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傳烽錄 卷四 明謨諧弼襄一人 第九回 崇禎帝罪己禪位 徐光啟巡撫登萊
    張捷會意,自懷中取出一個髒兮兮的手卷,小心翼翼地展開來讀道:「國事至此,諸臣無所逃罪,朕亦宜分任咎。禹、湯罪己,興也勃焉,今開示誠心,為濟難之本,自去九五之位,以安天下之心。天下未定,須鎮以長君,但先帝子孫凋零,襲位乏人,不得已以太子慈烺繼之。嗣後當以票擬歸閣臣,以庶政歸部、院,以獻可替否予言官,眾臣同心戮力,保我社稷。」群臣目瞪口呆,一時間沒一個人說話。黃道周忽然將手版用力擲在地下,大呼道:「矯詔欺君,矯詔欺君!」張捷一揮手,便有羽林軍上來將他拖了下去,在殿外一五一十地杖起屁股來。黃道週一面受杖,猶自破口大罵不休。

    溫體仁道:「上皇以天下為重,禪位於陛下,我等當謹遵聖意,以為萬世之治!」說著當先跪拜下去。群臣面面相覷,大都一個跟著一個跪了下來。溫體仁叩頭道:「福王方叛,臣請陛下早即大位,昭告天下,以正人心!」

    形勢急轉直下,桓震也料想不到竟有這一出。以他對崇禎的瞭解,這道罪己禪位詔多半是偽造的。但不論詔書是真是假,如今看起來大勢已定,太子繼位是必然的了。福王知道這個消息,恐怕只會更加猖獗,各地方官望風投降的也只有更多。溫體仁在這個時候拋出這麼一道偽詔,不知安的卻是甚麼心思?他皺緊了眉頭,機械地跟著百官參拜。

    次日,即遣溫體仁告祀天地,小慈烺著了袞冕,先向北方遙拜,繼而更換皇帝服色,至奉天門升御座,百官順序拜賀,三呼萬歲。慈烺畢竟年齡幼小,在御座上坐著蚊叮蟲咬,漸漸安穩不得,不住伸手抓來抓去,屁股在御座上來回扭動。周後在簾後見了,忍不住低聲道:「忍耐些時便可,不然,父皇要來責罰你了!」慈烺聽了這一句話,竟然哇地一聲大哭起來,一面哭,一面用手在臉上抹來抹去,直抹得如同花貓一般,連龍袍也給淚水浸濕了。周後慌了手腳,也不顧甚麼後宮臣子的大防,掀起簾子走了出來,去抱哄慈烺。

    慈烺給母親抱著,漸漸止住了哭,抽泣道:「母后,你說父皇要來責罰我,他怎麼還不來?」群臣離得近的,便有幾個聽到,剎時口耳相傳,人人變色,有幾個仍然心向崇禎的,不由得飲泣起來。溫黨官員如張捷等目光游移,將眾人神情全瞧在眼裡,桓震見有人注意自己,連忙低下頭去,面無表情地望著自己膝蓋。周皇后一怔,默然將慈烺放在御座上,款款退到簾子後面去了。慈烺不再哭鬧,儀式很快進行完畢。新皇繼位,依例大赦天下,詔明年為盛德元年。

    新皇繼位,本來該是大吉,可是福王剛剛叛亂,再要舉行甚麼慶祝活動,皇帝固然年幼,然而輔臣不免會被攻詆。所以不單將世宗皇帝以來兩日的嘉禮壓縮至一日,而且奉天門行禮方畢,便由溫體仁等五名閣臣陪同,傳召兵部、工部、戶部官員及京營總督在雲台門議事。

    名為議事,其實幾乎是溫體仁一個人在那裡發號施令,娃娃皇帝壓根不懂軍國大事,只是瞪著一對溜圓的眼睛望著下面一班大臣,目光不斷在他們臉上身上掃來掃去,一忽兒覺得官員們身上的仙鶴錦雞十分有趣,一忽兒又覺這許多大人跪在下面對自己說話,瞧起來十分彆扭。文震孟已經中風,黃道周又才挨過板子,議事眾臣並無敢同溫體仁抗衡者,只順著他的意思說話。

    溫體仁站在寶案階前,掃視眾官,問道:「福邸大逆不道,舉兵反叛,諸公有何良策?」眾人議論紛紛,有說當撫,有說當剿,卻是主張派兵鎮壓的佔了上風。溫體仁滿意道:「某亦是此意。但不知該調何處之兵?」梁廷棟道:「若論兵貴神速,最快捷者莫過於宣、大兵。」兵部官員見主官這麼說了,大都隨聲附和。桓震出班道:「現下叛軍北上之勢甚劇,顯見是為爭統而來。宣府兵援京師則可,救北直則略顯不及,況且易州正當敵鋒,為我所必救之地,不如一面抽調宣府精兵,趕赴京師備戰,一面擇一得當之人統領京營,由西南一線佈防,同時令大同振武衛、安東衛兵趕赴易州,會合京營,解易州之圍。」

    京營總督、襄城伯李守錡聽了,嚇得兩股戰戰。這種功臣勳戚之後,雖然深得皇帝信任,委之以整個京城之中最要緊的軍隊,可是實際上卻沒甚麼本事,而且專擅嫉賢妒能,詆毀干臣。去年年初,兵部右侍郎李邦華奉旨整頓京營,裁汰虛冒,得罪了許多諸如李守奇這般的草包,失利者無不銜恨刻骨。後來滿桂守德勝門,京營發炮助戰,非但沒打中韃子,反倒打中了滿桂的兵,李守奇及都事張道澤等人趁機對李邦華大加詆毀,結果李邦華給罷職閒居,京營也就更加敗壞。

