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愧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創業項目,第二賽參賽的人就突破了15萬,經過了第一輪海選最終產生了3000評委又通過電話面試的方式最終確立了1強選手,不過這些工作全部都和楊軍無關,楊軍擔當的是第三輪和第四輪評委。
贏在中國第三輪主要是從1選手中選出1強,由於選手很多,所以選擇1強的比賽也顯得很是簡單,基本上相當與面試性質。
當楊軍提前一天抵達參賽現場的時候,現場氣氛就已經是非常熱烈了,許多參賽選手都到了現場,他們個個都顯得激情高漲,楊軍一下車就被這種氛圍這感染了,「中央電視台終於做出了一檔好節目」楊軍喃喃自語的說道。
「您好!楊總,我叫王小川,是我們台專門負責接待你的,您的房間我們已經訂好了,請您跟我走。」正在楊軍感歎的時候,他就聽到有人跟自己打招呼。楊軍扭頭一看對方也是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留著半寸頭,看上去很是幹練。
楊軍微微一笑,朝他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也沒有多說什麼就跟在他的身後向酒店門口走去。
到了房間以後,王小川又給他介紹了一下比賽的流程,評審的規則和楊軍應該承擔的任務。聽王小川介紹過後,楊軍才知道跟自己搭檔的居然也是一位做風險投資的,對方是IDG技術投資的副總裁周暢。
「咦?怎麼不是一個投資人搭配一個企業家嗎?怎麼我們兩個都是做投資地啊?」王小川說完楊軍疑惑的說道。
王小川微微一笑,「是啊!你不是原新鴻飛家電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嗎?你可既是投資人又是企業家哦。」
楊軍一愣,瞬間反應過來了,他在心態上一直都當自己是個投資人,可從未當自己是企業家,可是王小川這樣一說,還好像真就是那麼回事。
「看來自己的心態得慢慢轉變才行,以後自己想做實業還真得有企業家地心態。」楊軍心裡暗暗地說道。
一念及此。楊軍訕訕一笑。並沒有繼續提出問。王小川見楊軍沒了問題。也不想繼續打擾楊軍休息。寒暄幾句也就和他告別了。
按照慣例。晚飯過後楊軍就需要跟周暢碰一下頭。所以他吃過晚飯以後就踱步走向了周暢地房間並按響了對方地門鈴。
周暢是真正地海歸派。30歲剛過現在就做到了IDG技術投資地副總裁。也算是年輕有為了。但是當他看到楊軍居然也這樣年輕地時候還是有些吃驚。
「楊總。久仰大名啊!可惜一直緣一面。我實在沒有想到你居然這樣年輕。」周暢見到楊軍地時候很是熱情。笑呵呵地率先跟楊軍打著招呼。
楊軍也是呵呵一笑:「你也很年輕。你們IDG可是大公司。你能這麼快就做到這麼高地職位。在IDG公司地歷史上也應該算是絕無僅有吧?」
聽楊軍這樣說周暢地心裡也很是高興。顯然楊軍地話可算是說到他地心坎上了。大凡年少成名地人都有點自負。周暢也不例外。
其實從內心深處他沒有覺得楊軍有什麼了不起的,雖然對方名氣可能比自己大,可是無論是新鴻飛還是紅樹林跟IDG這樣地巨無霸比,都還不夠份量。所以他認為楊軍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人氣,還是跟他草根出身有很大地關係,本土成長起來的人才總會特別受人關注。
不過楊軍並不知道對方地心思,兩人寒暄了幾句楊軍就把話題引向了正題,雙方簡單了交流了一下明天的工作,楊軍就率先告退了。
楊軍之所以沒有跟周暢多聊也是因為在楊軍內心周暢不過是個小腳色,明天在比賽現場自己通過他的表現很快就能夠瞭解IDG目前的投資思路,過早聊得太多反而打草驚蛇,畢竟IDG在國內也算是自己的競爭對手。
第二天楊軍很早就吃了早飯,然後他就主動約周暢兩人一起進入了「考場」,所謂的「考場」不過是酒店的一間中型會議室佈置而成了。門口貼了一張贏在中國的logo而已。
不過今天楊軍確實見識了什麼是創業大雜燴了,參賽人員是男女老少都佔全了,其中居然還有坐著輪椅的殘疾人來參賽的,看到這樣的情景楊軍很受鼓舞。參賽選手所帶來的項目也是應有盡有,農業、製造業、新能源、各種五花八門的專利、互聯網等等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行業。
