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 第五卷 第三十七節 點將
    朱祁鈺早就有建立凌煙閣的想法,不過之前一直忙不過來。而這次回京之後,他專門遣前帝國前禮部官員,按照最正統的方式,建立凌煙閣,以祭奠那些為帝國捐軀的將士。而最初,朱祁鈺是想將皇宮北面的建築群改建為凌煙閣的,不過後來遭到了眾多人的反對(今後,這裡將成為帝國軍事博物館),所以不得不放棄了。

    為了表示對帝國軍人的重視,以及對那些在戰場上陣亡將士的緬懷,朱祁鈺讓人在太廟旁邊修建了凌煙閣,這是一組龐大的建築群,分成了五個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帝國將士紀念堂,裡面供奉的都是那些從明帝國建立以來,為帝國征戰疆場的將領。而在凌煙閣主體建築落成這一日,朱祁鈺將帝國所有將軍都招了過來,他要借此地,宣佈新的軍銜制度,並且,冊封批將軍。

    「這後面,都是那些曾經為帝國做出了傑出貢獻的軍人,徐達,常遇春這些傑出的將軍,你們應該比我還要熟悉,沒有這些軍人浴血疆場,沒有他們為帝國拚殺,也就沒有今天的明帝國!現在,我們在此紀念這些為帝國征戰四方的軍人,一方面是為了表達對他們的緬懷,而另外一方面,我希望,從今往後,所有的帝國軍人都記住,你們在沙場上奮勇殺敵,為國建功,帝國並沒有忘記你們,帝國的百姓也永遠不會忘記你們。正是帝國軍人付出的汗水,鮮血與生命,才為帝國百姓換來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才為帝國爭取到了更大的生存空間,才為帝國百姓贏得了更多的利益!軍人,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是一個特殊的人群。當我們受到國家召喚。放下手裡的農具,穿上戰袍,拿起武器,走上疆場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成為了軍人,並且決定了我們後半生的命運。作為帝國軍人。我們的職責是什麼?保家衛國,抵禦外辱!對,這些都是軍人天生的使命。不過。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軍人要做到的不僅僅是這些。軍人,是帝國地先驅,是帝國手裡的利刃,軍人不僅僅要保衛帝國,還要為帝國的利益而戰,不管在天涯海角,只要我們想到自己身為帝國軍人,那我們就應該知道,帝國軍人是天底下最強大的,最光榮的,也是最厲害的……」

    陳懋為這番演講做了長久的準備工作,這是他親自寫的演講稿,就連一旁的朱祁鈺都有點感動了。這些年來。朱祁鈺最為依靠的就是這些軍人,他最為信任的也是這些軍人。而帝國軍人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也從來沒有辜負過他的希望。從大漠,草原到朝鮮的山地,帝國軍人在戰爭中的表現讓他非常的滿意。當然,這也是朱祁鈺帶出來的軍隊,如果沒有他的存在,明帝國決不會有這支強大的軍隊存在!

    「……現在,請皇上為大家訓話!」

    朱祁鈺走到了台前,他輕輕的壓了壓手。說道:「我……聯對你們都很滿意。雖然,聯是大明的皇帝,不過,聯更希望與你們一樣,是大明的軍人。這麼多年來,你們一直陪伴在聯的身邊,度過了風風雨雨,取得了無數次的勝利,建立起了舉世無雙的戰功,而這還僅僅是個開始,聯保證,今後,將帶領你們走向更為輝煌的勝利!而聯對你們也只有一個要求,今後,不管何時何地,當你們想到自己身為帝國軍人的時候,你們不要忘記,榮譽,勝利與你們同在!」

    全場響起了激烈的鼓掌聲,這也是新規矩,當然,這些將領肯定都練了很長的時間吧,才能適應用鼓掌的方式來表達激動的心情。

    朱祁鈺壓了壓手,等到全場安靜下來之後,又說道:「當然,聯,還有帝國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只有軍人的付出,才有帝國的強大。在這裡,聯將宣佈批將領名單,這是帝國對你們的獎賞,也是帝國給你們的動力!」

    帝國冊封的批將軍並不是很多。當然,朱祁鈺自己的戰功最大,所以他成了帝國歷史上唯一的大元帥,這多半是個象徵性的頭銜,畢竟,大元帥是個什麼東西,朱祁鈺自己都解釋不清楚,只是比元帥還要高一級而已。

