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辰時,號炮聲響,進攻正式開始。
西城先攻。
站在西城的小西行長嚴陣以待,等待著明軍的突擊,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炮聲響過很久,明軍卻既不跑,也不架雲梯,反而以兩人為一組,在原地架設一種兩米多長,看似十分奇怪的裝置。
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卻聽見了驚天動地的雷聲——天雷。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明軍陣地上萬炮齊鳴,無數石塊、鉛子從天而降,砸在西城的城頭之上。
日軍毫無提防,當即被打死打傷多人,小西行長本人也被擊傷,在被扶下去包紮之前,他大聲喊出了這種可怕武器的名字:
「大筒!」
在日語中,火槍被稱為鐵炮,而被稱為大筒的,是大炮。
謎底就此揭曉,明軍之所以不用火槍,是因為他們用火炮。
跑了幾百里路遠道而來,自然要拿出最好的禮物招待客人,藏著掖著,那是不地道的。
不過確切地講,明軍剛剛使用的那玩意,不能稱作大炮,按今天的軍事分類,應該算是手炮或是火箭筒,它的真實名字,叫做佛朗機。
嘉靖初年,一次海上遭遇戰中,海道副使汪鋐擊敗了自己的敵人——葡萄牙船隊,戰後,他來到對方毀棄的戰船上,發現了一批從未見過的火器,經過演示,他發現這玩意威力很大,值得推廣,於是他決定,將此物上交中央,並建議仿照。
這是明代火器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由於在明代,從外國來的人,大都被統稱為佛郎機人,所以所有從外國進來的火器,無論是走私的,偷來的,還是搶來的,統統被稱為佛郎機。
而汪鋐所繳獲的這批佛朗機(即船炮),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火炮,朝廷十分重視,立刻派人進行研究。
要知道,中國人一向善於研究,但凡世界上弄出個新東西,甭管是不是自己研製的,拿過來研究研究,幾天就能造個差不多的出來,仿製且不說,往往質量比原件還要好。
佛朗機就是如此,從葡萄牙人的船上卸下來,裝上彈藥射上兩發,別說,還真好用,於是乎先用再改,先改再用,再用再改,再改再用。原本放在船上用的大傢伙,體積越改越小,種類越改越多。
明朝那些事兒6[1212]
到嘉靖二十六(1547)年,明代佛朗機成功實現國產化,完全使用國產料件,自主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並能批量生產,達到十六世紀國際先進水平。
明朝軍事工作者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國產貨的品質是有保障的。
比如明軍裝備的大樣佛郎機,全長僅兩米,有準星供瞄準,炮身可左右旋轉。具有極強大的殺傷力。
兩米的大炮,一兩個人就能用,按說是差不多了,但中國人的改造精神實在厲害,很快,明朝又研製出了小佛郎機。
小佛郎機,全長僅九十厘米,炮身附有鋼環,可供隨身攜帶,打仗的時候一個人就能揣著走,到地方把炮筒往地上一架,瞄準了就能打,比火箭筒還火箭筒。
這玩意現在還有,實物存放於北京軍事博物館,本人曾去看過,個頭確實不大,估計我也能扛著走,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除了這些步兵炮外,明朝還發明了騎兵炮——馬上佛郎機,這種火炮的尺寸比小佛郎機更小,僅七十厘米長,可隨騎兵在快速移動中發炮,具有很強的威懾力。
總而言之,明代佛郎機極易攜帶,操作簡便,實在是攻城拔寨,殺人砸牆的不二選擇,有了這玩意,那真是鬼才用火槍。於是幾萬明軍就扛著這些要命的傢伙來到了平壤城下,並讓日軍結結實實地過了一把癮。
但小西行長不愧久經戰陣,他很快鎮定下來,並帶傷上陣,召集被打懵了的日軍,告訴他們不必懼怕,因為明軍火炮發射後必須重新裝彈,可趁此時機,整頓隊伍,加強防守。
根據小西行長的經驗,大炮與火槍不同,每次發射後,都需要較長時間重新裝彈,才能再次射擊,所以他放心大膽地集結部隊,準備防禦。
這個說法看上去,是對的,實際上,是錯的。
正當日軍剛剛回過點神,準備在城頭上重新冒頭整隊的時候,卻立刻遭到了第二輪炮擊!石塊、炮彈從天而降,日軍被打了個正著,損失極其慘重。
日軍莫名其妙,可還沒等人緩過勁來,第三輪炮擊又到了,又被打得稀里嘩啦,然後是第四輪,第五輪……
小西行長徹底糊塗了:這一打還不消停了,難不成你們的大炮都是連發的不成?!
