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楊業的屍體,小萱唇角浮現一絲淡淡的笑意。你早就準備好了這麼做,從一見面你笑,再到愉快的吃著雞,都是在為自盡做最後的準備,就好像我這次來見你,也做好了準備,擦脂抹粉為了掩飾我心裡的膽怯、悲涼。原來我們是那麼的像,那麼的無助
這一夜,小院中的篝火未曾熄滅,擦乾淚水,小萱在篝火旁坐了一夜。直到黎明來臨,她才站起身。
「來人。」小萱說道:「砍下宋將楊業的頭,清洗乾淨,送往邊關交與將士們傳閱。將楊業的屍體給朕保管好,待他的頭顱傳閱完畢後,在縫回屍身上,火化成灰,給朕送來。」
「是!」
絕不哭,絕不會再哭。我的眼淚只流到這裡就夠了,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再沒有回頭的機會,我只能走下去,不管前方是什麼樣,現在的我,只有進沒有退。楊業原諒我,我想早些結束這場戰役,而你,楊無敵的頭顱無疑能幫我做到這一點。我曾想放你遠走高飛,去隱姓埋名,但是你卻選擇了死亡。你讓我懂,懂得了這個時代所謂的忠誠,原來是這樣的淒涼、悲哀。大步走出小院,那個院中已再沒有可留戀的東西。
楊業的頭被送去了邊關各地傳閱,無數的士兵都看清了,這個曾經號稱「楊無敵」的人的頭顱,他再也不存在於這個戰場上了。遼兵們士氣大增,宋軍們卻沒了士氣,在這種情況下,遼國順利收復了所有失去的城池、土地。
頭顱送回後。小萱為楊業建了座祠堂,派專人祭祀看管,並把楊業、延玉的屍體火化成灰。分別裝入兩個小罈子中。
將軍,對不起。我用你的頭收回了契丹失去地疆土,原諒我這麼做,你不恥做降臣,我也不恥被契丹的百姓唾罵,我的子孫還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今天。我們爭也好,敗也好,千百年後,我們爭奪地這片土地又會是誰的,在這上面生存地又會是誰,我們都不知曉,我的心裡只有延玉的那句話,永不再戰。
只要不打仗,我們就不會再有這樣的交錯。那些不管是宋還是遼的百姓,就都能安穩、踏實地過日子。我也明白了,不能在畏畏縮縮。只有強大,才有去爭取和平的資格。
牢記自己的諾言。小萱帶著大軍。再次踏進漢時舊地,直奔已經毀去的晉陽而去。此時。聞聽遼國大軍一路從雁門關而下殺了過來,趙光義以為他們要奪取在唐明鎮新建起來的太原城,忙加強了太原的駐軍,一方面緊急的調動各路人馬,準備開赴太原。
腳踩著已經毀去的晉陽城,看著眼前的殘巖斷壁,小萱緩緩盤坐在地上。
十幾年前這座城裡曾有位少年,送我乾糧、衣物,保佑我去宋朝見趙匡胤,十幾年後,他卻陰差陽錯地死在我的手中,由我千里將他送回故地。
延玉,我們這輩子都沒有辦法再做好朋友了,如果真的有來生,真地有輪迴,就讓我們在下一次的輪迴中,再次相遇,結伴而行。讓我們可以一路相扶相伴,共同走完下一世地所有年輪。手捧著陶瓷小罐,小萱小心翼翼地將裝有延玉、楊業骨灰的小罐,埋入侍衛們已經挖好地坑中,然後細心的掩埋著。一切完畢,小萱站起身,看著那胚新土輕聲說道:「將軍、延玉,我已經將你們送回家了,你們就安心的睡吧。如果我們當真有緣,就讓我們來世再相見,再續今生的舊情誼。」
轉身離開那胚新土,小萱遙望東京的方向,暗道:趙光義,我知道現在還不是跟你硬碰硬的時候。等我先將大遼境內的事情都處理好了,我自然會來找你算賬。一番尋思後,小萱坐上了馬車,帶著大軍踏上了返回上京的路途。
