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時空之大中國 第五部 第四十四章 戰後總結(1)
    著眼淚奇跡般不見的飯島三朗,老山民點了點頭:「本來面目,看樣子,我們抓到大魚了,你不但是一個日本人,而且是一個日本的大官,這村落外面的上百座墳墓,都是你們日本人造的孽。這一回你自動送上門來,應該是他們在天上顯靈吧。來,鄉親們,叫幾個壯漢來,把這個老東西抬到山下去,去找我們自己的軍隊。」

    這些個山民也真是的,把飯島三朗的四條腿扎一堆兒,拿根木棍往中間一穿,在老山民的帶領下,就這樣晃悠悠地下山了,跟抬野豬一模一樣,把個飯島三朗痛得不斷地嚎叫,苦苦哀求山民們多少讓他自己走下山,可是沒有人理睬他。這樣的晃悠,顯然不是飯島三朗這樣一個六十多歲、一向養尊處優的傢伙所能承受得了的,才一會兒時間,飯島三朗就感覺大地在拚命地轉,眼前的景色一片模糊,嘴角的口水不斷地往下流。哎,報應啊,飯島三朗苦笑著想道,這樣折騰人的辦法,他以前也用來對付過中國人,沒想到,現在用在自己身上了。

    才走了不到兩里路,老山民就發現前現出現了幾個人影,穿著他們以前沒有看見的深藍色的軍裝,戴著頭盔,扛著步槍,正一邊搜索一邊往山上爬。老山民連忙吩咐其它人躲藏在旁邊的草叢裡,自己則站在路中間,朝著那些人用閩南話大聲喊道:「喂,下面的軍爺。你們是那個國家地軍隊?」

    一個士兵看樣子是閩南人,聽得懂這話,也大聲喊道:「老鄉,我們是中華共和國的海軍陸戰隊士兵,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軍隊,你們好啊,老鄉。」

    老山民鬆了一口氣,等那些人走近了一看。一個個精神抖擻。滿臉的和氣。看著就舒服。他高興地問道:「好啊,我們的軍隊來了,軍爺,你們來找什麼?」

    那個士兵回答道:「老鄉,別叫我們軍官,現在不是大清朝,是中華共和國了。我們來找找。看看有沒有漏網的日本鬼子,台北已經拿下了,台灣已經完完全全回到咱們中國人手裡了,我們怕有些個鬼子逃到山上,對鄉親們不利。」

    老山民興奮地說道:「台北拿下了?台灣現在歸咱自己的?太好了,軍爺,我們盼著這一天,已經盼了快二十年了。我們抓到了一個人。也不知道是日本鬼子還是漢奸。就交給你們吧。」

    幾個士兵圍了上去,一個士兵看了一下飯島三朗,從口袋裡面掏出一張照片。對照了一下,高興地大叫了起來:「老鄉,你們立大功了,知不知道你們抓的人是誰?是駐台日軍總司令飯島三朗中將,哈哈,昨天晚上找來找去都沒有找到他,連屍體也找不到,沒想到,這個老傢伙逃到山上來了。」

    九月十二日晚上八點左右,台北戰役結束,在付出一萬人傷亡地代價後,中國軍隊終於拿下了台北。台北守軍全軍覆沒,三萬三千個日本士兵中,除受傷被俘地兩千九百人外,其餘全部戰死。被俘中有駐台日軍參謀長井上生次朗少將,他是在組織殘軍突圍地時候,被炮彈震昏了過去,等他醒來的時候,已經身在戰俘營了,連個剖肚子的機會也沒有。自此,台灣全境不再有日本軍事力量的存在。

    至於駐台日軍總司令飯島三朗中將,他是在九月十四號中午被送往戰俘營的。那些押他下山的士兵和山民們也真是的,根本就沒有打算給這個中將司令員一點點面子,他是被抬下山地,四條腿綁在一塊兒後穿在木棍上,跟抬野豬一樣抬下山的。這樣搞笑的場面,引起的轟動可想而知,九月十五號的時候,飯島三朗被俘的照片就在全世界各大媒體中登了出來。照片上,飯島三朗穿著平民的服裝,光著腦袋,仍然被山民們抬著,三角眼微閉,嘴角流著口水,跟個死豬一模一樣;抬著他的四個強壯地山民,一個個抬頭挺胸,精神抖擻,一手扶木棍,一手插腰,身上洋溢地自豪感,就算不是中國人,看了後也會受感染的;至於那個老山民麼,兩眼冒光,嘴角含笑,彷彿年輕了十歲一樣,一隻手放在飯島三朗的腦袋上,一隻手夾著一根點著地香煙,那是陳開達中將特地趕來給他敬的香煙。照片的前面,放著一套日本陸軍中將的軍裝,是根據飯島三朗的供詞從草叢裡面找出來的,手槍,指揮刀一應俱全,就連飯島三朗用來喬裝打扮的刮鬍刀也沒有拉下。

    據說,就算是在戰俘營裡,飯島三朗的日本也沒有好到那裡去。得知自己被欺騙後,一直抵抗到最後的井上生次朗十四號下午就找上了飯島三朗,雙方來了一場有史以來級別最高的鬥獸賽。當然,其結果可想而知,六十多歲的飯島三朗,怎麼可能打得過身強力壯、才四十多歲的井上生次朗?旁邊圍著的日本俘虜也不上去幫個忙,中國看護人員麼,淨呆一邊看笑話了,後來一看實在不行了,這才上去干預。當看護人員把這兩個東西分開的時候,飯島三朗已經處於昏迷狀態,差點兒就一命嗚呼了。鑒於飯島三朗身上所具有的極高的歷史價值、宣傳價值和娛樂價值,中國人才捨不得讓他就這樣稀里糊塗地死掉,只能把他單獨關在一間牢房裡,直到他為自己的罪行付出該付的代價前,飯島三朗再也沒有見過一個日本人。不為別的,所有在台北被抓的日本士兵,都想著好好地照顧飯島三朗一下。

