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二章 朝廷格局
    按照唐朝的律法規定,崔到陳晚榮府上去鬧事,陳晚榮應該報官。陳晚榮並沒有這麼做,而是把崔凌辱了個夠,這讓朝廷丟了臉面,這懲處是跑不了的,陳晚榮倒也坦然面對。

    「陳晚榮該如何處罰,你們都來說說。」睿宗只有短短的一句話,根本就沒有談起崔那麼多的言詞。

    陳晚榮的處罰是免不了的,只是輕重的問題。蕭至忠不瞭解太平公主的心思,心想太平公主不能保全崔,那是大勢所趨,不得不捨車保帥。陳晚榮讓太平公主少了一員幹將,太平公主對他必然是恨之入骨,據理力爭,讓睿宗從重處罰陳晚榮也是為太平公主保全了臉面,第一個出列道:「皇上,臣以為陳晚榮之罪有二:一是作為臣子,不遵守臣道,傷及同僚。二是他不守法度,凌辱當朝宰相,朝廷威嚴有失。二罪皆是重罪,當發配邊關。」

    太平公主是打算不難為陳晚榮,但她精明過人,絕對不會在朝議之前對手下打招呼,原因在於說不定他們一通議論,會爭取到更好的局面也未可知。

    他話音一落,竇懷貞出班附和道:「皇上,臣附議!」

    竇懷貞和蕭至忠是太平公主一黨的幹將,深得太平公主器重,他二人如此說了,屬於太平公主的其他朝臣哪能落於人後,齊聲道:「臣等附議!請皇上懲外陳晚榮。」

    陳晚榮和睿宗的功業有關,陳晚榮在,睿宗的功業才能建立起來。睿宗最不想聽到的就是群臣要他嚴懲陳晚榮的話了,不由得眉頭一皺,目光緩緩從群臣身上掃過。

    吳兢出班反駁:「竇大人此言差矣!陳晚榮雖有過激之處,但情有可原,事情是崔挑起,陳晚榮應該罰,臣以為降兩級足當其罪。」

    蕭至忠馬上反詰:「吳大人,你和陳晚榮過從甚密。你就不怕有嫌疑麼?」

    竇懷貞馬上跟進:「吳大人,陳晚榮還在鄉下做香皂之時,你就登門拜訪,你們相交多時,你說這話很不合適。」

    二人都是老謀深算之人,抓住吳兢和陳晚榮的交情來說事。著實讓吳兢處於嫌疑之地,吳兢一時難以辯駁。

    陳晚榮臉上閃過一絲怒氣。出班道:「皇上。臣有話要說。敢請皇上允准。」

    群臣頗有些詫異。驚異地打量著陳晚榮。睿宗臉上終於有一絲笑容了:「晚榮。你說吧。」

    「謝皇上!」陳晚榮謝過睿宗。這才對著蕭至忠道:「蕭大人。陳晚榮不才。想請教你幾個問題。不知可否?」

    當著這麼多人地面。蕭至忠不應允也不行。點頭道:「陳大人有話請講。蕭至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蕭大人。上次。承蒙公主不棄。邀我與宴。以我所見。在宴席間。你和竇大人坐得很近。很親近。不時低聲說笑。極為相得。你們兩人地交情不淺吧?」陳晚榮開始問問題了。

    蕭至忠心想承認和竇懷貞地交情不淺是當前最好地說詞。道:「陳大人有所不知。蕭某和竇大人相交多年。還過得去。」

    陳晚榮不動聲色:「照蕭大人適才的意思,你蕭大人如此說話,竇大人就不該附議,因為這是阿黨嫌疑。」

    蕭至忠絕對想不到陳晚榮居然拿這事做套,一下子愣住了:「陳大人。你這是什麼話?你不聞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麼?我說得在理,竇大人附議,有何不可?」

    陳晚榮冷笑著反詰一句:「蕭大人,我還聽說過一句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和吳大人是早就相識,而且我對吳大人的才氣、人品很是佩服。蕭大人,同樣的事情,為何吳大人說不得。而你卻說得?難道說就你說的是公正的。而別人說地就不公正?再請問蕭大人一句,你敢當著群臣的面說你的人品比吳大人好麼?你敢在皇上聖駕之前說你比吳大人更清廉?」

