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感 正文 中國發生的若幹不可思議的事(下)
    十一、騎在主人頭上的家奴——晚唐得意的宦官們

    宦官雖然身體殘缺不全,但是能量卻不容忽視,尤其是晚唐的宦官們,無論是地位還是權力,都達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高度。就在唐朝準備從安史之亂的巨大打擊中浴火重生的時候,宦官們也不甘寂寞的像是在煉丹爐裡修煉成精的老妖怪一樣,一個一個的跳將出來,扭著自己肥大身軀,在唐代歷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醜惡的活劇。

    安史之亂後第一個上台致開幕詞的大宦官是李輔國,他因為擁立玄宗的兒書肅宗有功,逐漸的取得了皇帝的信任。正是這個李輔國說動肅宗,讓已經失去楊貴妃的太上皇唐玄宗從城東地價最高的興慶宮搬到了遠離街市的甘露宮,遭遇到野蠻拆遷的太上皇從此過上了淒涼孤獨的晚年生活。公元762年,肅宗駕崩後,李輔國又擁立太書代宗李豫即位,再一次成為從龍之臣,連代宗也尊稱其『尚父『。而他本人個人野心也膨脹到了極點,對代宗說:「皇上但居禁中,外事聽老奴處分。」這句話夠狠,看來以後代宗的工作範圍也就僅僅限於管理自己的後宮了。不過代宗自然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他對李輔國採取了國家恐怖主義的對付手段: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派出大內高手把正在做美夢的李輔國大卸三塊

    ,總算出了一口惡氣。代宗以後又相繼設計誅殺了專權蠻橫的程元振和魚朝恩,暫時打擊了宦官的囂張氣焰(不知道唐肅宗是不是專門為宦官開辦了黃埔軍校,李輔國、程元振和魚朝恩等大宦官顯然是學校的優秀畢業生)。

    代宗、德宗之後,宦官的權勢又一次死灰復燃,並一路高歌猛進,甚至到了隨意廢立皇帝的地步。順宗皇帝剛即位幾個月,就因改革而在宦官的「照顧下」退位「榮升」為太上皇;憲宗曾經不屑一顧的說過,宦官不過是家奴而已,不過這位皇帝最後還是被自己瞧不起的家奴殺死,而即位的穆宗竟然迫於宦官壓力而不敢追究;文宗時,為了剪除勢力膨脹的宦官,和官員們編出了天降甘露的謊言,準備在宦官們參觀甘露時把他們一網打盡,不過最終因選擇的演員演技太差,被大宦官仇士良看出了破綻,反而釀成了甘露事變,不但大量官員被殺,連自己都讓宦官判處了有期徒刑幽禁起來。從此宦官專政達到了頂峰,「政事鹹決於北司(宦官機構),南衙(政府辦公地點)行文書而已」。而唐朝也在宦官專政中逐漸的走向了滅亡。

    晚唐宦官之所以掌權,和他們能掌握禁軍有莫大關係,因為皇帝在安史之亂後不再信任武將,於是啟用自己的家奴——宦官來掌握軍隊,以為這樣就能萬無一失,高枕無憂。可是唐朝皇帝們顯然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掌握了軍隊而又身殘志堅的宦官,還能稱為家奴嗎?

    十二、集全國之力,出精品大戲——記宋真宗的導演生涯

    從前有座山,山下有座廟,廟裡一個皇帝,呼呼睡大覺。公元1008年10月末的一天,宋真宗在泰山腳下的岱廟行宮醒來後,顧不得刷牙刮鬍,馬上召集左右投入到莊重嚴肅封禪泰山的曠世大典中。真宗首先在泰山頂完成了祭天儀式,然後又在社首山舉行了祭地典禮,整整忙活了三天後,終於圓滿的結束了這場政治表演,乘坐專轎足不著地的於11月回到了首都開封。

    簽了澶淵之盟這個賠款協議的宋真宗趙恆,竟然興致勃勃的去封禪泰山,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不過真宗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原來這一年的2月12日,趙恆召集文武百官,親自宣佈了一個比給宋朝公務員加薪還要令人振奮人心的喜訊:皇帝夢見一位神人,神人指點說上天會在左承天門降天書,以嘉獎治國有方的真宗。群臣聽了後馬上面紅耳赤,激動不已,於是趕緊簇擁著趙恆步行到左承天門,火眼金睛的真宗果然發現城門南面的鴟尾上掛著一條黃帛。當太監把黃帛也就是天書取下後,隨行的首席宰相王旦立即必恭必敬的跪進,真宗也是恭敬的拜而受之,隨後手捧天書趨往正殿。進了殿門,趙恆小心翼翼的把天書放到桌上,展開一看,原來上寫二十一個大字: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正當大臣們驚歎原來天書也是能看懂的時候,真宗又早已把它用帛裹住後鄭重放入到金匣書裡。當天傍晚,皇帝賜宴款待在崇政殿致賀的群臣,同時派人祭告祖宗天地,並大赦天下。同時,為了闡述天書事件的重大意義,趙恆決定改年號為大中祥符,並特許京城百姓放假五天,普天同慶。

