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按照常理,在天下有變之時,三足鼎立是最常出由於大陸山川之勢可以說是棋盤型格局,關中、河北與江南三者之間的鼎立,是最經常出現的三足鼎立,這種三足鼎立通常是結束四分五裂乃至更廣泛的分裂局面的結果。關中的政權強盛時,往往能控制隴西、河西;河北的勢力則往往控制華北大平原,並常常延伸至遼西;四川則通常並於東南。
可是,雖然從自然常理來說,三方鼎立乃是最穩定的局面,可是在爭霸天下這盤棋上,每一次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終都演變成了南北對峙。單單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過六次三足鼎立的局面,六次三足鼎立最終都歸結於南北對峙。
而大家都很熟悉的魏、蜀、吳三足鼎立最終以曹魏滅蜀、西晉代曹魏而演變成了西晉與孫吳之間的南北對峙。十六國時期後趙、成漢與東晉的三足鼎立以東晉滅成漢而演變成南北對峙。前秦、前燕與東晉的三足鼎立也以前秦滅前燕統一北方而演變成南北對峙。後秦、後燕與東晉的三足鼎立則因北魏入主中原統一北方、劉宋取代東晉而演變成了北魏與劉宋之間的南北對峙,並一直持續到北魏分裂的前夕。東、西魏與梁,北周、北齊與陳這兩次三足鼎立,在經歷了各自內部的演變之後最終以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隋代北周而演變成了隋與陳之間的南北對峙。北宋、夏、遼並存,就其政治、軍事上的關係而言,也算是一種三足鼎立的局面。雖然當時在西南還有大理政權,但由於地理的原因,它與中原之間的聯繫,特別是利害關係遠無上述三國緊密。三國鼎立的時間比較長,最終也因蒙古入主中原統一北方而演變成了蒙古與南宋之間地南北對峙。
如今天下之勢。大陸上雖有三方勢力,卻也不是三足鼎立之勢。只能說是不規則的三方勢力,從北朝南,嶺北至杭愛山一線,由海都部控制,再朝南則是元廷中央政權,而江南大部則是被李千山所部控制。由於李千山被卡死在從襄陽到金陵這一線,一直沒能衝出去進而鞏固蘇常和湖南,這也就造成了李千山部只能維持而不能進取地態勢,江南本就居於劣勢,加上白蓮戰略雖然對頭,無奈因主客觀因素,執行很是不利,也就注定了他們只能給別人做嫁衣裳。
二分型的對抗乃是新的統一完成前夕最基本的格局。即東西對抗或南北對峙。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大一統——秦漢、隋唐和元明清——都是結束長期的分裂而完成地。在每次大一統完成的前夕基本上都是一種二分型對抗的格局。
秦以兼併六國而結束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分裂,在秦統一天下的前夕,基本上是一種東西對抗的態勢。在秦漢與隋唐之間,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分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面以隋與陳地對峙而走到盡頭。在經歷了五代十國和宋、夏、遼、金先後並存的局面,這一時期的分裂又以南宋與蒙古的對峙而走到盡頭。
在東西對抗和南北對峙這樣的大型對抗中,論地理上的優勢,是東不如西。南不如北。在秦統一的前夕。秦居西方,佔有地勢上的優勢,秦以此而兼併東方六國。每次南北對峙則都是以北方兼併南方而統一天下。西晉與孫吳地對峙以北方地西晉消滅南方的孫吳而歸於統一。
南北朝時期的南北對峙以北方的隋消滅南方的陳而歸於統一。蒙古與南宋地對峙以元將南宋小朝廷趕到了海島上而歸於統一。只是由於蕭統地出現,生生改變了這一局面,並且通過多方博弈。讓剛剛勉強統一的大陸再次亂了起來。
可是。所有地統一戰爭在布勢上又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東西齊舉。上、下游並進;但局面的打開則都是從上游著手的。西晉滅吳,以王濬下益州,杜預等下荊襄;隋滅陳,以楊素下益州,楊俊等下漢水;蒙古則以攻克襄陽而取得上游之勢。這是由南北對峙的基本地理形勢所決定的。南方賴以對抗北方的依托和聯絡內部的交通線主要是長江,長江上下游之勢在戰略上表現出的利弊非常鮮明,北方奪上游之勢即足以控制長江形勢,取得戰略上的主動權。
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古往今來,到蕭統時候為止,還從來沒有過從南向北還能統一天下的,這一點,張世傑,陸秀夫等人也都有些疑慮,畢竟史冊之於他們,那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可是,為此蕭統還親自和他們做了很多工作,打消了核心決策層的顧慮。作戰計劃依然沒有變,先取江南故土,再取川陝側翼,然後北伐光復,沒有做一個字的修改。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台北,基隆各地的軍隊就開始向台南集結,而原本游弋在各地的大宋船隻,也大批的朝回趕,只是這時候沒有衛星拍照沒有無線電傳輸,因此對於船隻的行跡和軍隊的集結,大可以大模大樣,絲毫不必顧及,目前台南城外物資已經堆積如山,而大量增加的人口也讓台南變得擁堵,無奈之下,蕭統只得下令不少人該從夜間進城,這樣一來,如果從空中俯瞰的話,可以看見無數的火龍綿延整個台島,可是蔚為壯觀。
此外,天機閣在奮戰數天後,雖然還是沒能抓到袁不屈等人,可是經過仔細排查,尤其是三閩兩浙當地人員的奮戰和甄別,基本確定,袁不屈一定還在島上,得知消息後的蕭統馬上嚴令,立即海捕全島,務必在出征前抓住袁不屈,這是死命令。
只是這時,陸英,卻突然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