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官三跪九叩之後,黃皓站出來托著長長的尾音尖聲的喊到對百官:「今日大朝,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也許因為劉禪醒過來且沒什麼大礙能到上朝議政黃皓心中有了依靠,喊起話來中氣十足,就連在殿外候著的小官都聽到他的話。都認為黃皓遇到了什麼好事,很多五品以下的官員都尋思著退朝是不是要給這位黃公公送點賀禮什麼的。
黃皓把話說完,堂下眾位大臣,你看著我我望著你沒有一人願意發言。諸葛亮環視眾人一番,朝姜維使了個眼色,但是姜維不為所動,眼睛平視前方似乎想什麼事情。
我見眾人無人說話,便打趣的說:「看來我蜀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啊,臣民奉公守法。以致無事可議,那麼退朝吧,該幹什麼就就去幹什麼。」說完我盯著朝下的大臣看了一遍,心裡想著快出來說話,你們不說話,我怎麼知道誰是誰啊。
這時董允站出來說:「啟奏陛下,我有事要奏。臣要彈劾黃門丞黃皓欺君罔上,至君父於險地,請陛下處死黃皓,以正朝綱。」要殺黃皓,絕對不行劉禪交待黃皓任務,黃皓還沒全告訴我,而且他對抗諸葛亮還有些用,不能現在殺了,至少要等到我把他知道的全掏出來再殺,即使我很想殺他,當初劉禪是怎麼回答他的。
當我在回憶三國的時候,黃皓以為我在考慮是否接受董允的進言便跪在地上不斷的磕頭,磕得都開始出血了,一邊磕頭一邊說:「皇上,饒命啊!奴才一向本分,那敢啦。丞相您也幫奴才說句公道話,奴才人微言輕哪能影響皇上啊,一直是皇上叫奴才往東奴才絕不敢往西啊。」
我怒道:「廢話夠了沒有,黃皓沒出息的東西,站起來呆一邊去,這是朝堂處理的是國家大事,黃皓一小人,歸後宮管轄,以後再議。」董允不服站出來再說:「皇家無私事,陛下的家事也是國事,請陛下立即處置黃皓,以正朝綱。」
我想到了原來歷史中劉禪是怎麼對劉禪說的:「皓趨走小臣耳,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而且現在寡人已經痊癒不必追究。」董允還想說下去,諸葛亮怕再這麼說下去,誤了討論北伐的事情便站起來說。「董允此乃陛下宮中之事,自有皇后處置,現在說關係蜀國命運的大事。」我對諸葛亮說:「丞相年事已高,於國大功,有事坐著說朝議還時間還有很久才結束就行不必站起來啟奏了,丞相有話直說,今日大朝就是為議蜀國大事而來。」
諸葛亮回到設在龍椅左側的座椅上,喝一口參茶潤潤喉,清了下嗓音說到:「皇上,我蜀漢積草存糧,教講陣論武、整治軍器,存恤將士已有三年,現在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臣請伐魏,為陛下掃除奸黨,恢復中原。」
我說:「丞相,現在已經是鼎足三分,吳魏相安無事,光靠武力很難統一,為什麼不暫時休兵休養生息待吳魏朝中發生變局在發兵也不遲,我觀魏五兩國主弱臣強若無外力相侵,不出幾年必會動亂,難道丞相幾年都不能等。」這時太史譙周站出來說:「陛下、丞相臣是掌管觀星的,如果有不詳之兆,就必須說出來,這些天有幾群數萬隻鳥從南方飛來,投入漢水自殺而亡。臣認為是不詳之兆啊。臣又夜觀星象發現奎星犯太白,盛氣在北,不利於伐魏啊。現在成都的百姓都聽到晚上松柏在哭泣,這般怪異的事情出現難道不預示著講出現災難嗎?上次先帝伐吳上天也警示了但是先帝不聽進言以致兵敗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請丞相三思啊。」諸葛亮說:「子不語怪力亂神,爾等罔讀聖賢書了。請皇上允許老臣出兵。」
我歎了口氣說:「丞相鐵了心要北伐呢?」諸葛亮突然站起來跪在地上說:「臣深受先帝的知遇之恩,為秋伐魏之策,就連做夢也在思考,況且北伐收復中原光復漢室是先帝的夙願,若陛下不允請恕臣無理,若陛下不允,老臣認為陛下乃不忠不義不孝之人。」
