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煉心 ·12 ∼第六章 永樂歸天∼
    遷都北京既定,王老財後悔不迭,急忙又前來找李瑟活動,想要再要回李瑟先前答應他的土地,不過不敢直接找李瑟去說,先找王寶兒商議。

    王寶兒氣得嚷道:「爹爹,你可真是丟人,你為什麼就那麼性急地不要土地呢?現在害我丟臉,你出爾反爾,你讓我怎麼去說啊?」

    王老財陪笑道:「我不是以為那些土地不值錢了嗎?賠錢的買賣誰做啊?」

    王寶兒怒道:「那薛瑤光的老爹怎麼沒有退掉土地?」

    王老財沒有借口,只好認錯,好說歹說求她幫忙,最後王寶兒沒有辦法,只好找李瑟說情。

    李瑟見王寶兒臉紅害羞,前來說事,心裡暗笑,便假裝皺眉道:「寶兒,這事情不是我不幫你,你也知道,岳父大人他落井下石,氣得瑤光她們直罵呢!現在土地歸她們管理,我怎麼好再出口呢?」

    王寶兒求道:「好郎君,你若是不幫我去說,那還能有誰幫忙呢?」低聲下氣,撒嬌求懇。

    李瑟沉吟道:「既然這樣,我也可以幫你,不過除非……」

    王寶兒急道:「除非什麼?」

    李瑟在寶兒耳邊道:「除非你晚上……」

    聽到一半,王寶兒臉紅填道:「你好壞。」

    李瑟「哈哈」大笑道:「那你答應不答應?」

    王寶兒垂頭微微點頭。

    王老財到底把土地弄到手,從此更加小心從事,魔教和六大門派互相爭鬥,不知道誰能笑到最後,只好見機行事,保全自家才最重要。

    遷都北京之後,光陰易過,倏忽春夏,又是幾載寒暑。在這段時間裡,朱棣一面整頓朝政,一面商議北征之事。兵部尚書方賓上書道:「糧食短缺,不能興兵出師。」朱棣很是不滿,便召戶部尚書夏原吉,問北線上糧食多寡。

    夏原吉奏稱所有邊疆上的儲備,只能夠守衛的士兵吃,不足給補大軍。又上言說屢次出師,戎馬資儲,都用的差不多了,民間又鬧災患,內外俱疲,應順時休養。

    朱棣本想出兵討伐,但見臣下反對,心中不樂,又詢問李瑟的意見。

    李瑟道:「聖上為社櫻鞠躬盡瘁,應該調養,何必再親自出兵呢!」

    朱棣歎道:「我知道你的心意,可是北方未定,我雖然老了,但我一生爭戰,怎麼也比兒孫們強,不為他們打下穩定的江山,恐怕他們沒有他們老子的本事。」

    朱棣一面讓夏原吉徵調糧儲,一面詢問刑部尚書吳中,他的回話大體和方賓一樣,朱棣正在氣頭上,不由怒道:「你也學方賓說話?等會我殺了方賓,省得你學他。」

    兵部尚書方賓聞言非常害怕,竟自殺身死。朱棣惱怒之餘,也將吳中入獄,並下旨不許大臣們再反對出兵。他命侍郎張本等人,分別去山東、山西、河南諸府,督造糧車,運往前線。

    籌措完畢,永樂二十年二月,朱棣率軍起程。朱棣下令調用驢三十四萬匹,車近二十萬輛,挽車伕二十三萬多人,共運載糧食三十七萬石,隨大軍出征。

    李瑟雖然和一干大臣一樣反對出兵,但是皇帝決心已定,也只有支援。李瑟見百姓困苦,便為這次出兵貢獻了許多的錢財。

    古香君幾女開始雖然不願意,但是李瑟帶她們去看民間的疾苦,她們也就不反對了。

    李瑟道:「雖然出兵是為了邊疆的安寧,也是為了百姓。可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憐天下百姓啊!我們只有盡全力緩解他們的困苦了。」

    王寶兒卻道:「是啊!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我才不要當那些老百姓呢!」

    薛瑤光道:「寶兒妹妹說的好像一點也不體涼百姓,可是你和花妹妹每天去採集藥物,菩薩心腸啊!一個人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好多官員都說要體恤百姓,可是正是他們禍害百姓啊!」眾女點頭稱是。

