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八日,休整了一天的中日兩國軍隊朝海參崴進發,一直沒有撈著參戰機會的兩個中國正規軍早就趕到海參崴城外,隱隱圍住了要塞,讓裡面的俄羅斯人不敢輕舉妄動。
當六月八日中午,陳劍帶來的所有部隊都趕到海參崴要塞的時候,城頭上的崔可夫中將倒抽了一口冷氣。本來崔可夫以為,中國人頂多只有三十萬部隊,就算是三十萬部隊,再加上飛機和中國那與德國人合作生產出來的可怕的大炮,他崔可夫能夠抵抗多久心裡都沒底,反正是別指望擋上一年半載了,能夠擋住十天八天的就已經不錯了。可是當看到城外全部軍隊的時候,崔可夫連抵抗一兩天的自信也沒有了。
城外,中國和日本軍隊排列整齊,呆在離要塞約十幾公里的地方,崔可夫用望遠鏡仔細地觀察了一下,大概地數了數,起碼五十萬以上。自己城內現在僅有四萬出頭的部隊,不夠中國人塞牙縫的,單單數量上的差距,就夠崔可夫膽戰心驚了。更加可怕的是,在自己那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炮的射程之外,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約數千門重炮,冷森森的炮口對準了海參崴要塞。同樣的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炮,中國人手中的傢伙就是好,射程起碼多的兩公里,只要一聲令下,要塞城牆將立刻變成一片火海,更不用說隨時可能會來的飛機了。崔可夫還注意到,在隊伍的前面。還有兩三千輛坦克,以及同樣數量地裝甲車,那些坐在摩托車上面,隨時準備衝鋒的,估計就是日本人了。
崔可夫算得挺準的,這一次陳劍把手下六個正規軍的五個,以及一個裝甲軍都帶了出來,再加上三十萬的日本僱傭軍。整整帶了六十萬人出來。單單擠。就可以把海參崴要塞給擠沒了。還有一個正規軍,陳劍把他部署在佳木斯的北面,離伯力才三十公里,隱隱盯著伯力的那五萬俄羅斯部隊,以防那些不知死活的傢伙出來搗蛋。
看著城下那五六十萬武裝到牙齒地部隊,崔可夫臉色蒼白,兩腿發抖。身上直冒虛汗。他輕輕地轉過身子,看了看周圍地士兵,那些個士兵比自己還不如,有些人地兩條腿,正不由自主地往城下挪,擺明了是打著化裝成平民逃生的主意。崔可夫不斷地哀歎,沙皇陛下啊,你怎麼惹著了這樣一個可怕的敵人啊。
下午一點。一輛三輪摩托車來到海參崴城下。車上除了三個日本人外,還有一個中國的隨軍翻譯。翻譯官叫開了城門,帶給崔可夫一封陳劍大將口述的信。信中命令崔可夫率領手下於六月九號早上八點以前放下武器,走出要塞,否則中國軍隊將發動猛烈的攻擊,到時候城破人亡,後悔莫及。看著那個俄語翻譯官大搖大擺離開的身影,崔可夫中將只有不住地苦笑,看樣子,自己是沒得選擇了。
崔可夫命令給莫斯科發了一封電報,詳細通報了要塞的受損情況,並向尼古拉二世指出,中國方面武器佔優,士氣佔優,人數更是比要塞裡的多了十幾倍,他就算想守,也守不了兩三天的。與其讓士兵們白白傷亡,倒不如獻城投降。尼古拉二世立刻回了電報,命令崔可夫堅守到底,並告訴崔可夫,他昨天就命令伯力的五萬部隊出動前去救援,估計兩天後就可以到達。
把尼古拉二世的電報念給指揮部的一眾軍官聽後,崔可夫注意到,那些軍官的臉,一下子變得比紙還要白。所有人都知道,伯力地那五萬部隊是不可能來救自己地,他們就算有這份心,也沒有那個能力,五萬部隊想跟六十萬中國軍隊打野戰,估計用不了半天,連渣也沒得剩下。
在徵求了所有軍官的意見後,六月八日下午四點鐘,海參崴要塞的上空,飄起了一面白旗。四萬俄羅斯軍隊排著整齊地隊伍走出要塞,放下武器,走到指定地點集合。走在最前面的,當然是崔可夫中將了。在向陳劍獻上佩劍之後,崔可夫要求近距離看一看那些可怕的坦克,得到了陳劍的同意。在仔細地看完了坦克之後,崔可夫走到陳劍的面前,通過翻譯告訴它,能夠敗在一支訓練有素而又裝備精良、打仗作用頑強的部隊手下,他崔可夫無話可說,就算中國人不動用飛機,單單憑著這些坦克,也完全可以橫掃歐亞大陸。
一九一六年六月八日下午四點,海參崴在被佔領五十七年之後,重新回到了中國人的懷抱。被稱為遠東地區第一要塞的海參崴要塞在幾天之內就陷落,引起了協約國的恐慌。正準備把東線戰場上的精銳部隊派往遠東地區的尼古拉二世不得不下令暫停調兵,再次調整一下戰略。尼古拉二世知道,在中國人這樣的兵威下,他就算把全國所有的部隊都調到遠東地區,也沒有戰勝中國人的可能性。經過與英美法等國元首商量之後,尼古拉二世決定以空間換時間,集中全部兵力幹掉德國人,而把遠東地區那大到無法想像的領土暫時放棄,等協約國騰出手來之後再說。
六月八日早上,在尼古拉二世的強迫下,駐伯力的五萬俄羅斯精銳部隊終於出城了。不出崔可夫所料,那五萬個老毛子根本就不敢到海參崴來送死,他們打的是圍魏救趙的主意,兵鋒直指中國境內的佳木斯。才剛剛出城二十公里,就聽到了崔可夫中將棄城投降的消息。伯力的指揮官大驚失色,連忙命令部隊返回,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得知伯務守軍出城,駐佳木斯北面的十一軍軍長卓志軍高興得半死,立刻命令裝甲師前往迎敵,自己帶著大部隊緊跟在後。裝甲師來得很及時,正好揪住了俄羅斯人的尾巴一頓亂打,三個小時後,只有不到四萬的俄羅斯士兵能夠逃回伯力城,坦克在野戰中所發揮的作用,顯然比攻堅戰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