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防禦戰鬥的原則,通常都是按照「兵、火、陣、障」的順序部署和計劃。所謂「兵、火、陣、障」分別是指兵力部署、火力配系、陣地編成和障礙設置,這四條基本涵蓋了防禦戰鬥的各項準備工作。
我在組織戰鬥時打亂了常規,雖然還是按照四個方面去部署,但先後順序進行了調整,最先組織實施的就是障礙設置。我這麼做完全是有理由的,因為還沒有得到確切的敵情,上級只是簡單明確了我連的防禦地段,具體的防禦作戰任務還沒有下達。完成組織戰鬥必須要充分的理解上級意圖,必須要全面仔細的瞭解敵情。目前這兩點完全做不到,我只能根據地形和本連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安排。
當務之急就是盡快的設置障礙,也是我所說的改造地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判斷敵人極有可能使用坦克、裝甲車支援或直接引導步兵衝擊,那我們僅僅設置防步兵雷場和防步兵障礙物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設置寬正面大縱深的防步坦混和雷場以及防步坦混和障礙場。
沒跟任何人研究,甚至沒有向營長報告,我就將陣地上的人員分成兩伙,一夥主要完成防炮坑道的清理和擴建,將原來敵人遺棄的坑道充分利用,還在主峰南側利用天然山洞等擴建了二條新的坑道,主要是考慮能依托坑道迅速前出佔領陣地,當遭敵炮襲時還可迅速就近的進入坑道實施規避。另一夥人就是我們此次的行動重點,設置障礙和埋設地雷。其中重點中的重點是探掘一條長三百米,寬六米的防坦克壕。
工程量相當的大,還沒有任何工程機械,全靠戰士們用鐵鍬、軍鎬完成。好在有一條橫亙前沿前的淺溝可以利用,減少了土方量,否則我手頭的人馬光挖這個防坦克壕就得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障礙物的制做也費了很多心思,團裡運送上來的鐵絲網、防坦克三角錐、菱形矩馬、鹿砦等數量太少,與障礙場設置的要求差的太多,而且全靠軍工人力背負,時間緊任務重,一個個比驢還辛苦,背著五六十公斤的東西還要攀爬陡峭的山路,還要與遍地的地雷做鬥爭,上來一趟人就累得快吐白沫子,想死的心都有。
原來敵人陣地前側設置了大量屋脊形、蛇腹形、二列樁、三列樁鐵絲網,可被我們梳頭犁地式的炮火覆蓋、火箭掃雷和工兵破障之後,這些東西早炸得面目全非,根本無法利用。
唯一充足的是各種地雷較多,什麼防坦克地雷,防步兵踏雷、跳雷、拌雷、定向雷各式花樣應有盡有,還是老問題,需要軍工同志一趟一趟的往山上運。
團裡得到的敵情通報進一步探明,集結的敵人中有坦克部隊和裝甲步兵,編製什麼的都跟我們師差不多,更證明了我首先設置障礙物挖防坦克壕的先見之明和重要的實戰意義。團裡馬上又調上來六個連隊輪番上陣幫我們構築工事,設置障礙,重點是挖防坦克壕。師工兵營築城連和團工兵連也上了山,儘管大型工程機械上不來,但他們構築工事和設置障礙的質量速度及豐富的經驗都給我們負責防禦的連隊提供了極大幫助。
人手一多,我的想法也隨之增多,為了能有效阻擊敵坦克和裝甲車等裝甲目標,除了設置一道防坦克壕外,我又結合地形,設計了傳統打坦克的網狀陣地。這個網狀陣地頗費了些功夫,我研究了很長時間,終於有所創新,就是將網狀陣地設置成帶蓋的類似陷阱的方式,還在陣地周圍預先設置了無炮和四0火箭筒基本、預備發射陣地,除了利用網狀陣地將敵人坦克陷住使其不能動彈,還要用火力將其擊毀。
看過一本YY軍文居然把網狀陣地當成伏擊敵人步兵了,描述的還挺像,什麼諸葛亮八卦陣八陣圖,什麼魚網狀的一塊一塊的比蜘蛛網還密跟迷宮一個原理,幾個敵人據說也跟他們一樣是什麼特種兵進了陣地立馬蒙圈,又是使用GPS全球地位系統,又是使用紅外頭盔,連遊戲裡的鷹眼都搬出來了。
媽的,不懂就別瞎寫,也別瞎YY,打仗不是遊戲來不得半點YY,鄭重的說一聲,網狀陣地確實像迷宮一樣,有點類似的原理,但不是對付單兵的,那是打坦克專用的陣地,挖的很深很寬,有防坦克壕的功能還能讓敵坦克進去後立馬蒙圈無法行動。