沒錯,明軍的大炮確實是連發的。
明朝那些事兒6[1213]
應該說,小西行長的觀點是對的,因為明朝時的大炮,所用的並不是後來的火藥炮彈,一打炸一片,而是先塞入鐵砂,石塊,然後再壓入鉛子,並裝藥(火藥)點燃發射,其作用類似於現代的鋼珠彈(將鋼珠塞入炮彈,炸響時鋼珠四射,基本上碰著就完蛋,屬於禁用武器),殺傷面極廣,不死也要重傷,不重傷也要成麻子。
當然,相對而言,缺點也很明顯,要往炮膛裡塞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還要點火裝藥,這麼一大套程序,等你準備好了,人家估計都下班了。
可當年沒有現成的炮彈,想快實在力不從心,但歷史告訴我們,古人,那還是相當聰明的。
明朝的軍事科研工作者們經過研究,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子母銃。
所謂子母銃,其原理大致類似於火箭炮,母銃就是大炮的炮筒,子銃就是炮彈,其口徑要小於母銃,在出征前先裝好鐵砂、石塊、鉛子、火藥,封好,打包帶走。
等到地方要打了,把子銃往母銃裡一塞,火藥一點,立馬就能轟出去,放完了,把子銃拉出來,塞進去第二個,就能連續發射,裝填速度可比今日之榴彈炮。
所以明軍的佛郎機,那是不鳴則已,一鳴不停,為保持持續火力,普通佛郎機都帶有四個子銃,在幾分鐘內可以全部發射出去,足以打得對手抬不起頭。
而此次入朝作戰,為了適應國際環境,明軍還特意裝備了新型產品——百出佛郎機,而它的特點也很明顯——十個子銃。
在明軍幾輪排炮的攻擊下,日軍損失極大,城頭上黑煙密佈,四處起火,屍體遍地。
此時明軍的大規模炮擊已經停止,西面三路大軍開始整隊,向各自的目標挺進。在這短暫的瞬間,喧囂的戰場如死一般的寧靜。
隨著又一聲炮響,平靜再次被打破,三路明軍在楊元、張世爵、李如柏的統領下,分別向小西門、七星門、大西門發動猛攻。
炮彈可以飛,人就不行了,要想破城,還得老老實實地爬牆,明軍士兵們開始架起雲梯攻城。而此時的西城城頭,已看不到大群日軍,接下來的事情似乎順理成章:受到沉重打擊的日軍失去抵抗能力,已四散而逃,只要爬到城頭,就能攻佔平壤!
