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御用閒人 作品相關 本書內容簡介
    王鈺,現代都市裡的一個高中生,成績極差,連續五次蟬聯倒數第一。就連他的父母,都對他死心了。他一心想要穿越回宋朝,因為他會踢足球,聽說宋朝有個高太尉,就是靠著踢足球當了大官。

    沒想到,他真的穿越回了宋朝,而且是直接穿越到了北宋名妓李師師的澡盆裡面。恰巧,碰上了到此尋歡的宋徽宗,趙佶。李師師無奈之下,認王鈺為堂弟,將他留在了飄香閣。初到宋朝的王鈺,因救林沖娘子得罪了太尉高俅的兒子高衙內,被抓入開封府,挨了二十大板,自此結下仇怨。

    王鈺無意間在宋徽宗面前顯露了自己的球技,後被召入宮中,負責教宮中的公主,貴婦們踢球,順帶幫宋徽宗跑腿拉皮條,成為御用閒人。

    北宋末年,女真人建立金國,異軍突起,先滅遼,後圖宋。王鈺在這亂世之中,能干些什麼呢?

    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

    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很多人都討論過吧.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別以當代某某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顯示當前中國的創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歷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甚至包括了金庸這樣的大師似乎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該記得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果“一會結賬,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其實相當的高。

    《紅樓夢》裡劉姥姥看到賈府上下一餐螃蟹24兩銀子,感歎說小戶人家可以過一年了。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的,有房有地還雇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明史》裡也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吧)只是45兩白銀。而《射雕》時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銀流通量還低於明清,其價值只能更高才對,這19兩多一餐飯,不管是怎樣難得的美味佳餚都似乎太過分了。

    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采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准,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

    史載明朝萬歷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斤大米,就是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由於《紅樓夢》故事雖以清朝為原型,生活狀況卻以明朝為藍本,姑且以明朝的銀兩價值計算,劉姥姥拿到了一萬三千多元的過年費,當然很高興了;而郭靖則付出了超出一萬二千元人民幣一餐飯錢,還是在張家口這樣一個小地方,太誇張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窮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錢的價值,黃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這一宰吧。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

    最大的問題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錢幣制度極其混亂,而其記載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錢”為流通貨幣的,因為宋朝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商業也前所未有地發達,因此貨幣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龐大,而且白銀的產量和進口量都不高並且當時沒有類似央行這樣的政府宏觀調控管理機構,造成了極為混亂的情況。我們知道一般朝代1000個錢為一貫,等於一兩銀子,但是宋朝卻不是這樣的。《宋史食貨志》及《續資治通鑒》均提到自真宗朝開始因白銀存量偏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的發展,銀價不斷上漲,基本上是2000個以上的銅錢當銀一兩。而且宋朝“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同時流通,各州都有權自行鑄錢,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價值多變,“隨時立制”,非常混亂。川陝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還不一樣。一貫實際有多少個錢也是不確定的,有800或850個為一貫的,也有480個為一貫,還要下詔以770個為一貫,並且各州“私用則各隨其俗”,完全是筆糊塗賬。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斗(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靖康之亂前後到南宋初期有一兩銀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計算范圍)。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於1兩銀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銀價與北宋相差不多,那麼郭靖請黃蓉一餐吃掉了少則一萬三多則超三萬的錢,難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動得一塌糊塗了。

    綜上所述,關於“一兩銀子值多少人民幣”的問題,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時期2000—4000元。

    北宋六大奸臣

    “六賊”:蔡京、王黺、童貫、梁師成、朱勉、李彥

    蔡京與童貫是北宋末年響當當的“六賊”領頭人物,腐敗得一塌糊塗,搜刮來的銀子拿部分辦辦公開賽供皇族高官“花差花差”根本無所謂。

    “六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他派朱勵在江南一帶搜刮珍奇異寶、名花古木,朱勵及其爪牙們仗著皇帝的勢力在江南橫行霸道,他們拆牆破屋、敲詐勒索,弄得民不聊生。歙州、睦州一帶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也成了朱勵等人騷擾、搜刮的主要地區。歙州、睦州人民痛恨官府,在窮苦農民方臘的領導下舉行起義。

    事實上,童貫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般的悲喜劇色彩。他的一生中,開創了幾項中國歷史之“最”,肯定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迄今無人能夠打破的記錄,並且可能會永遠保持下去。

    這幾項記錄是:

    中國歷史上握兵時間最長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外國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冊封為王的宦官。

    也許是因為宋徽宗具有美術天才的關系,他所信任和喜愛的親近重臣,儀表一般都很出眾。徽宗皇帝本人,用古時人們的形容,叫作面如脂玉,唇若敷朱,風姿如玉樹臨風;與他政治上的昏庸似乎沒有太大關系。從他傳世不朽的人物畫《聽琴圖》和部分時人記載上看,蔡京眉目疏朗俊秀,風度儒雅從容,很有點美男子的味道;也絲毫不妨礙他做事的陰毒狠辣。另外一位同樣官至宰相的此類人物,名叫王黼。這個人身材挺拔,金發金眼,與常人大異其趣而不同凡響;同樣沒有影響此人卑污猥瑣的為人。

    童貫則是另外一種類型。史書記載,此人身材高大魁偉,皮骨強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頤下生著胡須,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不像是閹割後的宦官。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歲才淨身有關。

    據說,童貫為人有度量,能疏財,出手相當慷慨大方,很像《水滸傳》上同時代那些仗義疏財的好漢。只是,他仗義與疏財的對象具有極強的選擇性,後宮妃嬪、宦官、宮女、能夠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時不時可以從他那兒得到不少好處。因此,皇帝耳邊經常可以聽到關於他的好話,稱得上好評如潮。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陽剛外形的人,卻性情乖巧,心細如發,對皇帝的心理具有極強的洞察力,每每能夠事先預知皇帝的意趣意圖,於是說話做事很少荒腔野板,從而大得歡心。

    童貫淨身入宮時,是拜在同鄉、前輩宦官李憲門下作徒弟。這位李憲是神宗朝的著名宦官,在西北邊境上擔任監軍多年,頗有些戰功。童貫讀過四年私塾,有些經文根底;跟隨李憲出入前線,又打下了軍事上的根基,很有點能文能武的味道。加上他曾經十次深入西北,對當地的山川形勢相當了解。這使他在宦官中很不尋常。不過,看起來李憲對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提拔照顧,致使童貫進宮二十余年,始終沒有出人頭地。如果不是趙佶這種性情的人作了皇帝,或者換句話說,如果神宗皇帝能多活二十年的話,他說不定會默默無聞地老死在皇宮裡。

    從時間上推算,徽宗入繼大寶時,童貫已經四十八歲。這個年齡,正是人生經驗、閱歷、精力臻於巔峰之際。徽宗以內廷供奉官的名義,派他到杭州設明金局收羅文玩字畫,第一次為他打開了上升的通道。一般說來,內廷供奉官大體相當於皇宮的采購供應處長,並不是一個多高的職位,卻是一個很有油水的肥差。童貫沒有滿足於撈取好處,他對這次機會的利用,稱得上老謀深算,意味深長。

    蔡京(1047∼1126),北宋末權奸。字元長。興化軍仙游(今屬福建)人。熙寧三年(1070)進士及第,先為地方官,後任中書捨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元□元年(1086),司馬光任宰相,下令廢罷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蔡京按照限令於五日內在開封府所屬各縣全部改募役為差役,受到司馬光的稱贊。紹聖元年(1094),哲宗親政,蔡京任權戶部尚書,力助宰相章□重行新法。宋徽宗趙佶即位,蔡京被彈劾奪職,閒居杭州。宋徽宗派宦官童貫到杭州訪求書畫奇巧,蔡京勾結童貫,以書畫達於禁中,得以重新起用。崇寧元年(1102),他乘機排擠掉宰相韓忠彥、曾布,而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善於奉迎,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他與宦官童貫、楊戩、梁師成、李彥,權臣王黼、高俅、朱勉等,把持朝政,向宋徽宗進“豐、亨、豫、大”之言,竭全國之財,供其揮霍。設應奉局和造作局,大興花石綱之役;建延福宮、艮岳,耗費巨萬;設“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為彌補財政虧空,盡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民怨沸騰,幣制混亂不堪,給北宋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蔡京是北宋最腐敗昏庸的宰相之一。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童貫、朱勉、李彥、王黼、梁師成為六賊。而稱蔡京為“六賊之首”。靖康元年(1126),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

    宋代官制

    門下省:又稱“左省”。其長官名義上是門下侍中,但很少委任過,實際上有名無職。副長官是門下侍郎,另外又委派一名給事中任“判門下省事”1真正掌管本省的職權。其屬官有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司諫、左正言以及給事中等。門下省的職權是主管皇帝寶璽、大朝會設位版、贊拜、拜表、宣黃、外官和流外官考課、年滿齋郎轉補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神宗改革官制時,重新恢復三省的實際地位和職權,門下省專司審議,但自門下侍郎成為尚書左僕射(宰相)的兼職或副宰相的專職後,便不再和門下省本身的職事相關了。

    中書省:又稱“右省”。其長官名為中書令,實際上也有名無職。副長官為中書侍郎。又另委派一名中書捨人任“判中書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職權。其屬官有右散騎常侍,中書捨人、右諫議大夫、起居捨人、右司諫、右正言等。中書省的職權是主管郊祀、皇帝冊文、州縣官考課、齋郎等年滿復奏、文官改賜章服、僧道給賜紫衣師號、舉人出身及寺觀名額等事2。神宗改革官制後,中書省則專司取旨出令。但自中書侍郎成為尚書右僕射(宰相)的兼職或副宰相的專職後,便不再和中書省本身的職事相關了。

    門下和中書兩省的左、右散騎常侍,左、右諫議大夫,左、右司諫,左、右正言,通稱“兩省官”3。門下省的起居郎和中書省的中書捨人稱“小兩省官”。4。散騎常侍、給事中、諫議大夫等稱“大兩省官”5。北宋前期,大兩省官員雖名為諫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職,並不得諫諍。

    尚書省:又稱“都省”。其長官名義上是尚書令,還有左右僕射、左右丞等,但尚書令從不委任。實際上另外委派諸司三品以上者或學士一員任“權判尚書都省事”。尚書省的職權是總轄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勳、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並主管議定官員謚號、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贈、注甲發付選人、二十四司人吏遷補等事。尚書省所轄六部二十四司,分屬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轄司封、司勳、考功)、戶部(下轄度支、金部、倉部)、禮部(下轄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轄職方、駕部、庫部)、邢部(下轄都官、比部、司門)、工部(下轄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設郎中1人,員外郎1人。

    宋太祖時,設立流內銓(簡稱銓司)、委派“權判流內銓事”2員,專管考試選人、判決案例和擬定差遣等事。還設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當三班院”,員數不定,負責對東西頭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課和擬定差遣等事1。太宗時,設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職州縣官院,總稱磨勘院,負責對京朝官和選人進行考核。隨後,改磨勘京朝官院為“審官院”、磨勘幕職州縣官院為“考課院”2。太宗時還設置“京朝官差遣院”,負責對少卿監以下京朝官注擬差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並入審官院。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設置審官西院,主管武臣閣門祗候以上到諸司使等的磨勘、注擬差遣等事。又改審官院為審官東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過、敘其爵秩、注擬差遣等事。兩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1員、主簿2員。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作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銓注之法全歸吏部,撤銷審官東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左選、主管寄祿官在京朝官和職任非中書除授的文臣;撤銷流內銓而改為吏部侍郎左選,主管從初任到選人的文臣;撤銷審官西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右選,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職任非樞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銷三班院而改為吏部侍郎右選,主管副尉以上到從義郎的武臣。據《宋史-職官三》載,從此以後,以上文、武官員的選試、注擬、責任、升遷、敘復、蔭補、考課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勳、賞罰、殿最的制度,都歸吏部掌管。吏部的長官為吏部尚書,設一員,副長官為吏部侍郎,其下有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分管尚書左、右選和侍郎左、右選。此外,還有司封、司勳、考功的郎中和員外郎各兩員,官告院主管官一員等。

    戶部:宋初設三司總管全國財政,戶部幾乎無所職掌,只委派“判戶部事”一員,接受各地土貢,至時陳列於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時,撤銷三司,全國財計始歸戶部。戶部主管全國戶籍、土地、錢谷的政令以及貢賦、征役等事。設戶部尚書一員,左、右曹侍郎各一員。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度支、金部、倉部各二員。左曹分管戶籍、稅賦、土貢、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義倉等事。度支掌管全國財政預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國的貨幣收支,藏於府庫;倉部掌管倉庫貯積和收支等事。

    禮部:宋初設太常寺禮院。真宗時又設禮儀院,主管禮儀之事。禮部只委派“判禮部事”一員,掌管科舉,奏補太宙齋郎等事。神宗時,撤銷太常禮院,其職權劃歸禮部。禮部設尚書、侍郎各一員,郎中、員外郎各一員。禮部下設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禮樂、祭祀、朝會、宴享、學校、科舉之政令。

    兵部:宋初設樞密院,掌管軍事政令,武臣銓選則歸三班院和審官西院負責,兵部只管皇帝儀仗、鹵簿、武舉、義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員。神宗時設兵部尚書、侍郎各一員,職方、駕部、庫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職權略有擴大,主管民兵、弓手、廂軍、蕃兵、剩員,武士校試武藝,及少數民族官封承襲等事。

