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立國傳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梁州 2
    永和三年三月末明王至漢中。自沮中移屯民六萬於上庸、漢中。夏漢故鎮東將軍鄧定將軍隗文等皆舉兵反眾各萬餘。四月丁巳鄧定、隗文等入據成都征虜將軍楊謙棄涪城退保德陽——

    引言摘述

    曾華到漢中就任梁州刺史之後先表張壽為折衝將軍領晉壽太守;甘芮為寧遠將軍領上庸太守;馮越為材官將軍領巴郡太守;梁定為巴西郡太守另一名隨軍西征的屯田老部屬劉努被表為涪陵郡太守加上以揚威將軍領漢中太守的毛穆之曾華總算把自家半畝地的六郡官職給安排好了。

    六萬屯民絕大部分都跟了過來被分在上庸和漢中等地。他們都是心甘情願跟著過來的而且臨走之前還從襄陽、江陵「領了一筆補助」。為這事范汪被回師的桓溫給一頓好訓。

    非常瞭解曾華和屯民的桓溫一聽就知道這裡面有貓膩曾華對這六萬屯民控制有多嚴桓溫是非常清楚的怎麼可能讓一個謠言傳得這麼離譜還帶來這麼嚴重的影響。最後看看結果六萬屯民聚集在新城郡一抬腳就到了曾華的地盤重回他的「懷抱」動作之快配合之默契搞得好像早就商量好的一樣。

    這個曾敘平呀真的如劉真長和車武子所說謀定而後動一切早就在他的策劃之中了難怪他西征前就跟自己打賭討要梁州刺史之職。看來這西征最大的收益者不是自己而是這位新任的鎮北將軍和梁州刺史其餘的人都是陪太子讀書。

    不但桓溫在議論曾華在建康也有兩人在議論他。

    劉惔護桓溫的西征表到了建康之後也不打算回荊襄了就在建康居住下來。沒幾日劉惔遷丹陽尹(治建康管轄丹陽郡。由於東晉都、揚州治所都在丹陽郡轄下的建康所以丹陽尹差不多跟現在的北京市長相同。)。

    接到西征的詳細戰報劉惔又驚又喜連忙來找老東家會稽王司馬昱商談。

    「王爺屬下嘗言道溫不可使居形勝之地其位號常宜抑之。而今其西征功成恐其勢更盛朝廷更難節制。」施禮對坐過後劉惔先開口說道。

    會稽王司馬昱明白了劉惔的來意聞言不由沉默許久最後長歎一聲道:「孤後悔呀!當初應該聽你良言自鎮上流以你為軍司輔之。就是以你鎮守荊襄也好過今日之勢。」看來他已經看到了桓溫那咄咄逼人的權勢了。

    「王爺天無絕人之路。」劉惔卻轉而欣喜道。

    司馬昱奇怪了有什麼喜事?雖然桓溫西征成功朝廷又重得益、梁、寧(現雲南)三州兼有前蜀、吳兩國之地實力大增。重新北伐收復故國的可能性又多了幾分。但是上游的桓溫勢力也水漲船高已經有當年王敦以上游之勢凌踐朝廷皇室的苗頭了這才是現在最岌岌可危的如此說來西征大勝又有什麼好喜的呢?

    看到司馬昱疑惑的模樣劉惔微微一笑接著問道:「王爺你看這戰報上通篇都是誰的名字?」

    司馬昱聽完之後連忙拿起席上的戰報又匆匆地重看了一遍這次他看出問題來了。

    「這個曾敘平真是一員猛將呀!從江州直入成都真是所向披靡呀!難怪你先前如此器重推舉他。」司馬昱感歎道。

    劉惔搖搖頭說:「王爺你對敘平不甚瞭解可能偏認其是武夫猛將一人。但是此子一入朝由我接之故而深知其人。其為典農中郎將六萬屯民俯帖耳衣食無憂病患不愁。編練長水軍半年即成虎賁短短數月讓人刮目相看。最想不到的是其在西征大放異彩如此的知兵善謀。李漢雖然已經國衰兵弱但是曾敘平卻如此摧枯拉朽地破軍滅國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呀!」