    再說朱棣率領大軍至宣府東南的雞鳴山時,阿魯台聞悉朱棣親征,趁夜從興和逃跑,避而不戰。諸將請求追擊,朱棣命暫緩追擊,恐怕有埋伏,於是徐徐進行,一路過去,不見有什麼敵騎,如入無人之境。

    到了五月中旬,朱棣到了西涼亭。西涼亭是元朝皇帝往來巡幸之地,如今已經野色蕭條,渺無人煙。

    朱棣感慨道:「元朝創築此亭,是想給子孫萬代永遠留著的,哪裡想到會有今日呢?古人說天命無常,也不盡然。有德的皇帝,方才保守得住的,否則萬里江山,也會化作過眼煙雲,何況區區一亭呢?」隨行的將士也都感歎。」

    大兵來到阿嚕台的巢穴沙胡原,攻了進去,拿住阿嚕台的部屬一一審問,才知道阿嚕台聽說大軍到來,惶恐已極,阿嚕台窮途末路,已盡棄家屬,及駝馬牛羊輻重,向北遠逃跑了。

    朱棣道:「獸窮必走,也是常情,但恐他有詐謀,不可不防。」因此不再追擊,命都督朱榮、吳成等,盡收阿嚕台所棄牛羊駝馬,焚燬輻重,凱旋而歸。

    回到京師之後,群臣祝賀,可是卻傳來兵部尚書金忠病逝的消息,朱棣悲痛不已。李瑟從宮中出來,回到家中,也是悶悶不樂。

    王寶兒和金忠關係最為深厚,也是傷心不已。眾女見二人不開心,都來安慰。眾女散後,楚流光也前來探視。

    李瑟歎道:「金大人能看透別人一生命運,能斷人生死,法術如此高強,可是仍逃不過命運之手,人的一生真是難以把握。」

    楚流光道:「他說他洩漏天機,活這麼大的歲數已經很難得了。而且皇上對他那麼器重,讓他能夠實現理想和願望,他一切都很知足了。人生到了這樣,還有什麼可以埋怨和感傷的呢?所以你不用為他感傷。」

    李瑟道:「是啊!經歷了許多的生死離別,我發覺想法總在變化,對生活的感悟更加的深刻和成熟。我不是為他傷心,而是我想起了某人,所以感傷罷了!」

    楚流光知道他在想誰,也不說破,微笑以對。

    到了永樂二十一年七月,韃靼首領阿魯台以為朱棣年紀已大,對漠北也放鬆了警惕,不會出征,便率眾襲擾明朝邊境。朱棣聽到阿魯台又來侵犯,決定再次親征。

    群臣不敢反對。八月初,朱棣舉行宴會宴請從征五軍將領,隨後舉行閱兵式,然後命皇太子監國,車駕擇日從京師出發。

    大軍走了一個多月,來到沙城。阿嚕台的屬下知院阿失帖木兒、古納台等人,見明軍勢大,不敢反抗,便率家人來降。

    朱棣詳細詢問阿嚕台的情形。

    阿失帖木兒稟道:「今夏阿嚕台為瓦刺所敗,部屬潰散,勢力衰微,本想偷襲邊境,落得一些實惠,可是沒想到大軍來臨。他見大軍來了,便疾走遠避,不敢向南,一定是向北去了。」

