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順治十四年 正文 第五十八章 非議
    月初六,陳旭日依例入宮。

    此時,外面正是草長鶯飛,蜂飛蝶舞,處處洋溢著明媚春光,而紫禁城裡邊,高高的城牆遮住了這一切,綠色植物的稀少,使得這明媚春光並未給居於其中的人帶來多少好心情。

    連著幾天了,順治的臉色都繃的緊緊的,連帶的宮人內侍說話做事都加了幾分謹慎,惟恐一個不小心,給自己惹來無妄之災。

    順治心煩的原因很多,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錢!

    朝廷沒錢了!

    眼下雖說偏居貴的南明永歷小朝廷已經被滅,殘部逃入緬甸,順治去了如梗在喉的心腹大患,主力軍隊回調,鄭成功偏居海外一隅,對朝廷再構不成威脅,其餘一些零星的反叛雖時有所聞,倘要一一清剿,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是,連著數年用兵,尤其年和去年,動作頻繁,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行軍用兵,打的就是錢,吃穿和軍餉,樣樣都馬虎不得。軍資耗費之巨,使得國庫徹底空虛,頻頻告急。

    自去年至今,廷在要不要入緬甸追擊永歷殘部的問題上爭執不休,順治的意思是要一鼓作氣,揮兵直追緬甸,徹底消滅永歷殘部,以免他日有人借此東山再起,給朝廷帶來紛擾,也才能真正實現國內由南到北的統一大業。

    但現實卻給扣了一盆又一盆冷水。

    親政以來勵精圖治心經營的一點經濟上的積累,在這幾年的征戰中消耗怠盡,用兵勝利的風光背後,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時局,實際上朝廷自上而下陷入兵困民窮、財政面臨崩潰的困境。去年下半年,鄭成功舉兵北上,圍攻金陵的事件雖然很快平息,但事件中大批官民倒戈相向,卻反映出江南民心仍然不穩,亟待收拾。

    今年三月順治開展京察大計。剔除貪庸。整頓吏治。同時追究江南從逆官員。清理人心。

    然而使他憂心。且眼下最是急迫地還是錢財地問題。

    去冬少雪。彼時順治多次召人垂詢。擔心今歲再逢荒年。

    終是擔心什麼來什麼。入春至今滴雨未下。冬麥歉收。春播無望。京畿大旱已成定局。

    而各地送交地行文亦不樂觀。一個個憂心忡忡。要麼是請款修渠引水。要麼是請款救民麼就是請糧濟民於水火……

    朝廷轄下官員雖多。卻是各司其職。但有憂急不能解。便繪之行文。奏疏於天子。只把一道道難題難章丟至順治手裡。

    春播不及,夏災秋災勢不能免,這是關乎萬民生計乃至生死之大事,順治不敢輕忽。為了不使各地方官員遲報瞞報謊報災情,使得饑民起事造反,給時局帶來動盪差人擬旨,制定了遲報瞞報災情處分條例。規定:凡各直省有災,先以情形入告,夏災限六月、秋災限七月上報。州縣官如逾半月以內者罰俸六個月,一個月以內者罰俸一年個月以外者降一級,兩個月以外者降二級三個月以外者革職。

    撫按道府官以州縣報到之日為始,若有逾限例一體處分……

    所謂「病急亂投醫」。

    順治為著心中煩悶,數次問計於陳旭日。

    他寄希望於無所不能的天神:給他以指點,不要讓他在苦悶中一個人苦苦撐持。

    在這種君臣交流的過程中,陳旭日成功使得順治越來越親近於自己。皇帝也是人,現在不過就是一個二十三的年輕人,他煩惱極多,卻找不到合適的傾吐對象,稱孤道寡像是一種宿命。而他的神之使者的幌子,他陪在帝王身邊,同時於朝政無涉沒有歷害衝突,這一切使得他無形中有了一種然地位,並且在因緣際會下成為君王直言相垂詢的對象。

    陳旭日不是神,沒有點石成金的神奇本事,但是,對於解萬民飢渴,他並不是完全沒得法子。

    「皇上,國庫充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此等朝政大事,旭日年幼,不敢妄議,有賴陛下和諸位大人用心……適逢荒年,陛下心急萬民飢渴,憂心忡忡,夜不能寐。旭日亦想盡些薄力……牛痘方子耗時月餘才得應用,旭日現下的想法,費時更久,請允准秋天時再向皇上細訴……眼下,請皇上許幾天假,旭日還家,略做佈置。」