    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機構之一,主管全國刑政,並審復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時,創設審刑院,將刑部審復權撥歸審刑院,審刑院成為全國另一最高司法機構。神宗時,撤銷審刑院以及糾察在京刑獄司,將其審復等權歸還刑部,從此,刑部的職權大為擴大,主管全國刑法、獄訟、奏讞、赦宥、敘復等事。設刑部尚書一員,侍郎二員;郎中和員外郎,本部各二員,都官、比部、司門等司各一員。本部郎中和員外郎,又分左、右兩廳,廳各二員,左廳掌管詳復,右廳掌管敘雪。

    工部:宋初只設“判工部事”一員,所屬屯田、虞部、水部的職權全被劃歸“三司”,工部職權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時撤銷“三司”,工部才恢復職權。設工部尚書、侍郎各一員,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主管全國城郭、宮室、舟車、器械、錢幣、河渠等政令。南宋時,將軍器監和都水監並歸工部,工部的職權就更為擴大了。工部還兼管軍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時還設立制造御前軍器所,委任提點官二員和提轄、監造官各若干員,負責制造武器;文思院負責制造金銀、犀玉等器物,設提轄官一員、監官三員。

    宋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據和威脅皇權的種種因素。為了防范文臣、武將、女後、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種人的專權獨裁,宋朝廷制訂出一整套集中政權、兵權、財權、司法權等各種制度。所謂中央集權,是指把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專制主義則是把權力集中到皇帝手裡,君主主宰一切。秦漢時代,中央集權制就已經確立起來,但專制主義還未至登峰造極的程度。宰相權力的變化就是一個例子。漢代的宰相,權力相當大,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到了宋代以後,宰相的權力就越來越小了,權力越來越集中到皇帝手裡。可以說,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是從宋代逐步發展的。

    中樞官制是中央集權的軸心,從趙匡胤建立宋王朝開始,就對中央官制作了調整。其特點是用設官分職、分割各級長官事權的辦法來削弱其權力的。這樣,有些官只是空名,所謂“官”,其概念只是拿俸祿而已。這類官有兩種情況,第一,在宋太祖、太宗統一五代十國的過程中,留用了大批各國舊官員,使他們保持官位,領取俸祿,但不使掌握實權(只對其中認為可靠者安排一些實際職務);第二,對於宗室、外戚、勳舊,也僅授予高官,優加俸祿,而不給實職。至真宗時,便把這些措施加以制度化。按照這個制度,一般官員都有“官”和“差遣”兩個頭銜,有的官還加有“職”的頭銜。“官”只是說明他可以領取俸祿,而職才有實際的權力。每個機關彼此互相牽制,“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例如左、右僕射、六部尚書、侍郎、大夫、郎中、員外郎、卿、少卿等,在成為官階的名稱後,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不再擔任與官名相應的職務。這些官名只用作定品秩、俸祿、章服和序遷的根據,因此稱為正官或本宮,又稱階官或寄祿官。其中有文資、武階的區別。差遣是指官員擔任的實際職務,又稱“職事官”。差遣名稱中常帶有判、知、權、直、試、管勾、提舉、提點、簽書、監等字,如知縣、參知政事、知制誥、直秘閣、判祠部事、提點刑獄公事之類。也有一些差遣並不帶上這些字樣,如縣令、安撫使等。官階按年資升遷,即使不擔任差遣,也可依階領取俸祿,而差遣則根據朝廷的需要和官員的才能,進行調動和升降。所以真正決定其實權的不是官階,而是差遣。至於“職”,一般指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和秘閣中的官職,如大學士、學士、待制等,是授予較高級文臣的清高銜頭,並非實有所掌。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官制改革後,撤銷館職,另設秘書省職事官,自秘書監丞、著作郎以下,都稱館職。其他文臣兼帶館職,武臣帶閣門宣贊捨人,則稱“貼職”。

    官稱和實職的分離,使朝廷內外大批官員無所事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義上都有正式官員,但除非皇帝特命,不管本部的職事。《宋史-職官志一》說:

    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類以他官主判,雖有正官,非別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又說:僕射、尚書、丞、郎、員外、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

    這樣,各級官府層次重復,疊床架屋,機構空前龐大。但是,卻有利於皇帝直接控制用人大權,他可以隨時提拔官階較低而有才能者擔任要職,也可隨時撤換無能之輩。歷代的官制,宋朝大多保留下來。《宋史-職官志》雲: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對掌大政。

    自趙匡胤建宋以後,三師、三公之制雖承唐制保留下來,但授與大臣者為數並不多,尤其是太師一官,只以趙普與文彥博兩人功高德厚方予特拜。但自蔡京擅政以後,拜三公者在宣和年間竟多達18人。這18人中,除了蔡京父子及童貫、王黼等寵臣外,其他多為宋徽宗的兒子(太子除外)任職。

    ◎宰執

    宋代的中樞機構,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權者是“宰執”。所謂“宰執”,即宰相與執政之統稱。宋代的宰相稱中書門下平章事,副職稱參知政事。參知政事也稱為“執政”,這是趙匡胤為牽制宰相而設置的。據李燾《長編》卷5所記,宋太祖登位後,仍留用後周宰臣范質、王溥等為相,及范質等求退之後,雖以趙普為門下侍郎、平章事,但未行宰相署敕之事。當時有大臣認為宰相虛位,應以尚書省長官行宰相署敕之權,但有的大臣不同意,說平章事即宰相之任。那時加封為平章事者,還有多人,但都是在朝外的“使相”之類(宋制,親王、樞密使、留守、節度使兼侍中,中書令、同平章事,都稱為使相,但不預聞政事)。因此趙普獨擅宰相之權。宋太祖要給趙普設置一個副職,但想不出合適的名稱,便問翰林學士陶榖:相“下宰一等有何官?”陶榖回答說,唐代曾有參知機務、參知政事之稱。於是便以薛居正、呂余慶為參知政事。這是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時的事。當時設置的參知政事地位還很低,據《長編》卷5載:“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使廳上事,殿廷別設■(zhu1n,音磚)位於宰相後,敕尾署銜降宰相數字,月伴雜給皆半之。”政事堂是宰相議事辦公的地方,參知政事連宰相的辦公廳都不能進,可見沒有多大權力。後來,宋太祖看到趙普為政專斷,為了加強對宰相的牽制,便提高參知政事的地位和職權。開寶六年(公元973年)詔薛居正、呂余慶與趙普“更知印擁班奏事”,以分其權。到了太宗時,又進一步提高參知政事的地位。據《長編》卷37載: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子,太宗詔曰:

    自今參知政事宜與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異位,宜合而為一。遇宰相、使相、親王得議軍國大政,並得升都堂。

    都堂就是政事堂。參知政事原來與宰相在地位和職權上的差別,至此完全消除。這就形成了對宰相的有力牽制。所以宋代常以“宰執”並稱。參知政事一名雖沿自唐代,而唐代的參知政事並非常制,凡以他官而居宰相職的,即稱為參知政事。也有稱為參預朝政,參議朝政。而宋代所設的參知政事,則成為宰相副職之定制。參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統治者削弱宰相之權,並使之與宰相互相牽制從而加強皇權的重要措施。

    概而言之,宋代宰相制度大體有五次變動。

    第一次是北宋初,宋神宗元豐以前。如上所述,就是這時期的變化情況。名義上與唐代沒有什麼不同,但實際上卻有很大區別。主要在於宋代設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軍、財三大務,宰相之權為樞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權不相上下,不相統攝。宰相之權既已分削,又設參知政事互為牽制,相權益弱,而皇權卻由此加強。另一方面的變化是,中樞機構中三省制已進入衰落荒廢的階段。職權的轉移,是三省制消亡的先聲。

    第二次是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開始的官制改革,史稱元豐改制。元豐改制撤銷中書門下,恢復唐初三省制度,置三省長官——尚書令、中書令和門下侍中。不過,這三個官位只是虛設,從不授人。又仿照唐制,用尚書左僕射、右僕射代行尚書省的職權;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代行中書令的職權,他們是正宰相。這時,參知政事的名稱被取銷,而增設了四名副宰相,即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

    第三次是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蔡京任宰相,自稱“太師”,總領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之事,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門下侍郎,少宰兼中書侍郎。欽宗靖康年間,又廢除太宰和少宰,改為尚書左僕射和右僕射。

    第四次是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式以左僕射和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正宰相,又將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改為參知政事,為副宰相。還取消尚書左、右丞的官稱,大體上恢復了宋初的制度。

    第五次是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又改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左、右丞相,參知政事照舊。除去中書令、侍中、尚書令的虛稱。門下並入中書,稱中書門下。左右宰相主中書事,兼尚書省之長,六部直屬於宰相,尚書省之制已廢於無形,實際上這也是三省合一。從此,左右宰相成為全國最高的行政長官,尚書省只掌握六部,奉命執行政務。當時大臣虞允文、梁克家為首任左、右宰相並兼樞密使。

    除宰相之外,尚有“平章軍國重事”一職。《宋史-職官志一》說,哲宗元佑中,置平章軍國重事,以文彥博、呂公著相繼任之。其位在宰相之上,專以處高德老臣,以示寵幸,五日或兩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政事堂)。但這一官職只是一種最高榮譽職位,並沒有多少“軍國重事”可管。南宋時,情況有些變化,寧宗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韓侂胄任平章軍國重事,“所預者廣”,“所任者專”,獨擅朝政。理宗時,權奸賈似道也升任“太師,平章軍國重事”,竊位日久,恩寵日隆,位在丞相之上。於是,“平章軍國重事”便獨攬軍、政大權,出現了軍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則屈居於副職的地位。

    宋初的宰相稱為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是沿襲唐代的,中書門下的長官編制不固定,大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參知政事同時不超過五人。或三相一參,或三相而無一參。太宗以後,以三相二參或二相二參居多。

    唐代以三省長官為宰相,在政事堂辦公。政事堂先設於門下省,後遷至中書省,最後干脆就改稱為“中書門下”。宋初雖門下、中書、尚書三省的名稱照舊,但這些與唐代之制已大不相同。首先是宰相不專用三省長官;其次是三省的職權已轉移。唐代三省分掌定策、封駁和執行之權。但宋代三省的權力被削弱。這個削弱,與“宰相不專用三省長官”有關。《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就記載了元豐改革官制以前,三省權力旁落,官署冷清的情形:“中書省、門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兩廡、官捨各數楹。中書省但掌冊文、覆奏、考賬,門下省主乘輿、八寶、朝會、報版、流外、考校諸司附奏挾名而已。”至於尚書省,實際上自唐末五代就已經逐漸荒廢了,至宋代就更是名存實亡。因此,北宋前期經常有大臣建議恢復尚書省的地位。例如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九月,右諫議大夫王化基上疏言五事,其一便是“復尚書省”。他建議“廢三司,止於尚書省設六尚書分掌其事。”唐代的尚書省分掌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掌握行政、財政、司法、儀禮的大權。至宋代,官吏的選用,另設審官院,“除授者皆出中書,不復由吏部”。戶部則歸於三司。這樣,行政權歸於政事堂,財政權移歸三司。三司的設立,是宋太祖收回財政權的重要措施之一。王化基廢“三司以實尚書省”的建議,自然不被采納。但是為了搪塞眾議,宋太宗對尚書省長官的地位也給予某些提高。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升尚書令於三師之上。然而,這並沒有提高尚書令的職權,何況尚書令又很少授人。因此,到至道、大中、祥符年間(公元995年—1061年),不斷有大臣提出恢復尚書省制的問題,但均未有結果,這個問題至神宗元豐改制以前,一直爭論不休。實際上,尚書省職權之分割,是宋代分散中樞機構的權力而強化皇權的反映。正是這種變化,在其後促成了三省制的消亡而演進為一省制。

    ◎三省六部

    門下省:又稱“左省”。其長官名義上是門下侍中,但很少委任過,實際上有名無職。副長官是門下侍郎,另外又委派一名給事中任“判門下省事”1真正掌管本省的職權。其屬官有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司諫、左正言以及給事中等。門下省的職權是主管皇帝寶璽、大朝會設位版、贊拜、拜表、宣黃、外官和流外官考課、年滿齋郎轉補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神宗改革官制時,重新恢復三省的實際地位和職權,門下省專司審議,但自門下侍郎成為尚書左僕射(宰相)的兼職或副宰相的專職後,便不再和門下省本身的職事相關了。

    中書省:又稱“右省”。其長官名為中書令,實際上也有名無職。副長官為中書侍郎。又另委派一名中書捨人任“判中書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職權。其屬官有右散騎常侍,中書捨人、右諫議大夫、起居捨人、右司諫、右正言等。中書省的職權是主管郊祀、皇帝冊文、州縣官考課、齋郎等年滿復奏、文官改賜章服、僧道給賜紫衣師號、舉人出身及寺觀名額等事2。神宗改革官制後,中書省則專司取旨出令。但自中書侍郎成為尚書右僕射(宰相)的兼職或副宰相的專職後,便不再和中書省本身的職事相關了。

    門下和中書兩省的左、右散騎常侍,左、右諫議大夫,左、右司諫,左、右正言,通稱“兩省官”3。門下省的起居郎和中書省的中書捨人稱“小兩省官”。4。散騎常侍、給事中、諫議大夫等稱“大兩省官”5。北宋前期,大兩省官員雖名為諫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職,並不得諫諍。

    尚書省:又稱“都省”。其長官名義上是尚書令,還有左右僕射、左右丞等,但尚書令從不委任。實際上另外委派諸司三品以上者或學士一員任“權判尚書都省事”。尚書省的職權是總轄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勳、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並主管議定官員謚號、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贈、注甲發付選人、二十四司人吏遷補等事。尚書省所轄六部二十四司,分屬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轄司封、司勳、考功)、戶部(下轄度支、金部、倉部)、禮部(下轄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轄職方、駕部、庫部)、邢部(下轄都官、比部、司門)、工部(下轄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設郎中1人,員外郎1人。