然而,正當明軍接近最後勝利之時,城頭卻忽然殺聲震天,日軍再次出現,向城下明軍發射火槍,掀翻雲梯,明軍受到突然打擊,死傷多人,進攻被迫停止。
明朝那些事兒6[1214]
在遭到明軍連續炮擊後,日軍雖然傷亡慘重,卻並未撤退。
經歷了短暫的慌亂,日軍逐漸恢復了秩序,在小西行長的統一調配下,他們以極強的紀律性,開始重新佈陣。
著名抗日將領李宗仁曾評價說:日軍訓練之精,和戰鬥力之強,可說舉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陣時,俱按戰術戰鬥原則作戰,一絲不亂,作事皆能腳踏實地,一絲不苟。
應該說,這是一個十分客觀的評價,因為日本人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一根筋,還有點二桿子,認準了就幹到底,且有尋死光榮傾向,像剖腹之類的工作,還是武士專用的,普通人沒這資格。說是亡命之徒,那是一點也不誇張。
而在平壤之戰中,其二桿子精神更是發揮到了極致,在打退明軍進攻後,日軍士氣大振,向城下傾倒煮沸的大鍋熱水,投擲巨石、滾木,並不斷用火槍弓箭射擊明軍。
面對日軍的頑強抵抗,在職業道德(愛國情操)和物質獎勵(五千兩啊)的雙重鼓勵下,明軍依然奮勇爭先,爬梯攻城。
但日軍的戰鬥意志十分堅定,明軍進攻屢次受挫,個把爬上去的,也很快被日軍亂刀砍死,戰鬥陷入膠著。
七星門的情況最為嚴重,日軍的頑固程度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眼看這五千兩不容易掙,沒準還要丟命,一些人開始調轉方向,向後退卻,明軍陣腳開始隨之動搖。右軍指揮張世爵眼看形勢不妙,急得破口大罵,但在混亂之中,毫無用處。
就在右軍即將敗退之際,李如松到了。
戰役打響後,李如松即披甲上陣,帶領兩百騎兵圍城巡視,眼看張世爵壓不住陣,便趕了過來。
但他沒有理會張世爵,而是直接來到了城下,攔住了一個敗退的明軍,揮起了馬刀。
手起刀落,人頭也落。
敗退的士兵們驚恐地看著這恐怖的一幕,看著這個揮舞著帶血馬刀的人,聽見了他一字一字吐出的話:
「後退者,格殺勿論!」
敗退的明軍停下了腳步。
在這槍炮轟鳴,混亂不堪的吵鬧中,他們無一例外地聽見了李如松那音量不大,卻極為清晰的聲音。那一刻,他的眼中充滿了堅毅,以及激昂:
「殺盡倭奴,只在今日!」
明朝那些事兒6[1215]
在西城激戰的同時,北城明軍發動了進攻。
北城,是平壤地勢最高的地方,日軍盤踞於牡丹峰高地,居高臨下,並設置了大量火槍弓箭,等待著明軍的進攻。
兩天前,當吳惟忠第一眼看見北城的時候,他就認定,要想攻克這裡,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打了幾十年的仗,這點軍事判斷,吳惟忠還是拿得準的。
但一天之後,李如松告訴他,你的任務,是攻擊北城,而你的全部兵力,是三千人。
吳惟忠很清楚,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李如松的真正意圖,是要他去牽制日軍,所謂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往俗了說,就是當炮灰。
然而他回答:聽從調遣。
沒有絲毫的猶豫。
所以現在他面對的,是人數佔優的日軍,密密麻麻的槍口和堅固防禦,還有必須抬頭仰視,才能看見的日軍城壘。
吳惟忠回過頭,看著手下的士兵,只用一句話,就完成了所有的動員:
「倭寇,就在那裡!」
對於這些在浙江土生土長的士兵而言,倭寇兩個字,無異於興奮劑,且不算什麼父母被殺,家裡被搶的帳,單是從小耳聞目睹的傳統教育,就足以讓他們對其恨之入骨。所以打這仗,基本上是不需要動員的。
更何況,他們是戚家軍!
四十年前,戚繼光在義烏,組建了這支特別的軍隊,從那時起,他們就和這個光榮的名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並在他的光芒籠罩之下,奮戰十餘年,驅逐了那些無恥的強盜。
現在,他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代,面對著同樣的敵人。所以,他們也只需要同樣的舉動。
於是,在吳惟忠的親自率領下,三千戚家軍向北城牡丹台高地發動了衝鋒。
事實證明,吳惟忠的判斷是正確的,北城易守難攻,說實誠點,是根本沒法攻,地勢險要,日軍還不斷向下發射火槍,雖說戚家軍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比較靈活且善於隱蔽躲閃,傷亡不大,但兩次進攻,剛衝到一半,就被打了回去。
