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盜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盜至極偷天換日(20)
    陰長生掌管地府雜事多年,平時就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次總算等來大事,由於十殿閻王是這次的主和派。所以這次挑選鬼魅勾引蚩尤的事情就落在他的身上,陰老頭回到地府當即召集會議。把地府領級以上幹部的家眷全部叫來……甚至包裹自己的13個老婆。要選擇什麼樣子的去勾引蚩尤呢?蚩尤喜歡什麼類型呢?看來大殿之上五花八門的長相,陰長生才感覺到自己攬下的膽子重,這一個地府高層之前審美差別原來竟然如此之大。就拿門口那個嘴巴比臉還大的姑娘來說,自己看到都反胃,可她確偏偏是轉輪王最喜歡的一個妃子。

    傳聞蚩尤之妻。春姬漲的冠絕天下,就連當年的九天玄女都自愧不如,地府這些「貨色」能過關?當初真不還如讓那兩個「雙胞胎」姑娘去了。

    民間傳聞就有女鬼勾魂之說,女人吸引男人的地方,長相是其一,但有品味的男人更注重魅力(據說現在還有注重名器的……)這魅力就來源於陰氣。男屬陽。女屬陰。天屬陽。地屬陰。人屬陽,鬼屬陰。自古陰陽相吸、陰氣越重的女人也就越召男人喜歡。綜合一下生活在地下的女鬼絕對是陰氣最重的了。所以才有女鬼勾魄,陽氣必散的說法。但蚩尤可不是一般人……或者說可不是一般物種,這到底行不行?

    沒辦法了,陰長生只能硬著頭皮頂上去。

    「那個……相比蚩尤復活的事情,你們也跟你們當家那裡有所耳聞,這些把大家召集過來就是為了此事!」陰長生緊了緊披風,斜眼看看了站在大殿邊角的妻妾們。

    一個身高兩米開外,肚子大的佔據了整個體重的四分之三的女人說道:「戰況這麼嚴峻?都需要我們女兵上戰場了?」

    眾女鬼跟著一陣慌亂,交頭接耳。陰長生咳嗽四十多聲還不見安靜,最後不得不高聲喊道:「安靜!聽我說!」

    「那個,你們確實是去上戰場!但並不是都去,只要找兩個就行,你們的戰場也不前線,放心你們的輪迴是有保障的!」陰長生還是第一次給這麼多女鬼開會,此事意識到場面及其難應付,不得不先做出保證。

    還是那個女鬼做出一副經驗的表情說道:」是要找慰安人員嘛?」

    陰長生吐了口吐沫罵道:「你到底是不是中國鬼,還慰安,你想慰安把你送修羅道去好好慰問慰問那些怪物!」

    見大肚子老實了陰長生接著說道:「大家不用緊張,我要在你們之中挑選最優秀的兩個,去完成一件可以名錘三界六道歷史的大事,到時候你的光輝甚至可以和補天女媧,助世玄女一爭高下,你們的形象也竟會被世人永記。」陰長生的話音剛落。

    下邊就已經亂套了,無數手絹向他丟來,「我報名!」「老公……我報名!」「陰家大哥,還記得我嘛,我是跟你玩花樣的都市王的七姨太呀,念在往「日」的舊情之上。把名額給我吧?」

    局面再度失控,知道咳嗽是沒用,陰長生直接來狠招,大喊一聲拍碎面前的一張桌子「別喊!誰喊不要誰!」

    這句話,果然起了很多作用。下面眾「美人」慢慢的消停下來。

    「這麼大的功績,並不是容易得來的,要有所犧牲的?」

    他老婆在旁邊小聲問道:」要犧牲什麼?」

    「色像!」陰長生很沉重的回答。可等來的確實呲之以鼻的笑哼。

    「我當是啥呢……我要報名!」「我要報名……」「老公……那個……我要報名」

    「……好好!你們都有報名的機會,現在聽的我,要不然……!」陰長生無奈了,只能馬上開始選秀,「要不然」剛一出口,下邊眾多美鬼就知趣的閉上嘴巴,一個個的像陰長生拋著媚眼,有幾個沒有眼睛的,也在用其他器官向主考暗示。

    「首先十殿閻王的家屬戰到左邊!將級以上家屬站在右邊,其人站在中間。」

    剛說完列隊規則下邊又有不少鬼不同意了,這是公平的競爭,怎麼可以跟登記掛鉤,眾鬼紛紛抗議,要求陰長生把活動搞成人間界電視台選秀那樣,要過關,要比拚,要全地府的鬼燒黃紙投票!