    朱祁鈺之下有兩人,其中陳懋是帝國陸軍元帥,也是帝國當時唯一的元帥。而讓人驚訝的是,于謙竟然也得了個榮譽元帥的稱號,以表彰他的京城保衛戰,兩場北伐戰爭,京城平叛戰爭,以及朝鮮戰爭中立下的功勞。

    這兩名元帥之下,是楊洪,郭登,嚴廣儒,羅國棟,衛平,祖百齡,鄧茂,柴棟,李舜臣九人被封為大將。陳豫,梁岳,張同,衛廣等十五人被封為上將,海濤,田宗等二十七人被封為中將,另外還有三十八人封少將,四十多人封准將。而這些將軍中,除了十多名在之前就已經名聲大噪的將軍之外,其他很多人都是從普通軍官中提拔出來的。比如,在安州保衛戰中,就有八名年輕軍官因為戰功卓著而被破格提拔為了將軍,其中一人還是上將!

    顯然,朱祁鈺重用人才的思想是不會變化的。而且,新的政治體制,新的軍事體制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朱祁鈺選拔人才的特點也非常的明顯,重用年輕有為的,而對那些老頑固,基本上都不會太在乎!這也造成了,朱祁鈺的這支軍隊以年輕將領為主,這為他今後的征戰莫定了堅實的基礎!

    封完了將軍,自然少不了一番慶祝,而這日,朱祁鈺也是大醉而歸。在這些並肩作戰的將軍面前,朱祁鈺是沒有一點架子的。而且,他還與將軍們約定,今後,在作戰的時候,朱祁鈺的身份是大元帥,只有在處理政務的時候,才是帝國皇帝。當然,這也是朱祁鈺為自己尋求解脫,他確實覺得自稱「聯」並不是一件讓人感到舒服的事情。

    而在封完了將軍之後,其他的軍官就交給了于謙這個「國防部長」去處理。在新的軍政體系中,陳懋的總參謀部並不負責軍隊人事,軍官的任免大權全部收歸國防部。實質上,這就是用文職官員限制軍人的權力。只要國防部掌握了人事大權,那麼將軍就不可能控制軍隊。而在以往,普通軍官都是由將軍直接任命的。這造成了將軍培養個人勢力,在軍隊中拉小團伙的弊端出現。

    而這時候,東征日本的準備工作也已經先後到位。為了這次東征,朱祁鈺幾乎是費盡了所有的精力。他將軍事改革交給了陳懋與于謙負責,將制定憲法的工作交給了薛希薛希濂與于謙負責,而自己地主要精力就全都放到了東征日本的準備工作上來!

    幾個月的時間,帝國海軍又新增加了十艘一級戰艦,二十多艘二級戰艦,以及一批三級戰艦。不過,增加的運輸船更多。其中,很大一批都是從日寇手裡奪過來地,這些運輸船在經過了一番改進之後。都被利用了起來。不然,要明帝國一時之間去搞運載十幾萬軍隊,以及大批彈藥物資的船隻。恐怕還真做不到呢!

    而最讓朱祁鈺意想不到的是,李舜臣這幾個月下來,還為明帝國做出了一項重大發明,一項將徹底改變海戰方式的發明!

    在與日寇的海戰中,明帝國海軍主要有兩大戰術,一是戰列戰術,二是突擊戰術。在這兩大戰術中,戰列戰術是明帝國海軍艦隊的強項,憑借帝國海軍戰艦強大的火力,戰列戰術能夠擊潰任何一支敵人的艦隊。不過口戰列戰術本身的缺陷也很大,即無法對敵構成致命的打擊,如敵艦隊發現勢頭不妙,準備逃跑的話,那麼排成戰列線的艦隊幾乎無法對其進行追擊!

    突擊戰術的側重點就與戰列戰術完全不一樣,其核心思想就是快速突擊,利用戰艦強大的火力,在近距離上解決戰鬥。不過,這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明帝國海軍戰艦裝備的都是長身管,遠射程的火炮。

    這種火炮在戰列戰術中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說的,足以在敵人無法還擊的距離上擊潰敵人。可是,在近距離的炮戰中,長身管,遠射程火炮的弊端就非常地明顯了,一是口徑小,炮彈威力不足,二是射速慢,無法滿足近距離戰鬥時的快節奏要求,很多時候甚至會延誤戰機!