    吳兢的人品、才氣。舉朝知聞,就是蕭至忠也是服氣。至於清廉一說,更沒有問題,吳兢絕對要比他蕭至忠清廉十倍百倍都不止。就算蕭至忠他敢說,群臣也不會信,睿宗也不會信,一下子犯難了。

    陳晚榮趁熱打鐵道:「請問吳大人,你可受過賄賂?」

    吳兢暗讚一句陳晚榮精明,想都沒有想道:「陳大人有所不知,吳兢別的不敢說,唯敢說還算清廉。」

    陳晚榮這才對著蕭至忠道:「蕭大人,你都聽見了,吳大人已經說過了,現在該你了。」

    蕭至忠恨恨不已,緊咬嘴唇,想說又說不出口。太平公主這一黨,有幾個屁股上沒屎?他說出來誰會信?太平公主都不會信。

    陳晚榮這才道:「蕭大人,為何你認為不如的吳大人說話有嫌疑,而你說卻沒有?難道你說的都對?蕭大人,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

    這才僅僅是第一個問題,就讓蕭至忠如此難堪,那麼後面的問題還不知道把蕭至忠難為成什麼樣。蕭至忠現在地感覺就像吃了蒼蠅,難受之極。

    太平公主不願自己手下干將太過難堪,臉一沉道:「蕭至忠,你失言了!朝廷議事,只論罪,不誅心。不管是誰說的,只要有理,就得聽。」

    這是在給蕭至忠解圍,蕭至忠也是個聰明人,忙道:「謝公主訓誨。吳大人,陳大人,蕭至忠失言,還請恕罪。」

    竇懷貞忙附和一句:「竇懷貞不是之處,還請吳大人,陳大人恕罪!」

    吳兢和陳晚榮只能表現得大度些:「二位言重了。」

    一個讓吳兢難堪的局面就讓陳晚榮輕輕鬆鬆化解了,吳兢心想陳晚榮必然是智珠在握,倒要看看陳晚榮如何舌戰群臣了。

    「蕭大人,我地第二個問題就是蕭大人所言我不守臣道,傷及同僚一語大謬也!」陳晚榮趁勢跟進。

    蕭至忠這次不敢再冒然說話了,放下身段道:「敢請陳大人賜教。」

    陳晚榮微微一笑道:「蕭大人,請教你一個問題,若是強盜進入你家裡行兇,你是和他講王法。要他放下武器,還是先把他制住了,再交給官府?」

    對強盜講王法,那是對牛彈琴,當然是先制住了再說,蕭至忠想了想道:「陳大人。蕭至忠以為當先制住為宜。」

    陳晚榮雙手輕輕相擊:「照啊!蕭大人,你明於理而昧於事,崔到我家裡,帶了那麼多人,口口聲聲要找我算賬。崔正元的惡行,我在大街上已經見識過了,一個敢於在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的人,已經夠可惡了。崔居然為如此可惡的崔正元撐腰,就更可惡了。你說。他這種舉動和強盜有什麼區別?我先制住他再圖謀對策,就是必然舉措了。蕭大人,我說得可對?」

    蕭至忠想了沒有想。脫口而答:「陳大人,崔可是宰相,不是強盜,你這說法不對。」

    陳晚榮大笑,笑過之後這才道:「蕭大人,此言何其之謬也!請問蕭大人,可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說?」

    要是不承認,就會給當成白癡,蕭至忠只得點頭承認道:「有!」

    陳晚榮反詰:「蕭大人。你也是知書識理的人,你也明白事理。崔是朝廷的宰相不假,既然身為宰相,就更應該自律,所言所行要符合朝廷法度。而他的所作所為,還有一點朝廷的法度麼?他這是強盜之行!若是崔遵守朝廷法度,我認他是朝廷地宰相。若他不遵朝廷法度,有狂悖之行,做出強盜之舉。那我只能把他當作強盜對待了。請問蕭大人,我這麼做,有錯嗎?」

