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英雄傳 正文 回天篇 第四章 萌芽
    回天篇第四章萌芽

    I

    身為銀河帝國國務尚書的千金而且本身也是大本營幕僚總監的希爾德也就是希爾格爾.馮.瑪林道夫於九月七日重新回到大本營擔任勤務。

    「由於個人的緣故給皇帝陛下帶來許多困擾今後將極盡所能不使此類似的事情再度生懇請陛下恕罪。」

    希爾德對她的上司致意。其實她的上司在這整個宇宙中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銀河帝國的皇帝。萊因哈特有些生硬地點點頭接受了伯爵千金的致歉他的表情看起來好像有些什麼話想說似地不過他最後還是什麼都沒說就讓希爾德退下了。

    萊因哈特私人方面不夠成熟的包容力在這個時候又暴露出來了不過對希爾德來說這樣子反而讓她覺得鬆了一口氣。

    因為萊因哈特如果真的把他心中的話說出來那麼應該要怎麼回答才好呢?希爾德本身也覺得十分困惑如果萊因哈特向自己表示歉意的話自己應該要如何應對呢?

    「那是一場夢陛下請您忘了它吧!我自己也不會在意的。」

    或者應該要這麼回答才好:

    「我是陛下的臣民自當遵從陛下的命令。」

    不管怎麼說這兩種說法對希爾德來說都不是最適當的回答。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對方是不是應該要向自己謝罪的問題。

    一旦回到自己崗位上那麼就不能放任公務不管所以希爾德無法對皇帝的求婚有個明確的回答。

    或許自己應該要辭去幕僚總監這個職務吧?不過在自己缺勤這麼多天之後才剛出勤就馬上提出辭呈的話恐怕只會招致人們的各種臆測。其實如果仔細想想年輕單身的皇帝和一位同樣年輕單身的女性幕僚共處在一起這麼久竟然還沒有任何謠傳這才真是有些不可思議吧?或許是因為萊因哈特總是給人與性愛無緣的印象而希爾德也始終保持著公務對公務的關係表現出一副不仗著權力者的寵愛而驕的作風。不過如今事實已經生了今後會變成怎樣應該要如何應對這個問題讓希爾德這麼聰明的女子足足想了一個禮拜仍然沒有得出答案。

    另一方面這位年輕俊美的皇帝同樣也處在束手無策的情緒上這種心境不要說在公務方面從來沒有體驗過就連在他私人方面的記憶裡面也是絕無僅有的。

    自己向瑪林道夫伯爵的千金求婚了。如果能夠立刻得到回答的話那麼就算是被拒絕了自己也可以把心情好好地作一番整理然而因為並沒有獲得回答所以萊因哈特本身的意識此時像是漂浮在心海的水面上。不過萊因哈特自己也知道這不是一個能夠期望對方立刻回答的問題。

    儘管有些人可能會嘲笑萊因哈特在處理私人生活時的不成熟不過作為一個政府公務人員的他卻從不曾怠忽過身為皇帝的義務與責任而且一直能夠在政務方面展現出正確的判斷與裁量這是嘲笑他的人絕不能否認的。當然有些心存諷刺的人可能會認為萊因哈特如此專注於政務是為了要逃避他私人生活中的苦惱這種諷刺的觀察當然可以成立不過萊因哈特並沒有將他個人的苦惱反映在政務的處理上。萊因哈特的這一生中到此時為止只有一次曾經將他身為公務人員的責任義務拋棄不顧那就是剛剛失去齊格飛.吉爾菲艾斯的那個時候。

    不過龐大的政務也有處理完畢的時候。往往這個時候年輕的皇帝就變得不曉得應該做什麼才好有時恍惚呆似地啜飲著咖啡有時翻翻厚重的書本但卻不見得有把他的興趣放在書裡不然就是找貼身侍者艾密爾或者次席副官流肯一起下下三次元西洋棋再不然就是找他們一起到馬場去騎騎馬。從各種方面看來他過去的人生一直是和風流韻事無關的所以如果戰爭和政務這些每天的例行公事結束之後他真不曉昨應該要如何打時間。當然也從不曾忙於男女之間的肉體關係。

    「皇帝不知如何消磨他空閒時間這件事姑且不論倒是皇帝經常會燒這該不會是什麼大病的前兆吧 ̄ ̄」

    重臣們不禁要覺得不安。

    燒雖然算不上是什麼重病或者疑難雜症但是卻像是小小的雲塊遮掩了太陽的光芒。而萊因哈特到此刻為止生命力的光輝是不容許被任何雲層給遮掩住的不過那雲層是多麼地小。太陽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存在所以臣下當然很難不心生疑慮。

    「威斯塔朗特那件事對皇帝的御體恐怕有著很大的衝擊吧 ̄ ̄」

    這個謠傳傳到親衛隊長奇斯裡耳中的時候他臉上毫無表情地聽過就算了。國務尚書瑪林道夫伯爵的千金在皇帝私人的房間度過了一個晚上還有皇帝捧著花束一早就前往瑪林道夫伯爵的宅邸拜訪的這兩件事情奇斯裡都知道不過他卻從來沒有透露過半句話。雖然說他並不像「沉默提督亞倫斯特.馮.艾傑納一級上將不過口風緊密也同樣是奇斯裡的一個優點。

    就算萊因哈特每個晚上都和不同的女子一起度過奇斯裡同樣會三緘其口絕對不會讓他人知道吧。就這一點而言奇斯裡口風緊密的這個優點過去一直像是從不曾揮功能的瑰寶如今終於揮了它真正的價值。依奇斯裡本身的看法身為皇帝的人就算有幾個愛妾或者情人也都是好的。

    萊因哈特的確也是有其不知變通、笨拙的一面而且還接近冥頑不靈。不管會被答應也好或者會被拒絕也好他向瑪林道夫伯爵千金提出求婚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在等待她回答的這段期間如果和其他女性交際的話等於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這是萊因哈特根深蒂固的想法。不過人們或許可以這樣說他其實一直覺得男女之間的交往是極度麻煩的事情所以如今等於是得到了一個理由可以把他這種想法正當化。

