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皇后 網友上傳章節 【第九卷 宮斗】第四章 廢制
    朱祈鎮和凌若辰以前只是在史書或者野史外傳之類的書裡,見過關於殉葬的說法,可是沒想到,他們身處的這個大明王朝,上至皇帝,下至王侯,甚至連一些富商地主家裡,這類殉葬的事情,都很是平常。在皇家此類風氣更勝,有的時候,就連剛進宮不久的宮女也會被逼殉葬。

    只是朱祈鎮九歲登基,後來又換了這個穿越來的馬甲,根本是不知道當初宣宗駕崩時的殉葬慘況。

    直到如今,朱祁鈺的陵墓修好,要正式舉行封陵儀式了,這件事才提到了他們的面前來。

    原本照明朝的殉葬制度,凡是被冊封為貴妃等高等名號,生過兒子且兒子被封過藩王的,可以不殉葬。那些個在宮斗中失敗的,沒有子嗣的,就成為這最後的殉葬品了。

    汪氏生的雖然是個女兒,但是她也曾經被封過皇后,本不必殉葬的,可這次負責朱祁鈺安葬禮儀一事的,正是徐有貞。

    他原本是擁立朱祈鎮,奪門復辟的第一功臣,可是到了最後,于謙傳達了朱祁鈺的口諭,禪位於朱祈鎮,將這謀逆叛亂之事完全合法化,他的功勞也就被一筆抹殺,雖然也得到了加官進爵,可是比之他當初預想的,相差甚遠。

    如今木已成舟,無法改變,朱祁鈺和于謙相繼過世,他心頭對這兩人的怒火,索性就發洩在了他的家人上……1#6#K#。

    他借口王生前寵幸多人,為了維護皇家的清譽,凡是受過召寵地妃嬪宮女。盡數都要殉葬。這麼一來,因為當初朱祁鈺求子心切,廣納後宮,遍播雨露,需要殉葬的女子竟然過百人之多。這些女子有的年方二八,才不過受過一兩次召寵,不但葬送了青春韶華,如今竟連性命都要賠了進去。

    她們被關在王府中,也別無他法,只得向汪氏求助。

    汪氏在做皇后期間,對南宮和朱見深都照拂有加,所以她不但沒受到牽連。還恢復了王妃的名號,可以進出後宮。她見這麼多女子的性命攸關,可又不能違背祖制,只得跑來求凌若辰代為求情,哪怕以她一人相代,換得這百餘女子地性命。

    朱祈鎮和凌若辰聽罷,先是面面相覷,均感到無比震撼。

    都到了如此繁華盛世的大明王朝,前有鄭和七下西洋,將中華文明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可在這裡,卻還保持著這麼殘忍的陋習。

    汪氏見他們倆面露異色,半響不語,以為是不肯答應急忙站起身來,可她之前在殿前跪了半天,雙膝無力,又跪倒在地上,順勢伏倒在地,泣不成聲地說道:「懇請皇上開恩,放過那些個女子,臣妾願以身相替。絕無怨言!」

    「王妃免禮!」

    朱祈鎮急忙示意凌若辰扶起她來,然後說道:「王妃誤會朕的意思了,朕方才不語,並非不肯赦免她們,而是在想,如何廢除這個殉葬的制度。」

    「啊——」

    汪氏震驚地望著他。皇帝要開恩赦免。不過是一道旨意的事情,可若是要廢除一項傳承已久的祖制。卻需要經過禮部商議,內閣評定,並非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

    可若是真地廢除了這個制度,非但是她們這些姐妹受益,以後天下間所有嫁入王侯之家和皇宮裡的女子,都會間接受益。

    這一次,她沒有跪倒,只是在凌若辰的扶持下,顫顫巍巍地向他福了一福,顫聲說道:「若是如此,汪氏代王府的姐妹和天下間女子,謝過皇上了!」

    第二日早朝之上,朱祈鎮聽罷眾臣的例行匯報,就提出了廢除殉葬制的事來。

    一語既出,堂下竟是議論紛紛,分成了兩派,當著他的面,就開始引經據典地互相辯駁起來。

    的稱頌他英明仁慈,如此殘忍血腥之事,廢除是理所應當之事。

    反對的堅持要遵循祖制,殉葬乃是成全妻妾貞節之名,夫妻於泉下再會續緣,乃是流傳了上千年的規矩,如何能說改就改?

    朱祈鎮早就聽聞,這大明朝地黨派之爭,唇舌之辯,在朝堂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就連他這個皇帝在上面坐著,下面的臣子都能爭辯得面紅耳赤,青筋爆現。

    若是其他的事情,他還有興趣聽聽他們地意見,可是這件事,他心意已定,是務必要做的,當下雙手一揮,示意眾人安靜,下面早有小太監候著,急忙提醒了正吵得熱火朝天的百官,齊齊靜默下來,等著聽他說話。

    朱祈鎮淡淡然掃視群臣,視線在幾個爭論的最凶的臣子身上稍作停頓,最後落在了禮部尚書胡淡的身上,正色說道:「朕今日提起此事,並非要你們商量對錯,而是明確,自朕以後,上至天子,下至草民,均不得輕賤女子性命,以人為殉,若有需要,另以草木紙人代替,若是強逼至死,則以殺人論處。」

    他的聲音雖然不高,但是一字一句,都說得無比堅定,口氣中的強硬態度顯而易見,讓那些之前持反對意見地大臣都不由的感覺腦後生風,脊背發冷,知道在這件事情上,絕對沒有什麼討論的餘地了。

    自從他復位一來,一改從前的作風,短短半月時間就處理完了景泰帝朱祁鈺積壓了近半年的奏折,每日裡批閱奏折,在內閣聽政,勤奮的程度,連很多大臣都自愧不如。

    私下裡大家也曾經討論過,或許這個主子,在塞外和南宮裡,當真是臥薪嘗膽,吃了不少地苦,如今發奮起來,加上原本就有地底子,果然與從前大不相同了。

    尤其是他說話做事的風度,看起來還是原來溫潤如玉地謙謙君子樣,只不過,比原來多了幾分綿裡藏針的銳氣,更多了些決斷的老練,就連他們這些久經官場的老油子,一些習慣性的小花招小手段,也瞞不過他的眼睛。

    這樣一個主子,於他們而言,當真不知是福是禍。

    但這道旨意一頒布下去,於民間的反應,卻是大大的驚喜。

    多少人家的女兒,因為這一念之慈,而保住了性命。

    不管他和朱祁鈺的帝位如何變更,在老百姓的眼裡,至少在心性仁厚這一點上,他已經得到了認可。

    ()

    http://

    http://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