    十殿閻王的家屬更是聯合起來,要求陰長生舉辦選秀活動,十殿閻王在地府各職其事。

    第一殿,秦廣王蔣,二月初一日誕辰,專司人間夭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接引超升;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放,仍投入世間,男轉為女,女轉為田。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曰孽鏡台,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壞,隨即批解第二殿,發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司掌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入到十六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二殿,加刑發獄。

    第三殿,宋帝王余,二月初八誕辰,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解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王呂,二月十八日誕辰,司掌合大地獄,又名剝戮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以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天子包,正月初八日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台,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十六小獄,鉤出其心,擲與蛇食,鍘其身首(包公即善於用鍘刀),受苦滿日,另發別殿。

    第六殿,六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司掌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另設十六小獄。忤逆不孝者,被兩小鬼用鋸分屍。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鐵錐打、火燒舌之刑罰。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七殿,再查有無別惡。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司掌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發入此獄。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八殿,收獄查治。又,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將遭受下油鍋之刑罰;

    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再交各小獄加刑,受盡痛苦,解交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司掌豐都城鐵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銅樁,鏈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燒,燙燼心肝,隨發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害者個個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發生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生道)。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逐名詳細開載,每月匯知第一殿註冊。凡有作孽極惡之鬼,著令更變卵胎濕化,朝生暮死,罪滿之後,再復人生,投胎蠻夷之地。凡發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酴忘台下,灌飲迷湯,使忘前生之事

    這些人跟陰長生的官職比較起來應該說大小相當,但資格卻更加老一些,陰長生雖然負責此事,但也不敢太多得罪他們的家屬,在一看眾怒難犯,無奈只好同意選秀,就這樣,那邊火燒眉毛的等待的同時,地府這邊正在舉行,投胎杯,獻身蚩尤選美大賽……。

    神話傳說中,的職稱有很多,王……比如說十殿閻王,將……比如陰長生之流,皇……太多了!帝……也是太多了。

    但自古至今能稱君者,天下唯二人耳。

    在中國古代文獻、神話傳說中為部落首領、領袖人物者,僅有兩個被稱為「君」:一是盤古,二是蚩尤。

    《廣博物誌》卷九引《五運歷年記》:「盤古之君,龍首蛇首,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

    《尚書?呂刑》註:「九黎之君,號曰蚩尤」;唐陸德明《尚書釋文》引馬融曰:「蚩尤,少昊之末,九黎君名」;《戰中策?秦策一》高誘註:「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孔安國語:「九黎君,號蚩尤是也」。

    我們知道盤古完全是人為創造的一位創世大神,所以真正為傳說時代部落首領、領袖人物稱「君」者,實際只有蚩尤一人。其他「三皇五帝」從遂人、伏羲、太昊、神農、炎帝、黃帝,到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禹,均稱「皇」稱「帝」,乃至女媧、共工、祝融亦如此,各自居於不同的「三皇五帝」譜系中。蚩尤是一個例外,沒有進入任何一種「三皇五帝」譜系,非「皇」非「帝」而為「君」。蚩尤在古書中的這種稱謂顯得很另類,根據這種另類的稱謂「君」去探索蚩尤和蚩尤裔的文化,按理說是順理成章或可能的。

    古有三苗國,在長江流域。

    《戰國策.魏策二》:「苗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史記?吳起列傳》:「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韓詩外傳》卷三:「當舜之時,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澤之水。」《淮南子?修務訓》高誘註:三苗「在彭蠡、洞庭之野」。這些說法大同小異,但可判斷,三苗國、三苗族當主要居於今洞庭湖與鄱陽湖之間。

    今苗族主要居於雲、貴、川、湘交界地區,而其族源可上溯至三苗、九黎和蚩尤。龍文玉《苗族與楚族》說:「現代湘西苗族《遷徙歌》中,自稱祖先從江漢流域的苗國遷過來的」蔣南華《中華文明七千年初探》報道:「生活在貴州各地的苗族都說,他們的祖先是從江西彭蠡和湖南洞庭湖一帶遷徙到貴州的。在他們今天的表葬習俗中,還流傳著護送死者靈魂返回洞庭湖老家的巫祝活動」,而洞庭湖地區,正有一著名的「君山」。不僅如此,「傳說洞庭湖中的君山,原名苗山,是苗族先人休養生息的地方」「君山」將蚩尤、古三苗與今苗族聯結在一起,或證古三苗與今苗族確為蚩尤後裔,或證以「君」之稱去探尋蚩尤和蚩尤裔文化、遺跡確有可行之處。