    朱棣聽了甚喜,賜他酒食,授他千戶之職。大軍仍然前進,到了上莊堡,先鋒陳憋來報,說是勒袒王子也先土於,也率家眷投誠。

    朱棣大喜,對侍臣道:「他們遠道來歸順,應格外嘉獎,以後也好方便控制。」隨即令陳憋引見,當面獎諭,特封他為忠勇王,賜名金忠。

    原來朱棣是想起已經去世的兵部尚書金忠,欲令他後繼,所以不嫌復名,並封他的外甥把罕台為都督,部屬察卜等為都指揮,賜頭冠上帶織金襲衣。朱棣大獲全勝,這才班師回朝。

    朱棣幾次征討漠北,安定了明朝。這幾年當中,李瑟雖然勢力大增,但是張玄機率領魔教勢力更是增長驚人。兩派明爭暗鬥,互相牽制,都等待時機,好一舉消滅對方。

    李瑟支援的太子因為是正統嫡傳,所以先天掌握了很多的優勢,在朝廷上勢力遠比漢王大,但是李瑟最擔心的便是張玄機調集所有高手,全力在皇城一搏,那時鹿死誰手,頗難預料。

    轉眼一年過去,永樂二十二年,忠勇王金忠稟告朱棣,說有了阿嚕台蹤跡,請朱棣發兵,願為前鋒誓死效力。

    袁琪和楚流光聽聞此事,急忙找李瑟商議,二人都道:「我看皇上不久就要歸天了,此時若要再出征,恐怕朝廷到時會大亂。」

    李瑟道:「不錯,那時張玄機利用漢王發動政變,就會有一場大廝殺啊!而且太子皇位未定,到時鹿死誰手,很難預料,我們一定要全力阻止皇上出征。」

    李瑟找到楊榮、楊士奇等大臣,悄悄把袁琪和楚流光的推算告訴二人,二人歎道:「我們也有預料,皇上年歲已大,以為早晚這幾年的事了,看來比我們預料的還要早。皇上戎馬一生,真是可歎!」

    李瑟道:「現在可不是歎息的時侯,我們怎麼做才能避免後患呢?」

    楊士奇道:「我瞭解皇上,他現在唯一的心願就是擒殺阿嚕台,現在有了消息,會不顧一切地出征的,所以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準備。」

    李瑟道:「難道就不能阻止了?」

    楊榮道:「盡力試吧!我看很悲觀。」

    當下幾人上朝,請皇上不要再御駕親征了。

    朱棣見手下幾個重臣說的肯切,也有些猶豫,可是漢王聽到消息,親自前來請戰,請朱棣掛帥,他願意為先鋒等等。

    朱棣心思活動了,等到漢王道:「父皇您一生幾次三番沒有殺死阿嚕台,他屢犯天威,豈能饒了他呢?」

    朱棣被激怒了,道:「好,我要再親自征討。」

    李瑟等人雖知道漢王也早曉得朱棣快要駕崩了,因此他想讓朱棣死在外面,他跟隨之後,可以假借皇上的名義率兵殺回京師。李瑟等人急忙勸阻,可是朱棣不聽勸告,幾人見沒有辦法阻止,只好退而求其次,道:「漢王乃國家棟樑,如果離開京師,太子沒人輔佐可怎麼辦?」

    朱棣見他們不反對出兵,也樂得給他們一個面子,便答應了此事。

    於是朱棣率軍大舉北征。朱棣不聽勸告,率兵一出京師,張玄機便請冷如雪帶話,說道眼看皇上不久就要離開人世,當今天下只有他們二人可以互相制衡,如果能夠聯合起來,天下唾手可得,那時假立漢王為天下,請李瑟在背後掌控,天下一定能治理的好。又說他們摩尼教是入世救人的教派,一定可以普度眾生,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

    李瑟聽完冷如雪的轉述,思考起來。他這幾年在朝廷做官,知道了百姓的疾苦,一直也想拯救天下百姓,因此這時對張玄機的想法思考起來。

    李瑟想了半日,心裡有了些想法之後,便去找角先生請教。

    李瑟在一個四周無人的地方,和角先生商議,他把張玄機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道:「我這幾年看遍天下之事,發現老百姓太苦了。他們辛苦一輩子,也只能吃飽而已,若是遇到疾病,就會等死,根本沒有錢來治病。而所有的官員,都是錦衣玉食,浪費奢靡,真是讓人寒心。漢王是個暴君,一定不能支援的啦!你說如果我和張玄機聯合起來,讓太子即位,我們在背後控制他,讓他實行仁政,讓全天下的人都信奉摩尼教,那樣百姓就會過上好日子了,你說可好?」

