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戰隊 正文 三十六章:星體爆炸
    「樓上的!」

    大家都大呼小叫了起來,陸長天尷尬的道:「經過分析和比對,這幅地圖是我們整個銀河系的星際全圖,這幅地圖是從史前文明電腦找到的……」

    「銀河系全圖?不可能,這個我們觀察到並模擬出來的完全不一樣!」

    「科學家都說銀河系的中心是個巨大的黑洞,是這個黑洞在維繫著銀河不斷的旋轉,這張圖上看不出黑洞在哪裡?」

    「很普通,怎麼都是些發光的亮點,這個有什麼奇特的?」

    「你們仔細的看看我們太陽系!」陸長天不斷的放大那張圖片,終於太陽系被調了出來,那是一副很奇怪的地圖,太陽系竟然有十二顆行星。

    「不可能,在2006年,冥王星被開除出了太陽系的行星隊伍,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怎麼會有十二顆行星呢?」

    「這個有可能!根據提丟斯——波得定則,德國天文學家波得認為太陽系當年至少有十二大行星,而且目前的行星當年只不過是小跟班。」

    「什麼是提丟斯——波得定則?」

    「是這樣的!18世紀下半葉,德國天文學家波得發現,太陽系的行星似乎都很守規矩:行星們圍繞太陽旋轉的軌道半徑R與它們的序號n(從內到外依次排開,例如水星的序號是1,地球的序號是3)之間滿足一定的關係R=0.4+0.3×2(n-2)(R的單位是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1個日地距離)。目前的八大行星基本上都遵守這個規矩,這就是提丟斯——波得定則!」

    「不錯!早在1772年,德國天文學家波得在他編寫的《星空研究指南》一書中,總結並發表了6年前由一位德國物理學教授提丟斯提出的一條關於行星距離的定則。定則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取得0,3,6,12,24,48,96……這麼一個數列,每個數字加上4再用10來除,就得出了各行星到太陽實際距離的近似值。這個定則是為了紀念提丟斯和波得這兩位教授命名的!」

    「這個和十二個行星有什麼關係?」

    「根據這個定則計算表明,應該在第5條軌道上還有一顆行星,而天文觀測那裡只是成千上萬的小行星組成的小行星帶。顯然,有一顆行星神秘消失了。」

    「什麼行星消失了?」

    「瑪雅星!」

    「瑪雅星?這個和瑪雅人又有什麼關係?」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上棲息過的瑪雅人,早在遠古時代就在天文、建築、醫學、曆法等方面都曾取得過輝煌的成就,他們建築了富麗堂皇的宮殿,修築了台階狀金字塔式的紀念碑和寺院。此外,瑪雅人留下的許多天體方面的史料中,最令人驚歎不已的莫過於推算出卓爾金年260天,金星年584天,算出地球是天(今天的準確計算是天!)。既然瑪雅人的地球年、金星年都是針對兩個太陽系大行星而言的,那麼卓爾金年一定也與某個大天體有著神秘的聯繫。可是,整個太陽內並不存在公轉週期為260天的大行星。於是便有人隨之大膽地提出了一個近似於科幻的設想,卓爾金年所針對的,那就是消失的神秘第五軌道行星!」

    「科學家根據小行星的分佈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軌道半徑為2.8天文單位處幾乎沒有隕石碎片,而以2.8天文單位處為中心,向兩邊(火星方向和木星方向)各種偏心率的小行星分佈越來越多。這種小行星分佈表明,變故發生在軌道半徑為2.8天文單位處,小行星是向兩邊崩出的,由於自身質量和速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偏心率的小行星。顯然,太陽系第5條軌道處發生了爆炸案,激烈的爆炸崩出具有極高速度的物質,小行星帶由此產生了。」

    「不會吧?」

    「是啊!」

    「有什麼證據嗎?」

    「有!就是這些小行星揭露了幾十億年前的一幕場景:在遠古,原本處於第五條軌道上的一顆氣態大行星爆炸了,爆炸產生的火焰和氣浪橫掃一切,衝擊波摧毀了周圍的一切,連行星的衛星子女們都被崩得支離破碎。石質的衛星最後只剩下了一些岩石碎片,這些岩石碎片都可以觀察到熔化過或部分熔化過的跡象,並且被爆炸的衝擊波和粒子流衝撞熏染得灰頭土臉。原本大行星帶著衛星們圍繞太陽旋轉,現在大行星消失了,大部分碎片又經歷了猛烈衝擊,於是它們以不同的橢圓軌道圍繞太陽運轉,成為了小行星,成千上萬的小行星組成了小行星帶。無論是類地行星還是氣態大行星,爆炸都會使物質瞬間蒸發,能夠剩下的所有碎片質量總和都會很少。實際上太陽系中比地球大的行星都是沒有固體表面的氣態星球,若發生爆炸,幾乎什麼也不會留下,能留下的就是遭殃的衛星被炸碎後的碎片,這些碎片質量不會大。現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所有小行星加起來,質量也只有地球質量的0.1%。巨大的爆炸不僅炸飛了行星和自己的衛星,也在太陽系掀起巨大的衝擊波,把周圍裸露的天體噴黑。許多天體的表面都變黑了,成為灰塵瀰漫的世界,例如火星和月球,即使是具有冰質表面的衛星也不例外。若冰質衛星的自轉足夠慢,還會給我們留下一顆一半黑一半白的星球,土星的第八顆衛星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因為它自轉一周需要80天,是月球自轉週期的兩倍多。土衛八正好具備了距離較近、表面冰質、沒有大氣層、自轉很慢的所有條件,從而被噴成了黑白分明的壯觀容貌。」