吳惟忠沒有放棄,他知道,自己的攻擊越猛烈,敵軍的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越容易被死死拖住,而真正的突破,將在那時開始。
第三次衝鋒開始了,這一次,吳惟忠站在隊伍的最前列,揮刀,向著那個不可能攻克的目標衝去。
這是一個太過生猛的舉動,很快,一顆子彈便擊中了他的胸部(鉛子傷胸),頓時血流不止。
明朝那些事兒6[1216]
但吳惟忠沒有停下腳步,他依然揮舞著軍刀,指揮士兵繼續衝鋒,因為在他看來,自己的使命尚未達成。
直到攻克平壤,日軍逃遁,北城才被攻陷。
但在戰後,所有的人都認定,攻擊北城的士兵們,已經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在歷史的長河中,吳惟忠是一個極不起眼的名字,在之後的朝鮮史料中,這位將軍也很少出場,撤回國內也好,朝鮮養傷也好,似乎無人關心。這倒也正常,在這場大戲中,和李如松相比,他不過是個跑龍套的。
一位國民黨的將軍在戰敗後哀歎:國民黨之所以戰敗,是因為都想吃肉,而共產黨的軍隊之所以戰勝,是因為有人願意啃骨頭。
吳惟忠就是那個啃骨頭的人。
所以在歷史中,他是個跑龍套的,卻是一個偉大的跑龍套的。
當西城和北城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南城的守軍正在打瞌睡。
南城,即平壤的正陽門到含毯門一線,地形平坦寬廣,不利於部隊隱蔽和突襲,很難找到攻擊重點,所以日軍放心大膽地將這裡交給了五千名朝鮮軍。
說起來,X奸這個詞還真並非專利,而某些朝鮮人的覺悟也實在不高,平壤才失陷幾個月,就組建出這麼大一支朝奸部隊,也算不容易了。
當然,這五千人的戰鬥力,日軍是不做指望的:一個連自己祖國都不保衛的人,還能指望他保衛什麼?
不過,讓這批朝軍欣慰的是,西城北城打得震天響,這裡卻毫無動靜。
但很快,朝軍就發現,自己注定是不會寂寞的,一支軍隊正悄悄地向城池逼近。
朝軍十分緊張,但片刻之後,當他們看清對方的衣著時,頓時如釋重負,興高采烈起來。
因為那批不速之客穿著的,是朝鮮軍裝。
事實證明,帶著X奸名頭的部隊,有著如下共同特點:沒戰鬥力,沒膽,還特喜歡藐視同胞。
這幫朝奸部隊也是如此,看見朝鮮軍隊來了,就喜笑顏開,因為他們知道朝軍戰鬥意志十分薄弱,且一打就垮——當年他們就是如此。
那支朝軍攻城部隊似乎也如他們所料,不緊不慢,慢悠悠地靠近城池,看那架勢,比慢動作還慢動作。
但當這些同胞兄弟抬出雲梯,開始登城時,朝奸們才發現,大事不好了。
明朝那些事兒6[1217]
城下朝鮮同胞們的行動突然變得極為迅速,眨眼的功夫,幾十個人就已經爬上了不設防的城頭。
還沒等朝奸們緩過勁來,這幫人又開始換衣服了,這也可以理解,外面套件朝鮮軍裝,實在有點不太適應。
很快,朝鮮軍的慘叫就傳遍了城頭:「明軍,明軍攻上來了!」
坦白講,要說他們算是攻上來的,我還真沒看出來。
昨天夜裡,當所有人都散去之後,李如松交給祖承訓一個任務:給明軍士兵換上朝軍軍服,不得有誤。
祖承訓自然不敢怠慢,就這樣,第二天,城頭上的朝軍看見了自己的同胞。
攻上南城的,是明軍的精銳主力,包括駱尚志統率的戚家軍一部和祖承訓的遼東鐵騎,這幫粗人當然不會客氣,上去就抽刀砍人。朝奸部隊也就能欺負欺負老百姓,剛剛交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小西行長的機動部隊倒是相當有種,看見朝軍逃了,馬上衝過來補漏,可惜已經來不及了。如狼似虎的明軍一擁而上,徹底攻佔了含毯門。
戰鬥的過程大致如此,和西門、北門比起來,實在不甚精彩,當然傷亡還是有的,只不過有點滑稽:由於進展過於順利,又沒有人射箭放槍,基本上是個人就能爬上城頭,於是一萬多人拼了命的往前擠,比衝鋒還賣力。
不過這倒也正常,五千兩白花花的銀子,不費吹灰之力,擠上去就有份,換了誰都得去拼一把。
南城並不是防禦的重點,城防本來就不堅固,加上大家又很激動,這一擠,竟然把城牆擠塌一塊,恰好駱尚志打這過,被砸個正著,負傷了。
當然,也有些史料說他是作戰負傷,具體情況也搞不清,就這樣吧。
無論如何,總算是打上來了,明軍的大旗插上了平壤的城頭,南城告破。
但這對於西城攻擊部隊而言,實在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南城之所以很好打,是因為西城很難打,日軍在城頭頑強抵抗,放槍、扔石頭、倒開水,導致明軍死傷多人,而明軍也打紅了眼,雲梯掀翻了再架,摔下來沒死的接著爬,爬上去的就舉刀和日軍死戰。
明朝那些事兒6[1218]
雖然南城被破,但平壤並不是個小城市,要從西城繞到南城,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兒,而且仗打到這個份上,對明軍而言,哪個門已經不重要了,砍死眼前這幫龜孫再說!