    「 ̄ ̄有些人不容反駁地斷定皇帝極為俊美所以一定是非常多情或者說他應該是多情的人。不過真不曉得這些人要如何解釋為何會有好色的醜男存在?」

    耶爾涅斯特.梅克林格有些諷刺地批評道。不過如果光從表面上來看的容貌與權勢然後要想像他個人性生活的貧瘠大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吧。

    不管怎麼說萊因哈特一點都沒有想要採摘其他花朵的念頭。

    由於瑪林道夫伯爵忍不住出那摻雜著同情的苦笑所以萊因哈特不久之後便經常在政務結束之後外出。前往鑒賞那他從不曾表現出任何關心、興趣的戲劇、音樂、電影等等。因為如果只有他一個人獨處的話情緒就會變得非常沉重。

    不過真正對皇帝這些舉止感到退縮的恐怕是那些被吩咐一起前往觀賞的高官或者皇帝身邊侍者。萊因哈特就曾經有一次要求弗利茲.由謝夫.畢典菲爾特一級上將伴隨前往觀賞古典芭蕾這個選擇真是錯得最離譜的一個例子了。不過一直把這個例子當作是笑話的克涅利斯.魯茲一級上將卻也接到皇帝的命令要求一起出席詩歌朗誦會讓他頭痛不已。奧古斯特.沙姆艾爾.瓦列一級上將在還沒有輪到自己「值班」的時候甚至還認真地考慮著是不是能夠和駐守在本土的「藝術家提督」耶爾涅斯特.梅克林格一級上將換一下工作。

    「皇帝本身其實就是卓越的藝術品所以根本不需要刻意對藝術抱持著興趣。統治者對於藝術只要撥出金錢資助就可以了不需要出眼睛也不需要出嘴巴否則只怕會產生出一些故作權威的冒牌藝術家。」

    這是渥佛根.米達麥亞元帥所作的評語不過這也是因為他本身由於宇宙艦隊軍事的理由可以謝絕皇帝的招待所以才能作這種第三者的評論也說不定。

    「如果元帥您有如此的見識那麼就請您代替我們與皇帝同行吧。今天晚上的節目是那種我聽了也不可能會懂的前衛音樂可是卻得要在皇帝面前洗耳恭聽。」

    奈特哈特.繆拉一級上將歎息地說道。

    「這還不如有場戰爭或者內亂來得有意思。」

    這當然不是什麼明確的預言不過日後卻讓繆拉對於他此時所說的話感到無限地悵然。II

    正當萊因哈特一面忙於政務一面為私人生活的航路圖不齊備無法將自己導向正確方向而擔憂而他的幕僚人員為「藝術之秋」感到困擾之際在邪惡的土壤深處陰謀的地下莖正開始萌芽。

    陰謀地下莖的一端縱橫過整個宇宙此時已經伸展到費沙行星的地下了當然並不是一直線地伸展過來而且這個地下莖的根並不只有一個它們為了爭取單一的太陽於是互相糾纏在一起生長著而且這個奇怪的植物正近乎貪婪地吸取著養分。

    銀河帝國內務省次長兼國內安全保障局長海德裡希.朗古還有費沙的前任自治領主安德魯安.魯賓斯基這兩個只要一見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就會產生一股慾望想要當場就將其射殺的人正在進行著某種會談當然是非公開的。會談的場所是在魯賓斯基所擁有的幾個密室當中的一個而這也是過去曾經決定過幾個人死亡的場所。光線透過水晶玻璃映照過來使得以綠色為主要色調的室內散出像是某個森林角落的氣氛。兩名潛伏在這個人工森林裡面的陰謀家面貌和年齡都迥然不同不過卻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互相輕蔑與自己共謀的對方而魯賓斯基對於這一點的認識比朗古更深刻。

    朗古正用手帕擦拭著自己額頭上的汗水在對方的視線之中把自己真實的表情隱藏起來這是他一貫的作法而魯賓斯基也把心中的冷笑隱藏在皮膚之下繼續說明著陰謀的進行方式。

    「如果無法讓皇帝親臨新領土的話那麼要讓羅嚴塔爾元帥造反就變成相當困難了關於這一點次長閣下您應該也是很明白的。我們必須要給他一個巨大的餌大得足以掩蓋他的理智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替他製造一個好機會。」

    「或許是這樣吧不過為羅嚴塔爾製造如此有利條件這種作法本身行得通嗎?萬一如果說萬一那傢伙弒殺皇帝成功的話這可怎麼辦才好?」

    以朗古本身的立場他不禁要如此擔心。因為他這個不吉利的空想在未來是絕對不得實現的一旦羅嚴塔爾弒殺萊因哈特成功整個宇宙的大權都在他掌握之下的話那麼朗古一定會比誰都早成為被肅清的對象。雖然朗古經常是一個看不清自我的人不過這種事情他還能夠瞭解這可說是一種既悲慘又滑稽的事情啊。

    「這點您不用擔心羅嚴塔爾弒殺皇帝的意圖到頭只不過是一齣戲或者是表面上的行為。我們會讓他一開始就失敗並且使皇帝在千鈞一之際被搶救回來然後決定討伐羅嚴塔爾這一切都在我們精密的計算之下。」

    「真是這樣嗎?」

    「不然我們寫份誓約書吧!」

    「——」

    如果把朗古對於羅嚴塔爾個人的憎惡比喻作刀子然後把他個人對於權勢的慾望比喻作叉子的話那麼此時的他就像是想貪婪地吞下銀河帝國這一頓豐富的料理。在武力佔優勢的時候自己不具有武力卻又要達成這個目的的話那麼就非得要借助皇帝萊因哈特的權威與勢力。