    司馬昱聽完劉惔對曾華的稱讚仔細一思量不由點頭贊同。不過就算是這曾華再怎麼能打仗也只是為朝廷添一名將而已而且他是桓溫一手提攜更是其心腹愛將恐怕這位曾華越能打仗就越讓人擔心。

    劉惔繼續說道:「桓元子少有大志素有雄才曾經對我言道他能敬佩的人不多畏懼的人更少。但是依我看來西征之後他應該現他最畏懼的人出現了。」

    司馬昱一聽立即精神就來了桓溫還有怕的人是誰呀?老子立刻重金把他挖過來。

    「真長說的是誰?」

    「就是這位曾敘平!」

    劉惔一說出來頓時把司馬昱嚇愣住了怎麼可能是他呢?他不是桓溫的心腹愛將嗎?

    劉惔說道:「桓元子恐怕已經知道曾敘平文治武略遠勝與他了而且他也早就知道其志向高遠不在他之下。」

    司馬昱聽完之後不由地更加鬱悶了一個志向高遠的桓溫已經讓他的一顆心提在了半空中再來一個志向更加高遠的曾華還讓不讓人活了?不對劉真長說這話的意思是什麼?難道另有玄機?司馬昱隱隱覺得問題所在了但是一時半會卻無法尋到不由恭聲問道:「還請真長明言。」

    劉惔含笑言道:「王爺你想桓溫佔據荊襄虎視建康但是現在他的背後卻多了一個曾敘平。以前曾敘平再怎麼著也只是典農中郎將。現在他被表為梁州刺史以他的手段這梁、益二州恐怕要盡入其手勢力將不可小視。如果桓元子敢有異動你說他對身後據有雄兵的曾敘平是怕還是不怕?」

    司馬昱有點領悟了:「你的意思是?」

    劉惔撫鬚道:「桓元子暫且不知曾敘平對朝廷的忠誠是否大於對他的提攜之情但是他至少知道曾敘平不會讓他一人獨掌權柄把持朝野。」

    「你的意思……」司馬昱被唬得話都說不圓囫了。

    「當年桓元子和庾稚恭(庾翼)何等親密但是後來元子接替荊襄出手對庾稚恭的後人卻是毫不留情。一山豈能容二虎這點我知元子知曾敘平也知。」

    司馬昱終於明白了的確如此一個素有野心的人怎麼會容忍另一個有野心的人獨掌權勢呢?

    「但是桓元子為什麼還要表曾敘平為梁州刺史呢?」司馬昱還是有些問題沒搞明白。

    「現在的桓元子和曾敘平還需要互相依持。桓元子需要有人在外呼應有曾敘平在梁州為臂助朝廷敢擅動桓元子嗎?而有桓元子在荊襄朝廷對梁州也是鞭長莫及。更何況桓元子還需要曾敘平助其北伐。桓元子又在搏搏其一旦北伐成功收復河洛到那時其權勢名聲如日中天無人敢爭再將曾敘平論功行賞調離他職實者奪其兵權實職就順理成章了。」

    看來劉惔對自己的老友桓溫認識極深對他的「深謀遠慮」看的一清二楚。

    司馬昱聽完之後終於全明白了不由大喜道:「真長真是高人呀!如此說來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位曾敘平了!」

    「對!」劉惔斬釘截鐵地答道「我們要大力扶植曾敘平讓他順利地佔據益、梁兩州牽制荊襄的桓元子。曾敘平為了不讓元子染指益、梁必定要倚靠朝廷而且其有荊襄相隔就算有什麼異動也不會影響到豫、揚諸州。」

    司馬昱不由大讚道:「真長果然好計策上游有兩虎相持我們就可以以此為均衡安保無憂了。」

    司馬昱對於劉惔的計策是萬分的贊同所以曾華拜鎮北將軍、領梁州刺史的封賞很快就被通過比桓溫的封賞通過都還要順利。而且司馬昱聽從劉惔的勸告等曾華再立「新功」就順勢給他加一個假節都督梁、益諸軍事直接把他和桓溫分割開。

