來報,糧草不足了!

    原來此時聯軍的糧草按規定由北魏蒙面國師(曹操)負責,因他地處山西與河北,正當其地,況且又將洛陽交給了漢帝,因此就討了這個差事。一開始糧草供應尚屬完善,因此楊華不虞有它,不料此時乘勝進軍之時。制肘就來了……

    當然。表面上地原因是大軍深入蠻荒之地過遠,但楊華心裡慨歎道:這不就是當年虎牢關的翻版嗎?那時曹操自己深受其害。現在長了見識,也拿來害人了!後世所謂「一個中國人一條龍,三個中國人一條蟲」,看來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根深蒂固了……

    副軍師法正道:「我國北方迭經戰亂,人口凋零,國力空虛,此時確實不宜繼續深入。如今主公已經功勳蓋世,而諸將皆有歸意,不如見好就收吧!」

    楊華此時無奈,心道,難怪後世會有什麼「攘外必先安內」的論調,有時還真是這樣!只得收起雄心壯志,到此為止,傳令大軍凱旋班師。

    這時,由於狗奴王死後,東萊、會稽兩處地方的倭寇心無鬥志,節節敗退回到海邊。孫權與曹植也捷報頻傳。

    反倭終於勝利了!天下大定,漢帝招集各路諸侯慶功。洛陽宮殿內載歌載舞,喜慶昇平。孫權、曹植、蒙面國師(曹操)、諸葛亮、孟獲、拓拔力微等人既為眼前的勝利喜氣揚揚,又為即將重起的割據紛爭而憂慮。

    楊華建議道:「各位!這次抗倭聯盟地成功,說明我們各方勢力還是有著共同利益,並非不可調和。其實統一天下,可以有兩個方法:一個就是各位心目中地武力奪取天下;另一個則是共尊一個國主,實行『君主立憲』,各人的地盤仍由各人自治,只是遵循統一地憲法而已。皇帝立憲之後,由各方勢力共組內閣來管理國家。實際上還是由各位執政,卻免去繼續打打殺殺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蒙面國師(曹操)道:「周初分封之時,不就類似於這種制度麼?結果還不是戰國紛爭不休,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方止。我雖然自忖無力一統天下,但我看後一種制度並不可取。」

    曹操是個集權主義者,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楊華並不奇怪。

    楊華道:「周朝經歷八百餘年,直到後期戰亂方起。春秋戰國時候的諸侯互相攻伐,是由於兵權不再歸中央。如果只將政權分散而集中兵權於中央,我看可以避免戰亂出於內部。」

    諸葛亮搖頭道:「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如果沒了兵權,政權便如紙糊一般。比如說先賢韓信。本已封王,但被高祖皇帝『杯酒釋兵權』之後,便立即改成了無職無權的『淮陰侯』,最後竟被婦人所執。如此難道還不足以為戒嗎?」

    楊華心道,諸葛亮畢生緊抓兵權不鬆手,原來竟是這個顧慮!他於是盡力解釋道:「高祖實行地是君主集權制,可以任意撤換手下的王;但我這裡提倡的是君主立憲制。君主無權撤換手下地王。要撤換誰,必須通過集體表決和民眾選舉。」

    蒙面國師(曹操)疑惑道:「集體表決?是否相當於庭議?這或可理解;但民眾推舉大王。從未聽說!」

    這時孟獲忽然插嘴道:「這種情況在我們那裡倒是有的,我們不少部落領便是被全寨人推選的。」

    但曹植也不很贊同:「那只是蠻荒之地的做法,中原禮儀之邦,難以實行。所謂上智下愚,先賢早有定論。豈可由愚者來評定智者乎?」

    楊華心中歎了口氣,看來君主立憲地作法很難被當前這些諸侯所接受!其實這也難怪,一種新制度取代一種舊制度。無論古今中外,通常都是通過武力實現的……唉,真是不見棺材為落淚!如果沒有一個恰當政體隨時緩解國內階級矛盾,難道每次外族入侵每次都可以像現在這樣被僥倖打敗嗎?於是換一種方式問道:「那麼各位覺得誰有能力一統天下?並且永遠保證統一地天下中不會出現陳勝吳廣,或赤眉、黃巾之亂?只要自認有這個實力,不妨大膽直言!」

    這一下倒是把眾人問住了,其實若論實力,眼下楊華算個人物了。如果還有誰自稱有實力。說不定會當其衝……

    倒是孫權笑道:「眼下誰也沒有這個實力,我看不如借此機會,簽定一個盟約,各安其地,休養生息,免得中原紛爭。卻被外侮所乘!等將來誰覺得有這個能力了,那時再打也不遲!」他這個說法,貌似公允,其實對他自己偏安一隅最為有利,同時也約束了楊華和馮菁進一步乘勢擴張。

    「有道理!」蒙面國師(曹操)先贊同。因為如果不簽盟約,他的北魏地盤將先有遭到蠶食之虞。自從赤壁之敗和以後的幾場紛爭之後,他已覺得自己一統天下力有不逮,此時急於找到拜火教傳說的無敵力量。到了那時,還怕天下不唾手可得麼?