    宋太祖時,設立流內銓(簡稱銓司)、委派“權判流內銓事”2員,專管考試選人、判決案例和擬定差遣等事。還設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當三班院”,員數不定,負責對東西頭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課和擬定差遣等事1。太宗時,設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職州縣官院,總稱磨勘院,負責對京朝官和選人進行考核。隨後,改磨勘京朝官院為“審官院”、磨勘幕職州縣官院為“考課院”2。太宗時還設置“京朝官差遣院”,負責對少卿監以下京朝官注擬差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並入審官院。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設置審官西院,主管武臣閣門祗候以上到諸司使等的磨勘、注擬差遣等事。又改審官院為審官東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過、敘其爵秩、注擬差遣等事。兩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1員、主簿2員。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作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銓注之法全歸吏部,撤銷審官東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左選、主管寄祿官在京朝官和職任非中書除授的文臣;撤銷流內銓而改為吏部侍郎左選,主管從初任到選人的文臣;撤銷審官西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右選,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職任非樞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銷三班院而改為吏部侍郎右選,主管副尉以上到從義郎的武臣。據《宋史-職官三》載,從此以後,以上文、武官員的選試、注擬、責任、升遷、敘復、蔭補、考課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勳、賞罰、殿最的制度,都歸吏部掌管。吏部的長官為吏部尚書,設一員,副長官為吏部侍郎,其下有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分管尚書左、右選和侍郎左、右選。此外,還有司封、司勳、考功的郎中和員外郎各兩員,官告院主管官一員等。

    戶部:宋初設三司總管全國財政,戶部幾乎無所職掌,只委派“判戶部事”一員,接受各地土貢,至時陳列於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時,撤銷三司,全國財計始歸戶部。戶部主管全國戶籍、土地、錢谷的政令以及貢賦、征役等事。設戶部尚書一員,左、右曹侍郎各一員。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度支、金部、倉部各二員。左曹分管戶籍、稅賦、土貢、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義倉等事。度支掌管全國財政預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國的貨幣收支,藏於府庫;倉部掌管倉庫貯積和收支等事。

    禮部:宋初設太常寺禮院。真宗時又設禮儀院,主管禮儀之事。禮部只委派“判禮部事”一員,掌管科舉,奏補太宙齋郎等事。神宗時,撤銷太常禮院,其職權劃歸禮部。禮部設尚書、侍郎各一員,郎中、員外郎各一員。禮部下設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禮樂、祭祀、朝會、宴享、學校、科舉之政令。

    兵部:宋初設樞密院,掌管軍事政令,武臣銓選則歸三班院和審官西院負責,兵部只管皇帝儀仗、鹵簿、武舉、義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員。神宗時設兵部尚書、侍郎各一員,職方、駕部、庫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職權略有擴大,主管民兵、弓手、廂軍、蕃兵、剩員,武士校試武藝,及少數民族官封承襲等事。

    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機構之一,主管全國刑政,並審復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時,創設審刑院,將刑部審復權撥歸審刑院,審刑院成為全國另一最高司法機構。神宗時,撤銷審刑院以及糾察在京刑獄司,將其審復等權歸還刑部,從此,刑部的職權大為擴大,主管全國刑法、獄訟、奏讞、赦宥、敘復等事。設刑部尚書一員,侍郎二員;郎中和員外郎,本部各二員,都官、比部、司門等司各一員。本部郎中和員外郎,又分左、右兩廳,廳各二員,左廳掌管詳復,右廳掌管敘雪。

    工部:宋初只設“判工部事”一員,所屬屯田、虞部、水部的職權全被劃歸“三司”,工部職權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時撤銷“三司”,工部才恢復職權。設工部尚書、侍郎各一員,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主管全國城郭、宮室、舟車、器械、錢幣、河渠等政令。南宋時,將軍器監和都水監並歸工部,工部的職權就更為擴大了。工部還兼管軍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時還設立制造御前軍器所,委任提點官二員和提轄、監造官各若干員,負責制造武器;文思院負責制造金銀、犀玉等器物,設提轄官一員、監官三員。

    ◎樞密院與三衙

    樞密院是總理全國軍務的最高機構,簡稱“樞府”。宋代樞密院與中書門下共掌文、武大權,稱為東、西“二府”。《宋史-職官志二》說:

    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掌文、武二柄,號為“二府”。

    又《通考-職官考四》說:

    唐末,諸司使皆內臣領之,樞密使始與宰相分權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樞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權重於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專主文事,參知政事佐之,樞密使專主武事,副使佐之。

    樞密使為樞密院之長官,或稱知樞密院事,副長官稱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院事,簽書樞密院事或同簽書樞密院事。其下設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負責“承宣旨命,通領院務”,由武官擔任。還設編修官,不定員。樞密院“掌兵籍,虎符”,若得皇帝的批准,有調動兵馬之權。樞密使的地位略低於宰相,與參知政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等統稱為“執政官”。樞密使這一官銜在唐太宗時就設置了,但唐代的樞密使只負責管理軍事情報,機密情報之類,由宦官兼任,直至五代時還保留這個官銜。而宋代的樞密使地位抬得這麼高,權力這麼大,其原因是與當時國內外的階級矛盾、政治形勢有關。宋時階級矛盾一開始就相當尖銳。北宋初年就發生了王小波、李順起義。在邊境,又有契丹、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的並立,形成邊防的緊迫局勢。內憂外患使得宋王朝需要一支相當龐大的軍隊,方能抵抗少數民族的入侵和鎮壓國內人民的反抗,因而,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機構來管理這支軍隊,這就是宋代設立樞密院的原因。同時,樞密使的設立又可以削弱宰相的權力,也是強化皇權的重?

    宋江起義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眾梁山泊(又名梁山濼。今山東省梁山、鄆城間)起義,反抗官府,抗擊官軍鎮壓的作戰。

    北宋末期,朝政腐敗,對外獻幣乞和,對內恣意搜刮,農民苦於繁重賦稅盤剝,致流離失所。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據梁山泊,招募義軍,聚眾起義。旋率眾攻打河朔(泛指今黃河下游南北一帶)、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省益都),轉戰於青、齊(今山東省濟南)至濮州(今山東省鄄城北)間,攻陷十余郡城池,懲治貪官,殺富濟貧,聲勢日盛。十二月初二,宋徽宗趙佶聞知,納知亳州侯蒙“赦過招降”建策,頒旨招安,未果,遂命知歙州曾孝蘊率軍往討。宋江避其鋒,自青州率眾南下沂州(今山東省臨沂),與官軍周旋年余。三年二月,攻取淮陽軍(治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古邳鎮東),繼由沭陽(今屬江蘇)乘船進抵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西南海州鎮)。知州張叔夜遣使探察義軍所向,及知宋江以十余只鉅舟徑趨海濱,乃募敢死士干余人設伏近城,遣輕兵踞海誘戰。五月,宋江率眾登岸後遭伏擊,船只亦被焚,退路斷絕,戰敗被俘,起義遂被鎮壓。

    據史家考證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間,確有宋江其人及其領導的梁山泊起義,但不像《水滸傳》所寫的有108將,也沒有那麼多生動的戲劇性場面。

    宋江起義的導火線是宋朝廷為解決財政困難,宣布將整個梁山泊八百裡水域全部收為“公有”,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貧苦的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長期積壓在胸中的對社會現實的不滿終於像火山一樣爆發了。他們在宋江等人的領導下,鋌而走險,武裝聚險,憑借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形,阻殺前來鎮壓的官兵。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這支農民隊伍正式宣告起義。

    史書記載,宋江起義軍中有三十六個主要頭領。他們是宋江、晁蓋、吳用、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劉唐、張青、燕青、孫立、張順、張橫、呼延綽(《水滸傳》中為呼延灼)、李俊、花榮、秦明、李逵、雷橫、戴宗、索超、楊志、楊雄、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穆橫(《水滸傳》為穆弘)、石秀、徐寧、李英(《水滸傳》中為李應)、花和尚(《水滸傳》有姓名為魯達、魯智深)、武松。宋江起義軍總人數由於史書無記載,無法統計,估計有近萬人。《水滸傳》寫梁山好漢有一百零八將,那是小說家的虛構,作者羅貫中等人“欲成其書,以三十六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以使小說更添傳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琅琅上口,便於流傳。但小說畢竟是小說,讀者不可將它當成真實的歷史。

    宋江起義軍正式宣布起義後不久,就離開了梁山泊,轉戰於山東青、齊與河南、河北一帶,史書記載說:這支起義軍“橫行河朔、東京,官兵數萬,無敢抗者。”約兩年後,到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義軍從江蘇沭陽乘船進攻海州(今連雲港),被海州知州張叔夜所派伏兵包圍,損失慘重,退路又被切斷。在這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宋江不得不率眾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為宋朝官軍中的一部分。後來宋江部是否去江南出征方臘農民起義軍,史學界有爭論,至今尚無定論。但多數史學家認為,宋江部出征方臘可能性較大。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發生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農民起義大大小小有數百次之多,宋江起義只是其中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了《宣和遺事》,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現《水滸傳》,將宋江起義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感人,因而使這次本來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農民起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廣泛流傳於民間,以至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宋徽宗趙佶

    中國北宋皇帝,畫家,書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後立他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裡處)。

    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建立專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處搜刮奇花異石,用船運至開封,稱為「花石綱」,以營造延福宮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宮觀,並設道官二十六階,發給道士俸祿。在位期間,爆發方臘、宋江等領導的民變。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與金朝訂立盟約,夾攻遼國。宣和七年,金軍南下攻宋。他傳位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與欽宗一同被金兵俘擄。後被押往北邊囚禁,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國無能,但藝術才能頗高。書法稱「瘦金體」,傳世畫作有《芙蓉錦雞》、《池塘晚秋》等,並能詩詞。

    宋徽宗的謚號是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真不知道這樣一堆充滿贊美的詞匯,是南宋的禮官們如何想出來的。乍一看這堆謚號,不知歷史的人,也許認為徽宗是個仁德慈孝的皇帝。

    宋徽宗還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並經常請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認為不吉利,他就改稱10月10日;他的生肖為狗,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內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軍大舉南侵,金軍統帥宗望統領的東路軍在北宋叛將郭藥師引導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報,連忙下令取消花石綱,下《罪己詔》,承認了自己的一些過錯,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長驅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著一個大臣的手說:“沒想到金國人這樣對待我。”話沒說完,一口氣塞住了喉嚨,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後,他伸手要紙和筆,寫了“傳位於皇太子”幾個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稱“太上皇”,讓位於子趙桓(欽宗),帶著蔡京、童貫等賊臣,借口燒香倉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圍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綱擊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閏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廢宋徽宗與子趙桓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將徽、欽二帝,連同後妃、宗室,百官數千人,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北宋滅亡。因此事發生在靖康年間,史稱“靖康之變”。

    據說,宋徽宗聽到財寶等被擄掠毫不在乎,等聽到皇家藏書也被搶去,才仰天長歎幾聲。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盡了凌辱。先是愛妃王婉容等被金將強行索去。接著,到金國都城後,被命令與趙桓一起穿著喪服,去謁見金太祖阿骨打的廟宇,意為金帝向祖先獻俘。爾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為昏德侯,關押於韓州(今遼寧省昌圖縣),後又被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囚禁。囚禁期間,宋徽宗受盡精神折磨,寫下了許多晦恨、哀怨,淒涼的詩句,如: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裡,目斷山南無雁飛。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於“社稷山河都為大臣所誤”,並沒有認識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導致了亡國和自己成為階下囚的結局。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要派臣子曹勳從金偷偷逃到南宋,並交給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寫著“你(宋高宗)快來援救父母。”宋徽宗將這幾個字出示給周圍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著叮嚀曹勳,切記要轉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說著取出白紗手帕拭淚,爾後將手帕也交給曹勳說:“讓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國而哀痛淚下的情景。”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於五國城,金熙宗將他葬於河南廣寧(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據協議,將宋徽宗遺骸運回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於永佑陵,立廟號為徽宗。

    宋徽宗在位時廣收古物和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並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繪畫藝術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擅。平生著作極多,都散佚無存。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

    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書畫,與駙馬都尉王詵、宗室趙令穰等畫家往來。即位以後,在政治上可謂是昏庸無能,但在書畫方面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有過重要貢獻,其中之一就是對於畫院的重視和發展。他於崇寧三年(1104年)設立了畫學,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中,以招攬天下畫家。畫學分為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詩句作為考題。考入後按身份分為“士流”和“雜流”,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養,並不斷進行考核。入畫院者,授予畫學正、藝學、待詔、祗侯、供奉、畫學生等名目。當時,畫家的地位顯著提高,在服飾和俸祿方面都比其他藝人為高。有如此優厚的待遇,加上作為書畫家的徽宗對畫院創作的指導和關懷,使得這一時期的畫院創作最為繁榮。在他的指示下,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並且將宮內書畫收藏編纂為《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成為今天研究古代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趙佶本人的創作面目並不象他要求畫院畫家的那樣工謹細麗,而是偏於粗獷的水墨畫。傳世作品中,有其簽押的作品較多,但所畫比較工細的,如《祥龍石圖》、《芙蓉錦雞圖》、《聽琴圖》、《雪江歸棹圖》(以上均藏於故宮博物院)、《瑞鶴圖》(遼寧省博物館藏)、《翠竹雙雀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等作品皆被專家認定為是畫院中高手代筆之作。只有藏於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四禽圖》卷和上海博物館藏的《柳鴉圖》卷被認定是他的親筆,兩畫都是水墨紙本,筆法簡樸,不尚鉛華,而得自然之趣。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圖》也屬此類。