    萊因哈特一旦對忠實的將帥們產生疑懼並採取肅清將領的恐怖政治的話那麼朗古就會成為皇帝整肅時的特別檢察官或者是處刑的負責人這麼一來自己就可以賣弄一下皇帝所賦予自己的權勢了。所以羅嚴塔爾的造反對於朗古來說就是一個絕對必要而且極為寶貴的轉機。

    如果能讓羅嚴塔爾造反的話那麼萊因哈特在鎮壓叛亂之後對於米達麥亞等人大概也會失去原有的信賴吧。米達麥亞是羅嚴塔爾的密友羅嚴塔爾消失之後那麼他就是所有活著的人當中最為了不起的用兵家。如果能夠讓米達麥亞落入陷阱之內然後用兩虎相鬥的方式把朗古的恩人也就是奧貝斯坦也一起除掉的話朗古通往要勢的障礙就全部不存在了。希爾格爾.馮.瑪林道夫終究只是一個無力的小女子而她的父親也是個只知道誠實的無能者繆拉以下的高級軍官如果離開了戰場也只不過是穿著軍服的木偶罷了 ̄ ̄。

    朗古自己並沒有察覺到兩件事一則是這樣的構想或者該說是妄想是受到費沙的舊自治領主安德魯安.魯賓斯基的誘導才逐漸愈來愈擴大的。二則是對於魯賓斯基來說他不過是一個卑劣、不起眼、使用後即可丟棄的道具魯賓斯基聰明地沒有讓他察覺到這兩點。

    如果說有人覺察到這些事情的話那個人不是朗古而另外的一個人也就是巴爾.馮.奧貝斯坦元帥而且可能也只有他一個人而已。

    在他那由光學電腦所組成的義眼裡面所呈現的事物一定是經朗古本身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還要多得多不過他並沒有對朗古一一解說清楚。朗古不但是魯賓斯基玩弄陰謀的道具同時也是奧貝斯坦的政治道具。不過他本身卻反過來把他們兩個人都看成自己的道具。朗古認為奧貝斯坦雖然是自己非公開的地下上司而且也是錄用自己的恩人不過他所能給予的最大恩惠恐怕就是犧牲自己而讓朗古飛黃騰達吧。

    在這個時候魯賓斯基和朗古同時都希望羅嚴塔爾能夠起兵造反。不過朗古所希望的前提是這必須是場維持一定規模但能夠被撲滅的火災而魯賓斯基所希望的則是一場能夠燎原的大火因為他們各自懷有不同的動機和目的。魯賓斯基對於這一點差異認識的非常清楚而朗古則全然不知。一直不如奧貝斯坦而基於某個類似的理由朗古同樣也及不上魯賓斯基。魯賓斯基能夠寒酸地剖析並嘲弄自己就如同對著自己映在鏡子上的影子恥笑一樣而這一點正是朗古所無法做到的。

    整個陰謀最後的結局是朗古是羅嚴克拉姆王朝留下了一個佞臣的惡名並且一直流傳到後世。不過事實上他也有幾個優點好比在家庭中他是一個善良的丈夫同時也是一個和藹的好父親不過作為政府公務人員的他卻怎麼也逃不掉別人對他的責難。

    在「野心的時代」當中確實是有這樣的事情。萊因哈特皇帝本身雖然出生在一個空有貴族之名的貧窮家庭在不過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晉陞為舊王朝的將官;二十五歲還不到就已經是頭戴至尊的冠冕了。

    過去五個世紀以來所有支配人類的人不管是明君也好是昏君也好是直系也好是旁系也好全部都限於魯道夫.馮.高登巴姆的子孫。而用實際行動打破這種血統專制的人歷史上只有兩上人一個是亞雷.海尼森另一個就是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雖然他們的手法以及所信仰的主義都迥然不同不過有一點相同的就是人們無法將他們的姓名從歷史上抹去。

    一個創造性的行動往往會產生無數的模仿者。就好比萊因哈特他那種依靠單一的支配者來統治宇宙的構想本身就是延續了魯道夫大帝的野心。當然他並不是要模仿魯道夫大帝而是企圖要越他而且在他還不到二十五歲的年紀他的野心不已經大致達成了。

    他所創造的偉業令無數的人產生敬畏的心。朗古當然也是這無數人當中的一名不過他並不認為年輕俊美的皇帝是從不犯錯或者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因為如果不會犯錯的話就不會讓齊格飛.吉爾菲艾斯慘死而且也不可能會敗給楊威利。朗古讓年輕的皇帝成為自己的傀儡。為了這個目的他必須要將萊因哈特從那群忠實、能幹的臣下手中奪過來必須要讓萊因哈特孤立在猜疑和不信任當中因為皇帝的不幸與朗古的幸福是直接相關的。III

    這一年的八月底有個奇怪的謠傳開始在新帝都費沙的地表上徘徊接著進入九月的時候這個原本像是地下暗流的謠傳開始像是泉水般地噴出來流進銀河帝國政府官員的耳中不祥的流言像是無數的水泡不斷地將水泡破裂的音符送進人們的耳中。

    「 ̄ ̄新領土總督羅嚴塔爾有意要造反!」

    「 ̄ ̄羅嚴塔爾元帥非常瞭解如果倚靠軍事力量的話一定無法和皇帝匹敵所以他打算假借視察新領土之名邀請皇帝親臨海尼森行星然後在皇帝旅行的途中把皇帝暗殺掉。」

    「——暗殺皇帝之後羅嚴塔爾元帥可能會擁戴行蹤不明的先帝艾爾威.由謝夫二世表高登巴姆王朝復辟之宣言然後自己擔任攝政王獨攬政治與軍事的大權不久之後就打算為自己戴上至尊之冠了吧?」

