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唐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英梟之會
    熱毒毒的烈日暴射著熾光,即連往日空中,往返如織的鳥雀也懶得飛翔。今日雖不是大朝會之期,玄宗皇帝卻破例傳達令諭,要在京的大臣們巳時臨朝,在正元殿舉行朝會,即連正在京師的安祿山、忠王及永王也要到朝堂。

    群臣在正元殿外山呼萬歲完畢,魚貫入朝。這時,我才現玄宗皇帝今天穿戴特別的正規:他老人家頭戴冕冠,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身穿著冕服,冕服以玄色為上衣、朱色為下裳,上下繪有章紋,將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好像有什麼重大事務似的。要知道,這是只有在參加祭祀或者典禮時才穿戴的禮服,如今玄宗他老人家如此鄭重其事地樣子,怎麼不讓我感到詫異?!

    如今我已貴為皇太孫,也算是半個皇帝的身份了,當然不同於臣子們了,玄宗皇帝示意我坐在他下暫設的座位上,面對著群臣。大臣們朝位站列已畢,玄宗皇帝沉聲道:「朕年已老邁,早已不堪政務的繁重,現在的皇太孫棠德才兼備,朕深為欣慰!兼之如今節氣炎熱,朕實不堪受,便意欲移駕東都,朕特將國事盡委與皇太孫!前者,朕已將『皇帝之璽』,賜與皇太孫掌管,現在朕將掌國九璽盡委與皇太孫!望諸位愛卿公體國事,盡心輔佑皇太孫!」而後,由掌管印信的符寶郎將餘下的八璽獻上。怪不得玄宗皇帝穿戴得這麼隆重,原來是想讓我監國,看來玄宗他老人家已生退居太上皇之意!當然,也含有磨練我的意思。

    聞聽玄宗皇帝的意旨,安祿山環眼微瞇,面含著微笑地看著我,帶著一抹真誠之意;忠王的臉上則浮顯出一絲不自然的表情,眼睛左右環顧;永王卻在不甘之下,帶著一抹悻悻之色,目光掃視著地面。滿朝的文武大臣或喜或憂,各自思量著由此而帶來的局勢變化,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福禍!我卻不能默然,一則,做為孝恭的表現,我必須有所言語;二則,在不及一個月的時間內,我既要實施剷滅李佞的計劃,又要臨近我大婚之期,怎能讓玄宗皇帝獨自在東都逍遙?

    當下我恭然起立轉身,啟奏道:「請陛下三思,一則,方今正當炎熱之際,一路之上定是燥悶非常,確非陛下成行之時;二則,長安自有消暑之地。陛下興慶宮中新建的飛霜殿以及城東南的芙蓉園,皆是避暑消夏之地,聖上何需遠求;三則,陛下欽定的納娶太孫妃之期,已不滿一月。屆時,豈能沒有陛下的祝福;四則,皇孫初掌國事,不諳政令,還需要聖上在旁提點!因此,請陛下停東都之行,止托政之言!」

    玄宗皇帝沉吟了良久,慨然而語道:「唉,聽太孫之言也有道理。也罷,朕之東都之行暫免!不過,托政之言卻要立時實行!如今,原福王府營建天策府,皇太孫暫住院東宮,文武朝臣今後勿須在議事堂議政,暫且議政於東宮,待天策府建成,可轉於天策府議處朝政!好,退朝!」他老人家可真是乾脆啊!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了,就立即宣佈退朝,好像怕退朝晚了有事纏身似的。

    群臣恭送著玄宗皇帝下殿,而後,方要依照品級徐徐散去,侍立一旁的內侍卻宣我、安祿山、忠王、永王以及楊國忠在飛霜殿接受皇帝的賜宴.

    我明白,這是玄宗皇帝為了我著想,意在讓我與這些人親近結好。要知道,在這幾個人中,有二個親王、一個郡王、三個節度使和一個當朝宰相,能量可是異常地巨大。假如能與他們親近交好,我今後的皇位可以說是非常鞏固的了。只可惜玄宗他老人家判斷錯誤,我們五個人絕對不會親近團結在一起的,原因無它,只因為他們對於權力的**太大,大到足以使我們各不相容的地步!