    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也和這位書畫皇帝不無干系。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歷史長卷後,首先將它呈獻給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作為中國歷史上書畫大家的宋徽宗酷愛此畫,用他著名的‘瘦金體‘書法親筆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鈐上了雙龍小印(今佚)。

    北宋滅亡後,興盛一時的徽宗宣和畫院隨之結束,一些畫院畫家經過輾轉逃亡,逐漸集結於南宋的都城臨安,先後被恢復在畫院中的職務,成為南宋畫院的骨干力量。李唐、劉宗古、楊士賢、李迪、李安忠、蘇漢臣、朱銳、李從訓等都屬於這種情況。宋高宗雖然在政治上也是苟且偷安,但對於書畫之事,仍十分重視,特別是後來他利用繪畫為他的政治服務,組織畫家進行創作。所以,南宋時繪畫活動主要還是以畫院為中心。

    趙佶詞代表作:

    燕山亭

    裁剪冰綃,打疊數重,冷淡燕脂勻注。

    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

    愁苦。閒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

    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

    北宋名妓李師師

    李師師是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號為“飛將軍”。她的事跡在筆記野史、小說評話中多有記述。張端義《貴耳集》、張邦基《墨莊漫錄》中,說李師師曾與著名文人周邦彥、晁沖之有來往,並互有詩詞相贈,於是成為北宋後期的一段風流韻事。宋徽宗在位期間,自政和年間以後,也常微行出游,由數名內臣導從,乘小轎子前往李師師家。相傳聚眾梁山泊起義的宋江,打算歸順朝廷時,想利用李師師與徽宗的關系,也偷偷進人汴京訪李師師。由於李師師深得徽宗寵信,後來徽宗索性把她召人內宮,冊封為瀛國夫人或李明妃。宣和七年十二月(1126年1月),徽宗團全軍進逼,將皇位樣讓給太子欽宗。李師師失去靠山,為了免禍,曾匯集徽宗賞賜的錢財,獻給官府,以助河北軍餉,並自乞為女道士。靖康元年(l126),欽宗下令籍沒李師師家。不久,汴京淪陷,北宋滅亡。經過這次變故,李師師不僅家產殆盡,而且她本人的下落也變得眾說紛紜,撲朔迷離了。

    綜觀歷代記述,有關李師師的下落,大致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以傳奇小說《李師師外傳》為代表。小說稱金軍破汴京後,主帥撻懶點名索取李師師,聲稱金國主也聞知李師師的名聲,一定要活著得到她。張邦昌等人探得李師師的蹤跡,將她獻於金營。李師師怒斥張邦昌,脫下金簪刺喉自殺,未死,又折金簪吞下,才氣絕身亡。後世的通俗小說多沿襲這一說法。但小說的作者主要是借人借事來抒發亡國的感慨,恐怕沒有什麼事實依據,因而學者多對此說持有異議。

    另一種說法,以張邦基《墨莊漫錄》為代表,書中稱李師師被籍沒家產以後,流落於江浙一帶,當地的土大夫猶邀請她歌唱,但李師師已“憔悴無復向來之態矣”。宋代評話《宣和遺事》也有類似記述,但又說她“後流落湖湘間(今湘南一帶),為商人所得”。而來劉子*《汴京紀事詩》,也有“輦轂繁華事可紛,師師垂老過湖湘,鏤金檀板今無色,一曲當年動帝王”的詩句。其後,明梅鼎祚《青泥蓮花記》,稱其流落於湖湘,清初陳忱《水滸後傳》稱其流落於臨安(今杭州),可能都是沿襲上述說法而來。

    還有一種說法,稱李師師在汴京失陷以後被俘虜北上,被迫嫁給一個病殘的老軍士為妻,最後淒涼悲慘地死去。

    據情理分析,似乎以第二種說法較為可信。汴京失陷前,李師師已廢為庶人,當了女道士,說她匿於民間,流落於江浙、湖湘一帶是很有可能的。而金軍是根據當時降臣提供的名單索取皇宮妃嬪的,李師師不太可能在名單之內,因而說她被點名索取或被擄北上,很難成立。當然,李師師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子,有關她的傳聞,不免有許多臆測和訛傳的成分,因而她的歸宿究竟如何,恐怕是永遠難解的一個謎了。

    李師師色藝壓群芳,一天,宋徽宗因游幸已倦,坐在千秋亭上悶悶不樂,時有高俅、楊戩在旁陪侍,高俅見了,便進言道:“陛下貴為天子,何事不可為!正可及時行樂,以期不負韶華,況人生如白駒過隙,若不自尋歡樂,未免老大徒傷。]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當排遣愁懷,力尋歡樂,以免辜負年華。”正說著,忽然一陣風飄過管弦之聲。徽宗說:“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這樣快樂。朕欲出觀市廛景至,恨無其由。”楊戩立即說:“這個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樣。我等裝成僕從,自後窄門出去私行,就可以暢觀市廛風景了。”就這樣徽宗被兩個奸裡引出皇宮。一路穿大街、過小巷,但見到處是歌台舞榭,酒市花樓,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興,天色將暮的時候,來到金環巷。這裡的風趣又與他處不同,戶戶家家,簾兒底笑語喧嘩,門兒裡蕭管嗷嘈。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所在地,原來高俅常常在這裡出入,尤其認得名妓李師師,特地把徽宗引來。有詩一首形容李師師的美貌:

    嚲眉鸞髻垂雲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鳳鞋半折小弓弓,鶯語一聲嬌滴滴。

    裁雲剪霧制衫穿,束素纖腰恰一搦。

    桃花為臉玉為肌,費盡丹青描不得。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母親早逝,由父親煮漿代乳,撫養。據說她生下來不曾哭過,一直到三歲的時候,按照當時的習俗,他父親把她寄名到佛寺,佛寺老僧為她摩頂時,才突然放聲大哭,聲音高吭嘹亮,聲震屋瓦,那老憎合什贊道:“這小小女孩真是個佛門弟子!”當時一般人都把佛門弟子叫做“師”,“師師”的名字就由此而來。李師師四歲那年,她父親以罪入獄,病死獄中,從此由鄰居撫養,漸漸長得眉目如畫,通體雪艷,又善解人意,經營妓院的李媼將她收養,並延師教讀,又訓練歌舞,十三歲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態,掛牌應客,不久名滿汴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孫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輩,以一登其門為榮耀,就連山東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首領及時雨宋江也不遠萬裡,冒死潛入汴京,為的是一親芳澤,事後還在牆壁上留詞紀興: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奴?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絞綃籠玉,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回想蘆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閒想萬極,醉鄉一夜頭白。

    李師師當時名聲日高,尋常人難得一見。宋徽宗被高俅領來,聽說要見名妓李師師,開始還說:“這恐未便。”在高、楊二人信誓旦旦地擔保絕不會走露風聲後,立即說:“既沒甚妨礙,朕就進去一游,只是略去君臣名分,勿使人識破機關。”高俅領命立即引徽宗入內,李師師早已迎了上來,徽宗見到師師暗暗地喝一聲采,李師師瞧著高俅對她微微一笑。徽宗三人各報一個假名,李師師原就與高俅相識,這時不由一愣,她原還以為是高球來玩,後來見高球在另一人面前居然還卑躬媚笑,她何等心靈性巧,立刻就知道那人來頭更大,那一份精神勁兒立即改變方向。宋徽宗看著李師師輕佻微逗、眉目傳情,早已忘記了自己是皇帝,便與李師師百般調笑起來。高、楊兩人乘機從旁鼓助興致,漸漸地謔浪笑傲,絕無禁忌,高、楊二人知趣退出。徽宗見二人退出,便抱起李師師人踩上床,李師師明知他是位大貴人,自然放出手段,百般奉承,宋徽宗但覺味道新鮮,歡娛無比。李師師有一種怪癖,凡是到她這裡來,只要略通文墨,便得留詩詞一首。她見宋徽宗雍容華貴,雅致非常,當然不會放過。宋徽宗詩詞、書畫無不冠絕古今,這時又正在興頭上,欣然命筆,用他那獨一無二的“瘦金體”書法寫道:

    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擁,回眸入抱總含情。痛痛痛,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

    驚紅湧。

    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這回風味忒顛犯,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

    不知不覺,天色微明,高、楊二人幫徽宗趕緊穿好衣服,直奔後宮,又急急幫徽宗換上九龍袍,宜奔朝堂,這時文、武兩班大臣早已立定多時。但徽宗心裡還只記著李師師,那有心思去理朝政,那神色一會兒焦急,一會兒歡喜,一會兒露出猥邪的笑容,弄得那上奏的大臣不知所措,生怕一不小心,觸犯了龍顏,趕緊講完,原有一些准備上奏的,為慎重起見,也三緘其口,於是這天的早朝很快就結束了。

    宋徽宗回到後宮,只覺得那些後妃沒有一個比得上李師師的,因此茶裡飯裡,坐處臥處都惦念著李師師。但身為皇帝,深居九重,不便夜夜微行,只得忍耐,好容易挨過兩天,恰有學士王黼在旁邊,便問道:“朕欲外出察訪民情風俗,你認為怎樣?”王黼與高俅是一伙的,宋徽宗與李師師的事他早已知道了,當即說道:“當年太祖皇帝微行訪宰相趙普,雖然遇到風雪,也毫不在乎。皇上身居九重,如果不微行,民情如何,皇上怎麼能夠直接知道呢?皇上如果願意去,我願意隨侍。”宋徽宗大喜,換過衣眼,帶著王黼直奔李師師家。

    李師師接了徽宗,見到王學士在侍,心中更加明自。因為王黼生得風儀秀美,目光如電,他仗著自己的品貌和地位,經常在金環巷走動,李師師與他極其熟識。李師師見到這人前次有高俅陪著,這次又是王學士陪著,除了皇帝有這般的聲威外,還會有誰,一旦想通此節,便加倍承歡,自此徽宗與李師師恩愛非凡。到後來竟常不帶一人,偷偷地就跑來了。自此李師師也不敢招待外客,況且象高俅、王學士這樣的人,自此以後,誰又還敢去當這禁臠?特別在一件事情之後,更是如此。

    武功員外郎賈奕,年少英俊,武藝超群,原也是李師師肚皮上的常客。自從知道宋徽宗去了李師師那裡之後,便不敢再去找李師師尋歡,不意那天郊游遇到了李師師,舊情重溫,晚上便忍不住到了李師師家中,大概是酒醉了緣故,居然喝起宋徽宗的閒醋來,填了一首“南鄉子”的詞:

    閒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似仙;暗想聖情琿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一夜說

    盟言。滿掬沉檀噴瑞煙,報道早朝歸去晚回鑾,留下鮫綃當宿錢。

    自然就有好事之徒把這詞傳揚開來,一下子傳到宋徽宗手上,宋徽宗看了不禁爐火中燒,下令將賈奕斬首。幸虧賈奕還有一個不怕死的好朋友,諫官張天覺,聽到這個消息,立即趕到朝堂,對徽宗說:“皇上治國應以仁德為重,今為一娼婦輕施刑誅,豈能使天下人心服!”揭了來徽宗的底,宋徽宗才赦免了賈奕,把他貶到瓊州(今海南島)做可戶參軍,並規定永遠不許再入都門。

    大家都還是命要緊,李師師再美也只能晚上睡在床上想一想了。李師師的家中已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但內中卻有一人是李師師自己不能割捨的,他就是周邦彥。周邦彥號美成,錢塘人,生得風雅絕倫,博涉百家,且能按譜制曲,所作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在宋神宗的時侯就做了朝廷的太樂正。他和李師師時常往來,李師師以善歌聞名,為她作曲寫詞的就是周邦彥,兩人的關系不同一般。這天李師師聽說宋徽宗染病,不會出宮,就暗約周邦彥來家,兩人久不相逢,攜手人房,互相慰問,正在敘談的時侯,忽然傳報聖駕降臨。周邦彥驚慌失措,李師師也慌作一團,倉猝之間,無處躲避,周邦彥只好葬身在李師師的床底下。不到一刻,宋徽宗拿了一個新鮮的橙子,進了李師師的房子,坐了下來,將那個橙子送給李師師,說是江南地區新進貢來。宋徽宗與李師師調笑了半天,便要啟駕回宮,李師師假惺惺地挽留:“城上已傳三更,馬滑霜濃,陛下聖軀不豫,豈可再冒風寒。”宋徽宗答道:“朕正因身體違和,不得不加調攝,所以要回宮去。”這些話從頭到尾被周邦彥聽得清清楚楚,宋徽宗一走,周邦彥從床底下爬出,酸溜溜地對李師師說:“你得到皇上這樣的恩待,可真是千古風流佳話。”李師師笑道:“我只道做皇帝的不勝威嚴,那裡知道也和你一樣的風流。”周邦彥聽了,心有所感,便將剛才的情形,譜成一闕《少年游》: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彥填了這詞,便在李師師家住了一夜而去。這詞題得情景真切,清麗芋綿,李師師十分喜愛,便依著譜,練習歌唱。

