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矮人王 卷十 帝國新生 第1章 驚疑不定
    聖歷3174年二月十日,爆於上年八月十五日,持續近半年的羅切斯與伊爾卡倫之間的大戰終於落下帷幕。

    這場自第三次全大陸戰爭後大陸最大的戰役規模之浩大,戰局之慘烈,足可用生靈塗炭,日月無光來形容—事實上,神聖教會現任教皇康斯坦斯七世就直斥兩國渾然不顧民生疾苦,動了一場小型全大陸戰爭,害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他實在感到極其痛心……

    是役,兩國為了打贏這場戰場幾乎都投入了舉國之力。伊爾卡倫方面,除了先期投入的蒼雲緋雨兩大集群近三十萬人,再加上新組建的青空,以及後來調集的紫嵐集群和王都近衛軍,還有近二十萬預備役青壯,投入此戰的總兵力達到驚人的七十餘萬。

    而羅切斯方面,更是全民動員。原本全國七十八萬常備軍悉數投入戰場,還徵召了三十多萬預備役,總計投入兵力過了百萬之眾,讓大陸無數人聞知後不禁瞠目結舌。

    兩國這一共近兩百萬的兵力幾乎達到了第三次全大陸戰爭時大陸各國動員的總兵力近三成之眾,足可見那個貓哭耗子假惺惺在培羅主神殿前哭得稀里嘩啦的康斯坦斯所謂「小型全大陸戰爭」的話還是很貼切的。

    戰後統計損失,對兩國而言都可謂慘痛之極。

    伊爾卡倫南北兩路西征大軍,最後只有總計不過三十餘萬倖存,折損過半,尤其是其南路軍,死傷率近七成,要不是其北路軍還算堅挺,保持了大半元氣。只怕伊爾卡倫此戰足可用慘敗來形容。

    至於羅切斯,如果伊爾卡倫要被稱為慘敗的話,那幾乎就找不出更洩氣的詞來形容他們了—後來辛瑞的國防大臣拉姆斯登在一次宴會上譏笑現在的羅切斯變成了一隻「被拔光毛的禿雞」,惹得羅切斯皇室大怒,折騰了很久,最後只得酸酸地說了句「我們尊重拉姆斯登閣下表個人意見的權力,但請他注意言語上的修飾問題」。

    奈何現在自己損失慘重,就算想像以往質問辛瑞是何居心也不敢。羅切斯此戰過後。四大軍團去其三。四大軍團長兩個自殺,一個失蹤,總兵力損失過六十萬。要不是如今辛瑞在東疆被克魯因斯坦牽制,暫時騰不出手來。只怕羅切斯皇帝菲爾丁現在又要為辛瑞意圖吞併他的王國而整日憂心忡忡,食不下嚥睡不安寢了。

    而比軍力上更嚴重損失還在於民生。此戰完全在羅切斯國內進行。尤其是伊爾卡倫北路軍,千里突進。一戰而克號稱大陸頭號天塹的天神防線,幾乎將戰火燒到了王都拜爾托菲克,羅切斯最富庶的中東部地區,無處不烽煙滾滾,滿目瘡痖。

    羅切斯的民生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戰後物價瘋長,僅麥谷價格就飆升三倍,大批羅切斯底層百姓幾乎無以為繼,大量淪為流民和盜匪。僅流民一項,羅切斯內政部粗略統計後就達百萬之眾。至於盜匪,後來更有「無屋不盜,路路遇匪」地民諺傳揚開來。

    戰後地羅切斯,幾乎淪為冒險家,悍匪以及傭兵的天堂。

    更讓菲爾丁吐血的是,由於國家軍隊兵力大幅削弱,各地領主蜂擁而起,攜兵自重,以至於皇令難行,離開拜爾托菲克數百里外後,幾乎就都是陽奉陰違,沒人理會了!於是有不懷好意者給他這皇帝冠以了「拜爾托菲克領主」的稱謂,其難堪之處,直讓菲爾丁欲哭無淚。

    半年時光,這個大陸國土最廣闊,歷史最悠久,存在兩千餘年地古老王國就沉淪至如此模樣,不知讓多少人為之唏噓慨歎。

    相比起支離破碎,一盤散沙的羅切斯,伊爾卡倫似乎情況好得太多。

    至少,先其國土還保持完整,除了賦稅加重外,民眾生活似乎還算安穩。但對真正知情者而言,實是難言樂觀。

    數十萬大軍地死傷,背後就是數十萬計的家庭破碎。很多地方甚至是整村青壯男子為之一空,徹底變成了寡婦村。而這筆極其龐大地撫恤費用,完全是給本以被這場戰爭幾乎消耗殆盡的王國財力雪上加霜—從這方面講,反倒羅切斯佔了便宜,他們乾脆就不給那些陣亡將士放撫恤,反正犧牲的大部分士兵都來自戰火肆虐過,如今擁兵自重的中東部各領地。既然你們不尊皇令,稅也不繳,徵調青壯補充軍隊也不派,那好吧,這個爛攤子你們也自己處理好了……

    王國官員們想到的唯一的辦法,似乎只有再度加稅了。本來戰時已經加稅——這還不包括很多地方領主藉機大國難財,私自增添名目繁多的稅種瞞著王國將這筆錢收入自己腰包——不少,現在再度增加,又給那些本沒受到戰爭波及的民眾增加了沉重的負擔,很多底層百姓也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所以這些因戰爭導致破碎的家庭和生活難以為繼的民眾對王國的怨氣和怒火急增加,導致各地動亂不斷。雖然不像羅切斯的民諺裡那麼誇張,但伊爾卡倫的流民和盜匪也是大幅增加,整個王國再也不復以往安樂祥和的景象。

    不過若僅止此而言的話,這場大戰的勝利者怎麼看都應該是伊爾卡倫。雖然暫時有些虛弱混亂,但憑借其穩固的根基和雄厚的國力,大概數年後就能恢復過來,而羅切斯現在的亂象只怕數十年都恢復過來。到那時,伊爾卡倫吞併掉羅切斯豈不輕而易舉,到那時,佔領了整個大陸南部的伊爾卡倫是何等強大?