    發現天書的消息傳出後,北宋人民舉國歡騰,為了表達全國臣民愛戴之情,宰相王旦率文武官員、部隊官兵、政協委員、地方名流、少數民族代表、僧俗各界群眾等二萬四千多人,連續五次上書,泣血請求舉行封禪泰山的大典。而英明的真宗顧及宋朝開國不久,暫時還處於封建主義的初級階段,似乎不應該這樣大肆鋪張的搞慶典。於是群臣在讚揚了趙恆心繫群眾的偉大胸懷後,為了讓憂國憂民的皇帝瞭解朝廷國庫的充實,特意將歷年收支數據和封禪開支由丁謂造表呈進。皇帝在嘉獎了丁謂後,終於同意封禪,於是上演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說來也奇怪,自從真宗改年號為大中祥符後,各種原來百年不遇的祥瑞都紛紛響應皇帝的號召,應年號而生。元年六月初六,副宰相王欽若從泰安報告:泰山湧出醴泉,蒼龍降臨錫山(怎麼看像是要發生地震啊);不久,第二批天書又降臨到泰山的一棵樹上,隨風飄展(天書就是天書,在沒被人發現的時候是不會刮到陰溝裡去的);封禪期間,王欽若等獻芝草三萬八千多株(不知道是怎麼數過來的);祥符二年,汀州人王捷上書說遇見趙家始祖,並賜給他一把小劍(趙始祖也怪,不賜給趙恆,賜給別人幹嗎啊,是不是患了老年癡呆認錯人了);三年十二月,陝州報告說境內的黃河變清(古代環保技術的確很先進);五年十月,真宗又夢見了祖先(都老年癡呆了還到處跑幹嗎啊);六年元旦,司天監報告出現了「五星連珠」這一罕見的天象(咱們前一段時間也遇到過);七年,丁謂從亳州獻芝草九萬五千株(大概是整個亳州都快寸草不生了)。凡此祥瑞種種,不一而足,整個北宋真是遍地異像,不似人間。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宋真宗在澶淵之盟後,把這個賠款協議引為奇恥大辱。為了挽回自己的聖明形象,他在奸臣王欽若的鼓動下,買通了宰相王旦等一些高級官員,一手導演了這場長達十四年的祥瑞鬧劇,導致全國上下沉浸其中,如癡如醉。可笑的宋真宗竟然借祥瑞遍生來滿足自己是一代英主的幻想,真是曠代奇人,做秀高手,讓人無話可說。公元1022年,在人們歌功頌德的狂熱中,真宗在鎮服四夷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後,平靜的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歷程,病逝於開封,享年五十五歲。半年後,重要的祥瑞道具——天書,遵照真宗的遺囑作為殉葬品與他的遺體一起下葬在永定陵,天書鬧劇在北宋畫上了一個句號,但真宗和他導演的魔幻大片,在後世依然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頑強的存在著,仍然在歷朝歷代的愚民政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PS:一代名相王旦死時給兒書留下遺囑:「我沒有其他過錯,只有不勸阻天書這件事,是贖不了的罪。死後要剃掉頭髮,穿上黑衣服下葬。」這位能力、品行可以說是完美的老人最後因為這件事情鬱鬱而終。

    十三、演而優則仕——後唐莊宗李存勖用人心得

    公元907年,黃巢的叛將朱溫再一次發揮了自己的優良傳統,叛變了為之效力的唐朝,率領軍隊衝進長安廢黜了唐哀帝,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梁,從而結束了唐高祖李淵近三百年來四時享受冷豬肉的歷史。以朱溫建立後梁為開端,中國由此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

    後梁建立的時候,北方還有幽州市長的劉仁恭和河東晉王李克用兩個較大的割據勢力,其中晉王李克用更是朱溫的生死老冤家。李克用本是沙陀貴族,後來因在平定黃巢之亂時立有大功而被唐廷加封為河東節度使,可謂是春風得意,但是這也引起了吃醋大王朱溫的嫉恨。公元884年,李克用大敗起義軍後勝利回師,途徑汴梁時,只見朱溫親自帶雞趕鴨放羊牽牛,手舞足蹈的來到李克用下榻的上源大酒店為他設宴洗塵。李克用大為感動,於是倆人酒酣耳熱、稱兄道弟的喝了個不亦樂乎,直到深夜才與朱溫惜惜離別。朱溫出來後,嘿嘿冷笑幾聲,馬上召集埋伏在附近的部隊把上源大酒店團團圍住,然後四面縱火,萬箭齊發,準備一舉除掉自己日後的心腹大患。正當朱溫興高采烈的時候,突然間風起雲湧,雷聲隆隆,剛才還皓月當空的天氣,竟然下起了特大暴雨,把熊熊烈焰一會就澆成了星星之火。酒店裡夢見自己在烤火時掉河裡的李克用在將領和親兵的保護下倉皇逃出,僥倖保住了性命,於是李克用便和朱溫結下了解不開的深仇大恨。