    飛霜殿是在興慶宮的龍池之中,是一座新建的水上宮殿。興慶宮的執事董鵬將我們引入了飛霜殿。甫入殿中,只覺得身周有略異於炎夏的清涼。玄宗皇帝早已換了身日常的便裝,在龍椅上就座等候我們的到來。平日左右相陪的二位愛妃卻失去了蹤影,不知道做什麼去了。當然,做為玄宗皇帝的影子,高力士依然執拂而侍。

    諸人參拜已畢,玄宗皇帝命諸人各入座中,董鵬趁拂坐侍候之際,暗置紙團於我手中,我不動聲色地收置起來。「今日可謂是群英會呀!只可惜右相抱恙在身,不能赴宴。否則,這真是當世頂尖人物的大聚會呀!」玄宗皇帝看著眼前的武帥文臣,不禁想起了李林甫,感歎之餘,言下對李林甫的健康頗為掛牽。

    安祿山聞言,笑道:「若是十郎得知陛下如此推祟愛護於他,他定會對聖上給予的恩遇愛護而感激涕零!」十郎是李林甫的小字,儘管安祿山心內十分忌怕李林甫,但為了顯示彼此關係的親近,安祿山常常人前人後地以「十郎」稱之。李林甫倒也不以為忤,任由他如此地稱呼。

    言談之間,酒菜已然齊備。在絲竹聲中,君臣同歡暢飲,把酒而言。席間卻惟有安祿山住酒不飲,玄宗皇帝見狀,心甚奇之,他老人家揮揮手,退了歌姬樂師,惑然問道:「愛卿因何住酒不飲,難道有什麼心事嗎?」安祿山跪拜於地答道:「臣身常處兵危之地,有時枕戈待旦!如今聽及絲竹之聲,猶然疑是刀器鳴聲,不覺想及臣之部下,他們食不知味、寐不安枕地駐守邊庭,一時心下百感,竟滴酒難下,還望陛下恕罪!」

    好個刁滑的胡兒,竟然見空插言,時時不忘表功訴苦,以固皇恩。在座諸人在官場上都非一般人物,對於安祿山此時話語的真偽,當然心知肚明。永王隱忍不住心頭的妒意,強作微笑地問道:「如若依照東平郡王所言,那閣下的便便大腹之中,放的是什麼?」永王是在暗指安祿山的肚子是酒肉所致。

    而安祿山果不愧是梟雄之才,立即脫口答道:「本人腹中無它,僅有對聖上的赤膽忠心而已!」永王一時啞言,玄宗皇帝聞言卻龍心甚喜,當即開言道:「安卿為國勞苦,忠心社稷,雖在安樂之中,猶念國之邊防,朕怎能不加殊恩以彰之?加封安卿以郡王之爵,正是應當!」安祿山連忙再拜謝恩,並開口請求道:「臣乃一介莽夫,每臨酒宴之地,有時雖不能飲酒,卻拙於言辭。而今,請陛下賜臣一個戒飲拒酒的聖物,以使臣不再怯惶於酒宴,也防臣因酒而誤事!」看來,通過我在寺廟中毒的遭遇,安祿山已經暗起戒警之心,惟恐有人趁著酒宴之機向他投毒,便藉機想了這個避免中招的妙法。

    玄宗皇帝高興地說道:「既然這樣,朕就賜卿金牌一張,上書『戒酒』二字如何?」安祿山連忙感激地行禮謝聖上隆恩。如此一來,玄宗皇帝的興致更高,他老人家目注著我言道:「朕將國事全然托與大郎,是相信大郎能處理好政務,你就放手去做吧!朕永遠都會支持你!」玄宗皇帝雖然年已老邁,耽於享樂,卻也知道權謀之術。故此,他老人家故意當著身具實力的諸人,再一次鮮明地肯定了他老人家對我的態度。

    此前受癟於安祿山的永王李琳,心中的妒念更是難消,明知在這個時候實不宜再多莽言,也忍了再三,卻還是忍不住地考較道:「早就聽聞太孫殿下自幼及長奇智非凡,卻不知殿下對於政務的處理有什麼看法?」諸人聞言,側耳靜聽。玄宗皇帝也是全神貫注的樣子,想看看我會有什麼獨特的見解。

    我卻心念飛轉間,心緒在千年來的政體結構上思量了一下,深深覺得後世所提的「三權分立」是處理政務的最佳方案。再對照大唐的三省制度,我不由暗暗吃驚,怎麼大唐的三省制度本身就暗合著後世所說的「三權分立」呢?!難道我大唐的政體結構就先進到這個地步了嗎?!我不由得細想起來。諸人見狀,以為我是拙言窮詞,只有玄宗皇帝默不一言,目光滿含期望地看著我,充滿著鼓勵和信任!我目光觸及他老人家的目光,心中不由一陣感動。

    我一清嗓音,思索著說道:「我大唐備有三省處理政務的機構,中書省秉承聖意草擬詔敕,執掌全國政令法規,是決策和立法的機構;門下省則行駁正之事,校核中書省的政令是否正確而沒有差失,所以,門下省也勉可稱為審核監察部門;尚書省卻是管理所有具體政務,負責法令的具體執行,這就是政務執行機構。所以,只要貫徹落實這三省的職能,再任用賢能清明之人為官。以三省為體,賢官為用,體用結合,如此一來,皇侄幾乎是個非常逍遙自得的閒人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