    俞偉超先生認為,以江漢平原為分佈中心的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當為三苗文化.楊新改、韓建業通過對「禹征三苗」及江漢平原史前考古學文化與中原地區龍山時代考古學文化的變遷、互動關係的考察又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據古書載,堯、舜、禹時期屢伐三苗,因此可推斷,三苗族、三苗文化在長江流域也有一個南遷過程,即早期在長江以北,後遷至洞庭湖、鄱陽湖地區。

    據考古學研究,屈家嶺文化最初是由分佈於江漢東部地區的油子嶺一期一類遺存發展而來,而後者實際上是在鍾祥邊畈早期一類遺存的基礎上,融合了大量大溪文化因素而形成。由於與邊畈早期一類遺存最近似的先行文化為仰韶文化後崗類型,所以學者推測前者極可能是後崗類型的人們南向移居的結果。後崗類型主要分佈在豫北冀南地區,苗族有大量的傳說、史詩講述其祖先蚩尤在黃河流域、在北方與炎黃發生戰爭而失敗,導致蚩尤裔南遷,傳說與考古學文化的變遷關係吻合。

    蚩尤為九黎之君,說明「九黎」與蚩尤同時,而「三苗」年代當晚於「九黎」,《國語?楚語下》說「三苗復九黎之德」亦可證二者年代有先後。三苗國、三苗族在長江流域,傳說中的炎黃蚩戰爭發生在北方「冀州」而不在長江流域,所以蚩尤文化、九黎族可能與後崗類型有關。後崗類型分佈的地區,正是蚩尤遺跡、九黎族遺跡最多的地方:蚩尤塚集中分佈在河南東北部、山東西部如河南台前、山東巨野、汶上等地;古代黎國、黎地則集中在山西東南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黃河沿線,如山西黎城、潞城、長治、壺關一帶為春秋時黎國所在,漢之魏郡有黎陽在今河南浚縣,東郡有黎縣在今山東鄆城縣西。後崗類型影響之處,都與蚩尤事相關:如後崗類型分佈到山東地區,古史傳說中有「蚩尤伐空桑」一事,後崗類型影響遠及今河北涿鹿、北京延慶一帶,那裡有不少與蚩尤、黃帝相關的遺跡、傳說。

    但是炎黃蚩戰爭並非發生在今之河北、冀西北:

    其一,如果以西水坡45號墓死者為被殺之蚩尤,其年代在前4500年左右。按後崗類型為蚩尤、九黎族文化,則半坡類型當為炎帝文化、廟底溝類型當為黃帝文化(炎黃為徐旭生所說之「華夏集團」,應在陝、晉、豫地區)。在前4500年左右,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及其先行文化均未發展至今日之冀中、冀西北涿鹿、阪泉一帶,故炎黃與蚩尤之戰無從說起。

    其二,後崗類型的年代約為前4500—前4000年,可以考慮前4000年左右蚩尤族為炎黃所戰敗,然後蚩尤族南下長江流域或四散而去。按蘇秉琦先生認識,考慮遼西地區紅山文化為黃帝文化,然後將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均視為炎帝文化。在前4000年左右,半坡類型基本上已消亡為廟底溝類型所取代,北上與紅山文化交匯者僅廟底溝類型,但二者相較廟底溝類型的繁盛非紅山文化可比,是前者進入遼西影響了後者,而非後者南下影響了前者,這與傳說中的黃帝勝炎帝基本史實不合。後崗類型的主要分佈區為豫北、冀中南,無論紅山文化或廟底溝類型均未對此區發生重要影響,亦未在此立足,故談不上炎黃聯合戰蚩尤一事。

    其三,侯仁之先生據古代自然地理條件推斷,認為太行山麓以東的大平原為洪泛區,曾經存在大面積的沼澤,不利於古人類居住。邱維理等以河北內丘、肅寧兩種類型的沼澤沉積剖面為依據,分析華北平原古洪水特徵及其對古代人類活動的影響,認為距今7000——4000年間,華北平原洪水頻繁,洪泛沼澤影響時間較長,形成湖沼眾多、不利於人類活動的自然環境。為避免洪水的侵襲,古代人類選擇地勢較高的山前洪積台地或人工修築高台居住,使得華北新石器時代遺址大多分佈在山前地帶,並且具有「高台文化」的特點。華北平原考古文化遺址呈現自山前至平原,時代由早到晚的分佈特點,平原內部直到春秋、戰國以來的考古遺址才逐漸加。華北平原史前時代這種差強人意的生存環境,不當是大規模的炎黃蚩部族爭戰之地。