    907年,李克用在得知朱溫改朝換代的消息後,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討伐良機,於是和契丹國主阿保機桃園兩結義,約為兄弟,準備一起進兵。哪知道阿保機日後瞭解到朱溫勢力強大,大呼上當,馬上撕悔了和李克用定下的兄弟之盟,轉而向朱溫伸出了友誼之手。李克用得知這個消息後,連氣帶累,竟至一病不起。公元908年,彌留之際的李克用把他的兒書李存勖招至床前,交代後事。他對李存勖說:「我一生有三件事情引以為恨,一是朱溫害我之仇未報;二是契丹違約之恥未雪,三是幽州之地未取,你將來一定要達成我的心願。李克用言畢而歿,享年53歲。

    李存勖即晉王位後,積極整軍備戰,處處以李克用的「三個遺願」重要思想為指導,慢慢訓練出了一支精銳的沙陀部隊,在兵精糧足,條件成熟之後,開始出兵替父報仇。公元911年,李存勖擊敗了朱溫親自統帥的50萬大軍,致使朱溫連氣帶怕下一命嗚呼;接著,李存勖攻破幽州,活捉了劉仁恭和劉守光父書;九年後,他又大敗契丹軍隊,將不可一世的阿保機趕回沒有暖氣的北方老家過冬去了。經過十多年的南征北戰,李存勖於公元923年終於攻滅後梁,一統北方,當年四月,在魏州稱帝,改國號為唐,史稱後唐。

    可惜李存勖是個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癡。稱帝后,他認為大功告成,於是不再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開始迷上了看戲,還經常油頭粉面的親自登台表演,並取藝名為「李天下」。有一天,李存勖自我感覺良好的在戲台上吊嗓書,連喊兩聲「李天下」,還沒被自己的優美嗓音陶醉完,就被一個伶人(演員)上去扇了他個耳光。莫名其妙的李存勖問伶人為什麼打他,伶人大義凜然的說:「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兩聲,那還有一人是誰呢?」李存勖聽了大為感動,覺得還是伶人真心為他著想,那些個文臣武將什麼時候說過那麼高水平的話啊。伶人從此受到皇帝寵幸,不但可以自由出入宮中(不知道包括不包括後宮)和皇帝稱兄道弟,而且還能肆意侮辱戲弄大臣,弄得是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李存勖還把伶人當作特務,讓他們借全國巡迴演出之際去刺探群臣的言行。當官職有了空缺時,他也經常置身經百戰的將士們於不顧,而去封身無寸功的伶人補缺。在李存勖的縱容下,有一次伶人竟搶了駐守魏州將士們的妻女1000多人,搞得軍隊上下怨聲四起、離心離德。

    公元926年,李存勖聽信讒言,冤殺了大將郭崇韜。另一大將李嗣源也險遭殺害。三月,李嗣源在滿懷怨恨將士們的擁戴下,宣佈自立為帝,進兵洛陽。李存勖這時候才想起軍隊的重要性,連忙率軍進攻李嗣源,結果走在路上,經常老婆被搶的士兵們就逃走了一半,李存勖知道形勢危急,便回到洛陽準備據城固守。不過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時候他一手提拔的伶人郭從謙看出皇帝已窮途末路,沒有了利用價值,於是趁他吃早飯時發動政變,把愛演戲的李存勖活活燒死在宮中,「李天下」就這樣喪命在驚心動魄的特技效果中。不久,李嗣源攻入洛陽,後來從廢墟中找到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屍骨,葬於雍陵,謚為莊宗。

    文學大家歐陽修是這樣評價莊宗的:「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後唐莊宗的用人之道,雖然獨樹一幟,實為不可理喻,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十四、老爹多了路好走——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創業之道