不過日本鬼子實在有兩下子,戰鬥力非常之強悍,也不怕死,面對明軍的猛攻毫不畏懼,無人逃跑,佔據城頭用火槍射擊明軍,如明軍靠近,則持刀與明軍肉搏,寧可戰死也不投降。就戰鬥意志而言,確實不是孬種。
由於日軍的頑強抵抗,明軍久攻不下,傷亡卻越來越大,小西門主將楊元帶頭攻城,被日軍擊傷,部將丁景祿陣亡。大西門主將李如柏更懸,腦袋上挨了日軍一槍,好在頭盔質量好,躲過了一劫(錦厚未至重傷)。
主將李如松也沒逃過去,由於他帶著二百騎兵四處晃悠督戰,目標太大,結果被日軍瞄上,一排槍過去,當場就被掀翻在地。
在李如松倒地的那一刻,在場的人都傻眼了,主將要是被打死了,這仗還怎麼打。
就在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時候,李如松卻突然從地上爬了起來,並再次詮釋了彪悍這個詞的含義。
雖然摔得灰頭土臉,還負了傷——流鼻血(觸冒毒火,鼻孔血流),形象十分狼狽,但李司令員毫不在意,拍拍土,只對手下說了四個字:
「換馬再戰!」
領導都這麼猛,小兵再不拚命就說不過去了,明軍士氣大振,不要命地往城頭沖,但日軍著實不含糊,死傷過半也毫不退縮,拿刀與登城明軍對砍,很有點武士道的意思。
戰鬥就這樣進行了下去,雖然明軍已經佔據優勢,但始終無法攻陷城池,進入南城的明軍也遭到了日軍的頑強阻擊,傷亡人數越來越多,如此拖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站在七星門外的李如松並不慌張,因為眼前發生的這一切,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把那玩意兒拉上來!」
這是李如松最後的殺手鑭。
所謂那玩意,是一種大炮,而當時的名字,叫做「大將軍炮」。
大將軍炮,炮身長三尺有餘,重幾百斤,前有照星,後有照門,裝藥一斤以上,鉛子(炮彈)重三至五斤,射程可達一里之外。
由於這玩意體積大,又重,沒人願意扛也扛不動,但李如松堅持一定要帶。所以出征之時,是由騎兵裝上車架拖著走的。李如松不會想到,他已經無意中創造了一個記錄——世界上最早的馬拉炮車部隊。
但李司令把這些大玩意拉到朝鮮,不破紀錄,只為破城。
明朝那些事兒6[1219]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玩意兒雖然威力大,問題也很多,比如說容易誤傷自己人,且準頭不好,來個誤炸那可不好玩,加上由於技術含量不夠,這種炮十分容易炸膛(該問題一直未解決),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是不用的。
現在就是萬不得已的時候。
明軍炮兵支炮、裝彈、瞄準,一切就緒。
隨著李如松一聲令下,大炮發出了震天的轟鳴,沒有炸膛,沒有誤傷,準確命中目標。
七星門被轟開了,平壤,被轟開了。
信用
七星門的失陷徹底打消了日軍的士氣,紛紛棄城逃竄,楊元和李如柏隨即分別攻破了小西門和大西門,三萬明軍亮出了屠刀,睜著發紅的眼睛,殺進了城內。
一般說來,劇情發展到這兒,接下來就是追擊殘敵,打掃戰場了,可是鬼子就是鬼子,偏偏就不消停。
在城門失守後,小西行長表現出了驚人的心理素質和軍事素質,絲毫不亂地集合部隊,佔據了城內的險要位置,準備打巷戰。
這就有點無聊了,要說保衛自己的領土,激戰一把倒還無所謂,賴在人家的地盤上,還這麼死活都不走,鬼子們也真幹得出來。
日軍盤踞的主要地點,分別是平壤城內的練光亭、***樓和北城的牡丹台。這三個地方的共同特點是高,基本上算是平壤城內的制高點,明軍若仰攻,不但難於攻下,還會損兵折將,只要等到自己援兵到來,翻盤也說不定。
這就是小西行長的如意算盤。
李如松雖然不用算盤,但心算應該很厲害,到城內一看,就揮揮手,讓士兵們不用打了,幹一件事就行——找木頭。
辟里啪啦找來一大堆,丟在日軍據點附近,圍成一圈,然後放話,也就一個字:燒!