    其四,苗族關於炎黃蚩戰爭的神話傳說多是講戰爭發生在渾水河邊的蚩尤壩上,此「渾水河」學者一般理解為即黃河,又將其定位於黃河中、下游。據此判斷,炎黃蚩戰爭應是在黃河兩岸,而不當是今日之冀中、冀西北。但戰爭發生在黃河中、下游兩岸也講不通。流傳於貴州關嶺一帶的苗族傳說《蚩尤神話》將蚩尤與黃龍公、赤龍公(即黃帝、炎帝)之間的戰爭稱為「打龍之戰」,其中稱黃龍公的兵將被蚩尤打敗了不甘心失敗,過了一段時間又興兵逆「黃河」而上,再次進犯蚩尤族。這證明黃帝族居「黃河」下游。戰爭如發生在豫、魯黃河兩岸,則黃帝族是從海上或山東地區向上游的蚩尤族進攻,這與古史傳說的基本面相違,因黃帝族的大本營不可能在山東地區或海上。

    其五,諸先生補《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載田千秋上書曰:「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叛父,黃帝渡江。」楊漢先《貴州省威寧縣苗族史傳說》講蚩尤與黃帝之間的戰爭說,敵人(黃帝方)乘七十隻獨木舟及七十對大析船渡江而來,作了七層的包圍,戰爭展開在圖南玉末河邊的公牛關。這些是關於炎黃蚩戰爭的極為貴珍的資料:大河才可稱江,因此戰爭發生地絕不在今日之冀中、冀西北,當然這個「江」也不是指長江,而應是指黃河、渾水河(因黃土高原為風沙、塵土堆積而成,且由於黃土侵蝕,故黃河、渭河在新石器時代也當為渾水河,只是渾濁程度不及歷史時期)。但是「黃帝渡江」也不是指豫、魯間的黃河段,因在整個後崗類型期,豫、魯黃河兩岸都找不出哪種考古學文化可附會為黃帝文化。

    以後崗類型為蚩尤裔、九黎族文化,西水坡45號墓為蚩尤墓,半坡類型為炎帝文化,自然推出後崗類型的主導人群、西水坡45號墓主當來自渭水流域半坡類型。文獻證據:蚩尤為炎帝后裔,因與炎帝相爭而導致黃帝介入,炎黃聯合殺蚩尤,所以蚩尤族、蚩尤文化應與炎帝文化緊密相關。考古學證據:西水坡蚌塑龍、虎、鹿在同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中僅能在仰韶文化尤其是半坡類型中發現,而且西水坡45號墓的下葬年代正是後崗類型的起始年代。據此,炎黃蚩戰爭發生在渭水下游至晉南這一地區。

    炎黃蚩戰爭的文獻證據:《禹貢》「冀州」含渭水平原而不是後來文獻所稱的「兩河之間」,黃帝殺蚩尤的「冀州之野」、「中冀」(《逸周書?嘗麥篇》、《屍子?卷下》、《路史?後紀四?蚩尤傳》)正是渭水下游至晉南地區。考古學證據:半坡類型典型多人二次葬墓地集中於渭水下游地區,其中元君廟、橫陣墓地年代與西水坡M45相若,當為炎黃聯合殺蚩尤所致,史家、姜寨二期墓地年代偏晚,當為後來炎、黃兩族大戰所致。黃帝族自晉南「渡江」,從渭河下游逆河而上幫助炎帝族征服蚩尤,所謂「渾水河」當指渭河,「蚩尤壩」指渭河平原,「公牛關」指潼關。廟底溝類型為黃帝文化,其正源為晉南北橄遺存、棗園文化、近年已為考古發掘和研究所證實。

    後崗類型分佈及其所影響地區之外的蚩尤遺跡、黃帝遺跡現在可以得解:晉南有蚩尤城、陝西華縣有蚩尤城,皆因炎黃蚩戰爭發生在這一帶,曾有蚩尤後裔居住所致。《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邑於涿鹿之阿」,正義引《輿地誌》云:「涿鹿本名彭城,黃帝初都,遷有熊也。」「有熊」為今河南新鄭,則黃帝初都之「涿鹿」正應在晉南,炎黃蚩大戰之涿鹿、阪泉正在晉南。