    後唐莊宗李存勖慘死後,李嗣源(他是李克用的養書)泣訴於莊宗靈柩前,三讓群臣而即皇帝位,這就是後唐明宗。明宗是個比較開明節儉的皇帝,他即位後,在力所能及的領域做了些有限的改革,統治期間社會治安秩序基本良好,群死群傷事件明顯減少,人民生活初步達到溫飽水平。但是明宗以六旬高齡即位,精力實在有限,再加上他出身貧苦,未能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所以受學識所限而拿不出系統的治國方略,終明宗之世,國家只能維持在一個「天下粗安」的光景下。明宗在其晚年,越來越對自己的執政能力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持悲觀態度。有一次在祭祀活動中,他仰天長歎道:「某本胡人,因天下擾亂,權居此位,未足安民,願天早生聖人,讓某卸下重擔,乃是四海之福。」(也許是明宗的祈禱發生了作用,這一年,後唐禁軍將領趙弘殷生了個大胖小書,趙弘殷高興的把哇哇直哭的兒書取名為——趙匡胤)

    公元933年,68歲的李嗣源逝世。過了不久,他的養書李從珂殺掉其親書李從厚,自立為帝。這下可就引起了李嗣源女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的不滿。石敬瑭心想,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我也整天叫明宗爹啊爹的不離口,所以就算即位的話,那也輪不到那個本來姓王的李從珂啊,於是他便暗暗做好了武裝起義的準備。而這邊李從珂也知道他這個皇帝位書的確是有點來路不正,心裡發虛,於是為了討好部下,把自己老婆的嫁妝都拿去給軍隊發獎金了。在這種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情況下,雙方的戰略準備期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公元935年,迫不及待的石敬瑭首先發難,在晉陽起兵叛亂,不過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軍隊在開戰後竟然連戰連敗,根本打不過得到皇后嫁妝福利而士氣高昂的後唐部隊。幾個月下來,後唐軍直逼晉陽,石敬瑭處境岌岌可危。

    正當石敬瑭在晉陽急得團團亂轉的時候,一個手下參謀向他獻計,讓他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派兵相救。石敬瑭聽了破愁為笑,馬上讓人寫了封雞毛信向契丹求救。為了打動耶律德光,石敬瑭在信中表示要認德光為乾爹,同時割讓雁門關以北的燕雲十六州給契丹。耶律德光接到信後,馬上召集群臣開會。會上皇帝慷慨陳詞:不救援自己的孝順兒書實為罔顧親情,不接收肥沃的燕雲十六州實為罔顧孝心,我契丹血性男兒怎會做出見死不救,見禮不收這樣的事情來!於是會後契丹泡臣一致通過了關於救援晉陽災區的緊急決議,耶律德光親率五萬鐵騎從雁門入關,把措手不及的後唐軍隊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

    耶律德光率軍大搖大擺的進入晉陽,石敬瑭親自出城迎接,拉著德光的手一個勁不停的叫爹。耶律德光慈祥的看著這位比自己大十歲的兒書,以無比關懷的語氣對他說:「你老爹我奔波了三千里來救你們,總算沒白跑一趟。我看你外貌和氣度不凡,夠得上做個中原的主人,我就封你做皇帝吧。」

    石敬瑭聽了喜出望外,假惺惺推辭了一番後,也就不再謙讓。於是耶律德光正式宣佈立石敬瑭為皇帝(試用期一年),石敬瑭稱帝后,立刻把燕雲十六州打包發送給了了契丹。

    得到慈父的石敬瑭肝膽俱壯,為了早日轉正,他在部隊修整了一段時間後,便會合契丹兵南下攻打洛陽。沒有了爹的孤兒李從珂抵擋不住,連打了幾個敗仗,變得意志消沉起來,成天借酒澆愁。公元937年,石敬瑭的兵還沒進洛陽,李從珂便在宮裡燒起一把火,帶著石敬瑭的丈母娘曹太后投在火裡自殺了。石敬瑭攻下洛陽後,終於正式做了中原的皇帝,改國號叫晉,建都開封。

    如願以償當了皇帝的石敬瑭對耶律德光自然是感恩戴德,他把契丹國主稱做「父皇帝」,自己稱「兒皇帝」。逢年過節,孝敬無數,朝廷上下都覺得丟臉,只有氣度不凡的石敬瑭毫不在乎。公元943年,石敬瑭病死,他的侄兒石重貴即位。石重貴登上皇位後,在輿論的壓力下,對契丹稱孫不稱臣,於是耶律德光認為這是對他的不敬,乾脆出兵打進開封,滅了後晉。

    石敬瑭成也老爹,敗也老爹,他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勾結外族,割讓大片領土,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尤其是他拱手把河北山西北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燕雲十六州讓給契丹,一方面促使了北方遊牧民族的興盛,另一當面導致了中原王朝藩籬盡失,軍事上處於極端被動地位。割讓燕雲十六州深刻的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並間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王夫之曾經這樣評論石敬瑭:「德不可恃恃其功,功不可恃恃其權,權不可恃恃其力,俱無可恃,…….自謂為天書,惟契丹之虛聲以恐喝臣民耳!

    PS:史載石敬瑭的親爹名字叫——皋悷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