    試問這般的太平少爺兵,如何作戰?韃子攻城的時候,若不是慣戰的宣大兵與遼兵趕來援救,恐怕整個京營連渣子也剩不下了,而現在卻要他李守奇獨力面對福王的叛軍,那不是要命麼?李守奇暗自打定主意,倘若真叫自己領兵,大不了到時候繳印投降了便是,管他福王還是陛下,總是朱家的人。

    溫體仁聽了桓震之言,微微點頭,目光便向李守奇瞧來,見到他面青唇白的膿包模樣,忍不住大皺眉頭。周延儒早知道溫體仁的心意,匍伏奏道:「禮部協理詹事錢象坤,頗知兵事,去年都城被兵,像坤條禦敵三策,登陴分守,祁寒不懈,堪委重任。」錢象坤是溫體仁的門生,又是梁廷棟的座師,天啟年間因為與東林黨魁葉向高不和辭官回家,崇禎即位以後才又出仕。周延儒提出此人來,分明是在討好溫體仁。溫體仁果然甚是滿意,當即拍下板來。

    桓震先前提議以京營出戰,本就料到了李守奇決不敢去。在他意中,是想當無人肯去之際自己主動請纓,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錢象坤來,倒出乎他的意料。可是事已至此,也不好再與他搶奪,眼珠一轉,又道:「賊兵兩路並進,東路已過順德,恐怕不日將入山東。天津、保定二處毫無準備,豈不坐以待斃?臣請即刻調關寧兵入天津協防,並調鳳陽中都留守及淮揚兵擊叛軍之背。」

    溫體仁瞧他一眼,冷冷的道:「天津保定自有巡撫,朝廷當移文令彼善加防備,汝巡撫遼東,但盡心本境可也。」桓震碰了一個大釘子,訕然閉了口,不知溫體仁何以一時之間忽然對他疾言厲色起來,莫非是由於今日塘報來時自己只顧著回兵部來,怠慢了他的女兒?不過不管因為甚麼,看來自己想趁福王作亂再摻一腳是不可能的了,不過這樣也好,朝廷為福王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就顧不上理他在遼東的所作所為了。朱常洵壓根沒有永樂皇帝的雄才大略,更不可能有李自成那般的號召力,鬧上一年半載,終究還是會被鎮壓下去的。而且遼東到河南確實鞭長莫及,調遼兵去河南作戰路途遙遠,供應困難,不一定能佔到甚麼便宜。這麼一想,也就不再堅持,是日回去,即刻收拾準備出京。

    楊柳已經搬來他家裡居住多日,聽說要離京回遼,滿臉都是興奮之色,已經開始幻想到了遼東之後桓震如何委以重任,自己如何製作百般奇巧之物,幾乎流下口水來。徐光啟也在今日放了登萊巡撫,桓震瞧瞧行李差不多了,便打算去找徐光啟,瞧他是否願意與自己一同上路。溫體仁說過調徐光啟巡撫登萊是為了開海,可是詔書之中並未提到半字,桓震此去還想探探他的口風,倘若徐光啟仍是如先前那般堅決反對破除海禁,那麼他去做登萊巡撫非但無益,反而成了開海的阻礙。

    剛要出門,忽然孫應元進來,說姜御史來拜。桓震聽說姜思睿終於肯來見自己,不由得喜出望外,連忙叫請。姜思睿一面打量,一面走了進來,淡淡道了聲喜。桓震笑道:「今日本該奉請,只怕日前之事顓愚兄仍未釋懷,是以不敢冒昧。」姜思睿卻不接他話頭,單刀直入的問道:「你說思睿直言進諫不過是莽漢叫囂,那麼如你之見該當如何?難道學你一般,閹黨當權便去媚事閹黨,溫氏柄政便去做溫家女婿麼?」桓震微微一笑,道:「只要桓某人最後做出的事情利國利民,自己背點惡名卻有何妨?當年熊經略不肯對魏忠賢低一低頭,結果又怎樣了?雖然死得轟轟烈烈,於保國御邊卻有甚麼好處?」

    姜思睿搖頭道:「思睿愚鈍,不懂桓大人的意思。大人說苟利國家之事,當不計一己之榮辱名聲為之,但大人卻如何知道甚麼才是利於國家之事?說到底,那也只不過是大人心中以為的利國利民之事罷了,大人既然連自己的名聲榮辱都可以不顧,卻叫天下人如何相信大人是當真為天下著想,如何相信大人所做之事於當今有所裨益?」

    桓震一時給他問住,張開了口說不出話。一直以來每當他對勾心鬥角的權勢爭鬥感到厭倦,對巴結溫體仁這種人感到噁心的時候,總是用權力到手便可拯救中國來安慰自己,可是他又怎麼知道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對的?正如開海一事,同徐光啟談過之後,便出現了許多潛在的弊病,倘若當初真的如自己所願,廢除海禁,這些弊病會不會真的浮出水面,變成自己必須面對的問題?又或者這只是一種借口,一種讓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去反抗當權的佞臣,不去反抗這個亂七八糟的政權,甚至於助紂為虐的借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