這下子日軍麻煩了,本來拿好了弓箭刀槍準備居高臨下,再搞點肉搏,沒想到人家根本就不過來,圍著放起了火準備烤活人。於是一時之間,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高溫烘烤加上煙熏,日軍叫苦不迭。
但李如松認為還不夠苦,於是他派出五千人,攜帶大批火槍、火箭、佛郎機,也不主動攻擊,只是站在火堆之外,對準日軍據點,把帶來的這些東西射出去。
於是一時間火箭火炮滿天飛,據點被點燃,煙火大作,要救火沒處打水,日軍被燒得鬼哭狼嚎,本來是高地,結果變成了高爐。
明朝那些事兒6[1220]
鑒於剛剛入城,還要營救平壤居民,救治傷員,事務繁雜,李如松司令員安排好圍剿部隊後,就去忙別的事了。
但值得稱道的是,奉命圍剿的部隊很有責任心,雖然領導不在,還是盡職盡責地放火、射箭、放槍放炮。
整整一夜,他們加班加點,沒有休息。
第二天(正月初九),查大受的家丁查應奎起得很早,來到了北城要地牡丹台,昨天,這裡還是日軍的堅固據點,然而現在,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幕真正的人間地獄。
牡丹台以及其甕城,已被燒得面目全非,昨天還槍聲炮聲不斷的地方,現在已經寂靜無聲,他走入據點,看見了無數倒斃的屍體,手腳都纏繞在一起,卻沒有一具能夠辨認,因為他們已經被燒成了黑炭。
查應奎隨意數了一下,發現在狹窄的甕城裡,竟有四五百具日軍屍首,很明顯,他們大多數是被燒死或活活熏死的。
當然,家丁查應奎沒有感歎戰爭殘酷的覺悟,他只是興高采烈地跑了回去,向自己的領導查大受匯報,並就此被記載下來,成為了那幕場景的見證。
事實上,查應奎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初八的那天夜裡,平壤城內火光沖天,明軍在外面放火,日軍在裡面叫苦不迭,被燒死者不計其數,屍體的烤焦味道傳遍全城,史料有云:焦臭沖天,穢聞十里。
幹掉殘暴的敵人,就必須比他更加殘暴,在某種情況下,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
但日軍的耐高溫能力還是值得稱道的,硬是挺了一夜,沒有出來投降。
挺到了第二天,挺不住了。
盤踞在據點的敵人終於崩潰了,被槍打、炮轟不說,還被火烤了一夜,別說武士道,神仙道也不好使了。除小西行長所部幾千人,由於據點堅固,防禦嚴密,尚在苦苦支撐外,城內日軍全部逃散。
但逃散也得有個目標,平壤已是明軍的天下,往哪裡逃呢?
要說日軍逃起來也很有悟性,一看,西城、南城、北城都有人守,只有東城,防禦十分鬆懈。
於是日軍大喜過望,紛紛向東城逃竄。
事情似乎十分順利,敗軍一路往東逃,雖然明軍在後緊緊追趕,但在求生的慾望驅使下,日軍竟然成功地逃出了東城的城門。
但很快他們就將發現,其實戰死在城內,倒未必是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