    角先生沉吟半晌,道:「以前我和你說過,宗教治國,只會更糟糕,無論這個宗教的信仰是什麼,是好是壞,都沒有區別。你可能不明白的我的意恩,讓我來和你慢慢說。」

    角先生徐徐道:「百姓不可沒有信仰,無論他們信奉佛教也好,儒教也罷,都能讓他們安分守己,活得有目標,活得才快樂。可是一旦用宗教治國,那這個國家就大大的糟糕了。南北朝時期,梁武帝想讓全國人都信奉佛教,對一切反對佛教的人全都殺了,結果民不聊生,最後幾年就被推翻了。你說佛教不好嗎?讓人向善的,如果全國人都強制信奉,豈不是好?可是為什麼不行,不能讓百姓幸福呢?」

    李瑟被問住了,角先生說的這些都超出了他的經驗範圍,當下一鞠躬,道:「請先生指點。」

    角先生道:「這是因為一旦用宗教治國,就禁錮了讀書人和百姓的思想,百姓倒罷了,他們無論在何時都是被人愚弄的。可是讀書人卻不一樣,如果完全禁錮他們的思想,那麼社會就不會有任何進步了,最後就會成為一潭死水。」

    李瑟道:「那就拿摩尼教來說吧!既然全國人都信奉摩尼教了,那麼人人都為了和平和百姓,全國實行均田免糧的制度,人人都有土地了,人人不用交稅了,那對百姓來說,豈不是天大的好處?」

    角先生聽了啞然失笑,道:「其實你說的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可這卻是最害人、最要命的想法啊!」

    角先生頓了頓,嚴肅地道:「如你所說,大家都信奉摩尼教了,也均田免糧了。可是摩尼教治國之後,中央集權非常強大,沒有人反對他們了,那麼自然也就沒有人約束他們了,他們就會腐敗墮落,只會嘴上說是為了百姓,其實全是為了錢財。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人一旦沒有制約,很快就會變壞的。」

    李瑟道:「可是他們都是好人,怎麼會變壞呢?」

    角先生道:「我問你,如果你管理很多財務,沒有人管你,不拿白不拿,你會不會拿?你一定會說不會拿,是幾個人人品很高,可是大部分人不是這樣啊!所以宗教治國最後就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全部都是腐敗。」

    李瑟目瞪口呆。

    角先生道:「等到摩尼教完全掌握天下之後,他們就會說,為了百姓的利益,不能不收稅了,因為收上來的稅,要用來幫助百姓,『取之於百姓,用之於百姓』,得,這下更糟糕了,所以最後老百姓的下場只能更淒慘。」

    角先生長歎道:「中央集權越是強大,讀書人越是沒有地方著書立說,所以百姓越來就越愚昧,百姓越愚昧,宗教裡的人就越活得奢華,等過幾十年百姓明白了,可是已經害了幾代人了。」

    李瑟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我一定要全力阻止張玄機,如果他用宗教治國,那麼天下就完了,幾代人就會受害啊!」

    再說朱棣率領大軍抵達抵曝寧之後,仍不見有敵人蹤跡,阿嚕台又像前幾次一樣,早已遠走了。

    朱棣正感掃興,金忠部將把裡禿獲得消息,聽說阿嚕台在答蘭納木兒河。朱棣即督軍疾進,首先來到開平,然後派中官伯力哥,對阿嚕台屬部道:「王師遠來,只捉拿罪人阿嚕台一個,其他人等,倘若真誠投靠,一律優待,絕不食言。」

    可是阿嚕台部落,不聽勸告,全都逃跑了。

    朱棣決計攻入答蘭納木兒河,下命前鋒金忠、陳憋等先發,他率大軍在後策應。金忠、陳憋率領部隊到了答蘭納木兒河,可是滿眼荒蕪,不但沒有敵寨,就是車轍馬跡,也是一律被阿嚕台掩蓋,無從探查端倪,阿嚕台已經不知去向。

