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洪荒之我為準提 第二卷 三皇五帝 第二十六章 大禹治水(四)
    經過大禹治治理,在「淮沂其治,蒙羽其藝」之地,淮河和沂水流過的地方,蒙山和羽山之間,這片淤積幾十年大水的地方,經過大禹的治理,將淤積的大水「谷」,引入大海,清理了古黃淮泛區的一些河段,開出了許多良田和桑土,成為人民安居樂業的地方。在低窪地留下了微山、東平、鉅野、駱馬等「四瀆」,成為有利於人族生存的湖泊人為紀念夏禹治水的功績,曾在沂河岸邊建立了禹王城。

    大禹和那彌勒一起走遍洪荒治水,其中的艱難大多是那洪荒的大妖,只是這些大妖和彌勒比起來就差遠了,最終的結局不是像無支祁一樣被鎮壓就是被大禹斬殺。

    轉眼之間,大禹治水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經過十年的努力,不少的洪水被引到大海裡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但是,這場水患實在是太巨大了,十年來大禹還是沒有完全將水患清除。

    這個時候,大禹已經三十多歲了,為了治理水患,他還是單身一人經過塗山的時候,大禹遇到一個名叫女嬌的姑娘,兩人相互十分愛慕,便在彌勒的見證下成了親。

    大禹新婚僅僅四天,還來不及照顧妻子,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和女嬌居住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沒進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懷孕了,沒進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大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忍著真心沒進去探望。

    一次,大禹治水來到一處。這裡有座高山,屬秦嶺山脈的餘脈,一直延續到中岳嵩山,峰巒奇特,巍峨雄姿,猶如一座東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個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細流就由隙縫輕輕流過。但是,特大洪水暴發時,河水就被大山擋住了去路,在缺口處形成了游渦,奔騰的河水危害著周圍百姓的安全。

    為此,大禹決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開道。艱苦的勞動,損壞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損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傷了,有的上山時摔死了,有的被洪水捲走了。可是,他們仍然毫不動搖,堅持劈山不止。在這艱辛的日日夜夜裡,大禹的臉曬黑了,人累瘦了,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指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裡而脫落,但他還在操作著、指揮著。在他的帶動下,治水進展神速,大山終於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治水的時候也不是全部都開山引水,有時也會用那定海神針打通大地,在那地下形成地下河,如此也可以免除那水患的發生頻率。

    終於,大禹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歷經千辛萬苦後把這水患完全治理好。而且在治水時合理利用水資源,將那河水一半用地下河的形式存在,一半在外面形成河流,只是這河流把整個洪荒貫穿連接,把那多水的地方的河流引導到缺水的地方,缺水的地方也有了河流,如此免去了乾旱的苦惱。

    大禹治水成功,挽救人族於水患之中,天道自然也是降下了無邊的功德。而米勒也因為在大禹治水期間多次相助而分的一成功德,憑藉著這些功德,彌勒更是一舉將修為突破的准聖初期。

    原本,憑藉著這治水的無邊功德,大禹更可成就像三皇一樣的萬劫不滅之體,奈何天道不允,大禹憑借功德只是修為突破到了大羅金仙中期。

    由於大禹治水有功功,舜帝在隆重的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大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地萬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為伯,以夏為其封國。大禹在天下的威望達到頂點。萬民稱頌說:「如果沒有禹,我們早就變成魚和鱉了。」舜帝稱讚禹,說:「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為民造福,你輔佐我。我想觀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繡服飾,你諫明我。我想聽六律五聲八音來治亂,宣揚五德,你幫助我。你從來不當面阿諛背後誹謗我。你以自己的真誠、德行和榜樣,使朝中清正無邪。你發揚了我的聖德,功勞太大了!」

    後來,舜帝又舉行了隆大的傳位大典,將人族共主一位禪讓給了大禹。

    大禹成為人族共主,准提煉製了九隻大鼎送給大禹,以助他用這九鼎鎮壓九州。大禹按准提的指點將那九鼎放置在那九州各大主脈之上,用以鎮壓洪荒氣運,這九州鼎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聚集靈氣。九鼎佈置成為九州結界,那九鼎同時吸取那洪荒之外的靈氣,這靈氣源源不斷的匯聚到洪荒大地上。那九鼎結界一成也防止了域外的人隨便進入洪荒。

    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離去。往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歷日,以建寅之月為正月。

    大禹特別重視恩威並濟,加強教化。西部有個部族叫有扈氏,好戰而不願服夏。大禹採取一邊用兵征服,一邊用德政教化的策略,收到良好效果,使有扈氏終於臣服於夏。

    東南地區古稱「九夷」,即九個較大的部落。大禹為加強對其統治,幾次出巡該地區,傳播中原文化和禮教,受到當地百姓尊敬和禮遇。他沿途向當地人詢問習俗,鼓勵農耕,告其農時,播種五穀,教化部族酋長們講禮儀,知法度,不以強凌弱,和睦相處。同時又宣佈,若有不聽教化者,要以兵征討,決不客氣。當時,古越部落酋長防風氏,總想獨霸一方,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不聽大禹的命令。大禹在苗山大會上當眾命令將他處死,並暴屍三天。各地諸侯、方伯深知再不敢冒犯大禹王。那些沒有參加朝見大禹王的氏族部落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

    成為人主的大禹更加勤奮地為萬民謀利,誠懇地招攬士人,廣泛地聽取民眾的意見。有一次,他出門看見一個罪人,竟下車問候並哭了起來。隨從說:「罪人干了壞事,你何必可憐他!」禹帝說:「堯舜的時候,人們都和堯舜同心同德。現在我當天子,人心卻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儀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後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給儀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說:「後代一定會有因為酒而亡國的。」

    大禹繼位不久,就推舉皋陶當繼承人,並讓他全權處理政務。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後又推舉伯益為繼承人,負責政務。

    數十年後,大禹禪讓帝位於伯益。但是大禹之子啟也是一位能力出眾之人,大禹尚在之時,啟就團結了一大批的臣子在自己身邊。等到大禹傳位與伯益,消失不見之後,啟在自己手下的幫助下,突然襲擊了鈞台,殺死了伯益,自立為王。從此以後,禪讓制度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王位的世襲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