    但是司馬昱卻對劉惔的另一個建議猶豫萬分委決不定。劉惔還是沒有忘記自己身兼媒人之職勸司馬昱為了拉攏曾華可從宗室諸王中選一位公主尚之。但是司馬昱卻遲遲不願回復因為他看不上曾華覺得這位曾敘平純粹只是一介武夫濁官連桓溫都遠不如根本算不上清流名士。

    曾華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議論自己這個新貴也沒有工夫去管因為他現在很忙真的很忙!

    曾華到了漢中之後東邊的六萬屯民還在上庸遷移南邊車胤率領的三萬多第一批遷民正在漢中南一路安置而第二批四萬多人在毛穆之的率領下剛過涪城估計還得一個月才能到漢中。這十五萬餘人是沒有辦法參加今年的春耕了幸好曾華從成都刮來的底子還比較厚實足夠二十來萬人吃個一年的加上六萬屯民去年大豐收又不用交賦稅還領了筆「補助」所以手裡的糧食還富足的很曾華倒不用很擔心。

    根據曾華和眾人商量好的原屯民將被安置到比較富庶的南鄭、成固和安康幾個縣原蜀軍軍士的家眷和藺、謝兩族以及原郫縣作亂豪族的部曲將被安置在晉壽、漢中兩郡交接的幾個縣工匠的家眷將被安置在漢中沔陽等縣。

    幸虧漢中、上庸諸郡處於南北勢力的交接處歷經戰亂當地的豪族世家不是被強制遷走就是自己跑路了所以無主的荒地多的是區區十幾萬人口輕輕鬆鬆就消化掉了。

    在安置遷民的一、兩個月中曾華和梁州各級官員最重要的就是統計戶籍丈量土地。最先得出的人口數據讓曾華嚇了一跳。

    漢中郡領四縣戶八千七百八十六人口二萬三百三十四;上庸郡領八縣(包括屬於魏興郡的西城)戶九千四百四十八人口三萬六百五十三;晉壽郡領四縣戶五千三十四人口三萬一千九百七十六;巴西郡領九縣戶一萬二千人口六萬三千三百四十六;巴郡領九縣戶一萬二千人口五萬三千一百八十三;涪陵郡領五縣戶四千二百人口二萬七千五百九十七。

    戶籍人口不過二十一余萬比自己從各處「騙來、捲來」的遷民多不了多少。老看人家古代動不動就是大軍數十萬看看現在自己的人口總數湊一塊都比不上。尤其是漢中郡以前可是有近兩萬戶十來萬人現在一半都到不了這還都是以前成漢將漢中人口盡遷益州後遺留下來再彙集數十年南逃的流民才有這個數。

    曾華現在清楚自家的底細了自己轄內總人口不過三十六萬連太平時期的冀州或司州一個郡國的總人口都比不上這還是靠自己從荊襄和益州卷挾了近一半的人口來要不然真不知有多慘。

    到了五月左右各地的丈量統計和安置都完成的差不多了曾華準備在各郡縣實行均田制。

    按照曾華新政策大綱的規定百姓初生為黃4歲至15歲為小男子16歲至2o歲為中21歲至59歲為丁6o歲以上為老。每年一造計賬兩年一丈量三年一造戶籍。

    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授糧田八十畝雜田二十畝。糧田用於種稻麥糧食雜田用於種棉麻。糧田和雜田按土塙肥瘠定為上、上中、中、中下、下共五等而每年按收成分大豐、豐、平、歉、災五級。土地每人滿十六歲時授一次允許買賣。