    接著曹植、諸葛亮等也紛紛贊同,當然。他們各有各的心機。

    楊華原本希望建立一個聯合政府和一種制度。一勞永逸地解決華夏民族今後的幾場大危機,但卻只能簽個盟約。等於什麼也沒做。心中歎道,正應了那句話:「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必看戲落淚,多餘替古人擔憂了!我聊盡一份心力,其餘不去多管它了,就讓我們繼續周旋一番吧!好在倭寇大軍已被擊退,狗奴王也被消滅,歷史進程既然難以提前,就由它去吧……

    於是,借此機會各方簽立了一個華夏區域和平協議。其實大家都知道,這類協議,一旦各方力量對比被打破之後必然失效,但這時候他們都想爭取時間以求展,顯然還有互不服氣以便一較短長的心理。楊華則趁機加入了各民族平等地條款,以便博得歸他治下的一些少數民族的好感。

    這時遼東無戰事,聯軍中其他各勢力地軍隊紛紛撤回。只有楊華和馮菁地本部軍隊駐留此地不去,實際意味著對它的佔領。這裡在鮮卑入侵後就與魏國斷了聯繫,實際上成了東部鮮卑地領地。鮮卑原本位於更北的興安嶺一帶,遼東剛領佔了不久,就又丟給了倭寇,因此楊華奪回之後也就不還給任何人了,並且還建議為了兩方永久地雙邊關係,請拓拔力微加入西夏聯邦。這其實是半勸誘半脅迫的性質,因為拓拔力微眼下已經沒有實力了,為了維持他對大鮮卑的正統地位,他正在進退兩難呢。拓拔力微當然不會輕易就範,眼下有了和平協議,他一時不怕楊華馮菁以武力相向,於是便開出條件,還在討價還價之中。

    楊華倒也不急,他致力於整頓內部,以便做出個樣子來給各路諸侯看看。他此時疆域不小,領有關中和漢中、荊北,又橫跨西域和漠南,直至遼東。這麼廣大的地域,正好適於通商。後世「無商不富」的概念已深深刻在他腦海之中。只有富了,才能有實力建立高檔次的軍隊。

    他為了更好地通商,下令拿出商業所得地一部份用來修整道路。在這個時代,修橋鋪路是「積德」的事情,因此楊華在這方面也博得了好名聲。

    經商本就會在各民族之間頻繁走動,因此他特地強調了各民族間的平等關係。同時,在本民族內部整頓吏制,平抑豪強,使民眾安居樂業。

    楊華在這期間與光明北史雲姬時常往來,聽取她這個「掌握一部份歷史的人」對於自己施政的見解。當然,楊華以為打垮狗奴國王之後,「時空病毒」的影響已經在歷史上消失,但奇怪的是光明北史雲姬並沒有勸他趕快返回現代。楊華沾沾自喜地以為,雲姬定是有情於自己,戀戀不捨了……

    雲姬隨著「閱歷」的豐富,也讓人倍覺溫婉可人。每當楊華接近她的芳香yu體,忍不住對她進行某些觸碰,甚至「尋幽探勝」的時候,她都會收起電光,靠在他身邊默默享受,使得楊華飄飄然……

    然而,楊華卻不知道,時空病毒地影響還遠遠沒有消失殆盡。這一天,楊華正在襄平城地駐所處理事務,忽報邪魔國女王的一支隊伍來到遼東!

    楊華不由得大為警惕!然而對方似乎瞭解他地心理,先派了使節團來到,聲明對於狗奴國王在中原的覆滅,他們並無反感,反而感謝!現在東瀛已經全部統一在邪魔國之下,他們來此,只是為了做生意,互通有無,實現「共同繁榮」。

    為了表示消除敵意,他們還運來了百十箱碎銀,說是要犒勞給每個士兵一塊。

    楊華原本和邪魔國女王有舊,所以想了想,覺得並不吃虧,便準備「笑納」了這批銀兩。然而就在此時,忽然遠遠有個女子騎馬奔來,焦急地喊道:「楊大哥不可以!這銀子萬萬收不得!」

    啊?楊華不由得一愣,定睛看去,那奔來的女子不是別人,竟是久違了的甄宓……

    [無廣告小說奉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