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順宗(同名) 第四卷 初臨天下 第九十章 馬 匪
    (上一章中吳少陽應該為吳少誠,筆誤,一一改過。)

    消息一傳出來,許多曾經去聽過戲的蔡州市民都覺得頭皮涼颼颼的。當然,如果人們有心的話也會發現吳大帥也是從那前後開始變性的。辦事高效的淮西地方迅速對這一起謀殺案進行了偵破,得出的結論戲班子是死於已經在淮西消失多年的馬匪之手。既然不是淮西的馬匪,那結果就很顯然了,馬匪來自淮西境外。

    在淮西官方看來,淮西境內的馬匪早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對淮西周邊的各鎮而言,淮西就是最大的馬匪,幾乎沒有一道不被淮西劫掠過的。不過這也怪不得淮西,李吉甫《永貞國計簿》裡說,永貞之初大率兩戶資一兵,淮西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以申、光、蔡三州四戰之地對抗朝廷,吳少誠不得不維持一支龐大的常備兵,這也是為什麼吳少誠曾經屢次動鄰鎮腦筋的原因。淮西的常備兵在五萬以上,而經過李希烈,吳少誠多年戰事,民戶遠遠不足十萬,而且和朝廷常年不對付,淮西對境外的來往客商也是嚴密控制,所以淮西民生日蹙。民生日蹙而軍隊不減,老天爺降災的時候也不會繞過淮西,所以淮西的日子是一天一天不好過,而朝廷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吳少誠心性大變的原因也在於此。

    自從李誦接連取得對西川和鎮海的勝利後,淮西就成了朝廷的主攻方向。一兩年內,淮西周圍各道的大員紛紛換人,陸贄和鄭餘慶兩大宰相一南一北,遙相呼應,整軍完成以後各鎮軍隊的戰力明顯增強,劉昌裔一入朝,淮西就成了真正的死地。雖然李師道依然暗中淮西,但是畢竟偷偷摸摸,杯水車薪。淮西對各鎮的劫掠也陸續遭到各鎮的打擊,雖然規模不大,各方也沒有太過聲張,皇帝睜一眼閉一眼,但是淮西的勢力範圍還是被嚴重蠶食了。吳少誠不知道,這是李誦的「冷戰」思維的古代應用,但是強烈的危機感還是充滿了這位一代梟雄的內心。

    蘇聯是怎麼垮的?一個國家,軍隊再強悍,供給能力跟不上,最終還是死路一條。淮西軍不是強悍能戰嗎?我讓你連飯也吃不上,讓你內部充滿矛盾,看你還強悍個屁。李誦登基頭一年江淮水災還賑濟了淮西幾萬斛陳米,但是以後李巽就開始對淮西的請求叫苦了,於是賑災的計劃裡就消失了淮西的身影。淮西派使者詰問,李巽端著茶盅皮裡陽秋地說道:

    「來,把報表拿來,讓本相看看淮西今年上繳賦稅多少,回撥一部分,也省得你們老往本相這兒跑。」

    淮西的賦稅自己都不夠用,還上繳賦稅!處於半獨立狀態的淮西上繳賦稅!你不是開玩笑吧!李巽幾句話噎得淮西使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淮西使者滿腔悲憤,轉身走出了萬惡的度支衙門,決心回去奏請吳大帥出兵扯旗造反。好在皇帝懂事,把李巽訓了一頓,派於宰相對淮西使者好言安撫,說:

    「你先回去吧。皇上對淮西的德音隨後就到。」

    到了京城嫌官小,淮西使者在高官如林的長安算個個毛啊。想疏通疏通關係,可是所有衙門的官員都說好了似的,一改原來客客氣氣的態度,都推說有事,年關要報表,賑災要忙,整軍要忙,安排工程給裁汰的軍隊做也要忙,淮西使者在長安呆了十幾天,重要的官員一個沒見到,只好悻悻回去。

    不過皇帝很守信用,德音很快就下來了,不過下得蔡州上下都氣炸了肺。皇帝對淮西的德音是這樣的:

    將淮西送給皇上的年禮折價算還了淮西,讓吳少誠拿著錢去買米。

    免除淮西的上供賦稅,並且下令將留州錢按省估收取。

    將淮西軍裁減為兩軍兩萬五千人,其中一軍如果願意調往鳳翔效力。准許淮西軍用裁汰是士兵在境內屯田。

    說得好聽,買米,周圍的各鎮都被淮西得罪光了,有米也不願賣給淮西。免稅,淮西的賦稅本來就不上交。至於裁軍軍屯倒是好辦法,淮西敢嗎?只能逼迫百姓開田,可是淮西的賦稅那麼高,老百姓開了也沒有心思重。如果不是淮西刑法嚴峻,控制嚴密,許多百姓只怕早已經拋田逃荒了。

    淮西上下都明白,皇帝的三條裡最要緊的是最後一條,這是在變相逼迫淮西裁減軍隊,放棄割據,向朝廷輸誠。其實朝廷很有道理,你不向我輸稅,憑什麼要我賑濟你?桀驁的淮西被激怒了,淮西方面因此對朝廷的怨恨情緒更加高漲了。雖然其他的強藩比如淄青、魏博都在替淮西叫屈,上書大罵執政不是東西,另外對淮西的也很實際,比如李師道偷偷摸摸地送了幾千斛米到淮西,但是淮西還是決定自己幹,曾經打退十六道圍攻的淮西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淮西之所以這麼光棍,還因為最能接濟淮西李師道對淮西的實際上已經停掉了,因為大旱朝廷禁止販賣糧食,所以沒有任何手續的淄青的糧食就在路上被蓄謀已久的各鎮給瓜分了。而送到的那幾千斛,是經過宣武的時候韓弘睜一眼閉一眼放過去的。損失太大,得不償失。而且太子東巡,韓弘也不可能放水太多。其他各鎮遠水不解近渴,淮西上下也終於理解了什麼叫四戰之地,就是大家把你圍在中心,四面八方七手八腳地剋你。

    淮西要生存,就要有糧食,糧食最多的地方就是淮西的主攻方向。全大唐哪裡糧食財賦最多?淮南和兩浙。所以來自山南東道的戲班子離奇地死在了壽州的方向,而不是回山南東道襄州的道上。事情雖然匪夷所思,但是淮西地方本著迅速破案告慰死者安撫人心的宗旨,把馬匪的去向定在了壽州。雖然壽州素來繁華,境內沒有馬匪,距離淮西還隔著不遠的距離,不過淮西上下有越境作戰擒獲馬匪的決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