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傻了吧,實話跟你說,當時我聽陛下這麼一說,我也傻了,這士農工商的規矩也這麼多年了,怎麼能換呢?可是毅中,你說良心話,讀萬卷書的和商旅行天下,究竟哪一個對朝廷,對光復有利?」張世豪一臉嚴肅的說道。
「這……」王毅中還有些訥,畢竟方才給他的消息實在有些太過震撼,尤其對於他來說,更是如此,王毅中其實並不是世代行伍,他父輩乃是泉州的商人,當時端宗駐燁泉州時,曾經盡捐家財,以助恢復,而父子兩人還都從了軍,如今王毅中的父親已經在粵東戰死,而王毅中雖然也是商人出身,卻有一身好武藝,一路走來,也算有不少戰功,可是,他出身商人這一點,還是引起了一些齟齬,雖然王毅中待人厚道為人豪爽,和同僚們處的也算不錯,可是,就是在平日相處理,在偶爾的玩笑和眼光裡,王毅中還是一陣陣的不自在,只因他們家歷代都是商人!
「三將軍,毅中也不怕跟你說心裡話,雖然毅中也是讀過書的,可是那句話也說了,百無一用是書生,毅中不是因為沒有功名而嫉妒,而是因為,朝廷想要富國強兵,教化人心,沒有聖賢書不行,可是最重要的,還就是兩樣,一是君臣民一心,二是要有錢。可是,難道教化人心就不要錢了麼?衣食足而知榮如,倉廩實而知禮節……」王毅中小心的看了看週遭,確定沒有人偷聽後,壓低聲音道:「如今陛下之所以還能保據台灣,固然是因為陛下乃是正統,軍民們一片赤誠,可是,說句犯禁的話,若是台灣島上的百萬百姓吃不上飯,怕是陛下這正統,也不頂事吧。」
「你!」張世豪悚然而驚,他也沒想到這王毅中敢說出這般話來,心中暗歎王毅中不愧是商人出身膽子太大時,其實也甚為贊同這一點,宋朝朝廷當然不能僅僅靠信仰來存在,關鍵是得能讓追隨者吃上飯,且能吃得越來越好。
「毅中,你說的雖然誅心,卻也有理,不過,我們的萬歲爺可不是諱疾忌醫的人,這話就是你當面說,他也不會生氣,你且寬心吧。」張世豪笑笑,接著道:「不過,可以想見,要是真正動真格的,怕也是有很大麻煩,如今你的身份既是將軍,又是商人出身,所以……陛下很看重你,你明白我的意思麼?」
王毅中的心陡然狂跳起來,他心裡隱然有個很瘋狂的想法,不過卻又不敢置信,見張世豪滿臉高深莫測的笑容,他試探問道:「陛下莫不是想借助我的身份和經驗,然後……」
「不錯。」張世豪直接肯定他的猜測,「以後,你不單是將軍,也是商人,你既為自己賺錢,當然也為朝廷賺錢,也就是說,你將成為幾百年來第一個官商,當然,朝廷不會虧了你的那份兒,陛下說,今後這南洋這塊兒,你可以放心去闖,從這滿刺加到錫蘭,幾萬里的地兒,只要你敢去,佔得地方你管,撈的東西和朝廷分,你說如何?」
「太好了,太好了……」王毅中已經有些激動的語無倫次了,也曾經跑海的他,自然知道裡面的利潤有多大了。
「當然,記著一條,你永遠還是大宋的人,陛下也特別給了幾句誅心之言:可以自主不能自立,可以獨斷不能專行,陛下希望你能做的比蒲壽庚好,但是決不能比蒲壽庚還過,你明白麼?」
王毅中一聽,猶豫了一會,道:「我……明白。」
當然,等到不久的後來,蕭統看見如實記錄王毅中那番有些大逆不道的話的密報時,也只是付之一笑,並沒有深究。蕭統的思路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台島等地生產關係不變,也就是存量不變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海外,也就是增量,而他認為,當然也是中世紀歐洲的那些聖賢們認為,一國積累的金銀越多,就越富強。那麼,就必須由朝廷來干預經濟生活,禁止金銀輸出,增加金銀輸入。而這,就必然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殖民地。
可是,等到蕭統正式在朝堂上提出這個問題時,卻遇到了不少阻力,因為台島本就只有百二十萬人口,而真正的壯勞力和兵員,加起來也就是不到七十萬,在這個有了人口就有錢有兵的時代,百官怎麼可能會讓大量的人口前往海外?
司徒不群等人,更是反覆強調土地才是一切財富來源的根本,且地租收入較穩定,是迅速讓府庫充盈的最好手段;而陸秀夫則隱晦指出,對於朝廷而言,大力發展農業可使百姓安居樂業,人丁興旺,使國庫糧倉充盈,既可使台灣內無糧荒、動亂之虞,也可外無韃子侵擾之慮。至於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必然導致的土地高度集中,農民破產流亡乃至激發民變等現象,柳風一提出,則迅速遭到了群臣的圍攻,吵炒了很久也沒得出什麼結論來。
好在如今,蕭統也不會再在這些具體政策上和朝臣爭執太多,如今司徒不群等人,似乎已經喜歡上了當庭和皇帝頂牛,似乎有「拂君之意,即為忠貞」的苗頭,雖然在後世的民主社會,為反對而反對,還是很有必要,可是在如今的年代,在信息完全不對稱的時代,就需要集權,需要效率。
很快,蕭統繞開朝廷,直接頒旨天下,他要號召天下臣民,朝海洋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