    吳兢跟進一句:「蕭大人當知狂悖之行,聖人擇焉一語,就連狂悖之人也有善言善行,那麼品行高潔之人也有過失之處。若僅僅以一個人高潔地品行,而不去查他的過失,何來公平之說?崔以宰相之身去犯法,還能讓人不反抗麼?」

    陳晚榮再總結一句:「若是照蕭大人的說法進行推測。那麼只是官員都可以撒野。還不讓人反抗,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蕭至忠徹底啞巴了。傻愣罰的站在當地,沒法回答了。

    「皇上,臣等以為陳大人所言極是!」吳兢領頭,那些給哥舒翰通過氣地大臣齊聲附和。

    還是太平公主出來化解這難堪的氣氛:「皇兄,臣妹以為陳晚榮說的有道理。做臣子的就應該嚴守法度,不能做出有違法度地事情。就算是宰相做惡,也允許反抗。這是金石之言,你們應該警醒。」

    她這是給自己人找個台階下,免得他們太難堪。不過,這話對睿宗有利,睿宗抓住機會,申斥群臣:「你們都聽聽,都聽聽,你們說了些什麼話?蕭至忠身為宰相,就知道以權壓人,以勢奪人,卻不辨事非曲直,不明緣由,你不害羞,朕都為你害羞!」

    蕭至忠鬧了個大紅臉,忙道:「皇上訓誡得是,臣知罪,臣知罪!」

    睿宗不理他,接著訓誡群臣:「蕭至忠不過是嘴快,說出來罷了。你們中,好多人是悶在心裡,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中好多人,其所作所為,比起崔更加不堪,你們得好好想想了。」

    「遵旨!」群臣領訓。

    陳晚榮抓住睿宗創造的有利時機洗脫罪名:「蕭大人,我最後告訴你一句:崔正元我交給東宮了。崔是公主派人來提人,我也交了。蕭大人,你說我可有違反律法之處?」

    蕭至忠現在哪裡還敢亂說,只得道:「沒有!」

    太平公主接過話頭道:「我聽說崔去陳晚榮府上鬧事,就派訓兒去阻止。可是,我得到消息太遲了,等到訓兒趕到,崔已經被擒下了。陳晚榮不僅將崔交給訓兒,還到我府裡向我解釋事情的前因後果。」

    她原本想要是能把陳晚榮控制住,不讓他造火炮。可是,事情的發展遠出他的預料,陳晚榮能說會道,經他一番說詞。原本不利地局面,居然變得對他有利,很有利了!

    這種事情,緊抓住不放,反而對自己不利。再說了,陳晚榮僅僅是個良工。又不是姚崇那樣的大臣,不會對她構成巨大的威脅,更沒必要死纏爛打到底,她想早點了結這事,是以根本就不提陳晚榮凌辱崔一事。

    蕭至忠他們已經明白太平公主地用意了,不敢再說話,退入朝班。

    太平公主接著道:「皇兄,臣妹以為,陳晚榮不懼強權。做事得體,有法度,應該予以嘉勉。」

    這話睿宗最愛聽了。他最擔心地就是太平公主為了崔死纏爛打到底,逼迫他嚴懲陳晚榮,那可是關係到他地歷史美名,他已經做好了得罪太平公主地準備。萬未想到,太平公主不僅沒有逼他,還幫著他,睿宗開心不已,對這個妹妹更加親切,心想還是親兄妹才靠得住。笑呵呵地道:「小妹,難得你如此識得大局,五哥高興。」

    當著群臣之面,以兄妹相稱,足見其高興之情了,太平公主也是歡快:「謝五哥讚賞!」

    這個「五哥」叫得格外親切,睿宗一生的經歷比別人複雜得多,對於親情享受得不多,倍加珍惜。笑得嘴都合不攏。

    親生母親武則天殺了兄長李賢,親手掐死一個女兒,為了當皇帝,武則天把自己的兒子當仇人看待,看作權利路上的障礙。這種事情,要是放在尋常百姓家,那難以想像,是畸形的,可就發生在睿宗身上。他一生多次經歷磨難與死亡。而這一切都是來自於自己地親人。來自於自己的母親,那是何等的折磨人?