    「——不羅嚴塔爾元帥的目的不是暗殺皇帝而是要把皇帝給軟禁起來逼迫皇帝簽寫退位宣言書讓自己合法地坐上皇位。」

    「 ̄ ̄聽說羅嚴塔爾元帥已經把邀請皇帝親臨海尼森行星的邀請函呈給皇帝了不過皇帝不可能會接受他的邀請。」

    「 ̄ ̄說不定皇帝會反過來把羅嚴塔爾元帥召到費沙來好好地詢問一番呢!」

    有關於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元帥有反叛企圖的謠傳在這一年冬天將結束的時候也曾經流傳過不過皇帝與元帥經由在公開場合上的對話使得過去這個謠傳終歸還是一個謠傳。不過這一次是不是也能夠像從前一樣得出一個完美的結局呢沒有人能夠有自信地加以預測。

    皇帝的侍從長溫歇爾.馮.哈傑爾巴克男爵是皇帝的姐姐格裡華大公妃的朋友夏佛豪瑟子爵夫人的義弟。他以養子的身份繼承了男爵家不過他並沒有特別洋溢的才華為了溫和誠實沒有政治野心。以侍從長這樣的一個職務而言這佯的一個人便足以勝任不需要什麼大器或才能。因為他所要做的不是輔佐皇帝的政務只需要注意著不要讓皇帝的生活有任何的不便之處就可以了。不過像萊因哈特那麼樸實的生活其實只要有艾密爾.齊列在他的身邊照顧也就足夠了。

    這個在費沙流傳的謠言之所以會傳到皇帝的耳中是因為這個侍從長的緣故不過並不是因為他喜歡亂嚼舌根。羅嚴塔爾邀請萊因哈特親臨行星海尼森的邀請函送到萊因哈特手上的時候被萊因哈特順手放在新住所的圖書室裡的桌子上侍從長現之後便將邀請書信交給皇帝陛下。當時萊因哈特因為察覺侍從長臉上有著不安的表情詢問其原因之後才知道這個謠傳的。至少在侍從長晚年的回憶錄裡面是這麼記載。

    在這件事情之後的第二天正式說來是九月十日軍部的最高幹部被集結在大本營裡面的時候年輕俊美的皇帝一開始就流露出不悅的表情眉宇之間佈滿了無形的雷雲。軍務尚書奧貝斯坦元帥接觸到皇帝的視線立即往前半步。

    「最近宮廷內外流傳著一個說法想必皇帝陛下也已經略有所聞。在這個會傳言的真偽尚示證實以前陛下是否可以暫時留在費沙?」

    「這是什麼話!」

    萊因哈特那端麗的兩唇之間吐出巨大的怒氣。他那蒼冰色的眼眸宛如封住火焰的青玉一般地閃閃光。

    「羅嚴塔爾不可能會暗殺朕朕也不會懷疑他。你們竟然被這些世間的閒言閒語所迷惑難道想要挑撥朕與朕的重臣嗎?」

    軍務尚書的義眼閃閃光。

    「那麼請至少帶領一個艦隊前往。」

    「皇帝前往重臣統領的地區如果帶著過度龐大的兵力只怕會招來疑慮與恐懼。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帝在自己的領土上旅行為何要有大艦隊跟隨呢?像這種廢話就不用再說了!」

    調整好自己的呼吸之後萊因哈特把視線移到某個臣子的身上。

    「繆拉一級上將。」

    「是陛下。」

    「朕命你擔任朕的席隨員準備出事宜。」

    「臣遵旨——」

    奈特哈特.繆拉輕微搖動他那像是砂一般顏色的頭接受了皇帝的命令。此時奧貝斯坦和米達麥亞都沉默無言。就在其他將帥的一片寂靜當中有一位提督開口說話了是克涅利斯.魯茲一級上將。

    「啟奏陛下請允許臣下加入隨員的行列隨同陛下前往新領土視察。臣下的妹婿因在新領土總督府中擔任民事長官。而臣下與臣下之妹已許久不曾相見盼能藉由此次機會完成私人的願望。」

    藉由這種側擊魯茲成功地攻陷了皇帝萊因哈特這座難攻的城堡。另外不宜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原本擔任費沙方面軍部司令部的職務但由於都正式遷移軍部組織隨之改編這個職務變成懸在半空中所以一直到新的職務確定之前魯茲等於處在空閒的狀態只分別擔任大本營以及軍務省的參事官這也是他的請求會被批准的原因之一。

    「真可惜皇帝怎麼不帶著我一起去呢?」

    從皇帝的面前退下之後畢典菲爾特歎氣說道魯茲則閃耀著他那籐色的眼眸笑著說道:

    「如果你說要去和羅嚴塔爾元帥打架摔角的話陛下或許會帶著你一起去吧。不過這一次如果不是和平之旅的話事情可就麻煩了。」

    還有一件事讓魯茲和其他將官們感到不可思議的那就是經常跟隨在皇帝身邊的希爾德也就是瑪林道夫伯爵小姐這一次竟然被留了下來。

    「瑪林道夫伯爵小姐最近的身體狀況不太好作跳躍飛行恐怕會增加她體力上的負擔。」

    因為皇帝親口作這樣的說明所以其他的人也就覺得原來是如此啊!這麼說來那位聰明的伯爵小姐今天之所以沒有被召來而且最近也常缺勤都是因為這個緣故吧?!