小扯了一把,還是繼續說我們的障礙設置,這個對防禦作戰來講非常重要,只要是常規戰爭中的防禦戰,設置雷場和障礙場就是一項必備的工作。我們在前沿前的障礙場內設置了大量地雷,形成雷中有障,障中有雷,即炸坦克又炸步兵、工兵的防步坦混合障礙區和防步坦混合雷場。
具體說來,從我陣地方向向前延伸至前沿前分別設置了四道障礙。第一道就是以防坦克壕為主體的溝狀障礙,後側是網狀陣地,在網狀陣地的兩側分別預設了火力伏擊區,除了發揚無炮和四0火箭筒等反坦克兵器外,還構築了機動佈雷的前出交通壕,戰鬥中步兵可以隨時前出至網狀陣地和防坦克壕周圍實施機動佈雷。同時,還預設了警戒陣地,主要是對敵人保持監視,戰鬥中首先以火力打擊企圖破障排雷的敵工兵,為全連報信。
第二道是火障,我們為了掃清前沿的射界,將大量的樹木植被砍下,這些易燃的樹木和植被都被廢物利用,除了障礙場上需要的防坦克樁,大部分都堆在那條反坦克壕的後側和兩翼,壕底也鋪上乾草澆上汽油,網狀陣地的周圍和陣地內也鋪設了大量的樹木,全是澆上汽油,用火對付坦克、裝甲車是最好的辦法,對付敵步兵就更不用說了,只要他們敢往火裡鑽,定要他立馬成燒雞,小**恐怕都得燒個去根變成炭狀物。當然直升機發射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專打坦克頂蓋是最佳的辦法,可惜咱們那時候裝備差,還沒有編製陸航直升機,也就沒有那套空對地的武器裝備和戰術打法。
第三道是雷障,這個最好理解,主要就是大量的不規則的防坦克、防步兵地雷。前沿前共設了三個雷場,前二後一,前邊兩個都是正面達三百米左右,縱深二百米左右的寬大雷區,主要是針對山地地形來說,如果在平原地或者沙漠地形上,這兩個雷場只能算是小型雷區了。
第四道是混合障礙區,三個雷場中的一個就混合設置在這裡。最前面是一排反坦克水泥樁,全部取自敵人陣地上被炸壞的鋼筋水泥,這把變廢為寶,經過改裝後都利用上了。第二排是反坦克三角錐,這種制式器材數量不多,所以集中使用,這東西對付坦克還是很管用,不管怎麼翻騰都是尖朝上,使敵人的坦克、裝甲車遇上就無可奈何只能繞著走,還不容易爆破,按照坦克的履帶寬度縱深梯次配置,間隔距離較大,得一個一個的安裝炸藥才能毀掉,想一勺燴來個集團爆破那是不可能的,而且附近還有我們的步兵維護警戒這些障礙物,只要敵工兵或步兵接近破障,肯定得先挨一頓子彈和手榴彈。第三排是鐵絲網,具體來說還細分為三排,前有蛇腹形鐵絲網,中間是二列樁、三列樁鐵絲網,最後是屋脊形鐵絲網,三排鐵絲網中間還混夾著菱形矩馬和鹿砦,每幾個障礙之間都預設防步兵跳雷、拌雷、踏雷,還有大量的子母雷專門對付排雷的工兵。
靠近我第一道塹壕敵人必經之路和易被敵人突破的位置專門設置了一排防步兵定向雷,這個得手動控制,沒有大量預設,只能在戰鬥中機動布設。
四道障礙設置完畢,我還不放心,又將砍下的樹木削成尖狀和敵人原來障礙區內設置的大量竹籤加以利用,在各道各個障礙區之間挖設大量的陷阱,有防坦克陷阱,防各種車輛陷阱,更多的是防步兵陷阱,每個陷阱底部都埋設尖利的半米長的木尖和二三十厘米長的竹籤,只要敵人落下,不被貫穿身體扎死也得落個太監,全是向上奔著肚子老二等位置準備的。
整個工程進度異常迅速,不到十天就全部完工,讓營長和教導員看了都瞠目結舌,尤其是看到哥們兒對這些障礙設置研究的如此高深,更是讚不絕口。教導員再次稱哥們兒為「弟」,拄著那根高機彈殼拐棍手捧我親手繪製的「障礙設置平面圖」象拿著一幅希世珍品樂得合不攏嘴。
「穆童老弟真有兩下子,如果不當兵可以當個優秀的建築設計師,這一套下來夠敵人喝一壺了,不用打,能過了這幾道障礙算他們命大。」
我心說「這教導員純屬是沒事想誇咱哥們兒兩句,逗悶子而已,這些東西基本都是防禦作戰必須設置的,只不過讓哥們兒創造性的發揮了一下而已,再說了建築設計師算個屁,哥們兒是天生的畫家,只是手懶沒練那玩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