    一天,宋徽宗又來到李師師這裡垂筵暢飲,教李師師唱一曲助興,李師師一時忘情,竟把“少年游”唱了出來。宋徽來一聽,說的竟全是那天在李師師房內的情事,還以為是李師師自己作的,正准備誇獎幾句,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譜的,話一出口就知錯了,臉色頓顯局促不安,宋徽宗看了李師師的表情,就知那天周邦彥一定也在房內,臉色頓時變了。心想:朝中大臣明知李師師是我的外寵,還敢再來,那還了得,如果不嚴加懲處,必定會使李師師門戶頓開。當天怏怏地回到後宮,就派心腹收羅周邦彥平日所寫的艷詞,作為罪證,說他輕薄,不能在朝為官,把他貶出汴京。處理完這件事後,宋徽宗心中高興,便又來到李師師的家中,李師師卻外出未歸,一直等到初更,才見李師師回來。卻是玉容寂寞,珠淚盈盈。宋徽宗驚問她如何這個樣子,李師師直言是送周邦彥去了。宋徽宗好奇地問:“這次又譜了什麼詞麼?”李師師說他譜了“蘭陵王”詞一闋,言罷引吭而歌:

    柳蔭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

    讖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桑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映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淒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記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李師師一邊唱,一邊用紅巾擦淚,特別是唱到:“酒趁哀弦,燈映離席”時,幾乎是歌不成聲,宋徽宗聽了,也覺淒然,他自己也是個大有慧根的人,第二天就降旨復召周邦彥為大晟樂正,想不到經此一事反而使周邦彥天天與徽宗混在一起,填詞作詩。

    自從接待了宋徽宗,李師師的院子大興土木,那紫雲青寓已變成一座美奐美侖的華樓,樓成之日,宋徽宗親題“醉杏樓”三字為樓額。那瘦金體字,古今一家,格外醒目。又用他獨特的工筆畫技,畫一幅“百駿朝陽圖。”掛在李師師接客的客廳中。當時宋徽宗三天兩頭地呆在李師師家,引起了一批正直大臣的反對,說他玩安忽危,不顧宗社付托之重,劉皇後更說得坦率,認為:“皇帝行娼,自古所無,再加上昏夜出行,保衛工作也不周全。”力勸宋徽宗。宋徽宗在蔡京、高俅、王黼一班人下,又那裡聽得進去。

    靖康之難,徵、欽二宗先後做了俘虜。當時全軍大將粘沒喝子真珠到處找李師師不到,就把徽宗身邊的貴妃王婉容和一個帝姬帶回營中受用。徽、欽二宗到金後,先被迫換了素服,去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然後一個被封為昏德公,一個被封為重昏侯。

    宋室南渡後,李師師輾轉來到江市,流落在湖廣一帶,艱難無以自存,不得已重操舊業,但他經離亂,受盡折磨後的李師師已心緒蕭索,容顏憔悴,僅賣唱度日。南渡士大夫慕其盛名,常邀她參加酒會,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

    輦彀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遇湖湘;

    縷衫檀板無顏色,一曲當年動帝王。

    另外關於李師師的余生還有三各不同的說法:

    其一:當李綱主持東京保衛戰時,她將全部家財捐贈出來,助宋軍抗金。靖康之難中她逃出汴京,到慈雲觀中做了女道士。

    其二:金軍攻破汴京後,金主垂涎李師師,降臣張邦昌千方百計尋找,不惜重金懸賞,最後終於找到她。她蓬頭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見金人,乘人不備,吞金自殺。

    其三;李師師南渡後,士大夫多把她當作紅顏禍水,不肯與她交往,她窮愁潦倒,嫁給商人為妾,溺死在錢塘江中。

    現在在開封市北關外尚有李師師墓。

    對她一生的所做所為,有這樣一首詩作了高度的概括:

    芳跡依稀記汴梁,當年韻事久傳揚;

    紫宮有道通香窟,紅粉多情戀上皇。

    孰料胡兒驅鐵馬,竟教佳麗死紅羊;

    靖康奇恥誰為雪,黃河滔滔萬古殤。

    紅羊,指我國傳統的八卦運數中的紅羊劫。

    宋朝皇帝給周世宗柴榮後代的丹書鐵券

    紈褲子弟的黑社會之路——閒話水滸之柴進故事

    (一)家世

    柴進是梁山中家世最為顯赫的一人。出身高貴,乃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子孫。皇族後裔,這是梁山上所有人都無法比擬的。

    本朝第一代領導核心太祖趙匡胤本來是柴核心的結拜兄弟和手下一名上將。柴榮死後,趙上將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從異性大哥之子柴宗訓手上奪取了領導核心的地位而創立的宋朝。當時後周恭帝柴宗訓年僅7歲,統兵大將兵臨城下,只能老老實實把核心位子讓出來。趙匡胤本人是個仁厚之人,從孤兒寡母奪了天下,何況柴榮對他恩重如山情同兄弟,心裡總是有些理虧,於是就立了誓碑,立下祖訓後世皇帝即位時逝必須跪訟,而不得違反。

    誓碑的內容現在已經知道,正史記載一是“不准殺士大夫上書言事者”,二是“凡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即使有謀逆大罪,亦不可株連全族,只可於牢中賜死,不可殺戮於市。“,“不遵此訓者,吾必不佑之!”有宋一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對前代皇帝優待的。實際上從南北朝的宋劉裕開了誅滅前朝宗室子孫的先例後,基本上後面的改朝換代後對前朝皇族都是趕盡殺絕的,包括趙匡胤的子孫,宋亡後基本被誅盡。所以趙匡胤此舉是唯一的特例。

    閒話少說,柴進既然是柴世宗的後代,水滸上也說了本朝太祖給了他祖上丹書鐵卷,也就是給了一個免罪金牌。按宋史記載,柴宗訓禪位以後被改封為鄭王,從水滸上看柴進好像並沒有將這個爵位承襲下來,但祖上留下的大筆產業和丹書鐵卷保留下來了。這丹書鐵卷在手,就等於一個護身符,按趙匡胤誓碑上的說法,只要不造反,隨便干什麼都行。柴進有這麼個護身符在手,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庇護犯罪分子,柴家莊於是就成為了天下罪犯們逃亡的樂園。於是乎,柴進在黑道上的名聲也就響徹雲霄了。

    按理說趙匡胤對柴家是很良善的了。對柴氏子孫來說雖然已經失國,但保有富貴和安全仍然是不成問題的。這種情況下,正常人的做法是老老實實的做人不要挑釁朝廷,丹書鐵卷是政府給你的一種特權和信任,你可以用他保命,但不能濫用這個特權,畢竟自己前朝皇孫的身份是很敏感的,趙匡胤可能會覺得內心有愧,但是幾代之後他的子孫也就是大宋數代後的領導核心就未必會有這種感覺。而柴進的做法卻正是在濫用這個特權,柴進多次得意洋洋地說:老子我有丹書鐵卷,就算你有天大的罪過到我這兒也沒事。如此囂張焉能不出事。柴進的做法很奇怪,按理說他同政府的關系是共生的,有大宋政府才有他的富貴和特權,他才能為所欲為,大宋要是完了,他柴進的丹書鐵卷還有什麼屁用,而柴進的所作所為卻是在不斷挖大宋政府的牆腳,他庇護搜羅的黑道分子固然有些是走投無路逼上梁山的好漢如林沖,但大部分恐怕還是對社會破壞性很大的犯罪分子。梁山上受過柴進好處的也就只有林沖,武松,宋江三人,加上梁山創幫時給王倫一伙的資助,及後來幫梁山一個忙套朱仝上山,柴進同梁山的淵源也就如此。而柴進在江湖上的大名恐怕還是靠資助庇護梁山外的黑道分子而出來的。柴進的這些做法恐怕只能用不是生活艱辛社會復雜的紈褲子弟行為來解釋。

    (二)江湖上的柴進

    在水滸上,上梁山前在黑道上有全國性的知名度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宋江,另一個就是柴進了。同宋江不同,柴進的高要成名就容易得多了。

    首先柴進有足夠的錢,不用於宋江鄆城小縣城的一個土財主,柴進是有世襲皇莊的按,宋朝優渥士大夫的體制柴進田莊的收入是不用向政府交稅的,這就是所謂的官紳不納糧。所以柴進有足夠的錢在江湖上擺譜,而水滸上的描寫也的確如此,柴進一出面少不了的場面就是撒銀子。更重要的一點,柴進是由免死金牌的,任何黑道分子犯了罪只要跑到柴進那裡就安全,官府要來柴某人只要亮出丹書鐵卷就可以把人給打發走了。而身為小吏的宋江要幫人脫罪,恐怕需要絞盡腦汁利用法律漏洞,而且自己多半還是要冒風險的,相比之下這些事在柴進那裡就是小事一樁了。何況以柴進的前朝皇孫的身份,恐怕也是八卦新聞狗仔隊的重點對象,而身為小吏宋江恐怕就未必會有吸引力。所以同樣是打造出全國性的知名度,宋江的難度可不是一點點的。正因為柴進的優勢太明顯,也太容易,所以在其他方面就差了。柴進與人交往總不能像宋江那樣讓人如沐春風,經常錢花出去了效果卻不明顯,人家雖然也會感激但不會像對宋江那樣感恩戴德。

    在宋江故事中已經舉了個對待武松的例子。現在再舉個,林沖在滄州監獄服刑,柴進號稱勞改大隊他都能搞定,銀子也花了不少,但是最後勞改大隊的兩個領導聯手對付林沖欲置林沖於死地,還是林沖運氣好自己化解了這一劫。相比之下還不如施恩,施恩至少還能在孟州監獄沒讓蔣門神一伙得手在死囚牢裡干掉武松。所以說柴進的氣質成不了老大,其實最適合他的位子還是當當紈褲子弟。

    (三)高唐州

    柴進幫梁山收羅了朱仝後,因朱仝狠李逵殺了小衙內,宋江為了讓朱仝消消氣就讓李逵現在柴進莊上呆一段,等朱仝氣消了再上梁山。沒料到這個安排卻差點讓柴進喪命。問題是出在李逵這個喪門星身上。這是否是梁山的刻意安排是很值得懷疑的。因為在宋江同朱仝等人回梁山時,吳用曾對李逵說:“你且小心,只在大官人莊上住幾時,切不可胡亂惹事累人。待半年三個月,等他性定,卻來取你還山,多管也來請柴大官人入伙。”最後一句請柴大官人入伙,點出了柴進本人也是梁山一個搜羅目標。

    柴進有個叔叔叫柴皇城在高唐市有座豪宅,沒料到給市長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錫看上了,於是殷某人就像謀奪該豪宅。皇城氣病了,就讓柴進出頭。高廉是國防部長高俅的堂兄弟,柴家的背景高廉應該很清楚,高廉動柴家未必不一定是高俅意思,水滸上沒有明說,但是像柴進這樣在江湖上如此高調犯忌,就算宋徽宗沒這個心,高部長沒准也會揣摩上意給柴家點顏色看看。柴進在處理這件事上不是一點的弱智,基本可以看出柴進本人不過是個紈褲子弟。首先李逵要跟著去,他就帶著去了,李逵是什麼人,梁山的黑道人物,江洲劫法場後無數命案在身的朝廷通緝犯。柴進到高唐州去是去解決糾紛的,官面上柴進最有力的武器是丹書鐵卷,而不是一個黑道殺人犯,結果柴進丹書鐵卷不帶,卻帶了個李逵。其次到了高唐州時,柴進本來的策略是讓一讓,然後帶丹書鐵卷到京師告狀,這個策略按說是比較正確的,畢竟朝廷優待柴家的政策沒有變化,高部長在東京未必能一手遮天,在小小的高唐州則可以為所欲為,結果被殷某人激了幾下,柴進就開始揚言老子我有丹書鐵卷你也不要太囂張,殷天錫估計本來就是來挑釁的,說你拿出來給我看看,沒有的話就要打。

    這時候李逵就跳出來把殷某人給打死了。這下就闖禍了。到這時柴進的處理更為愚昧,他讓李逵走了,自己卻留在高唐州等死,說自己有丹書鐵卷又不隨身帶,殷天錫是什麼人,高市長的小舅子,這不是等於在找死嗎?柴進正確的做法是趕快逃,李逵能逃走,他當然也來得及逃,逃回滄州柴家莊,一來有丹書鐵卷護身,二來作為滄州的一個老大,大大小小柴進也應該早打點好了,高廉再厲害恐怕到了滄州也奈何不了柴進如何。也許柴進平時橫行慣了,凡事只要說聲老子有丹書鐵卷就逢凶化吉了,沒想到碰上了後台背景都很硬的高廉市長,不吃這一套。所以柴進就被打入了死牢。總而言之,活脫脫一個不知世事艱辛的公子哥兒的形象。奇怪的是柴進從來沒有出示過丹書鐵卷,也從來沒人見過,而且高唐州事件後這份傳說中的丹書鐵卷的下落水滸也沒有再提。柴進到底有沒有這個丹書鐵卷也實在令人懷疑。

    李逵逃回梁山,梁山知道的柴進的事情,當然要設法營救。但是梁山的做法很值得懷疑。照理說最簡單和有效的辦法是派戴宗用神行功夫趕快把丹書鐵卷送到高唐州,高市長膽子再大恐怕抗旨還是不敢的,柴進最多受點皮肉之苦,死罪恐怕是能逃過,再銀子大把上去估計活罪也未必能受多少。畢竟柴進也算是老牌太子黨。但是梁山的做法卻是派大部隊去打高唐州硬劫大牢。這不是坐實了柴進的謀逆的罪行,按照宋太祖與柴氏宗室的約法,謀逆是可以殺頭的,不過不牽連族人而已。何況至今為止柴進並未出示過丹書鐵卷,光憑這一條高市長就可以直接把柴進給宰了。梁山的這個主意是吳用出的,無齋主人讀水滸一直對這位軍師不以為然,基本上吳用搞搞陰謀詭計還行,真正的出謀劃策基本上每次都是漏洞百出的。這一次無齋主人比較傾向於是陰謀詭計,回顧一開始吳用對李逵說的話,“多管也來請柴大官人入伙“,就點出了要害,梁山的這一手一玩,柴進恐怕除了不上梁山也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可憐的是柴進被梁山黑幫賣了,還在替人數錢。梁山打高唐州開始並不順利,因為高廉市長會妖法,後來梁山請出了公孫勝才打贏,破了高唐州,殺了高廉及他滿門,將高廉的私產和府庫洗劫一空。這一下梁山組織同高部長的仇恨基本就上升到不可化解的地步了。