    元君廟,按其本義即紀念最初的「君」、紀念大「君」的地方,這位「君」即九黎之君蚩尤。元君廟仰韶文化多人二次葬墓地即因炎黃聯合殺蚩尤而產生,故推測元君廟很可能是蚩尤被俘之地。元君廟所在的華縣古有蚩尤城,推測蚩尤當一直生長、生活於此地。蚩尤死地,按《雲笈七簽》卷一百《軒轅本紀》「(黃帝)殺蚩尤於黎山之丘,擲械於大荒之中,宋山之上」,此「黎山」在晉南解州傳為蚩尤被肢解之地,可能因解州鹽澤「鹵色正赤」

    上述「半坡類型及其典型多人二次葬墓地——後崗類型及濮陽西水坡M45——長江流域邊畈早期、油子嶺一期、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與「華縣蚩尤城、元君廟、驪山(黎山)——晉冀魯豫交界地區古之黎國、黎地、蚩尤塚及「九黎之君」——洞庭湖、鄱陽湖地區古三苗國、三苗族、君山、苗山」在考古學、神話傳說、歷史地理諸方面構成了一系列的證據鏈,而晉南解州、蚩尤城、阪泉、涿鹿,黃帝殺蚩尤之冀州、中冀亦在此範圍內(晉南北橄遺存或謂「東莊類型」亦受到半坡類型重要影響,並存在一些多人二次葬遺存)。有關炎黃蚩戰爭的古代文獻、神話傳說與相關的考古學文化、文化遺存已聯結為一個整體,其間並無重要的梗阻和障礙存在(今日冀西北之涿鹿、阪泉等黃帝、蚩尤遺跡當為古人附會或黃帝裔、蚩尤裔遷徙所致,廟底溝類型、後崗類型均發展至此)。

    還有一個現象可作參考:

    巴人的祖先稱為「廩君」,而且為白虎的魂魄所化(《世本?氏姓篇》、《水經注?夷水》、《華陽國志?巴志》)。巴人稱其祖先、首領為「君」,同於三苗、九黎稱蚩尤為「君」;巴人崇拜虎,也同於三苗、九黎,區別只在於前者崇拜白虎,後者崇拜黑虎。古代黎、狸、虎相通,九黎即九虎;「蚩尤闞姓」,「闞」為老虎咆哮之聲,表明蚩尤族崇拜虎。據介紹,紀念蚩尤的儺祭儀式供奉黑虎真君和白虎八部大王兩神,儺師畢嫫身披虎皮八幅羅裙(虎裙)祭土主之後,由黑虎真君(由一老者扮黑虎頭領以象蚩尤)率八虎。證明蚩尤在其後裔心目中本身即是虎神。這又由考古材料進一步證實:西水坡45號墓及蚌塑龍虎圖像與渭水流域半坡類型後期、史家墓地龍虎構形均是「貶龍揚虎」。「龍」代表黃帝一方,由前述《蚩尤神話》蚩尤族稱與黃帝族之戰為「打龍之戰」亦可得證。

    巴人與蚩尤、蚩尤族是一種什麼關係,目前尚難以論定,但巴文化、巴蜀圖語與半坡類型有很明顯的聯繫,如虎崇拜,器物圖案、符號中的牛角紋、陰陽交午圖形及其變式等,在古文化中幾乎為唯一對應關係。據學者研究,巴蜀圖語實際應是巴人或崇虎的蜀開明氏所作。筆者推測,巴人的遠源有可能與半坡類型中與黃帝聯合殺蚩尤的炎帝族有關,所謂白虎(星)、白旗被視為不祥之兆,有投降、變節之意可能源於此。

    國光紅先生認為屈原《九歌?雲中君》為祭祀蚩尤之歌:蚩尤戰敗後為黃帝所肢解,故為「解神」;《易經?解》卦下坎、上震為「雷雨」之象,《解》卦專為蚩尤而設,蚩尤亦即「雷雨」之神。雷、雨俱為雲中之物,故「雲中君」非指雲神,而是暗指蚩尤,所以才有《雲中君》「覽冀州兮有餘」等名,。「雲中君」是否即指蚩尤,筆者覺得尚難決斷,故暫時存疑

    《探索10》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