這讓楊軍心裡很高興,因為他不僅可以近距離的和創業接觸,瞭解他們的思維方式,而且他還可以通過這
更加深刻的瞭解國內各個行業展的現狀,這對風險投資是很有幫助的。
因為有這樣的心思所以楊軍開始很少言,偶爾問的問題也都是言簡意,而且不管選手如何回答他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他現在是一門心思的藉機瞭解國內創業的思維方式和水平。
而周暢明顯就被楊軍活躍多了,大部分的問題都是他提出的,而楊軍通過周暢所提的問題也大致瞭解了IDG目前做風投的思路。
「看來IDG還是沒有變,他們投資最關心的還是三點,第一是人、第二是項目是否可以做到足夠大、第三是對方在他們行業是不是龍頭。其實從根本上說IDG這種思路並沒有錯,可以說他們的這種思路也很能幫投資人賺錢。
但是楊軍卻另有看法,IDG的這種理念固然不錯,但是他一眼就看出了IDG這種投資思路有個巨大弱點,那就是他們的每筆投資都是孤立的,沒有站在整個產業鏈的高度去做每筆投資。這種思維造成的結果肯定是多播種等收成。往往投資0幾家能成功、3家就已經很不錯了,當然這也許就是職業投資機構的共性。
可是楊軍卻並不想作這樣的投資機構,他要做的是一個創新投資,他這種投資理念的核心就是精細。他對目標公司的要求並不高,只有兩個要求就可以入圍,第一就是目標公司的項目必須在自己力求打造的這個產業鏈以內,第二就是目標公司的項目有創新。至於人的因素和業界地位他考慮得倒不多,人不行紅樹林可以派人,甚至可以全部收購對方的公司。
而至於目標公司在業界的地位,楊軍相信,只要項目有創新,業界地位這種東西是可以改變的,所以這也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由此可以看出楊軍的這種投資理念和IDG以及其它風險投資機構完全是兩碼事,而正因為這種關注點的不同,導致了他們對項目的判斷上也肯定就會生分歧。
而周暢此時的心態卻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他看到楊軍寡言少語,就是偶爾問的一些問題在他看來也都是無關緊要的,漸漸的他心裡對楊軍也就有了輕視之意。開始的時候每個創業評審過後,他都還會和楊軍溝通討論一下,可是到了後來他便開始自作主張了,很多決定他都是一個人做的。
周暢的心態變化當然瞞不過楊軍的眼睛,不過楊軍也並不想過多的跟對方計較,老實說楊軍認為周暢這個人能力還是不錯的,不過就是細節上有點偶爾會有點毛躁,還是顯得不夠成熟。
其實楊軍前世和IDG的高層打過不少交道,IDG的全球副總裁熊曉鴿因為大家同為中國人的原因跟楊軍也很熟,所以像周暢這種分支總裁楊軍還真的沒有興致和他計較。
不過楊軍不計較不意味著周暢不在乎,他折騰了一個上午漸漸的也有些唇乾舌燥了,心裡也不禁微微有些惱火,於是就開始有些尥蹶子了。
「楊總,下面幾位你來跟他們談吧!我現在嗓子都快冒煙了,真想歇一會兒了。」一個參賽出去以後,周暢便長吁了一口氣對楊軍說道。
楊軍微微一笑,他心裡也大致明白了周暢的意思,不過他內心倒並沒有什麼被人輕視後的惱怒,恰恰相反,他還是不好意思居多。畢竟這是兩個人的任務,自己上午一直忙著觀察自己的事情,確實讓周暢吃了不少虧,一念及此他便點點頭示意沒有問題。接下來一直到午飯前也一共就剩下三位了,他們三個人的項目都在不同行業,他們中間一個做環保編製工藝品的,一個是做汽車用品的,一個是做教育項目的。
楊軍問問題的方式總是引導式,基本上就是讓別人多說,而他自己傾聽,然後從別人的回答中他很容易就看出創業的心態和項目本身的漏洞和優勢。所以對這三個人的評判他很快就有了結果,而且整個過程也顯得非常乾淨利落。
旁邊的周暢看得暗暗驚訝,楊軍的評判給他一種很老練、舉重若輕的感覺,許多關鍵的問題他故意引而不,這反而讓參賽心理起變化,從而誘導參賽自己提出來。最可貴的是他問的問題乍一聽好像不著邊際,可是仔細一想原來是藏有很深的意思。
一念及此,周暢不由自主的扭頭看了楊軍幾眼,只見他神色自信而自然,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下,一時周暢心中再也不敢有半分輕視之心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