她這一來一去,將趙光義搞的暈頭轉向,不明白她玩的是什麼把戲。自己正準備帶人去援太原,就聽到線報,承天皇太后已經帶兵返回遼國去了。這是怎麼回事?不管是怎麼回事,他的心裡都在暗暗慶幸。楊業之死,給士兵造成的打擊很大,這時候,若遼國真的硬攻,這仗打起來還真有點危險。
收復失地,班師回朝。向契丹的百姓、各部族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小萱擺宴群臣,大賞所有立功的將士。耶律斜軫、耶律阿沒裡,耶律沙等人都加官進爵,戰績卓越的休哥更被賜為「宋國王」。
宴席間,休哥提議趁著大勝,繼續向南擴張疆土,以河為界。小萱卻沒有贊成他的提議。這次戰役才剛結束,士兵們剛回家團聚,趁著這時候繼續出擊的話,士氣是個問題,而且此刻她心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想去做。
看著席間興致勃勃的大臣,小萱說道:「宋朝一向缺馬,他們的馬有一大部分是跟女直那裡購買的。傳令下去,我要親征女直。」她想去女直,去探探鄭哥的消息,哪怕是只有一點一滴也好。
眾臣一愣,臉上的興奮之情頓時僵住,斜軫立刻放下手中的酒杯,跪倒在地說道:「皇太后,這種事情交給部下去做就行了,請皇太后保重身體要緊。「我主意已定,你們不用再勸說了。」小萱說道:「這陣子都先休息休息,這會剛收復失地,將士們還有些乏。」沒有給大臣們再多商議的機會,小萱說完這番話就離開了宴席。
耐著性子等了兩個月,感覺將士們的精神頭都恢復了,小萱帶領人馬直奔女直而去。斜軫帶著部隊前面開路,韓德讓則與她隨行,保護在她身側。
此時的遼國兵強馬壯,兵多將廣,女直哪裡是他們的對手,一番廝殺後,女直一敗塗地。面對已經大獲全勝的戰局,小萱並沒有下令立刻回京,反而讓人不斷將女直俘虜叫進大帳問些什麼。三天過去了,從那些人的嘴裡,她沒有獲得任何有關於鄭哥的消息,五天過去了,還是依舊沒有任何線索。看著將士們越來越迷惑的神情,由激動興奮變得疑惑不耐煩的表情,小萱不得不下令:回京。
回首眺望那一個個氈包,凌亂的屍體,哭泣的孩子,亂竄的馬匹,小萱心裡暗叫著:鄭哥,願天祐你,一世平安。撻刺干乃萬十、達娃兒,希望你們能不負我的囑托。扭轉頭,她心懷惦念的踏上回京之路,心裡卻像是被人正用刀子一下下的刺著般難受,她是一個母親,她怎麼可能不想自己的孩子?
討伐女直這一仗,契丹共俘獲牲口十多萬匹,戰馬高達二十多萬匹。這使得畜牧繁盛的契丹,戰馬的數量陡增,騎兵的戰鬥力更加強盛。百姓們、大臣們對這位皇太后也越來越看重,似乎她就是一個神明,正在為契丹燃起熊熊的生命之火。討伐女直勝利了,眾將士原以為下一步就是對宋作戰,沒想到小萱卻就此沉默,只口不提攻打宋朝的事情,只一心穩固遼國內政。
她先是在在遼國內實行科舉制度,為百姓都能夠發揮各自的才幹、以真本事謀取職位,躋身上層社會創造了條件。她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獎勵農作、廉政,治理冤獄,重組部族,提高漢人在契丹的地位等政策,使的契丹的社會風氣越來越好,獄案也隨之越來越少。
漢人在遼國身份地位原本比契丹人低一等,不論做什麼都與契丹人是兩種對待方式。同樣殺人,契丹人可用牲口、財物賠償了事,而漢人就必須以命償命,不但如此,家中的親人還要被罰做奴隸。正是這種種不平等的待遇,使得國內社會秩序不穩,契丹人囂張,漢人忍氣吞聲,滿肚子怨恨。小萱下令改革,提高漢人的地位,不論是誰只要是犯法,全部等同對待。這個政策一經拋出,即在遼國內部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