    「你說月球的爆裂也是因為這次爆炸?」

    「火星也是這次爆炸的受害者,它的質量小,只是地球質量的1/9,與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質量相似;火星的軌道偏離圓形較大,顯然曾受到過衝擊;火星的自轉也比較大的行星都慢,且火星的形狀與自轉不協調,因為火星的質量不在中心,難道經過了漫長的演化,它還沒有把自己的運動姿勢調整好?火星的極軸甚至曾發生過90度旋轉,例如火星的南極點曾是赤道地區。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火星的南半球佈滿了撞擊坑,而北半球則很少;南半球具有20千米厚的地殼,而北半球地殼只有1千米厚,且南半球的地殼在接近赤道的過程中,逐漸變薄,在赤道線附近處則突然變薄,赤道處的斷崖峭壁林立,形成一個比較標準的圓弧界線。這一切跡象表明,火星的南半球遭受了一次岩石塵埃衝擊波的洗禮,好像火星南半球面對的星球發生爆炸了。而且火星上放射性元素氙極為豐富,這種元素是巨大爆炸所產生的核裂變產物。上述特徵顯示,火星不像是一顆正常的行星,而像是在那個軌道上運行的已經爆炸了的大行星的衛星!

    那顆神秘的行星爆炸時,劇烈的岩石塵埃雨噴厚了面對著它的衛星——火星,而火星的另一面由於背對著行星,很少被岩石、塵埃所撞擊。於是面對著行星的一面佈滿了撞擊坑,岩石、塵埃堆厚了正面的火星地殼,這在火星高度圖上可以明顯看出。這時的火星被衝擊波沖離衛星軌道,變成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星球。同時由於自身的一半增厚,質量分佈不均勻,於是自轉軸發生變化。地殼增厚的那半球逐漸調整到南半球,但至今還沒有調整好。」

    「這麼說距離爆炸發生地點較近的地球當然也會遭受影響了,只是地球具有大氣層,它可以為地球抵擋住較小的槍林彈雨。但較大的石塊就抵擋不住了。在地球歷史上,曾發生多次天外來客導致的生物大滅絕事件,難道就是行星爆炸產生的較大碎片飛向地球造的孽?」

    「恐怕真的是如此了?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場來歷不明的生命大滅絕,恐龍開始滅絕了!科學家已經找到原因,那是因為隕石撞擊地球的結果!」

    「太陽系的行星爆炸案?這個我難以相信!」

    「不,是連環爆炸案!」

    「連環爆炸案?」

    「現在,我們又找到了在小行星帶附近發生爆炸的第二顆行星,它就是在第4條軌道上繞太陽運轉的另一顆大行星,火星其實是它最外圈的一顆衛星。不知身們原因致使第5條軌道的行星爆炸,爆炸的火焰點燃了火星軌道上的這顆行星的氣體,引發了又一起爆炸,只是這次爆炸猛烈程度稍小,位於最外層的衛星即火星沒有遭到毒手,只是在暴風烈火中遭受了一場槍林彈雨的轟擊。另外在海王星的外側,還有兩個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的來源與火星、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們不一樣。

    這兩個小行星帶又向我們講述了另外的爆炸案。海王星外側曾經有兩顆大質量的行星,在目前還不知曉的原因作用下,它們發生了爆炸,爆炸的碎片形成了海王星外側的小行星帶。而大名鼎鼎的冥王星被這起爆炸案產生的衝擊波沖離了它的軌道。冥王星的軌道特別扁,其軌道甚至與海王星的軌道交叉,冥王星自身也特別小,現在已被剔除出了行星的隊伍。據推測,爆炸案發生前,冥王星曾是海王星的衛星,爆炸的衝擊波衝散了海王星與冥王星的「父子關係」,最後冥王星變成了繞太陽運動的矮行星。

    在太陽系的最外圈,還有一個大量小行星和彗星聚集的區域——柯伊柏帶,這個柯伊柏帶原本也應該是另外兩顆大質量的行星由於爆炸產生了這些太空碎片。這起爆炸案的直接後果應該與火星和木星之間發生的爆炸案相似。至此,整個太陽系至少發生過6起爆炸案,也很可能在一處發生過多起爆炸。太陽系當年的行星成員數量比現在要多,那就是十二個行星!」

    「天方夜譚!」

    「譁眾取寵!」

    「難以置信!」

    「無中生有!」

    「幸虧你不是我兒子學校的教師,否則我寧可我兒子在家玩泥巴,也不去上學!」

    「這真是曲高和寡,這不是我的理論!」陸長天道:「這是我們破譯史前文明的結果!這張圖就是在那裡面找到的!」

    「也許外星人也和我們一樣無聊,我們不也經常把狗的腦袋安置在日本首相的脖子上進行惡搞?」

    「看到的也不一定真實,圖片無法說明什麼!因為我們無法檢驗圖片的真實性!」

    「唉!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陸長天道。

    「你少冒充哥白尼了,人家被燒死那是因為他發現真正的真理!」

    「啊!」一聲慘叫過後,大家發現史光輝被林海教授踢出了會議室。太多的疑問都憋在大家的心裡,這時候就算問出來也沒有人能回答!

    「散會!」林海道。

    大家帶著天翻地覆的腦袋下線了,從虛擬的世界回到了真實的世界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