我接著歎氣到:「既然丞相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北伐一事就這麼定了。現在朝議人多嘴雜,恐怕會被魏國的細作知道,這樣吧,丞相、蔣琬、姜維、董允、魏延、費瑋、李豐、李恢、陳到、陳震等三品以上大員留下其餘的退朝,黃皓叫外面的官員退下吧,散朝了,你們隨我到行軍偏殿吧。」
望著行軍偏殿中的沙盤我想諸葛亮發問:「丞相,打算從哪裡出兵呢?難道丞相還打算從岐山出兵,派人經渭水攻北原,再至五丈原再經高陵涇陽最後直取長安。」「陛下怎知道老臣的想法?」諸葛亮奇怪的問道,我心裡想靠你每次都是從岐山出兵,以你的性格不肯冒險只能選擇這條路。但是這些話只能心裡說說而已。我對諸葛亮說:「丞相每次都從岐山出兵,從岐山到長安就那幾條路,我想司馬懿也能想到丞相在想什麼吧!」接著我對眾人說:「你們有什麼看法?說來參考參考,魏延、姜維你們說說。」魏延和姜維對視一眼,接著魏延站出來說:「末將認為,前番丞相五次兵出岐山,這次為迷惑司馬懿也可以兵出岐山,派二十萬大軍佯作三十萬分五路出渭南,在派一名司馬懿不熟知但能力超群的人率三萬人,經斜谷出斜谷關再經駱顧、子午谷、青色泥隘口趁魏國主力與丞相大軍對峙直搗許昌生擒曹睿到時侯司馬懿不戰自潰整個魏國可以望旗而降。」
諸葛亮還沒等魏延說完就阻止說:「魏延此計過險,若稍有散失,傷亡大軍將死無全屍啊。萬不可採納啊。」聽完魏延的話我沒說什麼,望著牆上掛了地圖,我對眾人說:「姜維你說怎麼辦吧?」姜維站出來說:「臣認為可以兵出駱谷度沈嶺,下長城,直取秦川。」「丞相以為如何」我有發問到,諸葛亮說此計尚可,
但伐魏關乎國運不能冒險還是」「還是保險好,是啊?丞相,我這個皇帝說話管用嗎?蜀國的軍事我能做主嗎?」諸葛亮說:「陛下是蜀國的主宰自然算數!」我說:」那好,那麼此戰,要不不戰,要麼由我做主,二擇一,丞相你看了?」諸葛亮說:「臣聽陛下的就是!」我問諸葛亮軍中可有後起之將,且武勇膽略過人的,諸葛亮向我舉薦了傅儉和蔣舒,我又問諸葛亮我蜀國有多沙可調之兵,諸葛亮回答我說三十四萬,我對長史李豐說:「我蜀國糧草可多久。」
李豐說:「回陛下,丞相屯兵三年,所積糧草可用一年有餘。」於是我決定北伐,我肅聲的說:「此戰,關乎國運,為實現先帝遺願,現在我宣佈,丞相為北伐全權指揮率二十五萬大軍兵分五路兵出渭水,下北原,陳兵五丈原,不可急於與魏國主力交戰,務必纏住司馬懿使他無暇顧及其他,姜維、陳震等將人你調用,召回李嚴回成都侯旨,朕另有大用,命蔣琬為軍師中郎將,擢蔣舒為偏將軍、傅儉為建議校尉率軍三萬自駱谷,取斜嶺,直取秦川,大軍藏於箕谷,待丞相出兵三月之後,與魏軍主力成膠著之勢再行動。召鎮東將軍馬岱率六萬大軍屯兵隴西,征西西將軍陳到整頓御林軍白毦軍、屆時隨寡人親征,至於朕會在那路大軍,暫時不保密,李豐為長史總督糧草,命董允為副丞相主管朝政,甘陵王劉永監國,派人召安國將軍孟獲、偏將軍祝融夫人、宣信校尉孟優、虎賁校尉帶來洞主率十萬彝族大軍來朝聽令。」
發完令之後,我問眾人還有什麼補充,諸葛亮站出來說:」陛下之策大體可行,但親征之事還是緩緩,畢竟陛下龍體處愈。quot;我說:「不必了,丞相還有別的要說嗎?」姜維站出來說:「丞相是顧慮吳國,我蜀漢傾國伐魏,若吳國來攻,蜀國休矣。」這時候費瑋站出來說:「臣願往。」我說:「好,大家沒意見就回去準備吧!願我蜀國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眾人回應到:「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一百個人一百的三國,也許我的三國不合邏輯,或者什麼之類的,每個人對三國都有三國自己的見解,我也是做一個三國夢,然後把他拿來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