    (四)梁山

    柴進的名聲很大,但本事並不大,跟宋江同質性很高但厚黑之術遠不及宋江。仗著家世好名氣大,黑道上受惠者甚多包括梁山的主要人物宋江林沖。所以被救上梁山後,地位還是很崇高的,柴進基本上是梁山後勤部門的總負責人。後來石碣受天文時,排名第10,政治局委員級別的人物。由於柴進是皇族出身,所以他是宋江招安路線的最重要的者之一。

    柴進上梁山的時候,梁山還是晁蓋當政,無論晁蓋還是宋江對這位名滿江湖的大老,都沒有玩倒頭便拜讓位的一幕。無齋主人私下以為,讓位一幕本來就老大作戲一場,對柴進也玩這一手恐怕危險性太大,第一江湖上受過柴進恩惠得太多(至少不會比宋江少),第二柴進本人一個紈褲子弟,又是老大當慣得主,受人奉承慣了,搞不好弄巧成拙,人柴進真的不知深淺大咧咧的坐上去,就弄得很被動了。所以這個套路到柴進身上就免了。

    柴進在梁山的業績乏善可陳,最大的功績就是憑著自己世家弟子的氣質混入皇宮割下了宋徽宗為警示自己寫的“山東宋江“四字。倒是他老人家運氣不錯,平方臘時沒戰死,朝廷給了個橫海軍滄州都統制的官兒,相當於一個上校團長的位置。也許是經歷的太多滄桑,也許是柴進原來就是太子黨出身,看到當時官場黑暗並不好混,於是就辭官回滄州老家安安穩穩過日子,這時候丹書鐵卷也沒有了,回想少年時的輕狂不羈,柴進抑或未嘗覺今是而作非的感覺。也許從頭再來一次,柴進會選另一條路。柴進的最後一念終於使他得了個善終,比梁山的絕大部分兄弟都要幸運。

    柴進是個老牌太子黨出身,仗著祖上的功業在地方上為非作歹,庇護了大量作奸犯科的黑道分子。最後自己也陷到了黑道中去。表面上高唐州事件是個偶然,是太子黨之間的爭斗,狗咬狗導致了失敗的一方只能投身黑道。但是沒有高唐州,柴進早晚還是會上梁山,當梁山組織將柴進設為一個搜羅對象時,當吳用說出“多管也來請柴大官人入伙“。柴進的命運基本已經被決定了,看前面的秦明,梁山不惜冒充他去殺人放火作案子,看剛剛發生朱仝,為了絕他後路,梁山竟然殺了跟朱仝親若父子的天真無邪的4歲的小衙內。看後來的盧俊義,梁山不惜給他提個反詩再讓別人舉報使他不僅傾家蕩產甚至差點命都沒有。再看看柴進,如果沒有高唐州,梁山也一定會有法子讓柴進走上這條不歸路的。柴進開始接納黑道人物,或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顯示自己有能力,或許是為了利用黑道人物。

    但是從他同黑道打交道的第一天起就決定了他的宿命是為黑道操控。柴進仰仗的是丹書鐵卷,靠著丹書鐵卷庇護黑道,但是一旦丹書鐵卷失效他就得靠黑道來庇護了。好比很多太子黨後台權高位重的時候可以操縱黑道但是一旦後台倒了或者失效了,其結局無一不是反而為黑道操縱。賴昌星將整個廈門官場買下,有多少官員不是起初認為他們能控制賴昌星,但是最後卻是賴昌星控制他們。無間道裡有一句名言:“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當你囂張的時候,不要忘了總會有還的一天,這句話揭示了黑道千古不變的至理名言。

    中國古代神仙譜

    先天尊神-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的由來: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生於太無之先,稟自然之氣,初稱元始天王。?#124;晉葛洪的《枕中書》稱,「昔二儀未分,溟滓鴻濛,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乎其中」。元始天王,開天闢地,治世成功以後,蛻去?#124;殼,一靈不昧,遊行空中,見聖女太元,喜其貞潔,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聖女懷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間,言語行動常有彩雲護體。因其前身是盤古、元始天王,就稱為元始天尊。《歷世神仙體道通鑒》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此氣化為開闢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

    居天最高: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天之最高位,即三十五天之上。玉清境內,有紫雲之閣,碧霞為城。眾神仙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秘道度仙:《隋書經籍志》稱元始天尊以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即授以秘道,開劫度人。「所度皆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諸仙官」。

    奉祀:道教宮觀大多設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在大型道教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或神像,也均以元始天尊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誕之日是正月初一。民間亦有在冬至日供奉元始天尊的。

    參考文獻:

    《枕中書》、

    《隋書經籍志》、

    《歷世神仙體道通鑒》

    先天尊神-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的由來:靈寶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原稱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的《真靈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時曾稱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稱為靈寶天尊或靈寶君。據《雲笈七籤》引《洞真大洞真經》,靈寶天尊係「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靈寶略記》則稱「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託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其國郁察山浮羅之嶽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

    輔司高仙: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處受經法以後,即輔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闕,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萬侍衛。萬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圖。

    靈寶度人:據《洞玄本行經》,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124;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欲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奉祀:道教宮觀裡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以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靈寶天尊之神誕日為夏至日,約在農曆五月中。民間於夏至日之供奉常以靈寶天尊為主神。

    參考文獻:

    《雲笈七籤》、

    《真靈位業圖》

    先天尊神-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的由來: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約自北魏起,又稱太上老君。?#124;晉葛洪的《神仙傳》匯集群書所見之老子傳記,或稱老子先天地生,或稱其母懷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髮,故稱老子。亦有稱其母於李樹下生,生而能言,指樹而姓「李」。據?#124;漢延熹八年陳相邊韶的《老子銘》,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道成化身,蟬蛻度世」。齊梁高道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定太清太上老君為第四中位,居太清境太極宮,即三十六天中之第三十四天,在三十三天之上。《魏書》的《釋老志》稱太上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唐代皇室,以老子李耳為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號。唐高宗尊太上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號,稱「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道之化身:《雲笈七籤》雲,「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稛o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乾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故曰:吾生於無形之先,起乎太初之前,長乎太始之端,行乎太素之元。浮游出虛,出入杳冥。觀混沌之未判,視清濁之未分,步宇宙之曠野,歷品物之族群。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為聖作師:太上老君自伏犧氏合神農氏以後,累世化身人間,上三皇時為玄中法師;下三皇時為金闕帝君;伏犧氏時為郁華子;神農時為九靈老子;祝融時為廣壽子;黃帝時為廣成子,顓頊時為赤精子,帝嚳時為祿圖子,堯時為務成子,舜時為尹壽子,夏禹時為真行子,殷湯時為錫則子,文王時為文邑先生等等。世代作聖者之師。

    奉祀:道教宮觀中的三清殿,都有太上老君之神像或神位。其神像常作一白鬚白髮老翁,手執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均設有太上老君的神位,亦居元始天尊之右側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誕日為農曆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為教祖,是日大多舉行祝誕聚會或祈福延壽道場。

    參考文獻:

    《雲笈七籤》、

    《魏書、釋老志》、

    《混元聖紀》

    先天尊神-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來歷: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又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宋代真宗和徽宗都上有聖號。宋真宗上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上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道經中全稱作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尊玉皇上帝。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嚴淨樂國王與寶月光皇後所生之子。出生之時,身寶光焰,充滿王國。幼而敏慧,長而慈仁,將國中庫藏財寶,盡散施窮乏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靠、饑饉殘疾的一切眾生。淨樂國王駕崩後,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眾生,遂捨國赴普明香巖山修道,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初號自然覺皇,又經?#124;劫,始證玉帝。

    萬神之帝:玉皇大帝是諸天之帝、仙真之王、聖尊之主,三界萬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玉皇有制命九天階級、征召四海五嶽之神的權力。萬神都列班隨侍其左右,猶如人世間的皇帝和公卿。白居易有詩稱「安期羨門輩,列侍如公卿。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致?#092;」。

    總執天道: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與玉皇,猶如先虛無而後妙有,先無極而後有太極,先無為而後有為。故玉皇為三才主宰,掌天地人之均軸。玉皇大帝遣紫微北極大帝掌天地經緯,遣勾陳上宮大帝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間兵革,遣後土皇地衹掌陰陽生育、大地山河。天地萬物、陰陽造化無不在玉皇大帝所掌之中。

    奉祀:玉皇大帝神誕之日為正月初九日。道教宮觀要舉行金籙醮儀,稱「玉皇會」。參加醮儀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齋天」大禮,以祈福延壽。福建和台灣省民眾稱玉皇大帝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遊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送玉皇大帝。

    參考文獻:

    《宋史、禮志》、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圖片來源: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寺觀壁畫(一六七),文物出版社及北京銀冠電子科技公司聯合製作出版

    先天尊神-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的由來:太乙救苦天尊,又稱太一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或十方救苦天尊等。據《太一救苦護身經》,太乙救苦天尊就是天庭中?#124;方長樂世界的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或在天宮,或降人間,或居於地獄,或威攝群邪,無處不在。太乙救苦天尊能隨物應化,變化成仙童玉女、帝君聖人、天尊真人、金剛神王、魔王力士、天師道士、皇人老君、天醫功曹、男人女子、文武官宰、都大元帥、教師禪師、風師雨師等等,神通廣大,無所不能。「此聖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

    職能和奉祀:《太上三洞表文》中稱天尊有九,即:太乙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火煉丹界天尊、法橋大度天尊、金闕化身天尊、逍遙快樂天尊、寶華圓滿天尊等。太乙救苦天尊居九天尊之首。太乙救苦天尊之職就是「至聖至仁,極慈極愛,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浮生」。傳稱,人如遇到苦難,只要念誦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太乙救苦天尊就會隨聲應化,幫助人解憂排難,化凶為吉。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昇仙。道教的主要宮觀一般都有太乙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常作天尊騎獅子狀。道教徒通常只是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為亡魂舉行黃籙超度道場時,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宋元以來,道教科儀中以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的,名目繁多。例如:《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靈寶煉度》、《九幽燈儀》等等。在此類科儀中,太乙救苦天尊除了接引浮生醞猓-主持以水火交煉亡魂、主持清蕩血湖地獄,破獄拔度罪魂等等。

    參考文獻:

    《太上三洞表文》、

    《太一救苦護身經》、

    《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

    圖片來源: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寺觀壁畫(九二,九三),文物出版社及北京銀冠電子科技公司聯合製作出版

    先天尊神-三官大帝:天、地、水

    三官大帝的由來: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覲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不過,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124;漢時,張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092;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

    天官賜福: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奉祀: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為神誕之日,道教徒都進廟燒香奉祀,或建金籙、黃籙道場,以祈福消災。

    參考文獻:

    《三國志、張魯傳》、

    《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

    《三元品誡經》、

    《中國道教》(四卷本,第三卷)

    先天尊神-四御

    四御的由來: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後土皇地祇。玉皇大帝是萬神之主。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萬星之宗主。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是北極帝座之左四座星組成的勾陳,位同北極,為天轉之樞紐。後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唐代以前作男像,唐武則天時出現女像。宋真宗潘皇後在嵩山建殿,供奉後土玄天大聖後像,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上地祇徽號: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祗。其後,後土皆作女像。宋代以後,由於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和職能有所加強,因此,道書中多有將玉皇大帝排列在「四御」之外的說法,將「四御」解釋為北南西?#124;四極之天帝,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太極天皇大帝和?#124;極青華大帝。當今中國道教已經恢復了宋代以前的對「四御」的說法。

    職能:玉皇大帝是總執天道之大神,位居三清之下,眾神之上。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協助玉皇大帝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和四時氣候,道書稱其「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於昊天,上應元氣」。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助玉皇大帝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後土皇地祇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至於宋代以後以四極大帝作為四御的,四極大帝也各有職能,即:北極紫微大帝總御萬星,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主管萬靈之壽夭,太極天皇大帝總御萬神,?#124;極青華大帝總御萬類,主管救度眾生。

    奉祀:道教宮觀中多有在三清殿以外,另設有四御殿,供奉四御尊神。在大型齋醮儀禮活動中,除了供奉三清外,也別設有四御之神位。道書稱「各居一列,各全其尊」。四御各尊神也分別有其神誕之日,玉皇大帝為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極大帝為十月二十七日,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為二月初二日,後土皇地祇為三月十八日。道教信徒多有在四御尊神神誕之日分別赴道觀燒香奉祀的。

    參考文獻:

    《雲笈七籤》、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先天尊神-土皇

    土皇的由來:土皇是道教的地神。中國古代就有地神,即後土,職掌陰陽造化、山河秀麗。道教以後土為僅次於三清的四御神之一,神號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後土皇地祇。南北朝時期,道教的宇宙創世理論有很大發展,對於神仙所居的天界作了區分。北周宇文邕撰《無上秘要》有「三界品」,將天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八天,以及無色界之上的四梵天,合為三十二天。《度人經》也有三十二天之說,以?#124;南西北四方配置,每方八天,合三十二天。北齊嚴?#124;注稱「方有八天,合三十二天也。三天羅其上」。唐代又有「大羅天彌覆三清之上」,合為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各有天帝。按天地感應之說,道教認為,上有三十六天,下有三十六地。上有天帝,下有土皇。因此,土皇是各方土地的主管神靈。《洞玄靈寶河圖仰謝三十六土皇齋儀》稱,「依洞神之法,立墠設位象三十六天,燒香燃燈應三十六地」。