    陳正德新近來京,陳旭日心有所思,迫切希望與他共處,以謀得一個妥貼的況且,玉米、地瓜等播種正當時節,延誤不得,便開口跟順治討假。

    順治自是痛快答應下來。

    潘濟等五人南下福建辦茶園,此番只他與潘石回轉,另外三人留在福建,專心於茶園諸事。

    陳旭日把他倆安排在莊子上,讓他們安心歇息幾日,不忙於做事。

    陪同陳正德一塊

    ,還有原先的管家陳伯。

    陳正德為了這位老管家,專門找了兒子兒媳說話。

    「陳伯離京兩年了,這兩年你們家裡想來也另安排了管事的,我不是想干涉你們,就想問問,你們打算怎麼安置陳伯?」

    陳浩道:「兒子打小記事起,陳伯就在我們家,上上下下的事都由他安排調度,旭日也是他看著長大的。我和珍珠的意思呢,現在他年紀大了,辛苦了一輩子,我和珍珠把他當自個兒的長輩一樣看,往後就留在家裡享清福,陪您說說話……當然,這是兒子和媳婦自己的想法,陳伯要是不想撂閒,還想做事呢,就還當咱們家的管家。」

    陳有德點頭:「你們有這份心,很好,陳伯跟了我一輩子,老了老了,不能委屈了他,他那人你們瞭解,閒不下來,要他清閒著什麼都不做,他自己就得悶出毛病來。就讓他還頂著總管的職吧,嗯,原先家裡誰管這些事?就讓那個人做陳伯的副手,多幫襯著他點,別讓他累著。旭日以後越來越出息,這應酬往來人情啥的,事情少不了。」

    陳正德看看站一旁的陳旭日:「旭日啊,你看呢?」

    袁珍珠看了看兒子,笑道:「,他一個小孩子家的,能有什麼意見?」

    「不小啦,明年得出仕的人。往後不管家裡請多少人,他怎麼出息,陳伯和桐月是打小看著他長大,一塊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的老家人,跟咱們自己家裡人一樣,不能虧了他們。旭日啊,這點你得記住了。」

    陳旭日肅容了聲「是」,稍停,又道:「孫兒不敢忘。孫兒覺得,爺爺這樣提議正好,往後家裡人情往來多了,桐月姐在這方面分神太多……」他瞅瞅袁珍珠。

    「媳婦也是這個意思。這年咱家裡事情少,陳伯走了以後,就由桐月做了管事媳婦。陳伯來了,當然仍然做管家。」袁珍珠道。桐月到現在也沒個孩子,因為這事,沒少受婆家埋怨,那對公婆仗著這點,幾乎就是明目張膽的要大兒子大兒媳貼補小兒子一家。往後清閒些,努力懷個娃是正經。

    ……

    六子唾了口:人都笑老爺的頂戴是綠色的,老子倒大霉了,原先費氣巴拉的求著,放到莊子上做個管事,我爹給我說,歷練兩年,長點本事,他也好給我往上邊求情,調到爺身邊當差,再不濟也能熬個清閒的大管事當當。你瞅瞅,現在可好,這倒霉催的,我他媽挑哪個莊子不好,偏偏趕上這個莊子,太太這幾年往這呆的,爺根本就不往這邊來,我他媽就是再能幹,也得有個表現的機會,也得讓爺瞧瞧不是?現在好了,爺外調為官,京裡這攤子事撒開手,幾年不見個動靜,害得我在這位子上熬呀,熬來熬去,熬到這會兒,還是個小管事。說起這事,六子一肚子的怨言苦水:你說這都是當管事的,別的莊子吧,人家那活兒多清閒,爺不在跟前,做好份內事,啥事都沒了,我這邊可倒好,糟心事全撂我這兒了……太太素日吃齋念佛,不是個多事的,你只盡心做事,還有人挑你的不是來?

    哎,兄弟,我給你,你這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太太吃齋念佛不假,可她是廟裡那不言不語不吃不喝的泥塑菩薩能比的嗎?這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怎麼的也有些事得靠我張羅,你要是一個不當心,哪點辦的差了,你真當她是個沒脾氣的主兒?再說啦,兄弟,就算她性子好不生事,我們這兒不還有個小祖宗嗎?

    哎喲,那位小爺……問話的人縮了縮脖,左右望望,低頭問:那位小爺脾氣壞?

    六子來了精神,指手劃腳道:不是我六子亂說話,那位小爺的性子,真真兒跟、跟……他咳嗽一聲,用手指小心的往頭頂上指了指,嘴裡含糊的咕嘟了兩個字:一模一樣,可不是個好侍候的主兒。太太一般事上都好說話,單有一樣,沾著小爺的事,她可是不許我們有一點怠慢……您說,我們哪兒敢呀?這位小爺雖說上面沒個說法,到底也是……鳳子龍孫,指不定哪天真個飛黃騰達了,回頭要我的小命,那還不是件動動手指頭的小事?不怕一萬還怕個萬一哪,咱可吃罪不起。

    兄弟,你不容易,不容易啊。拍拍他的肩膀:幸虧是您擔了這邊差使,換了我呀,早就辦砸了。

    你才知道?我今兒還真就把一句大實話撂給你撂這兒:這差使也就我六子做得來!你得把大的侍候好了,小的不能怠慢了,咱還得手腳伶俐點眼睛好使點,不能有丁點不尋的作為傳進爺嘴裡,得罪了爺……我呀,大心了我!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