    不過事實上萊因哈特很明顯地是因為有著私人的理由。因為自那一個晚上之後雖然已經過了十幾天而且希爾德也已經回到大本營不過她還是沒有對萊因哈特的求婚有任何的回答。這恐怕是希爾德直到現在的生涯中第一次對事情無法果斷處理吧?不過對於萊因哈特的來說與她結婚究竟會不會幸福呢?希爾德到現在為止地直束手無策地站在這個問題的前面。

    萊因哈特把她傳喚到辦公室裡面之後特意作出一副純事務性質的表情和聲音。

    「伯爵小姐朕在這個月的月底要出到新領土去。」

    「謹聽陛下的指示。」

    「這一次朕希望你留在費沙。」

    「 ̄ ̄是。」

    「另外在朕回到費沙之後希望你能夠對這些天的事情先準備個明確的回答。」

    年輕的皇帝避開希爾德的眼眸將視線投注在她暗調的金色短上如此地說道。

    「當然前些天的事情就是指朕對伯爵小姐求婚的事情。」

    萊因哈特還特意地加以說明這不能不說是他不成熟之處不過卻也可以從中看出萊因哈特的誠摯。而這個場合對於希爾德來說毋寧說是得救了因為萊因哈特如果是個沒耐性的傢伙或者極端本位主義的人的話大可以強求對方在自己出以前給予一個明確的回答。畢竟他是一個專制君主大可以無視於希爾德本身的意願而照他本身的意志為所欲為。不過希爾德的內心天秤在這個時候就會往某個方向增加傾斜度了。

    希爾德回到大本營之後她的行政處理能力一點也沒有低落不過在創造性思考力方面的表現卻不甚完美這大概也是因為理智能源的集中和持續沒有辦法兩全的緣故吧!

    希爾德自己本身也察覺到這一點所以這一次不能與萊因哈特同行也只覺得無可奈何。她本身當然也聽到過與羅嚴塔爾有關的謠傳不過她覺得這不過是年初時的謠言再度傳開罷了。或許這種想法本身正可以證明希爾德的理智還與想法都一時失調了。另外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她對隨行的繆拉等人有著絕對的信賴感。

    此外對希爾德來說她本身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也就是:

    「前往會見皇帝的姐姐格裡華德大公妃吧!」

    自從那個晚上以後希爾德一直在想著這件事情可是一直沒有機會去拜訪她萊因哈特不在的這一段期間或許可以有機會吧。希爾德希望能夠讓這位皇姐也像希爾德自己的父親一樣明白這期間所有的事情因為她是從小疼愛著萊因哈特完全明白萊因哈特內心剛柔之處的皇姐哪。

    萊因哈特到此時為止的人生歷程雖然極為壯麗可是卻稱不上多彩多姿甚或應該說是極為單純。他有著明確的價值觀而且目的非常鮮明所以他只要全心全意地往那個目的地邁進就可以了。

    擁有強大的敵人而且為了要打倒敵人必須竭盡一已所能的這種人生一定得是單純的。以萊因哈特的例子來說他要打倒高登巴姆王朝的這個目的雖然顯得有些過度龐大不過卻反而為展現在萊因哈特面前的廣大荒野開闢出一條最短的道路。

    就這一方面而言楊威利所走的是一條更為複雜、更為曲折的思想路程。他認為民主共和政治就是最好的體制而且他所抱持的這個想法一直是根深蒂固、毫不動搖的不過他卻以直接、間接的方式體驗到這個體制以最差的形態來運作時所產生的狀況。

    楊的人生、思考和價值觀經常是像雙重矛盾的螺旋狀態一樣表面上看起來頗為奇特但卻有著安定的人格以及極寬廣的包容力一直在制衡著這種特質。不過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對威斯塔朗特的虐殺事件覺得悔恨萬分的萊因哈特由此看來他身為一個專制支配者的神經纖維或許比「鋼鐵巨人」魯道夫.馮.高登巴姆還要來得纖細也說不定。

    不過希爾德並不希望萊因哈特具備魯道夫式強韌氣質。

    萊因哈特無法完全洞察到希爾德的心理他把自己應該說的話說完之後揚起了他的一隻手動作顯得有些笨拙僵硬就打算走出屋外。但在他的動作所產生的氣流正好引起微風的那一瞬間希爾德出聲說道:

    「陛下 ̄ ̄」

    「嗯 ̄ ̄?」

    「請陛下路上多加小心。」

    年輕的皇帝好像有些不知所措地凝視著美麗的幕僚總監。當他體會到伯爵千金的話中的含義時臉上浮現出將要展露微笑的表情對著她點了一下頭之後轉身離去。

    就算把楊當作是例外好比希爾德她也有她的父親作為她的理解者以及助言者但是萊因哈特的身邊有這樣的一個人嗎?過去曾經是有的不過此時在他聲音所及的範圍內似乎沒有這樣的一個人。至少這個人並沒有出現在他的視線範圍裡面。

    面對米達麥亞或者繆拉這樣的忠臣萊因哈特沒有辦法把他們當作是可以筆自己商討私人生活的對象。儘管他已經把自己的不成熟以及脆弱的一面在瑪林道夫父女的面前暴露出來不過不管是米達麥亞也好是繆拉也好他從沒想過要開口和他們商談私人生活畢竟萊因哈特不是一個可以讓他人知道自己的缺點之後仍然能夠處之泰然的人。IV

    米達麥亞因為必須要親身參與許多重要的軍務所以沒有辦法像魯茲那些自願隨同皇帝前往新領土。於是他將繆拉召到宇宙艦隊司令部的辦公室從整體的大局一直到細部的問題徹底重複地檢討著他對於這名小自己兩歲的僚友寄予著深厚的信賴。

    「我想我能夠明白你所擔心的是什麼事今年的六月楊威利在前來與皇帝會面的途中遭到了暗殺你在害怕那樣的悲劇會再次重演嗎?」

    「如您所明察的。」

    繆拉點點頭他那顏色像是砂一般的眼眸浮現著輕微的憂慮。因為一旦曾經暗殺成功那些恐怖分子便可能食髓知味進一步想要再幹一次這是就是人類的心理。

    「如果能夠的話屬下是希望皇帝能夠留在費沙不過到了這個地步皇帝的行程如果忽然中止的話只怕人們反而會朝壞的方向去想像吧 ̄ ̄」

    「沒錯不過就算這樣也真是太巧妙了!」

    米達麥亞不禁要恨恨地啐舌。

    因為害怕羅嚴塔爾叛亂所以皇帝便不敢離開新帝都的這種謠傳如果四處散播的話那麼以萊因哈特皇帝的個性便絕對不可能會讓自己窩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而且這樣一來好像更證明了謠傳的真實性。這是一個無論如何都要把皇帝引到新領土上的一個陷阱吧。米達麥亞想到這個陷阱其實非常單純不過卻具有絕對的效果而且極度狠辣的時候不禁不寒而慄。

    這個陰謀在大約半年前羅嚴塔爾因為與一名已故的立典拉德公爵有些關連的女子之間的關係而受到斥責的那時候開始就已經細密地籌劃並且佈置好圈套了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一直在背後用指尖引線操縱的人難道就是那個令人討厭的小人海德裡希.朗古嗎?