    區分和名稱:土皇分為九壘,壘各有名。每壘分設四名土皇,共三十六名土皇。據《洞玄靈寶河圖仰謝三十六土皇齋儀罰_傅諞粔舊珴櫟兀s諞煌粱示簅牟}M孝景椿;第二土皇君姓黃諱昌上文;第三土皇君姓青諱玄文基;第四土皇君姓蜚諱忠陣皇。第二壘剛色地,第五土皇君姓戍諱神文光;第六土皇君姓郁諱黃母生;第七土皇君姓玄諱乾德維;第八土皇君姓長諱皇明。第三壘石臘色澤地,第九土皇君姓張諱維神;第十土皇君姓周諱伯上人;第十一土皇君姓朱諱明車子;第十二土皇君姓庚諱文敬士。第四壘潤澤地,第十三土皇君姓賈諱雲子高;第十四土皇君姓謝諱伯無元;第十五土皇君姓己諱文泰陣;第十六土皇君姓行諱機正方。第五壘金粟澤地,第十七土皇君姓華諱延期明;第十八土皇君姓黃諱齡我容;第十九土皇君姓雲諱探無淵;第二十土皇君姓蔣諱通八光。第六壘金剛鐵澤地,第二十一土皇君姓李諱上少君;第二十二土皇君姓范諱來力安;第二十三土皇君姓張諱李季元;第二十四土皇君姓王諱駟女容。第七壘水制澤地,第二十五土皇君姓唐諱初生映;第二十六土皇君姓吳諱正法圖;第二十七土皇君姓漢諱高文徹;第二十八土皇君姓京諱仲龍首。第八壘大風澤地,第二十九土皇君姓葛諱玄升光;第三十土皇君姓華諱茂雲長;第三十一土皇君姓羊諱真洞玄;第三十二土皇君姓周諱尚敬原。第九壘洞元無色剛維地,第三十三土皇君姓極諱無上玄;第三十四土皇君姓升諱靈元浩;第三十五土皇君姓趙諱上伯玄;第三十六土皇君姓農諱勒無伯」。南宋蔣叔輿編《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在列舉各土皇名號時,在各名號前加有「後土」兩字,表明南宋道教視「土皇」為「後土」的下屬神靈,其職能是職掌陰陽,化育大地,消釋幽暗,抬引神明。

    奉祀:道教較大的宮觀中,在四御殿裡供奉有後土神像或神位,鮮有列三十六土皇神像或神位的。但在大型齋醮儀禮中,多供奉三十六天帝和三十六土皇的神位。唐代以來,隨著風水之術的廣泛流行,道教信徒在動土、上樑、安宅、鎮宅、建橋、鋪路時,常要舉行禮謝土皇的齋儀,以祈求路橋暢通、家宅平安、降福消災。

    參考文獻:

    《道門定制》、

    《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

    《洞玄靈寶河圖仰謝三十六土皇齋儀》

    先天尊神-西王母

    西王母的來歷: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又稱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全名為白玉龜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龜台九鳳太真西王母或太靈九光龜台金母元君。西王母之名最初見於《山海經》。「西」指方位,「王母」即神名。西王母由混沌道氣中西華至妙之氣結氣成形,厥姓侯氏,位配西方。《漢武帝內傳》稱西王母上殿時,「著黃金褡孎,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髻,戴太真晨嬰之冠,履玄鐍鳳文之舄。視之可年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漢武帝拜受西王母之教命。《山海經》中言西王母人身虎齒,豹尾蓬頭雲雲,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

    女仙之宗:西王母為女仙之宗,居崑崙之間,有城千裡,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元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山。《博物志》稱,瑤池有桃樹,「三千年一生實」。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隸屬於西王母管轄。

    育養萬物:元始天尊授西王母以方天元統龜山九光之籙,使制召萬靈,統括真聖,監盟證信,總諸天之羽儀,監上聖之考校。西王母和?#124;王公又是道氣陰陽之父母,共理二氣,育養天地,陶鈞萬物。黃帝討⑥坑戎鑴,蚩尤多方變幻,呼風喚雨,吹煙噴霧,西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黃帝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遂克蚩尤於中冀。虞舜即位後,西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環、白玉琯及地圖,舜即將黃帝的九州擴大為十二州。

    奉祀:《漢武帝內傳》中有西王母賜三千年結果之蟠桃事,因此,西王母開蟠桃會的故事深入人心。道教和民間一直將西王母作為長壽的象徵,以西王母作為金籙延壽道場的主神。每逢西王母神誕之日,一說是三月初三日,一說是七月十八日,道教徒,特別是女性教徒常聚集在道觀內,為西王母建祝誕道場,同時祈求健康長壽。

    參考文獻:

    《漢武帝內傳》、

    《墉城集仙錄》、

    《上清元始變化寶真上經九靈太妙龜山玄籙》

    先天尊神-雷祖

    雷祖的由來:雷祖,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真王。據《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稱,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也有說是軒轅黃帝升仙以後成為雷精,主雷雨之神。雷祖為其封號。雷祖居於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氣之中,去雷城有二千三百裡。雷城是天庭行雷之所,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前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司之。行雷之時,雷祖擊鼓一下,即時雷公雷師興發雷聲。雷部有神三十六名,皆當時輔相有功之臣。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則稱聞仲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其率領之雷部催雲助雨護法天君共有二十四名。其中有道觀內常有供奉的律令大神鄧元帥忠,銀牙耀目辛天君環,飛捷報應張使者節,左伐魔使苟元帥章,右伐魔使畢元帥環等天將,還有陶天君榮、龐天君洪、秦天君完、趙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等等。

    職能:雷公、雷神的崇拜,古已有之。但是,在神系中設置雷部,並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主其事,當是北宋末年的事。北宋時期,道教神霄、清微諸派,崇尚施行雷法,於是,雷之功能不僅在於施雨,而且擴大到了主天之禍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就稱,要對「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者,即付五雷斬勘之司,先斬其神,後勘其形,以致勘形震屍,使之崩裂。

    奉祀:《明史》的《禮志》稱,「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現示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道教的主要宮觀大多供奉雷祖。每逢六月二十四日有道教徒進廟燒香,祈福消災。道教正一派在一些大型齋醮禮儀中常設有雷祖的神位,並在科儀中有召請雷部諸天君的內容。

    參考文獻:

    《明史、禮志》、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

    星君-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的來歷:真武大帝,又稱玄武神,玄天上帝。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淨樂國王善勝皇後之子。皇後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捨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屈原《楚辭》之《遠游》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餘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

    北斗注死:玄武是北方七宿的總稱。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視斗星崇拜,稱「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從投胎之日起,就從南斗過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壽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長壽,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水位之精:《佑聖咒》稱真武大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真武大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

    奉祀:農曆三月初三日,是真武大帝神誕之日。各地真武廟均有奉祀祝誕祭典。其中以武當山進香朝拜為最盛。

    參考文獻:

    《明史、禮志》、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星君-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的來歷: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斗魁前,一說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文昌封為帝君,並且又稱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明史》的《禮志》稱,「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張亞子即蜀人張育,?#124;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張育,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後張育祠與同山之梓潼神亞子祠合稱,張育即傳稱張亞子。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七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忠主孝親:文昌帝君除有抗擊戰死、忠主救民之功績外,《梓潼帝君化書》稱,張亞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為吮之,並於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後值瘟疫流行,夢神授以《大洞仙經》並法籙,謂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驗」。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親的楷模。成書於宋元時的《文昌帝君陰騭文》列舉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的因果報應,勸人行善積德。

    文章司命:《文昌帝君陰騭文》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裡選,大比制科,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

    奉祀: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縣七曲山的文昌宮規模最大。一些鄉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間雖時有興廢,但因文章司命,貴賤所繫,所以一直奉祀不衰。舊時每年二月初三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

    參考文獻:

    《明史、禮志》、

    《梓潼帝君化書》、

    《清河內傳》

    星君-五星七曜星君

    五星七曜星君的由來:五星七曜星君是道教的七位星神。五星指的是歲星(木星)、熒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鎮星(土星)。五星又稱五曜,加上日、月,合稱七曜。道教尊七曜為神,名為星君。日月和星神的崇拜,起於上古。兩漢時,讖緯之學多有據星象以驗人事吉兇者。道教以日為陽精,稱其為日宮太丹炎光鬱明太陽帝君,或稱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以月亮為陰精,稱其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雲笈七籤》之《總說星》節中,五星各有名號:?#124;方歲星真皇君(又稱木德真君),名澄瀾,字清凝。南方熒惑真皇君(又稱火德真君),姓浩空,諱維淳,字散融。西方太白真皇君(又稱金德真君),姓浩空,名德標。北方辰星真皇君(又稱水德真君),名啟垣,字積原。中央鎮星真皇君(又稱土德真君),名藏睦,字耽延。

    長養萬物:《玄門寶海經》雲,「陽精為日,陰精為月。分日月之精為星辰。星辰共以真道,要養萬二千物,下及六畜糞土草木,皆被服其秘道要德而生長焉」。意為五星七曜皆是道的體現。天地依靠日月星辰之真氣,長養萬物。

    各司其職:《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詳述五星之職掌,稱?#124;方木德真君「主發生萬物,變慘為舒。如世人?#092;氣逢遇,多有福慶,宜弘善迎之」。南方火德真君「主長養萬物,燭幽洞微。如世人?#092;氣逢遇,多有災厄疾病之尤,宜弘善以迎之」。西方金德真君「主就斂萬物,告成功肅。如世人?#092;氣逢遇,多有災怪刑獄之咎,宜弘善而迎之」。北方水德真君主「通利萬物,含真娠靈。如世人?#092;氣逢遇,多有災滯劾掠之苦,宜弘善而迎之」。中央土德真君「主四時廣育萬類,成功不愆。如世人?#092;氣逢遇,多有憂塞刑律之厄,宜弘善以迎之」。至於日和月,《太上洞神五星諸宿日月混常經》中稱,有遇日君者,「必得仙術」;有遇月君者,「所求皆得,有所得者即是度世不死之術」。

    奉祀:道教宮觀常有供奉星神之專殿,間亦有供奉五星七曜星君者。在大型齋醮儀禮中,一般均設有五星七曜神位,並在有關科儀中召請五星七曜星君降壇施法。道教徒中也常有為轉變年?#092;、祛病除邪、祈福延年而參拜星辰之神者。

    參考文獻:

    《雲笈七籤》、

    《玄門寶海經》、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

    星君-四靈二十八宿

    四靈二十八宿的由來:四靈,又稱四相或四象,指的是天上四方星宿所組成的圖象,即?#124;方的青龍,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和北方的玄武。《三輔黃圖》稱,「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在觀測天象時,對日月?#092;行經過的區域的恆星劃分、選定並標志的二十八個星群座。緯書《尚書考`曜》稱,「?#124;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龍,曰左青龍。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其形如鶉鳥,曰前朱雀。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龜蛇,曰後玄武」。二十八宿星官,各有名姓、服色和職掌。如角星神,姓賓,名遠生,衣綠玄單衣。亢星神,姓扶,名司馬,馬頭赤身,衣赤緹單衣,帶劍,等等。

    道門護衛:四靈二十八宿在道教神系中,一直作為護衛神靈。?#124;晉葛洪《抱樸子內篇》的《雜應》中稱太上老君的護衛神,「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道藏》有《北斗七元紫庭延生秘訣》,內稱道士行法時,「左有青龍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監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後有玄武名執明,建節持幢,負背鐘鼓,在吾前後左右」。四靈當係道士行法護衛神靈。其中玄武星神自明代以後,倍受尊崇而另稱玄天上帝、或真武大帝。

    奉祀:道教宮觀常有在山門靈官殿兩側奉祀四靈的,四靈金身戎裝,天將裝束,當是以四靈為道門護衛神靈之意。道教徒進廟燒香,大多從山門開始,即從奉祀王靈官和四靈開始。道教的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四靈二十八宿的神位,並在科儀中經常有召請四靈護法的細節。

    參考文獻:

    《抱樸子內篇》、

    《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訣》、

    《尚書考靈曜》

    星君-斗姆

    斗姆的由來:斗姆,即北斗眾星之母,全稱九靈太妙白玉龜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又稱中天梵氣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聖德天尊,又稱大圓滿月光王、?#124;華慈救皇君天醫大聖。簡稱斗姆或斗姆元君。斗姆在天主治天寶閣,「生諸天眾目之明,為北斗星之母。斗為之魄,水為之精,主生」。

    職能:據《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斗姆「以大藥醫垂治之功,燮理五行,升降二氣,解滯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應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療病痾,職重天醫」。《延生心經》又稱「斗姆登於寶座之上,怡養神真,修煉精魄,沖然攝氣,氣入玄玄。?#092;合靈風,紫虛蔚勃,果證玄靈,妙道放無極微妙光明,洞徹華池。化生金蓮九苞,經人間七周夜,其華池中光明愈熾愈盛。其時一時上騰九華天中,化成九所大寶樓閣」。寶樓閣中,混凝九真,應現九皇道體:一曰天皇,二曰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由斗姆化生的九皇道體,就是北斗九辰星君。《雲笈七籤》稱,「夫九星者,寔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宗淵也。故天有九氣則以九星為其靈紐,地有九州則以九星為其神主,人有九孔則以九星為其命府,陰陽九宮則以九星為其門戶,五嶽四海則以九星為其淵府」。因此,斗姆既為九星之母,當主天地萬物之生。