    至於那個新店溪上游的小小的村落麼,這下子可是出大名了。做為台灣人民公敵的飯島三朗最終被抓獲的地方,這個小村落立刻就成了旅遊勝地。山民們賺大錢了。那個老山民還真有

    腦,他索性花大價錢請了幾個雕塑師,在村落前面雕型雕像,就是以那張風靡全球地照片為樣本雕刻的,這個幾乎被日本人滅村的小村落,總算多少得到了回報,只是,那些被日本人害死的人呢?山民們不敢想。也不忍心去想。十九年的被殖民經歷。已經在他們心中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太多的傷口。當然,這個旅遊勝地,日本人是從來不來的。

    台灣回歸地消息傳到國內,中國人欣喜若狂。自打九月十四日正式公佈以來,整個中國就沒有停止過鞭炮聲,一直持續到九月二十號。比過年還要熱鬧。許多人自發組織了一些活動,慶祝台灣地回家。自打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就從來沒有在洋人手中討過好,每戰必敗,就算偶爾勝了一兩場,其後果也跟戰敗差不了多少,不是割地就是賠款。大清政府好像賣國賣上癮了,時不時就得來上幾回。大清地屬國越來越少。國家的領土越來越小。特別是在老婊子手上。賣國還賣出心得來了,竟然喊出「寧給洋人,不給家奴」的豪言壯語。僅僅幾十年的功夫,中國就成了人見人欺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帝國,首都就像菜市場一樣,洋人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百萬大清精兵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在裝備差不多地情況下,幾千個洋人就敢追著十幾萬大清精兵滿中國亂跑,皇帝的後花園成了洋人們的跑馬場,就連盧森堡這樣的中國人一口氣就可以吹走十個八個的小到了極點的國家,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跟在列強後面欺凌中國人。這樣的反差,讓一向認為是世界中心、幾千年來一直站在世界巔峰的中國人,心理上無論如何也受不了。幾億人民一直希望著中國能夠出現一個強勢政府,一個能夠帶領中國人重新走向巔峰地強勢政府。

    現在,這個政府出現了,而且出手不凡,一出場就打得八國聯軍狼狽逃竄。十四年積累後,中國重新站在世界前列,才用了半個月就收回了被日本人佔領了十九年地台灣島,讓飽受日本人欺負的台灣人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你說,中國人能不欣喜若狂麼?

    經過十幾年地殖民統治,台灣近乎一無所有。按照日本人的說法,台灣的東西就是日本的東西,日本的東西卻不是台灣的東西。所以,日本人在台灣進行了殘無人道的掠奪,凡是人不能幹的事情他們全做了,能撈的東西他們全撈了。才十幾年的時間,原本還算富有的台灣就變得一窮二白,台灣人幾乎都在生死線上掙扎。台灣回歸後,對中國政府來說,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重建台灣。需要的錢,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的。不過,這筆錢共和國政府願意出,也出得起,畢竟台灣是一個富饒的地方,只要政策得當,民間投資也將大量湧入台灣,用不了幾年就可以恢復的。當然,憑林傑的一慣性格,這筆錢很可能最終要落到日本人的頭上去。

    安定下來以後,林傑一邊向台灣派遣政務人員,一邊命令向台灣運送大量的糧食,以救濟那裡的老百姓。同時,還得在那裡設幾十個大型的難民營,以安置被抓起來的日本移民,當然,這些個東西,以後別再想著過那種高高在上的日子了,他們從台灣人民手中剝削來的財產全部被沒收,而且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還得跟戰俘一起,做些原本不屑於做的工作,例如礦工啊,建築工啊,多少為台灣的重建做一些貢獻。

    台灣的收復,在世界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第一次主動出擊就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身為列強之一的大日本帝國,在中國人的打擊下幾乎沒有還手能力,十萬精銳部隊,二十年苦心經營的地方,在半個月之內土崩瓦解,這怎麼不讓曾經欺負過中國的列強心驚膽戰?

    各國軍方更加注重的,還是中國陸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從這一次戰爭來看,中日雙方都表現出了很高的水準。中國軍隊裝備精良,戰鬥力強,而且作風頑強,這些都在列強的估計之中,畢竟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列強可都是吃盡了共和軍的苦頭。日本人的表現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他們實在是太頑強了,在裝備和訓練都跟中國人差了一大截的情況下,在近乎無望的情況下,他們仍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對於西方人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對於中國軍隊攻台時所用的陸空聯合攻擊的方式,西方列強最感興趣了。他們強烈地感覺到,空軍將在以後的戰爭中起到關鍵性作用,這個世界已經與以前的大炮巨艦時代不一樣了,世界格局已經發生變化,列強重新洗牌,誰掌握了空中優勢,誰就能夠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生存發展下去。而從當前的形勢看,走在前面的中國,顯然已經完全替代大日本帝國,成為列強中的新成員,並且是最有實力的成員,就連英國、德國和美國,都不得不排在後面。西方人以前一直認為,中國只不過是一個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已,雖然重要,但還算不上強國,科技力量不強大,就算錢再多也沒有用,就跟大清帝國一樣,成為列強的錢罐子,誰都想著伸手去撈一點,誰伸手都不會失望。現在要是有那個國家想伸手從中國人手中撈錢的話,估計是腦子有毛病了,或者是皮癢癢,想著找人抽自己一頓,君不見傳統強國法國被中國人整得直抽自己耳光,遲到的強國日本被中國人打得滿地找牙,東方醒獅,已經真正站起來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