    米達麥亞不認為是這樣因為姑且不論朗古的策謀能力如何米達麥亞對於朗古的實踐能力與組織能力一直有著相當低的評價所以朗古毋寧說是受到某個更狡猾的人物所影響不過卻由他掌握著表面上的主導權。米達麥亞的這項疑慮在不久的未來即被證明是正確的。

    「不過陰謀者也不可能會擁有如何強大的戰力所以只要有五十艘到一百艘左右的艦艇跟隨皇帝前往的話也就可以有足夠的抑制力了而且也不會對羅嚴塔爾有太大的刺激吧。」

    「的確是這樣不過問題在於陛下的想法。」

    「這由我來提出請求。如果隨行艦隊只有這麼一點數量的話那麼皇帝應該會容許的。」

    銀河帝國這兩名年輕的名將不禁交換著輕微的苦笑。皇帝的霸氣與矜持有時的確會讓臣下感到苦惱不過以臣下的眼光看來這也是值得他們敬愛的。

    「對了軍務尚書對於這次的事件有說過什麼樣的話嗎?」

    米達麥亞那一對富有活力的灰色眼眸此時正閃耀著充滿諷刺的光芒。只要一提到軍務尚書巴爾.馮.奧貝斯坦元帥他肉體的機能就會和精神作用直接連結在一起。奧貝斯坦當然不可能會心存好意地接受羅嚴塔爾呈給皇帝的邀請函這是再明白不過了。

    「羅嚴塔爾如果真要背叛的話一定會從正面堂堂地動軍隊來一場決戰絕不會像某個人只會籌劃一些陰險黑暗的策謀想從背後刺陛下一刀。」

    米達麥亞其實是想要這麼說不過如果真說出來的話就不是能夠當作玩笑而隔的。人的地位儘管升得再高舌頭活動的範圍卻不見得會因此而變得更為寬闊。

    「據我所知在那之後他並沒有再表任何意見而且隨行者的名單上也沒有尚書的名字。」

    「是麼?這樣的話就好了 ̄ ̄」

    軍務尚書如果隨行的話米達麥亞當然要反對不過並不是因為他討厭軍務尚書的緣故而是因為他深深地瞭解到奧貝斯坦與羅嚴塔爾這兩人之間錯綜複雜、像是磁鐵互相排斥的對立關係到時將會比呈現在表面上的還要來得銳利而且深刻。奧貝斯坦如果隨行的話那麼極可能會對羅嚴塔爾的情緒有著負面的刺激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奧貝斯坦是以自我保命為優先的男子那麼從最初的一開始他便不可能打算到羅嚴塔爾的根據地。不過有一件事是連米達麥亞都不得不承認的那就是奧貝斯坦不是一個以追求自我的利益與安全為滿足的人如果對他而言還有其他重要目的的話那麼就算會犧牲他自己他或許還是會令人意外地付諸行動也說不定。這是米達麥亞必須要提防戒備的這當然不是為了奧貝斯坦的性命安全而是為了羅嚴塔爾。

    此時此刻正在宇宙間進行的所有陰謀米達麥亞當然不可能察覺得到。雖然說他原本就希望他的一生不要與陰謀有任何的牽連但是他這個願望終究無緣實現。

    如果說在這個時間點上有人能夠察覺到某個以地球教的腦為核心的組織在全宇宙中所策劃的全部陰謀內容那麼這個人大概不能算是人類了吧。所以在人類的世界裡面沒有任何人能夠對米達麥亞洞察陰謀的極限能力有任何責難。

    只是米達麥亞仍然能夠看透事態本質的危險性這是基於他身為一國重臣所具備的見識而不是基於任何陰謀家的才能。如果羅嚴塔爾的叛逆真的變成一個事實那麼隨著鎮壓平息之後緊接著來到的將會是君主與臣下之間的猜疑。一方想的是「連羅嚴塔爾都會造反接下來不知道會是誰呢」;而另一方面所想的則是「連羅嚴塔爾都會遭到整肅接著不曉得會輪到誰」。這麼一來整肅與叛逆只會陷入無窮無盡的惡性循環。

    「算了不管軍務尚書是怎麼想的我有我自己的作法。就是把宇宙艦隊的主力暫且先集結在夏坦布魯格周邊的宙區吧。」

    所謂夏坦布魯格有著「影之城」的意思這是一個已經要確定要建設在費沙迴廊的新領土方面也就是舊同盟方面出入口地方的宇宙要塞名稱。重要性雖然無法和伊謝爾倫要塞相提並論不過卻能夠扼住迴廊其中的一個出入口防衛新帝都而且還可以作為出擊、補給、通訊的據點應當可以揮相當大的機能。

    另外值得順便一提的是在費沙迴廊通往帝國本土方面的出入口即將建設的一個要塞被命名為「多萊.古羅斯阿多米拉爾斯布魯格」意思是「三元帥之城」也就是用來紀念羅嚴克拉姆王朝的六名元帥當中已經死去的三名--吉爾菲艾斯、海倫法特、斯坦梅茲元帥。

    「如果再有一個人死去的話那麼就改名叫四元帥之城了吧.」

    畢典菲爾特這個一點都不高明的玩笑惹得僚友們只能苦笑。不過不管怎麼樣建造這兩個新要塞在費沙迴廊的咽喉部對於新王朝與新帝國的存續與展有著極重大的意義。

    萊因哈特咫建造一個壯大帝國的構想經由這種實地的建設逐漸踏實地具體化。身在軍務的第一線、統轄並指揮這些新要塞建設工作的人就是米達麥亞元帥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無法隨同皇帝前往新領土的緣故。