    奉祀:道教的一些主要宮觀,也有設有斗姆殿的。其斗姆像作女像,三目、四首、八臂。斗姆神誕之日,一說是六月二十日,一說是九月初九日。道教徒多於道觀內斗姆殿舉行祈嗣或延生道場,祈?#092;健康長壽,子孫平安。

    參考文獻:

    《雲笈七籤》、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

    星君-六十甲子神

    歲星繞日一周需時為地球繞日之十二周,史稱黃帝命大撓,作甲子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每字代表地球之一年,亦即歲星(九大行星中之木星)繞日一周軌道十二分之一,由子至亥十二年一小循環;昔人以為過短,復加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拼合地支。從甲子起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大循環,周而復始以紀時,如:甲子、乙丑、丙寅……等(今年排至戊寅,明年己卯)年份,稱為六十甲子神,亦稱六十元辰。神皆有名姓。

    公元一一九零年庚戌,金章宗瑞聖皇太後病重不癒,?#092;於丁卯元辰,病癒;乃效建丁卯聖殿於北京,中奉丁卯元辰像以紀神功。人稱之為「順星」,蓋謂?#092;之可求流年順利。每年正月初八日特定為「順星節」,香火鼎盛,相沿至今已八百餘年矣。

    明永樂間曾敕建白雲觀瑞聖殿(北京),清初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宗師王常月,改瑞聖殿為元辰殿,乃今日命名之始內供奉六十甲子神象,其中文武兼備,喜怒各異其態,各持槍劍,或抱琴執笏,各司其事,各顯神通,輪流管理人間一年禍福,被尊為值年太歲,其後道教稱太歲為「大將軍」,今仍之。每農曆年正月初八晚舉行祭祀六十甲子神儀式,屆時設壇,壇中間燃點三台,左輔右弼七星,共十三盞燈,另燈花一百零八支,跪誦北斗經及順星誥。在道而言,能助煉性修身。在俗家則祈?#092;福壽,一心頂禮,致力於本命元辰。

    (六十甲子圖樣依照《道教神仙畫冊》塑造,恭奉於香港道教蓬瀛仙館。)

    星君-六十甲子神

    六十甲子神的由來:六十甲子神,古稱歲神,又稱太歲。《周禮》《春官》篇的《馮相氏》節稱其職為「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鄭玄注稱「歲謂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由此,歲神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為觀測天體和地球?#092;動的需要而編定的。它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為一循環,又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干十相配,組成六十干支,用以紀年、紀月、紀日以及時辰。道教沿用此中國古代天文成就,稱六十甲子各有歲神,每歲輪值,為值年太歲,俗稱歲君,各有名號。如: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乙丑太歲陳才大將軍等等。道書中的六十甲子神名與今北京白雲觀六十甲子神名號有異,其故待考。

    職能:值年太歲,掌握本歲的人間禍福,他們「率領各神,統正方位,斡?#092;時序,總歲成功」。國家巡狩省方,營造宮闕,開拓疆土;百姓修營宅捨,築壘牆垣,並須迴避。《月令廣義》稱,「太歲者,主宰一歲之尊神。凡吉事勿沖之,兇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道書稱太歲君由都雷太歲殷元帥統管。殷元帥,商紂王之幼子。傳稱,幼遭國難,母被妲己所害,家破人亡,蒙申真人收養,授以道法,後乃得道成神。秉性剛直慈仁,常為世人驅邪救難。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歲之職,掌地司蕩兇院,總管人間禍福,祛除邪魅,獎善罰惡,為主宰人間罪福之神明。六十甲子神即歸其管轄。

    奉祀:道教的主要宮觀大多有「星宿殿」,供奉六十甲子神。每逢歲初春節期間,道教信徒都要到星宿殿為自己的本命神燒香、叩拜、送上奉獻,比肩接踵。特別是逢到自己出生的干支之年,俗稱「本命年」,更是必須朝拜自己的歲神,祈求健康平安,逢兇化吉,因為相傳「本命年」是「檻兒年」,此年為人處世必須如同邁過門檻一樣小心謹慎,以免摔交。

    參嘉墨I:

    《周禮》、

    《明史、禮志》、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山川河海及雷部諸神-?#124;嶽大帝

    ?#124;嶽大帝的來歷:?#124;嶽指的是今山?#124;省的泰山。?#124;嶽大帝就是泰山神。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124;嶽大帝是盤古氏九世苗裔金輪王少海氏與妻彌綸仙女所生之子,初名金虹氏。金虹氏有功在長白山中,至伏犧氏時封為太歲。至神農朝,賜天符都官,號名府君。漢明帝時,封為泰山元帥。唐武後垂拱二年(686年),封?#124;嶽為「神嶽天中王」。武後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又尊為「天齊君」。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加封「天齊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詔封?#124;嶽天齊仁聖王,四年又尊為帝,稱「?#124;嶽天齊仁聖帝」。對泰山神之祭祀和崇奉,自上古三代就有。三代民居都在黃河中下游一帶,故天子「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其中五嶽之長就是泰山,泰山被尊稱為岱宗。《風俗通義》引孔子語稱,「封泰山,禪梁父,可得而數,七十有二」,當指王者功成封禪,以告天地的意思。漢魏以後,道教沿襲古制,奉祀?#124;嶽大帝。

    登仙之途:泰山峻極高巍,古人視作通天之路,故稱「天齊」,意思是與天一般高。祭祀泰山就是在山頂上築土為壇,祭天以報天之功。學道修道之人即以祭祀泰山為登仙之道。

    魂歸?#124;嶽:泰山地處?#124;方,陰陽交泰,萬物之始,有生必有死,故泰山之神知人生命長短。《風俗通義》引當時傳聞稱,「岱宗上有金篋玉策,知人年壽修短」。漢代出土的鎮墓券上,多有「死屬泰山」字樣。自漢魏以後,?#124;嶽大帝又主掌人之生死壽夭。《雲笈七籤》卷22雲,「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因此,奉祀?#124;嶽大帝的?#124;嶽廟大多設有管理人仙命籍的七十二司或七十五司,如速報司、福壽司等等,分別司理人的生死貴賤。

    奉祀:?#124;嶽大帝的神誕之日為三月二十八日。?#124;嶽廟或者供奉?#124;嶽大帝的宮觀都要舉行祝壽慶典,以大型齋醮儀禮為道教徒祈壽延命。親屬亡故以後,也要到?#124;嶽大帝前行黃籙超度功德,祈?#092;亡魂早日昇天。

    參考文獻:

    《雲笈七籤》、

    《文獻通考》、

    《元始天尊說?#124;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經》

    山川河海及雷部諸神-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的由來:碧霞元君,即?#124;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之由來,眾說不一。一說是泰山神之女。一說原是天仙神女。據明王之綱《玉女傳》引《玉女考》,黃帝遣玉女七人在泰山建岱嶽觀。七名仙女雲冠羽衣,焚修以迎西昆真人。七女之中,只有一女修而得道,即碧霞元君。另一說則稱碧霞元君原是凡人之女,稱: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與妻金氏所生之女,名玉葉。其女相貌端莊,為人聰穎。三歲懂得人倫,七歲即學道法,曾參拜西王母。十四歲時入天空山黃花洞修煉。天空山,即泰山。黃花洞,即山頂石室。三年修煉丹成,元精發而光顯。於是,憑靈泰山,成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泰山之有女神,晉代的《博物志》、《搜神記》都有記載。但泰山女神之受封是北宋真宗時的事。據《蒿庵閑話》稱,漢代仁聖帝以前,山上有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時,殿圮象僕,童象泐盡,女淪於池。宋真宗?#124;封還次御帳,滌手池內,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滌之,玉女也。真宗命有司建祠奉之,號為聖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祠名昭真祠,當是今泰山山頂碧霞祠的發端。明成化年間,拓建為宮。弘治年間更名為靈應宮,嘉靖年間再更名為碧霞。

    護佑眾生: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證位仙真,統率泰山嶽府之天將神兵,照察人間一切善惡生死之事。神通廣大,治病救人,護佑一切農耕、商賈、旅行和婚姻等事。民間傳說,碧霞元君之女侍塑像中有一女抱有嬰兒者,此乃碧霞元君陰佑婦女兒童健康平安,能讓無孕得孕,有孕順產。

    奉祀:明清以來,直至今日,民間崇拜泰山***,一直十分興盛。碧霞元君神誕之日是四月十八日。神誕日前後,正是泰山地區春暖花開的時候,登頂上山為碧霞元君燒香奉祀、許願還願者,常常是山上山下,連成一片。北方地區多有供奉碧霞元君之廟觀。據《宛平縣志》等稱,舊時,北京宛平高橋和妙峰山一帶,自四月初十至十八日都有碧霞元君神誕廟會,遊人相接,「傾城婦女往乞靈,祈生子」。

    參考文獻:

    《雲笈七籤》、

    《文獻通考》、

    《元始天尊說?#124;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經》

    山川河海及雷部諸神-雷部五元帥

    雷部五元帥的由來:雷部五元帥,指的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主掌的雷部中五名元帥。雷部中元帥很多,一說雷部有鼓三十六面,各鼓均有一名元帥操持,故有元帥三十六名;一說雷部有催雲助雨護法天君二十四名,故有元帥二十四名。雷部五元帥就是常見於道教經籍之中、民間流傳最廣、在一些道觀中設像供奉的雷部五名元帥,即:鄧、畢、劉、辛、龐等五名元帥。

    鄧元帥為首:雷部諸元帥中,以鄧元帥為首。鄧元帥,名忠,傳稱其「銀牙耀目」、「火焰繞身」。《夷堅志補》稱「天元考召鄧將軍」。《鑄鼎餘聞》引明《常熟私志》稱「律令大神鄧元帥」,當係職掌雷部律令考召之意。

    雷精畢元帥:畢元帥,原名田華。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田華原係雷精,藏地中,寄胎於田間,得千年石鐘乳氣而生。出生時,白晝晴空霹靂,火光照天,風雨驟至。大蛇圍其外,群蜂以哺。及長,因田為田,指華為畢,修煉於漉瀘巖下。女媧補天不成,畢元帥助水火之精,聲吼天地,乃塞天漏。又煉五色火雹風雷陣,助黃帝擊死蚩尤,被拜為龍師。玉帝封以雷門畢元帥之職,敕掌十二雷庭,助玄天上帝誅瘟役鬼,上管天地潦涸,下糾群魅出沒,中擊不仁不義等等。

    掌事劉天君:劉天君,名後,?#124;晉時人。生於岷江漁渡中,幼時落波心而不死。因貧,送於羅真人為侍讀,因精於五雷掌訣,能招風捉雨,隨叩即應,濟民助國。是年?#124;京大旱,皇帝?#092;於劉天君祠,果有大雨。時秋大稔。皇帝敕命其為「立化慈濟真君」。玉皇大帝亦命劉天君職掌雷部王府的各種事務。

    雷齋辛元帥:辛元帥,原名辛興,字震宇,雍州人。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雍州地界有神雷山。辛興之母即為神雷山霹靂破膽而死。辛興抱母屍而哭。雷神感其至孝,變化為道士而謝罪,並贈辛興十二火丹以啖之。辛遂易形,妖其頭,喙其嘴,翼其兩肩,左執尖,右持槌,腳踏五鼓。玉皇大帝封其為元帥,與畢元帥「共五方事,往來行天,翦幽冥中邪魔鬼惡」。傳說六月十五日為辛元帥神誕之日,奉祀雷神的道教徒於是日茹素,稱為「雷齋」,以祈神佑。

    金刀龐元帥:龐元帥,原名龐喬,字長清。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龐喬家境貧困,世為駕渡之工。但龐喬心行善良,對往來渡客無不平等,救人急難。玉皇大帝聞其至孝至?#092;,敕為混氣元帥,手執金刀,唯天門之出入是命,以降陰魔,除舊惡,秋毫不爽。

    奉祀:一些大道觀常有設天將殿堂,供奉雷部元帥或其他天將。其中由於各地道教徒的地方文化歷史背景的差異,因此供奉元帥之名號以及數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以雷部元帥作為護法神靈,救難神靈祈求確是一致的。

    參考文獻:

    《鑄鼎餘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山川河海及雷部諸神-雷公電母

    雷公電母的由來:雷公是司雷之神,屬陽,故稱公,又稱雷師、雷神。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屬陰,故稱母,又稱金光聖母、閃電娘娘。雷電崇拜,起自上古。戰國屈原《遠游》篇有句稱「左雨師使經待兮,右雷公而為衛」;《離騷》中亦雲:「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豐隆,據漢王逸注,「一曰雷師」。《山海經》中有多處關於雷神的記載,稱雷神是「龍身而人頭,鼓其腹」,當是獸形。但漢代王充《論衡》中所述漢代的雷神,「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扣擊之音也」。雷公當是人形。魏晉南北朝時期,雷公又變為獸形。《搜神記》稱雷神「色如丹,目如鏡,毛角長三尺,狀如六畜,似彌猴」。閃電之職,古代亦由雷公兼司。直至漢代才有電父之說。大約在唐宋時期,閃電之神變成電母。唐崔致遠有句稱「使電母雷公,鑿外域朝天之路」。宋蘇軾亦有詩稱「麾駕雷公訶電母」。宋元以後,電母更有名姓,《鑄鼎餘聞》稱「電母秀使者,名文英」。《元史》的《輿服志》說到軍中有「電母旗」,旗上畫神人為女人形,「纁衣朱裳白褲,兩手?#092;光」。明代小說《西遊記》和《北遊記》都寫到電母,稱‘金光聖母‘或‘朱佩娘‘。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