    賦稅以田地為基礎大豐滿征、豐征九成、平征八成、歉征五成災年則免賦稅再按土地等級每年每十畝糧田納糧若干;雜田每十畝納絹(或綾、絁)若干綿若干。

    再行市易關稅制全梁州統一關稅按不同的商品在交易的時候一次性徵收不等的交易稅其餘時候可自由在梁州境內通行不必再納稅賦。而鹽、鐵、銅實行官府專管買賣。

    設立工匠場按分冶煉場、鑄造場、鍛造場、工械場、木工場等若干按專長分工匠於各場按技藝高低分工匠有一至十級按等級每月領糧絹月薪再統計每月加工製作多少工件再領津貼。更設豐厚獎金數等獎勵明創新和功績卓著的工匠。

    在官制上曾華準備將梁州治下分郡、縣、鄉三級設郡守、縣令、鄉正三級行政官員掌地方治理主要工作是勸農賑貧討猾除奸修路整渠興養立教等行政事務。

    設郡都尉、縣尉兩級軍事官員掌握當地民兵的日常訓練及管理協助靖理地方治安以及協助從民兵中招募地方守備軍隊。

    設三十二名提刑巡視官掌依律斷事、振揚風紀、澄清吏治主要工作是勘察刑名、接訟斷案、監察巡防等司法工作。

    而官員不另授田地只按品級每月糧、絹以為俸祿。

    在教育方面準備設郡學、縣學、鄉學凡百姓家中六歲小兒都可免費入鄉學十二歲可考入縣學十六歲可考入郡學滿十八歲之後可參加大考入讀梁州高學。按照曾華的設想只有從梁州高學中出來的人才可以入文官職開始做官。

    曾華開始在漢中將士官營改設為武備預備學堂招收鄉學讀完者或軍功者子弟或軍中陣亡遺孤十六歲合格者或入軍中任見習士官或考入由教導營改設的武備學堂就讀四年後入軍中任軍官。

    不過在這之前曾華進行的是軍制改革因為他知道軍隊是他所有權力的基礎所以還在蘊量新政的時候軍改就開始了。

    軍改最主要的是以長水軍、預備長水軍和增招的原屯丁為基礎以士官營和教導營出來的士官和軍官為骨幹將原蜀軍精銳、藺謝兩族青壯共計兩萬五千人混編在一起先訓練一段時間再擇優共編為三個軍另選兩千精銳被編為左右護軍營以為曾華的親軍。

    每軍的架構也做了調整還是以十人為一什三什為一哨三哨加旗手、號手計百餘人為一隊三隊三百餘人為一屯三屯連旗衛隊等計千餘人為一營三營加一隊陌刀手隊等為一廂左右兩廂六千人為一軍也叫做一軍團。各級主官依次為什長、哨長、隊長、屯長、營統領、左右廂都統領和軍團長。而每隊依例開始設書記官掌軍法、軍功記錄和士氣軍心。

    如此算下來還餘下五千餘人全部被打到地方守備部隊去了。

    地方守備部隊的編制曾華基本上是按照唐朝的府兵制來做的。暫時設六個折衝府置六名折衝校尉統領。每府下轄一千名由各地民兵選拔而來的府兵編製如營下面的編制跟正規廂軍一樣。折衝府和廂軍一樣直接受鎮北將軍府管轄地方無權調度。

    柳畋表為宣威將軍領第一軍團長駐沔陽張渠被表為武毅將軍領第二軍團長駐成固徐當為武烈將軍領第三軍團駐西城均實行軍屯。

    地方實行府兵和民兵制後各地各戶青壯每年在農閒的時候必須參加一段時間的民兵訓練自備武器。而民兵中優秀者按照比例被選拔出來成為府兵。折衝府一般都是駐紮在郡城附近一般都是服役五年服役期間沒有月餉自備兵器由朝廷供給日常糧食但是在其服役期間對他的家裡是免除一切賦稅的。從府兵退役後照舊參加每年的民兵但是一旦有戰事折府奉令徵集就必須重新參加府兵。

    曾華的軍制改革核心就是要讓自己牢牢抓住正規軍和地方軍隊的兵權為接著進行的「新政制度」打好基礎。所以在曾華握緊槍桿子之後立即開始施行已經策劃好細節的新政改革了。

    對軍制做了一點修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