    米達麥亞非常能夠適應新時代裡面的新任務而且對於他所被賦予的課題也都逐漸在圓滿地達成中。他是帝國軍第一勇將不過卻不單單只是一名勇將因為他其實有著絕佳的彈性與氣度雖然他本身並不自覺不過像奧斯卡.馮.羅嚴塔爾等人卻一直給予他極高的評價。萊因哈特當然也是充分掌握到這一點所以才一直把重托付給這位「疾風之狼」。

    不過萬一萊因哈特與臣下之間陷入了整肅與叛逆這兩者的惡性循環的話那麼米達麥亞不禁要懷疑自己和其他的僚友究竟是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性命作為賭注千辛萬苦地打倒高登巴姆王朝、消滅自由行星同盟、不斷地作戰、將全宇宙勾勒出一道流血的軌跡呢?羅嚴克拉姆王朝為宇宙帶來了和平與統一併且以更進步更公平的統治支配了至少大半個宇宙。這麼樣輝煌的功績只要稍有差錯便可能被暗紅色的恐怖政治給塗蓋上去而後世的人將會用嫌惡和冷笑來批判這一段政治史吧!

    無論如何絕對不能讓情況變成如此。自己除了要求萊因哈特皇帝能夠有寬大的度量之外同時也期望羅嚴塔爾能夠自制。

    「繆拉一級上將陛下的安危就交給你了。希望你能夠和魯茲同心協力將陛下平安無事地帶回到費沙。」

    繆拉靜靜沉著地微笑著大概是為了讓這位比自己年長二歲同時也是自己所敬愛的僚友安心吧。米達麥亞一面衷心地祈禱著繆拉所說的話是正確的一面伸出自己的手和他相握。V

    「不管最後的結果是因為有多麼毒辣的陰謀才產生的一開始的時候叛亂的種子之所以會芽必須要有相對的土壤配合。萊因哈特皇帝與羅嚴塔爾元帥之間終究是有一道能夠讓陰謀家利用的裂痕。」

    後世所作的上述批評雖然有些太過於偏向唯物論的嫌疑不過就某部分而言應該也有其正確性吧。

    原本在戰亂平息之後皇帝本身臨視新領土的這個計劃早已納萊因哈特本身以及帝國政府所制定的預定表當中。正因為是新領土所以只要一有機會或者應該要積極地製造機會讓皇帝的威信與恩惠能夠照告「臣民」讓所有的臣民都能夠深刻地感受到。

    所以羅嚴塔爾所呈送給皇帝的邀請書應該是要毫無疑義地為皇帝所接受。

    在羅嚴塔爾這一方面所遭遇到的事情其實更顯得複雜。就在他即將要送出邀請書的時候從他留在費沙的眼線那兒傳來了奇怪的謠傳。

    「皇帝陛下雖然身在費沙卻還經常有原因不明的燒。藉著皇帝臥病的機會軍務尚書奧貝斯坦元帥和內務省次長朗古的專橫便愈演愈烈軍務尚書儼然是一副宰相的姿態而朗古次長則儼然已經是內務尚書有心者莫不緊皺眉頭、靜默不語。特別是朗古次長基於私人恩怨屢屢在皇帝面前毀諦羅嚴塔爾元帥並進言請皇帝召喚羅嚴塔爾元帥前往費沙然後予以綏靖。另外還聲稱羅嚴塔爾元帥邀請皇帝前往新領土背地裡其實正在策劃暗殺皇帝的陰謀——」

    朗古本身將這個情報散播出來其中可能有著某種陰險的意圖吧。羅嚴塔爾固然是一個能夠作極度敏銳之政略觀察的人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朗古為了要「讓」羅嚴塔爾「知道」這個情報刻意用誇張和塑造的手法來捏造一些假象。羅嚴塔爾以武人的身份深深地知道叛亂對於一個支配者來說絕對是造成負面效果的因素而這與引一場從一開始就是以被平定為條件的叛亂--的想法是很難互相融合在一起的。雖然羅嚴塔爾對於用兵極為自信不過怎麼也無法以平靜的心態來看待任何企圖要破壞皇帝與自己之間信賴關係的舉動。而且他內心對於朗古這一號人物原本就有著先入為主的觀念他認為朗古對於皇帝根本沒有自內心的尊敬而且隨時都抱著想要加害羅嚴塔爾的企圖。事實上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是正確的不過羅嚴塔爾卻因為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反而中了朗古的陰謀。

    「陛下不可能會被朗古這種奸佞小人所說的話欺騙。像今年初春的時候那傢伙就曾經企圖要把我推進粗陋的陷阱裡面最後還不是很淒慘地失敗了!」

    羅嚴塔爾一面想要對自己這麼說一過卻還是多少有些不安。於是他把自己的心腹也就是軍事查閱總監貝根格倫上將傳喚到自己的面前試豐詢問他對於最近在新都流傳的謠言有什麼樣的判斷。

    「皇帝陛下當然不會被朗古奸佞的言詞所蒙蔽。不過屬下所擔心的是另外一個人物的動向。因為朗古這種人應當只是腹語術的傀儡罷了!」

    貝根格倫特意避免明白地指名道姓不過羅嚴塔爾對於他所指的是什麼人卻是明白不過了。此時他的腦海裡面浮現出軍務尚書巴爾.馮.奧貝斯坦那對閃耀著異樣光芒的義眼。奧貝斯坦的內心對皇帝可能是極度輕蔑的這種擔憂和不快的感覺對於羅嚴塔爾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如果皇帝陛下果真的化為奧貝斯坦與朗古那種人的木偶那可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果真如此的話那位年輕霸主的人生不就是典型的虎頭蛇尾嗎?羅嚴塔爾心裡這麼想著而且由於他本身霸氣之所驅他甚至還想到不如自己就取代奧貝斯坦那些人來擁戴皇帝吧。

    這一次皇帝即將在少許護衛的隨行之下前來羅嚴塔爾所掌管的領土如果在皇帝來訪新領土的時候就請皇帝留焉為不讓皇帝回去然後宣佈大本營和宮廷遷到海尼森的話那麼奧貝斯坦等人因為沒有與皇帝同行到時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吧。

    這難道不是一個可以將全宇宙掌握在手掌之間的絕佳機會嗎!