    事實上辛瑞和法蘭恩聯盟許多盟國幾乎第一時間派出自己的特使前往格蘭蒂亞,自然是想盡早和伊爾卡倫打好關係,而克魯因斯坦也稍微收縮了一些南部駐軍兵力,避免過度刺激伊爾卡倫—雖然他們很想趁此伊爾卡倫元氣大傷的機會討些便宜,甚至來個落井下石將伊爾卡倫整成羅切斯那般模樣,但奈何伊爾卡倫防守北疆的十多萬金雷集群完好無損。即將歸國的三十餘萬西征大軍更是殺氣未褪滿身血腥,而他們自己還在西部和辛瑞糾纏不清,已經打了數場中小規模戰鬥了,於是變成了如此有心無力的局面。

    據說一次朝會上,克魯因斯坦皇帝福克納將當初諫言他派軍隊前往西疆,以牽制辛瑞避免辛瑞趁亂吞併羅切斯地部分國土以坐大的山獅軍團一級上將伊凡·英格索爾罵了個狗血噴頭,否則的話,克魯因斯坦三十多萬軍隊也不會這麼白白耗在西疆不得脫身了。

    哪怕只能抽調一半投往南部。也許就能擊潰金雷集群佔領伊爾卡倫大片北方國土。尤其是肥沃的雙河平原啊。而現在呢,卻反而要從南部撤回一些軍隊。想到這點,福克納和菲爾丁差不多,也有些欲哭無淚……

    哪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伊爾卡倫不是慘敗而是大勝的時候。二月十六日傳出的一個消息,直讓整個大陸都目瞪口呆。

    幾乎以為諸神給他們一起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格裡菲斯三世死了!

    這個消息率先是從從拜爾托菲克傳出來的。事實上十三日羅切斯皇室就布了一個公告,內中以一種頗為得意地口吻對外總結了一下這場大戰。大部分內容,不外乎是說王國將士如何如何英勇,全國百姓如何如何團結,最後終於擊潰了邪惡地侵略者,保住了王國國土云云。

    這些話在大部分人看來,就和一個年老珠黃的老婦在臉上塗上幾尺厚的敷粉強裝青春美少女一般可笑。先不說別的,戰後加登,拉瑪蘭和開蘭三郡都歸於伊爾卡倫之手,羅切斯算是對伊爾卡倫敝開了自己地西大門,何來保全了王國國土可言?

    不過這份公報中有一點掀起了些許波瀾,公報公開聲明,「王國最大的勝利,就是誅殺了那個邪惡血腥地劊子手,那個雙手沾滿王國子民鮮血的屠夫格裡菲斯.林卡納!伊爾卡倫為他們愚蠢地行為付出了最大的代價!」

    這話起初引得舉世嘩然,但後來置疑之聲紛起。先羅切斯是敵對國,他們來宣佈敵國皇帝的死訊很有可能是惡意造謠打擊敵方士氣。而且更有人指出,戰爭於十日便結束於林敦堡,如果格裡菲斯真的死了,羅切斯為了提振自己國民的士氣,也應該及早聲明,怎麼會一拖三天?

    不過也有人指出此事大有可能,克魯因斯坦丞相瓦倫丁.瓦特在福克納召集眾臣探討此事可信度的時候,就指出,格裡菲斯之死大有可能是真的。據他的分析,伊爾卡倫北路軍和羅切斯第一軍團於林敦堡締結的停戰協定太過怪異。兩軍激戰竟日死傷十多萬,連林墩堡都給燒了,卻又匆匆忙忙停戰議和,互相撤返,實在不太合常理。據他們密探查知,當時明明是北路軍佔優,卻還在未傷及第一軍團根本的情況下突然罷手。「如此舉動只有一個解釋,國內大變,北路軍急於回國,」瓦倫丁如是說道。他還力勸福克納盡快和辛瑞議和,轉而攻打伊爾卡倫。「伊爾卡倫皇帝新喪,其兩子之矛盾盡人皆知,如此亂局,實乃我克魯因斯坦千載難逢的良機!」

    這話說得福克納心指大動。

    可剛被皇帝痛罵過不久的伊凡當即出來反駁,指出第一軍團也很奇怪,兵力多出北路軍近一倍的情況下卻連連敗退,最後還將駐守於開蘭的軍隊撤回給北路軍讓開了一條通衢大道讓其順利回國,而且也放過了一直被他們死死壓制的南路軍,最後幾乎等於將開蘭白送給了伊爾卡倫。如果格裡菲斯真死了,那羅切斯人就應該趁勢反撲,而不是放任伊爾卡倫人安然回國,「除非那個埃裡克真是個徒有一張漂亮臉蛋的白癡!」伊凡如是說。

    兩人又吵作一團,讓福克納頭大如斗。

    大陸無數人就像這麼吵吵鬧鬧堅持己見的時候,十六日從格蘭蒂亞出的一個消息讓所有人都閉嘴了。消息來源據說是一次在大皇子愛德華招待一些外國公使的晚宴上,於湧醉後不慎失態,為父親的死痛哭流涕,還聲言將來要像父親一樣親自帶兵踏平羅切斯云云。

    雖然第二天皇室立即闢謠說昨晚不過是愛德華喝多了,但愛德華自己並沒有出來親自申辯,如此,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伊爾卡倫的老皇帝真的死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