    朱棣聽聞大怒,又派遣張輔等人窮搜山谷,就近三百里內外,沒一處不去搜尋的,可也只有蔓草荒煙,並不見伏兵逃騎,張輔等人也空手覆命。

    朱棣不禁詫異道:「阿嚕台那廝,究竟到何處去了?」心裡惱恨不已。

    張輔奏道:「陛下必欲擒賊而後快,如果給臣一個月糧食,率騎兵深入北方進去,定會不虛此行。」

    朱棣默然良久,他幾次出兵攻打阿嚕台,都沒有見效,忽然感覺身體疲憊,緩緩道:「大軍出塞,人馬都很勞乏,北地早寒,倘遇風雪,恐有礙歸途,唉,不如適可而止,再作打算吧!」

    朱棣歎息多時,便下令回京。

    路上經過清水源,朱棣見道旁有石崖數十丈,便命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刻石紀功,諭道:「使萬世知朕過此。」

    銘功完畢,朱棣感覺身體有些不適,便對內侍海壽道:「你給朕計算一下路程,什麼時侯可到北京?」

    海壽答道:「八月中即可到京。」

    朱棣想了一想,對楊榮道:「東宮涉歷已久,政務已熟,朕回北京之後,軍國重事,都交給太子裁決吧!朕優遊暮年,享些安閒餘福罷了。」

    楊榮聞言,心知朱棣已然預感身體不行了,忽然心底一股悲哀湧了上來,跪下泣道:「陛下春秋鼎盛,為何出此言論!」

    朱棣歎道:「我也捨不得你們這些老臣啊!你們出去吧!不要再進言了。」

    到了晚上,朱棣夜不安寐,一閉上眼睛,便見無數冤兔前來索命,待至驚醒,見侍臣列在左右,一切都是夢境,不禁唏噓道:「朕一生戎馬生涯,竟然事至於此。」

    大軍來到榆木川的時侯,朱棣氣息奄奄,已經不可救藥了。

    朱棣自知將要不起,於是召英國公張輔入內,囑咐後事,傳位皇太子朱高熾,喪禮一如高皇帝遺制。話說完之後,當即崩逝。

    一代武功赫赫的大帝就這樣去世了。眾大臣來不及悲傷,張輔與楊榮、金幼孜商議,因為六師在外,不便發喪,便熔錫為裨,載入遺骸,仍然是翠華寶蓋,擁護而行。暗中遣少監海壽,奔赴北京稟告太子。

    當夜太子在宮裡便得到消息,便和等眾臣商議,李瑟和楚流光也聽到消息,早早來到宮裡。

    眾人都建議太子孫朱瞻基前去迎接靈位。

    李瑟道:「聽說漢王已經預謀在要在途中設伏,要襲殺太孫,此事不得不防。」

    太子道:「那請少卿親自帶人護送如何?也好迎接聖駕回京。」

    楚流光忙道:「不可,這樣就中了漢王的計策了。他會調集全部人馬前來攻殺,如果李大人去了,就再無人能夠抵抗得了他的手下了。」

    李瑟道:「那妹妹有何妙計?」

    楚流光道:「我的師弟明寐,法術高強,有他保護殿下,一定沒有人能傷得了他。漢王一定不會派遣高手對付太子孫的,他會派高手來謀害太子殿下,殿下還是在宮裡預備才是。」

    太子點頭答應,當下便請明寐即刻護送太子孫朱瞻基迎接永樂皇帝的靈駕。

    太子孫朱瞻基走後,太子下令關閉紫禁城內廷,沒有他的命令,不許人進出。這時公主朱無雙也被李瑟請來了,李瑟請朱無雙和楚流光留在皇宮幫忙守衛,他回府調集人馬去了。

    朱無雙原本想置身事外,不參與兩個哥哥的皇位之爭,這樣無論誰當皇帝,她還都是公主,就算李瑟得罪了漢王,漢王登基的話,看在她的面子上,也有緩和的餘地,不會殺了李瑟,把他削職為民,也比丟掉性命為好。

    李瑟道:「你好糊塗,張玄機是魔教教主,他輔佐漢王是假。如果漢王得勝,就會淪為木偶,你朱家天下就失去了。」

    朱無雙這才大驚,答應要全力幫助太子。

    李瑟夜出皇宮,回到府中去指揮守侯在那裡的全部高手。朱棣一出京師,李瑟和張玄機就分別調集各自的高手,等待伺機一戰了。京師已是高手雲集之地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