    當然萊因哈特不可能會輕易地承認羅嚴塔爾的優勢一定會企圖從他的手中逃脫然後奪回他的權力吧。如果真演變成這樣的話又何嘗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雙方真要以戰爭來取勝的話朗古不用說就連奧貝斯坦都只不過是戰場舞台上演技欠佳的三流演員罷了。雖說奧貝斯坦長於權謀卻也必須要仰仗皇帝的權威才能夠站立羅嚴塔爾是一名擁有五百萬兵力而且具有用兵之長才奧貝斯坦根本還不配作他的敵手。

    在高登巴姆王朝的時候有能力的臣下遭到整肅的例子根本沒有什麼稀奇。甚至還有將領剛從戰場上凱旋歸來之後立刻莫名其妙地被奪了兵權然後直接被押解到刑場去的例子。萊因哈特如果因為臥病在床而導致判斷力低落的話舊王朝的惡例或許會在羅嚴塔爾的身上重演也說不定。

    況且羅嚴塔爾本身的叛逆色彩也不完全是透明無色的正因為他確實有宛如梟的另外一面所以自從他就任總督以來便不時在研究按照新領土的生產能力能夠對帝國本土行使何種程度的政戰策略雖然說在他這些研究當中都是把奧貝斯坦當作假想敵。

    也因為如此所以後世對羅嚴塔爾抱持著批判態度的歷史學者便有著如下所述的言論:

    「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如果要作為萊因哈特皇帝的忠臣卻沒有足夠的忠誠度;如果要作為叛逆者的話卻又欠決斷的毅力。所以他也算不上是一名叛逆者最後終究只是一名永遠的不滿分子罷了。」

    「他如果能夠對於自己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處的位置有更深刻體認的話那麼他應該可以明瞭他應該把自己的心力貢獻在和平與秩序的確立之上。不過從那些幫助他成功與榮達的理性與智慧地在他爬到臣子之最高地位的那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最後的階段變節給予人一種印象那就是他過去貢獻給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的忠誠全部都是欺瞞的行為。這不是因為別人而是為了他自己——」

    雖然有這麼多的批判不過卻也沒有人歪曲事實硬是要指羅嚴塔爾是一個無能的人。毋寧說他那持量並具的才能與力量才是將他的人生引導到錯誤航向的因素這樣的說法還比較中肯。

    如果問問其他同在一個時代的證人有何見解的話那麼經常與羅嚴塔爾處在對立陣營的尤里安.敏茲他的說法是這樣的:

    「——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可以說昌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偉大人才不管是擔任大軍的指揮官也好廣大領土的總督也好亦或是宰相也好以他的才幹來說絕對沒有不足之處。不過在這個時候似乎還有一個地位不適合他那就是新帝國皇帝的位置。其實如果就第三代的皇帝來看的話大概沒有一個人的才幹與氣度像羅嚴塔爾一樣的卓越。他可以毫無疑問地繼承前任政權的政策揮其長修正其短肅正綱幻使國家的組織再生並且藉由他強大的指導力來維持一個統一而且屹立不搖的集權政治他一定可以成為一個比高登巴姆王朝大部分的皇帝都還要來得偉大的君主——。可是在他統治下的帝國都可能還是會繼續在行星奧丁之上吧。然而和他在同一個時代卻有一名憑藉著無與倫比的天才把支配宇宙的中樞移到行星費沙的年輕人。這麼看來羅嚴塔爾是一個出生在創業時代的守成*人才而與創業的人才也就是皇帝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生在同一個時代這對奧斯卡.馮.羅嚴塔爾來說大概是一種不幸吧?又或者 ̄ ̄」

    尤里安.敏茲的記載只敘述到這裡就停止了接下來的彷彿是以無言的方式在訴說著羅嚴塔爾的叛亂對於生在同一時代的他來說也是在接受真實而不是事實所支配的領域當中所生的。不過如果尤里安.敏茲的分配正確的話那麼這與羅嚴塔爾本身主觀認識之間似乎有著明顯的差距因為羅嚴塔爾一直認為自己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適合棲息在亂世中的人或者應該說他希望自己成為亂世英雄的願望比他祈求安定的志向更為強烈。

    無論如何羅嚴塔爾絕對不想讓已身處在奧貝斯坦或者朗古的風頭之下這是當然的不過他對於自己的未來卻也無法太過樂觀。

    羅嚴塔爾明明知道有些令人覺得不舒服的謠傳在費沙方面四處流傳卻還是把邀請書呈送給皇帝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想要知道皇帝的反應。如果皇帝不離開費沙的話那麼皇帝就是相信那些謠傳而對羅嚴塔爾有所懷疑面對這種情形羅嚴塔爾只能無奈地說「皇帝已經淪為奧貝斯坦與朗古的傀儡了」雖然會讓人覺得不痛快不過至少事態已經澄清。但是皇帝如果應羅嚴塔爾的邀請親臨新領土的話就可以證明他對羅嚴塔爾的信賴了嗎?可惜事實不見得就是這樣或許是想要讓羅嚴塔爾先鬆懈下來然後再立刻予以逮捕、處決也說不定啊。雖然以萊因哈特皇帝的為人並不公玩弄這種計謀不過如果是奧貝斯坦和朗古這般人的話要玩弄這種計謀也沒有什麼難處的。

    不管怎麼說九月二十二日萊因哈特皇帝已經離開新帝都踏上親臨新領土的路途了。而總督羅嚴塔爾也必須有些歡迎的準備。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