    太平公主深知睿宗的稟性。倍加珍視親情,這才當著群臣之面叫「五哥」,要睿宗不高興都不行。

    睿宗一高興,又恢復了一公主,二太子的老規矩,問道:「三郎以為呢?」

    李隆基還是那般平靜:「父皇,兒臣以為陳晚榮在已經擒住崔的情況下,還對崔進行侮辱,這是蓄意為之,極為惡劣。不過,事起有因,可酌情處理,罰他半年薪俸。」

    陳晚榮之所以發那麼大的火,就在於崔正元要打鄭晴的主意。當然,李隆基為了保全鄭晴的名節,不會說出來,只是說一句「事起有因」而已。

    「那好!罰陳晚榮半年薪俸!你們可有異議?」睿宗採納了李隆基地說法。無論他多麼想維護陳晚榮,總得給群臣一個交待,也不能太露形跡了,不痛不癢的處罰一下就行了。

    陳晚榮是陳氏化工的創建人,家境日漸豐厚,朝中誰個不知?就算一點俸祿也不給,陳晚榮也能過上一輩子富豪生活,這處罰和沒處罰一個樣。

    可是,群臣都識得好歹,齊道:「臣等無異議!」

    這可比陳晚榮預料中地懲罰輕了許多,陳晚榮原以為降個三兩級不可避免,沒想到竟是如此輕微的處罰,真是想不到:「臣領罰!」

    對陳晚榮這配合的態度,睿宗很是滿意,微一點頭:「崔已去,中書令不可久缺,你等以為誰做中書令合適?」

    罷崔,懲處陳晚榮都不重要,只不過是個序曲罷了,真正的重頭戲就是誰接替崔。

    這事太重要了,誰也不敢說話。蕭至忠和竇懷貞他們未得太平公主知會,不敢冒然舉薦人,萬一不合太平公主之意,那就是大錯。

    其他的臣子以為,崔是太平公主的人,崔一去,太平公主必然是要安插自己地人手。人可以去,位子不能丟,這必然是太平公主地想法,也不敢說話。

    「怎麼?都不說話?」睿宗眉頭微皺。

    吳兢沉吟一陣,出班奏道:「皇上,臣以為沈榷合適。」

    「沈榷?」吳兢話音一落,殿裡立時炸鍋。論才氣、人品、聲望,沈榷遠遠不及姚崇、宋、張說三人,可他比起殿中群臣又勝上一籌,由他接替崔原也合適。

    問題是他是太平公主的眼中釘,一年前他力諫睿宗,要求太平公主不能駐留長安而開罪太平公主,給罷了官,從三品大員貶成六品縣令。現在雖已回朝,在東宮奔走,太平公主會饒過他嗎?

    陳晚榮也是為吳兢擔心,太平公主一旦發火,吳兢可是不好受。

    然而,出乎所有人地意料,太平公主卻是贊成:「皇兄,臣妹也以為沈榷合適,中書令非沈榷莫屬!」

    語不驚人,死不休!

    大殿中一下子安靜下來,沒有人說話,無不是看著太平公主,眼裡全是不解、驚訝之色。

    睿宗也是沒有想到,眼睛瞪得老大,看著太平公主,半天說不出話來。

    李隆基很是意外,吃驚的打量著太平公主,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太平公主和沈榷之間的敵對關係,誰都清楚。她不僅同意沈榷做中書令,還很支持,誰敢相信?誰能不懷疑?

    太平公主一笑道:「皇兄,臣妹以為沈榷有資歷,有人望,有才學,更在於他的品行不錯,群臣甚是心服。他若不做中書令,還有誰更合適呢?」

    做中書令最合適的人選並不是沈榷,應該是姚崇和宋,還有張說。只是,三人皆是一代人傑,大才,不附太平公主,給發配了。太平公主可以容忍才氣不算最好的沈榷做中書令,卻不能容忍姚崇他們來做中書令,因為那樣對她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排除姚崇三人,沈榷是中書令的最好人選,這中書令還真非他莫屬了。睿宗極是高興道:「好好好!」

    太平公主緊接著道:「皇兄,沈榷要做中書令不是不可以,但他還得做一件事。」

    又是驚人之語,大殿再次沉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