    比如,在蔚山外海一戰,日寇就是利用明軍火炮射速過慢的機會,才能有部分艦艇得以逃脫的。如果,明軍的火炮威力再大一點,炮擊速度再快一點的話,那日寇的艦船就要全軍覆沒了!

    李舜臣在海戰中發現了這一問題之後,就立即想辦法解決,而他想到的辦法也非常的簡單,製造一種大口徑,短射程的囟炮,專門用於近戰!這絕對是一種將徹底改變海戰戰術的發明,而且是一個非常簡單,非常容易實現的發明。

    囟炮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很像後世出現的迫擊炮(迫擊炮本身就是從囟炮發展出來的),炮身粗短,口徑很大。這樣,火藥與炮彈裝填起來都非常的方便,也自然提高了炮擊速度。也因為使用更大口徑的炮彈,所以威力大增,後來還因此產生了其他一些特種彈藥。

    朱祁鈺在見過了李舜臣的這一發明之後,心裡大喜,立即向柴匯的軍火廠下了大批訂購的訂單。而柴匯剛成了國丈,心裡對朱祁鈺是感激不已,哪能怠慢,立即組織人力,用最短的時間製造出了批囟炮。這種囟炮口徑兩尺,身管長八尺,一次裝填十五斤炸藥,發射重達四十八斤的炮彈!

    朱祁鈺也立即讓戰艦裝備了這種火炮。當然,因為囟炮的彈道問題,以及其龐大的重量與體積,這種火炮只能放在戰艦的露天甲板上,而為了降低戰艦的重心,保證戰艦的航行性能,還不得不撤除了首甲板上的一些火炮。按照標準,一級戰艦配備八門囟炮,二級戰艦配備四門囟炮,這些囟炮都沿戰艦的中線,安裝在桅桿兩側,採用固定炮塔設計,而後來出現的可以轉動的炮塔,那已經是好幾年之後的事情了。三級戰艦則因為排水量太小,因此不配備囟炮,本身三級戰艦也不參與艦隊主力會戰,沒有配備囟炮的必要性。

    在艦隊做好了出征準備的時候,朱祁鈺為遠征日本準備的十五完陸軍也都做好了準備。這分別是衛平的集團軍,下含鄧茂的軍,陳豫的第二軍以及衛平兼任軍長的第三軍。羅國棟的第二集團軍,含羅國棟兼任軍長的第四軍,衛廣的第五軍,以及嚴廣儒的第六軍。而這兩個集團軍組成的集團軍群由陳懋擔任司令。除此之外,還有梁岳的近衛軍。

    海軍方面,柴棟為海軍總司令,李舜臣為海軍參謀長兼副司令,以及北海艦隊司令。這次出征,柴棟負責留守大沽,負責海軍後勤,並且監督海軍的建設工作。

    朱祁鈺親自擔任遠征軍的總司令,並且坐鎮「帝國」號指揮。原本,他是不想讓陳懋參加遠征的,必經國內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這個總參謀長去處理,不過陳懋並不想在留守後方了。雖然朱祁鈺沒有少給他記一份功勞,可陳懋見到那些晚輩將軍都已經在戰場上立下了那麼多的戰功,他能不急嗎?如果被這些晚輩給超過的話,他這個元帥還有什麼價值?

    朱祁鈺說服不了陳懋,就只有將他帶上,讓他指揮地面戰鬥,而自己則負責海軍的作戰行動。當然,國內的事情,也就只有全部丟給于謙去處理了。如同以往一樣,這次朱祁鈺又把帝國大權交給了于謙。當然,軍隊的後勤補給工作也都落到了于謙的身上。只要朱祁鈺出征,于謙就必然是留守人員,反正,于謙也早就習慣了這個身份!

    做好一切準備之後,朱祁鈺就率領艦隊離開了大沽港,而陳懋也率批陸軍搭乘運輸船隊跟隨艦隊出發,而另外一部分陸軍則由陸路前往朝鮮的釜山,蔚山等港口,在那裡上船,與主力會合。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而朱祁鈺遠征日本的軍事行動也就此全面展開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